• 43.01 KB
  • 2022-02-10 发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4《反比例》一课一练 (2)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4反比例 ‎ 一、单选题 ‎ ‎1.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   )成反比例。 ‎ A. 底面半径                                   B. 底面积                                   C. 底面周长 ‎2.把一批化肥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和份数.(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4.圆锥的体积一定,(   )与高成反比例. ‎ A. 底面直径                                    B. 底面积                                    C. 底周长 二、判断题 ‎ ‎5.判断对错.‎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 ‎6.判断题.‎ 做一批零件,已做的个数与未做的个数成反比例.‎ ‎7.判断对错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 ‎ ‎8.________一定,两个乘数之间成反比例。‎ ‎9.根据下表中两种量的关系,判断它们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填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的天数________. ‎ ‎10.判断,成正比例的写“正”,成反比例的写“反”,不成比例的写“不” . ‎ 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 . ________‎ ‎ ‎ ‎ ‎ ‎11.甲和乙的乘积为定值,那么甲和乙成________。‎ 四、解答题 ‎ ‎12.把一瓶果汁平均分成若干杯,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如下表。 ‎ 分的杯数/杯 ‎6‎ ‎5‎ ‎4‎ ‎3‎ 每杯的果汁量/mL ‎100‎ ‎120‎ ‎(  )‎ ‎200‎ ‎(1)请把上表补充完整。 ‎ ‎(2)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 ‎(3)如果把这些果汁平均分成10杯,每杯的果汁量是多少毫升? ‎ ‎13.下面表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 五、综合题 ‎ ‎14.用一辆汽车运送一批货物,请完成下表。‎ 载重(吨)‎ ‎4‎ ‎6‎ ‎10‎ ‎12‎ ‎15‎ ‎20‎ 运送次数(次)‎ ‎30‎ ‎20‎ ‎(1)运送货物的质量一定,运送的次数与汽车载重的吨数成什么比例? ‎ ‎(2)如果载重为30吨的大货车运送这批货物,几次可以运完? ‎ 六、应用题 ‎ ‎15.小明去学校的时候,每分钟走30米,结果20分钟才到学校,放学的时候,小明有急事,需要10分钟之内回到家,那么小明每分钟需要走多少米才能赶回家?‎ ‎ ‎ ‎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 ‎【解析】【解答】因为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当圆柱的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2.【答案】 B ‎ ‎【解析】【解答】把一批化肥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和份数.( 成反比例  ) 故选:B ‎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反而变小,它们的积一定,那么它们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3.【答案】 B ‎ ‎【解析】【解答】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底×高×=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当底与高的乘积一定时,底与高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4.【答案】 B ‎ ‎【解析】【解答】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的积一定,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判断底面积与高之间的关系,如果二者的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 ‎【解析】【解答】因为长+宽=长方形的周长÷2,如果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说明长与宽的和是一定的,长和宽不成比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 ‎ ‎ ‎ ‎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6.【答案】 错误 ‎ ‎【解析】【解答】已做的个数+未做的个数=零件总数,总数不变,已做的个数与未做的个数的和一定,二者不成比例;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 ‎【分析】判断已做的个数与未做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如果它们的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7.【答案】 正确 ‎ ‎【解析】【解答】解:因为从甲地到乙地距离一定,即速度×时间=距离(一定),时间和速度的积一定,所以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从甲地到乙地距离一定,在距离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 ‎8.【答案】 乘积 ‎【解析】【解答】乘积一定,也就是两个乘数成反比例,这是反比例的定义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9.【答案】成反比例 ‎ ‎【解析】【解答】每天看的页数越多,所看的天数就越少,所以它们成反比例。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一种量变大,另一种量变小,它们的积一定,它们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10.【答案】 反 ‎ ‎【解析】【解答】解:被除数不变,即除数×商=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的积一定,所以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 ‎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商(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本题除数×商=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的积一定,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11.【答案】 反比 ‎ ‎ ‎ ‎ ‎【解析】【解答】甲和乙的乘积一定,那么甲和乙成反比,这是反比例的定义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四、解答题 ‎12.【答案】 (1)150 (2)解:成反比例,因为每杯的果汁量×分的杯数=果汁总量。 (3)解:6×100÷10=60(毫升) ‎ 答:每杯的果汁量是60毫升。‎ ‎【解析】【解答】解:(1)100×6÷4=150(mL) 【分析】(1)这瓶果汁的总量不变,用总量除以4即可求出每杯的容量; (2)根据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确定这两个量的关系; (3)用果汁总量除以10即可求出每杯果汁的容量。‎ ‎13.【答案】解:成反比例;理由: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时,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成反比例。 ‎ ‎【解析】【解答】解:成反比例;因为1×4.8=2.4×2=1.6×3=4×1.2=4.8(平方厘米),可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时,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成反比例,理由: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所以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时,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成反比例。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成反比例;本题通过计算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积一定,据此即可解答此题。‎ 五、综合题 ‎14.【答案】 (1)解:两个相关联的量乘积一定,这两个量成反比例,运送的货物质量=汽车载重的吨数×运送的次数,运送货物的质量一定,汽车载重的吨数与运送的次数的乘积一定,所以运送的次数与汽车载重的吨数成反比例。 (2)解:4×30=120(吨)‎ ‎ ‎ ‎ ‎ ‎ 120÷30=4(次) 答:4次可以运完。 ‎ ‎【解析】【分析】对于(1),根据正比例、反比例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对于(2)根据运送的次数与汽车载重的吨数成反比例,用乘法先求出运送的货物质量,再用除法求出当载重为30吨时运送的次数。‎ 六、应用题 ‎15.【答案】 因为学校和家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速度和时间的乘积是一定的,所以30×20=10×所求速度,所以所求的速度=60‎ 答:小明每分钟需要走60米才能赶回家。‎ ‎【解析】【解答】因为学校和家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速度和时间的乘积是一定的,所以30×20=10×所求速度,所以所求的速度=60‎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