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71 KB
  • 2022-02-10 发布

苏教版科学小升初考试科学重点知识复习要点整理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教版科学小升初考试 复习资料 重点知 识 完整资料 (三上、三下、四上、四下、五上、五下、六上、六下 ) 三年级科学复习 上册 第一单元: 1、当听到 “科学” 这个词的时候, 我想到了 (农业研究) 、(实验分析) 、(医 学研究) 、(珠峰测量) 、(航天探索) ⋯⋯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 (看小鸡出壳) 、(看自己的影子) 、(观 察蚂蚁) 、(拆玩具) 、(看电视机里有什么) 等。 3、(好奇心) 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 案。 4、(琴纳) 发现了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的办法 .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 结论) 。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 (琴纳) 、(爱迪生)、(居里夫人) 、(李时 珍) 、(袁隆平)、(牛顿) ⋯⋯ 7、英国人 (罗杰特) 发现了人眼具有 (暂时记忆能力) 。(电影) 就是根据他 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 (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 第二单元: 1、校园里 (小花)、(小草) 、(树木) 、(小鸟) 、(蝴蝶) 、(毛毛虫) 、 (蚂蚁) 、(蜻蜓) 、(蜜蜂) 等都是有生命的。 2、自然界中的物体可分为 (有生命的) 和 (没有生命的)两大类。(有生命的 物体) 叫做 (生物) ,(没有生命的物体) 叫做 (非生物) 。 3、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 (能长大) 、(会繁殖) 、(会死亡)(要呼 吸) 、(要吃东西) 、(都对刺激有反应) 等。 4、(生物) 一般可分为 (植物)和(动物)。 5、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注意: (随时记录) 、(注意安全) 、(不惊动或伤害小 生物) 、(校外寻找要和大人打招呼) 。 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依靠阳光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 7、观察一种植物,我们可以用 (语言) 、(文字) 和 (图画) 来描述。 8、树叶的生长形式有 (对生) 、(互生) 、(轮生) 。 9、蚂蚁的身体分为 (头) 、(胸) 、(腹) 三部分,头上有 (一对触角) ,胸 部有 (三对足) 。 10、蜗牛的身体分为 (壳) 、(头) 、(腹足) 、(尾) ,头上有 (两对触角) , (腹足) 可以运动。 11、金鱼的身体分为 (头)、(躯干) 和 (尾)三部分, 生活在 (水中) ,靠(鳃) 呼吸,靠 (鳍) 运动。 12、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 (能长大) 、(会繁殖) 、(会死亡) (要呼吸) 、 (要吃东西) 、(对刺激有反应) 等。 13、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有:( 1)萝卜不能改变自身位置,兔子可以运 动( 2)萝卜依靠阳光独立生活,兔子所需营养由外部供给。 第三单元: 1、(水) 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 (生长繁殖) 离不开水。 2、我们可把西红柿里面的 (水)挤出来, 称一称重量, 就能知道它含有多少 (水)。 3、人体 (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 (76%)的水,一条鱼 (85%)是水,蔬菜 中 (90%)是水。 4、我们能保持正常体温多亏了 (水) 。 5、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 (母亲的乳汁) 一样, 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6、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 (5 天) 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7、挖小草做实验时尽量不要 (伤到小草的根) 。 8、水是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 、(透明) 的液体。 9、认识物体,可以用 (眼看) 、(鼻闻) 、(舌尝) 、(手摸) 等方法。 10、像水这样没有固定的 (形状) ,会 (流动) 的物体叫 (液体) 。 11、水沿着 (有孔隙) 的材料往 (上) 爬或向 (四周) 扩散的现象,叫做 (毛细 现象) 。孔隙 (越小) ,水爬得 (越高) 。 12、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 , 使其表面尽量(缩小) , 这种力叫做水的 (表面张力) 。 13、水有 (压力) 。水(越深) 压力 (越大) 。 14、水有 (浮力) ,浮力的方向是 (向上) 的。 15、物体放入水中,如果所受的浮力 (大于) 自身的重力,物体就可以 (浮)起 来;如果浮力 (小于) 自身的重力,物体就会 (沉) 下去。 16、把方糖放入水中 , 糖块不见了 , 而水却变甜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 (溶解) 。 水能 (溶解) 许多物质。 17、水可以溶解的物质有 : (白糖) 、(食盐) 、(奶粉) 、(洗衣粉) 等。 18、水不能溶解的物质有: (面粉) 、(沙土) 、(塑料) 、(石头) 、等。 19、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搅拌) 、(切碎) 、(加热) 。 20、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 (江河) 、(湖泊) 、(海洋) 、(冰川) 和 (地下) 等许多地方。 21、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 (咸水) ,只有极少量的 (淡水) 。 22、淡水绝大部分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 (冰川) 中。只有一些 (河流) 、(湖泊) 和 (浅层地下水) 可以供人类直接使用。 23、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 (一杯水) ,(淡水) 只相当于 (一汤匙) 水,(容 易开发利用) 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24、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 (有害) 的物质,水就被 (污染) 了。 25、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 (人类活动) 引起的。 26、我们周围的一些活动会污染到水资源,如: (农业污染) 、(工业污染) 、 (生活污染) 。 27、(水资源危机) ,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28、要获得更多干净的淡水,人们想的办法有:用 (过滤) 的方法 (净化) 水、 (咸水) 变 (淡水) 。 29、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 (水龙头关不紧) 、(马桶漏水) 、(用流水洗漱) 、 (冲厕所) 等。 30、节约用水的方法: (用完水关紧水龙头) ;(刷牙、洗碗不用流水) ;(洗 衣、洗澡后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车) 等。 31、第 47 界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 ( 3 月 22 日)为(世界水日) ,呼唤地球的 儿女珍惜 (每一滴水) 。 第四单元: 1、材料可以分为 (天然材料) 和 (人造材料) 两大类。 2、直接来自大自然的为 (天然材料); 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 ,性质特点发生了 改变的,为 (人造材料)。 3、天然材料有: (木材) 、(石料) 、(棉花) 、(蚕丝) 、(羊毛) 等。 4、人造材料有: (纸) 、(铁) 、(玻璃) 、(塑料) 、(尼龙) 等。 5、造纸术由 (蔡伦) 发明,是我国古代 (四大发明) 之一。 6、纸的主要原料是 (木材) ,用(废纸) 、(稻草) 、(旧棉布) 等也可以造 纸。 7、同一张纸,纵向、横向的 (结实程度) 不一样。 8、不同用途的纸,其 (吸水性) 和 (透明度) 不同。 9、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 (节约用纸) 。 10、纸的生产过程: 剥去树皮——切成小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 纸浆——沥干水分——压成纸张 11、常见的纺织材料有: (棉) 、(麻)、(丝) 、(毛) 和 (人造纤维) 等。 12、看(纺织品成分标志) 可以认识纺织材料的不同种类。 13、(尼龙) 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 (石油) 中提炼出来的。 14、棉布与尼龙的不同:棉布属于 (天然纤维) :(1)比较结实 (2)吸水性 强 (3)燃烧时散发 焦肉 气味,燃烧后灰烬 分散 ,颜色 发白 。尼龙属于 (人工合成 纤维) :( 1)很结实 (2)吸水性 弱(3)燃烧时散发 刺鼻 气味,燃烧后灰烬 成 团 ,颜色 发黑 。 15、我们采用 (砂纸磨) 、(加热) 、(敲打) 等方法, 发现了金属的性质有 (表 面有光泽) 、(易传热) 、(易变形) 等。 16、一般用 (铁) 做炒锅,因为 (便宜) 、(坚硬) 、(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 素) 。 17、用(铝) 做易拉罐,因为 (便宜) 、(轻) 、(易加工) 。 18、首饰用 (金银) 做,因为 (昂贵) 、(光泽度好) 、(不易氧化) 。 19、塑料的优点: (轻便可塑) 、(牢固有弹性) 、(透明隔热) 等。 20、塑料的最大缺点:不易 (分解) ,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 境极为有害。 21、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不好的影响有: (占用土地) 、(威胁海洋生物) 、 (影响市容) 。 22、科学家已研制出比较容易分解的塑料,如用 (木薯) 、(玉米) 等原料生产 出的 (可降解饭盒) 。 23、(白色污染) 是人们大量使用 (塑料) 制品造成的污染。 24、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2)回收利用废旧 塑料( 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 4)购物尽量用布袋或纸袋。 第五单元: 1、(爱提问) ,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 (科学探究活动) 的起点。 2、问题从哪里来:( 1)仔细 观察 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 2)对流行说法提出 怀 疑 (3)科学小 制作 时提出问题。 3、(亚里士多德) 认为:同样材料的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的重量决定。 4、(伽利略) 在 (比萨斜塔) 做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5、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 2)自己通过观察和 实验找答案。 6、如何选择我们能研究的问题: (1)多提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 能够找到 答案 的问题。 (2)多提与 科学知识 有关的问题。 (3)多提 不涉及复杂知识 的问 题。( 4)想办法把暂时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成 可以研究 的问题。 四年级上册 科学 复习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 占据空间 )、( 有质量 )、( 有流动性 )、( 可以被压缩 )等性 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 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 弹性 )。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 弹力 )就越( 大)。 4、(热空气 )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轻 )。热空气会 (上升 ),冷空气会 (下降 )。 5、( 热气球 )、( 孔明灯 )是利用( 热空气上升 )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 循环运动 )的,( 流动的空气 )就是( 风 )。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 上方 );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 下方 )。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 混合 )而成的,空气中包括( 氧气 )、( 氮气)和少量 的( 二氧化碳 )、( 水蒸气 )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 氧气 ),(氧气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氮气 )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10、(二氧化碳 )能使( 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二氧化碳比( 空气 )重;二氧 化碳( 不支持燃烧 ),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 还增加了很多 ( 有害物质 ),空气就被 (污染 ) 了。 12、(人类活动 )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 (植树造林 )、(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 )、(不 焚烧垃圾 )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 )、(天然空调器)、 (绿色蓄水库)、 (空气净化器) 等美誉。 第二单元: 1、( 温度)是指( 物体的冷热程度 ),用( 摄氏度 )、( 华氏度 )作单位。 2、( 温度计 )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 温度 )。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先快后慢 )。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 轻拿轻放 )。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 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不要碰 到容器的( 底和侧壁 )。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 不再上升或下降 )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 视线与温 度计液柱的顶端 )保持水平。 7、热在( 固体 )中,总是从 (温度高 )的地方传到( 温度低) 的地方,这种传 热的方式称为( 传导 )。 8、( 液体或气体 )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 热方式称为( 对流 )。 9、不靠( 空气 )、( 水)或( 其他物体 )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辐 射)。 10、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 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 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 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态 )、( 体积 )。 12、温度计是利用( 物质热胀冷缩 )的原理做成的。 13、(二氧化碳气 体) 在温度很低时, 会变成一种叫做 (干冰 )的固体。 (干冰 ) 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 气体 )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 受热 )时,体积会( 膨胀 );(冷却 )时,体积会( 收缩 ), 这种现象叫做( 热胀冷缩 )。 15、糖受热会熔化成( 液体 ),冷却后又会凝结成( 固体 )。 16、不同物质具有的( 吸热和散热 )性能不同。例如( 油 )吸热和散热比水快; (金属片 )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 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 深色的 )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 快 )。 19、(云)、(雾)、(雨)、(露)、(霜)、(雪)、(冰 )是大自然中水 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0、(云)、(雾)、(雨)、(露)、(霜)、(雪) 都是由空气中的( 水蒸 气) 变成的。 21、(液态) 的水受热后变成( 气态) 的(水蒸气 ),这种现象叫( 蒸发 )。 22、水蒸气遇( 冷)后,又从( 气态 )变成( 液态 ),这种现象叫( 凝结 )。 23、水的蒸发快慢与( 蒸发面积 )、( 空气流动 )和( 周围温度 )有关。 24、水有( 液态) 、(固态 )、( 气态 )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 2、(摩擦) 、(弹拨 )、(敲击 )、(吹气) 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 固体 )、( 液体 )、( 气体) 中传播,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 即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4、声音可以向( 四面八方 )传播。 5、声音在( 固体 )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 液体 ),最慢是( 气体 )。 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 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 运用的科学道理是: 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 面八方传播, 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 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 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 (外耳)、( 中耳 )、( 内耳)三部分 。 8、外耳由( 耳廓)和( 外耳道 )构成,中耳由( 鼓膜)和 (听小骨 )等构成, 内耳由( 耳蜗)等构成,耳蜗与( 听神经 )相连。 9、耳廓有( 收集声波 )的作用。 1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 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听神经——大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 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 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2、(噪声 )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 )和 (废气 )、( 废水 )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 (捂住耳朵) 、(离开噪声区) 、(戴上耳塞)、 (控 制物体发声)。 15、减少噪声的方法: (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 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 )等。 16、声音的强弱叫做( 音量 )。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 振幅 )越大,声音越强; 距离声源( 越近 ),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 音调 )。 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 松紧、长短、粗细 )有关。( 紧、短、细) 的物 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 振动快) ,声音高。 第四单元: 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2、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 食物 )。 3、( 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 变蓝 )。 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 (全部营养) 。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多 样化) ,不能( 偏食、挑食 )。 5、( 营养均衡 )才能健康成长。 6、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 营养过剩 ),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 造成的( 营养不良 )。 7、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 1)荤素搭配( 2)粗细粮搭配( 3)多种食物搭配 (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5)和适量的水。 8、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 合理搭配 )和食物的( 摄入量 )。(食 物金 字塔) 告诉我们健康饮食的方法。 9、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蔬菜、 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 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应该吃得最少的是(油、盐、糖)。 10、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碳水化合物 ),可供给我们 (能量 ); 鱼、肉、蛋、豆、奶类含有丰富的( 蛋白质 ),是我们长身体的( 营养 );油脂 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脂肪 ),可供给我们( 能量 ),保持我们的( 体温 ),但不 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 矿物质)和(维生素 ),是保持健康 不可缺少的。 11、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 7 米)长的消化系统。 1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 (口腔)、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肛门)等。 13、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 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到胃里。 14、良好的饮食习惯有: (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 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 15、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 (加工食品 )和 (天然食品 )两大类。 16、(加工食品 )是指经过( 机器 )或( 化学药品 )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 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 营养成分 )。 17、(天然食品 )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 添加剂 )的食品,它 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18、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 色素)。 19、食用色素是一种 (添加剂 ),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 可以改变食品的 (外观 ) 和( 口味 ),但多吃含有( 人造食用色素 )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20、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 (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多清洗、 多浸泡) ; (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 21、(绿色食品 )是无污染的( 安全 )、( 优质 )、( 营养 )类的食品。 22、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23、人体主要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2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我们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 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第五单元: 1、( 排序 )和( 分类 )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铅笔上的 4B、2B、HB、2H、4H 标记是按( 划痕颜色的深浅 )排序的。比 如 6B 字迹最黑、 6H 写出的字最不明显。 3、( 分类) 就是把具有( 相同 )或( 相似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4、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 叫做( 多极二分法 )。 5、古希腊学者( 亚里士多德 )在公元前 4 世纪,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 分成了 3 类:( 天上飞的 )、( 水里游的 )、( 陆上走的、爬的或跑 的)。 6、1750 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属名)标 志着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名)描述了该生物的(个 体特征)。 7、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 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8、排序和分类都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四年级 下册 科学复习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 、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 ( 四 ) 部分,它们分别是( 头、躯干、手臂 和 腿脚) 。 人体的骨头共有( 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骨骼 )。 2 、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方法是 ( 摸) 。 3 、一只手上的骨头共有( 27)块。 4 、和其他动物骨头一样,人的骨骼也是 又坚硬又结实 ,它们可以 生长 ,不但 能长长 ,还能 长粗 。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做 骨髓 ,骨髓能制造( 血细胞 ),大腿 骨比 花岗石 还硬。 5 、骨头里有( 骨髓 )和( 血管),骨髓能制造( 血细胞 )。 6 、骨骼具有( 运动 )、( 支撑)、( 保护 )的作用。 6.1 头骨保护人的 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 内脏器官。 7 、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关节 )。 8 、人体主要关节有:( 颌关节 )、( 肩关节 )、( 肘关节 )、( 腕关节 )、 (指关节 )、( 髋关节 )、( 膝关节 )、( 踝关节 )。 9 、关节常见的类型有:( 铰链关节 )、( 旋转关节 )、( 球状关节 )。 10 、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 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1 、人体关节有( 运动 )和( 缓冲 )的作用。 12 、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 肌肉 )的参与。 13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 收缩和舒张 )带动( 骨骼 )、(关节 )而 实现的。 14 、人体肌肉共有( 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 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 成对 )在一起工作,一个( 收缩 ),另一个就 (放松 )。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 又紧又硬 ,还会 变短 。 如果肌肉连接着两块骨 头,那么当肌肉 收缩 时,两块骨头就会 相互靠近 。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 心跳)、( 呼吸 )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 (肌肉发达 )、(体力充沛 )、(改善柔韧性 )、(更 有耐力 )⋯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 蛋白质 )和( 钙)含 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 鱼、虾、肉、蛋类;豆、奶类 )。钙含量高的 食品有:( 豆、奶类 )。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 做好准备活动 )、(穿戴保护器具 )、(使用 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 椭圆形 )的,呈( 淡灰色 ),中间有些凹下去。 2 、刚孵出的小蚕叫( 蚁蚕 ),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 两三毫米 )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 桑叶 )。蚕是靠( 气门 )来呼吸的。 蚕宝宝的家要 干 净、通风、温暖 , 4、蚕宝宝是从( 头部 )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 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 休眠 ),蚕蜕皮时,千万不要 弄断它身上的丝,不然它的外衣不仅脱不下来,还会死掉。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 4)次蜕皮。 最后一次脱皮后,身体的长度大 概有 6 厘米,排完最后一次粪便后,不吃桑叶了,身体变得 洁白、有些透明 , 蚕长到这时开始 吐丝结茧 。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 椭圆形 )的,大约( 5)厘米长,( 3)厘米宽,一只茧的 重量约( 1.5 —2.5 )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 正常发育 )。 10 、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 对触角是( 羽毛)形状的。 雌蛾腹部大,雄蛹腹部小,雌蛾翅膀扇得慢,雄蛾翅 膀扇得快。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 张骞)用( 丝绸 )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 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 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 3000 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 (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 2)把蚕茧在开水 中浸泡( 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 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蚕卵)、(蚕)、(蚕蛹 )、(蚕蛾 )。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 现象叫( “变态” )。 蚕蛾和蝴蝶的生长发育都要经过 变态。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 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2)头部都 有一对触角,( 3)胸部都有三对足( 4)有两对翅膀( 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 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 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 2)蝴蝶采吃花粉, 蚕蛾不吃东西( 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 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 (位置 ) 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 参照物 )。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 不动 )或( 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 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 )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 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 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 )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 运动 )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 运动 的快慢 )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 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 绝对静止 )的物体,只有( 相对静止 )的物体。 7、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 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 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 地球在天空转动, 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 “巡天” , “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 110 米栏 ),他的最好成绩是( 12 秒 88)。 9、(运动的快慢 )就是常说的( 运动速度 ),可以用( 单位时间 )内通过 的( 距离 )来测量。 10 、自己坐在教室里,相对于 课桌,自己处于 静止状态 ;相对于 太空 , 自己处于 运动状态 。 11、站在电梯上的人相对于 电梯 没有运动,相对于 房屋 在运动。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 向)。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 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直线运动 )、(往复运动 )、(旋转运 动)、( 摆动)。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 直线运动 )和( 曲线运动 )。 15.1 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叫做复合运动。 如易 拉罐沿着直线滚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直线运动 )。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 拉力大小 )有关。拉力( 越大),走得越快。 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 摆动一次 )。 20、摆的快慢与( 摆线长短 )有关系,( 摆线越短 ),摆得越快。( 摆线越 长),摆得越慢, 21、摆的快慢与( 摆锤轻重 )、( 摆角大小 )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 相同 )的。 23、一个简单的摆主要由( 摆线、摆锤、铁架台) 三部分组成。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 3、力是( 无形 )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 物体 )时所产生 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 弹簧秤 )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 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 0” 处)。(2) 读数时, (视线)要与(指针)平齐。 (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 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 外力作用 )时,( 形状或体积 )会发生( 改变 );去掉外 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 弹性 )。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 形状或体积 )的力叫做( 弹力 )。弹力的 方向与受力的方向( 相反 )。 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 定限度 )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 (玩跳跳球)、 (撑杆跳高)、 (拍球)、 (弓箭)等。 12、(地球引力 )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 竖直向下 )的(重力),所以苹 果总是落向地面。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 树叶总是落到地面、 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 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3.1 月亮为什么不会落到地球上:因为月亮同样受到地球的引力,但是由 于月亮的引力和它运动时的离心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所以月亮就不会落下来。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 阻碍运动 )的力。 16 、物体穿过( 液体 )或( 空气 )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 阻 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 流线型 )的体形有利 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 (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2)使接触面变 光滑( 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 4)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 汽车轮胎上的条纹、 车轮上的防滑链条、 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 轴承中的小钢 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 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 (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 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 调查 )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 (现场调查)、 (访问调查)、 (问卷调查)、 (资 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 推理 )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 理的解释;而( 预测 )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 作出推测。 4、历时 40 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珍妮)。 5、科学的( 预测 )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 有根据 )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 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 (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实验 1: 问题: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和伞面的大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 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伞绳的长短、材料、重物的重量、放的高度等 。 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伞面的大小(直径) 。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伞面的大小有关,伞面越 大,下降的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 实验 2: 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 和拉力有关,大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 保持不变的条件: 坡度的大小、载重量、路面情况 等 需要改变的条件: 拉力的大小 。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的大小有关, 拉力越大, 小车运动的越快,反之越慢 。 实验 3: 问题:如何减小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 假设: 和物体的形状有关,流线型物体的阻力小 。 设计实验: 把物体做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流线型等 。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与物体的形状 有关,流线型物体的阻力小 。 实验 4: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条件有关? 假设: 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线越短摆的越快 。 保持不变的条件: 摆锤、摆角 等。 需要改变的条件: 摆线的长短 。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的越慢;摆 线越短摆的越快 。 五年级 上册 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 早晨,太阳从( 东方 )升起来,影子在( 西边 );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 在( 北边 );傍晚,太阳从( 西方)落下去,影子在( 东边 )。 2. 太阳运动的规律是: (由东向西 ),太阳高度是( 低—高—低 )。 3.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由 西向东 ),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长—短—长 )。 4.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 低—高—低 )。 4.1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 半圆周形 ),我们可以用( 竹篾)和( 电 筒)来模拟。 5. (早晨、黄昏 )时,影子( 长 ),说明太阳( 斜射地面 ),此时温度( 低 );(正 午 )时,影子 ( 短) ,说明太阳( 直射地面 ),此时温度( 高)。 6. 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 太阳的运动 )和( 投影的变化 )是有规律的,人们 就利用这个规律来( 计算时间 )。当时的( 计时工具 )被称为( 日晷 )或( 太阳 钟)。(日晷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 7. (太阳钟 )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 (日晷 )由( 晷面)和( 晷针 )两部分构成。 9. 日晷有( 赤道日晷 )和( 地平日晷 )两种。 10. 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 正南方 ),(掌心 )向上,平端( 横放 )在胸 前;上午用( 左手 ),下午用( 右手 )。 1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原因是 ( 地球的自转 ) 1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 13. 古希腊 天文学家( 托勒密 )提出“ 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 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 世纪( 波兰 )天文学家( 哥白尼 )提出了( “日心说 ”)——不是太阳在运 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 (昼夜的变化 )是( 地球自转 )的结果。 15.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8 点,那么,美国应该在( 上午 ),德 国应该在( 中午 ),澳大利亚应该在( 晚上 )收看实况直播。 16. 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 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 ( 一个月 ). 17. 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 太阳 )的光 ,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 18. 随着月球围绕( 地球 )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 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 19. 月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 20. 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农历的一个月 )。 21.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 生物钟 )。 22. (昼夜的交替变化 )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 (白天) ,郁金香 随太阳升起而(开放) ;(晚上) ,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 24. 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 (昼夜的交替) 而变化的植物还有: (牵牛花 )、(合欢树 )、 (昙花 )、(夜来香 )等。 25. 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瑞 典生物学家( 林奈 )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 花钟 )。 26. 白天活动的动物有: (狗)、(公鸡) 、(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 (猫头鹰)、(蛾)、(蝙蝠) 、(刺猬)、(蜗牛)等。 27. 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 (1)不伤害小动物。 (2)不惊动小动物。 (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 (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5)不尝小动物留下 的东西。 (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 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源) 。 2. (太阳 )、(灯泡 )、(萤火虫 )等是光源; (月亮 )、(镜子 )不是光源。 3. 光源分为( 自然光源 )和( 人造光源 )。(萤火虫 )是自然光源, (激光 )、(蜡 烛 )、(电灯 )、(篝火)是人造光源 4.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 直线 )行进的。 5.2000 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 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 上的小孔射进来, 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 (倒像 )。这种现象被称为 (小 孔成像 )。 6.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光沿直线传播 );所以小孔成的像( 左右也颠倒 )。 7. 当光线照射到( 镜子)、(幕墙 )、(月亮 )的表面后会( 返回来 ),这种现象叫 (反射)。 8.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 光滑 )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 (镜子 )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 10. 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 左右相反 )的。 11. 两面镜子的夹角( 越小),出现的影像就( 越多 )。 12. 可以用两面( 平面镜 )制作一架潜望镜。 13. (万花筒 )和( 潜望镜 )利用了( 光的反射 )的原理。 14. (凸面镜 )中的影像是( 正立 )的,(凹面镜 )中的影像是( 上下颠倒 )的。 15.(光线 )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 (传播方向 )会在 (交界面 ) 上发生( 弯折 ),这种现象叫( 光的折射 )。 16. (凸透镜 )和( 凹透镜 )都是根据( 光的折 射)的原理制成的。 17.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 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凹 透镜 )。 18. (凸透镜)有( 放大 )作用; (凹透镜)有( 缩小)作用。 19. (凸透镜)能使光线( 聚焦 ),(凹透镜)能使光线( 发散 )。 20. (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凹透镜)不能。 21. 放大镜 和 老花镜 的镜片都是( 凸透镜 );近视眼镜 的镜片是( 凹透镜 )。 22. (水滴 )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 放大 镜)。 23. 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 正像 )。 24. 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 倒像 )。 25. 彩虹是由( 红 )、( 橙 ) 、( 黄 ) 、(绿 )、(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6. 空气中的 (小水滴) 使阳光发生折射, 形成 (彩虹)。我们可以 (背对着太阳 ) 喷水 制造彩虹。 27. 白色的太阳光由( 七种单色光 )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 白 色光 )。 28.1666 年,(英国)科学家( 牛顿 )在暗室中,让 阳光(或白光) 通过( 三棱 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29. 阳光可以被分解为( 红 )、( 橙 ) 、( 黄 ) 、(绿 )、(蓝)、(靛)、(紫)七色光。 30.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如果想得到某种 (彩色光) ,可以用 这种颜色的玻璃纸 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3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 答:是的, 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 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3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可以用生命方法制造彩虹? 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 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 彩虹。 第三单元《电和磁》 1. 一个简单电路要由( 电源 )、(导线 )、(用电器 )、(开关 )四部分组成。 2.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 (正极 +)和 (负极 - )上, 形成 (电流 ) 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 开关的作用是( 决定是否让电流通过 )。 4. 只能使用( 电池 )实验,不能从插座接电。 5. 利用( 电池、导线、小灯泡 )组合成一个( 检验器 ),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 的物品能否使( 电流 )通过。 6.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 绝缘体 )。 7. 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金、银、铜、铁、铝等) ;酸、碱、盐的水溶液(硫 酸、盐酸等);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盐水;湿木头 8. 常见的绝缘体有: 塑料 (塑料梳子) ;橡胶(橡皮);玻璃; 陶瓷; 干燥的木头; 木铅笔等。 9. 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 、(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 (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 、(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 10. 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看小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着。利用这个 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11. 探测暗盒里的电路时, 小灯泡不亮——电路不通; 小灯泡亮了——电路通了; 小灯泡变暗了——电路通了,但增加了用电器;小灯泡变亮了——增加了电池。 12. 常见的磁铁有( 环形磁铁 )、(马蹄形磁 铁)、(条形磁铁 )、(菱形磁铁 )等。 13. 磁铁有两个( 磁极 ),指向北的一端叫做( 北极) ,用( N )表示;指向南的 一端叫做( 南极 ),用 ( S )表示。 14. 磁铁的性质有 :(磁铁能吸铁) 、(磁性可以传递) 、(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 、 (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 、(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15. (指南针 )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 司南 ) 。 16. 用( 磁铁 )在 缝衣针 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十次,就做成了( 指南针 )。 17. 消去缝衣针磁性 的方法有: (用木棒敲)、(在火上烤) 、(与大磁铁放在一起) 18. 指南针总是一头指南, 一头指北, 是因为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 (磁体) , (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 N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 S 端)。 19.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磁性黑板) 、(磁带)、(磁卡)、(软盘) 、(带磁性的 冰箱门) 、(门吸) 、(磁性铅笔盒)等。 20. 在 通电 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叫( 电磁铁 );它由(电池) 、( 导线 ) 、(铁钉) 三部分组成。 21. (电磁铁)的制作方法是: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再接通电 路。 22. 给电磁铁通电时有( 磁性) ,切断电流后( 磁性消失 )。 23.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电池的数 量)、(线圈的匝数 )有关。 24. 改变电磁铁的 (电池正负极方向) 或 (绕线方向) ,可以改变电磁铁的 (磁极) 。 25. 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相同点是: (都能吸铁) 、(都有磁性) 、(都有磁极) 、(都 能指示方向) 。 26. 电磁铁和永久磁铁的不同点是:电磁铁的(磁性) 、(磁力大小)和(磁极的 方向)可以控制和改变,磁铁却不可以。 27. 电磁铁的应用有: (电铃) 、(电动机) 、(电扇) 、(电磁起重机) 、(电话) 、(磁 悬浮列车) 。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 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 氧气、 养料 ,所以 运动 会使(心跳 )和 (呼吸 ) 迅速加快; 休息后 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2. 心跳、呼吸的快慢和( 运动的剧烈程度 )有关。 3. 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 20 次)左右,心跳( 80 次)左右。 4. 呼吸器官包括(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肺 )。 5. 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 氧气 )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 二氧化碳 )。 6. 可以用( 澄清石灰水 )来比较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呼出的 气体)能够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 二氧化碳 )。 7. 我们要呼吸是因为 :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 (氧气) 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 人体直接吸收的东西,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8.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9. 一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 。 10. 测肺活量的方法:深吸一口气吹大一个气球,测气球最宽处的周长;或将装 满水的塑料瓶倒立,吸一口气后用吸管向水里吹气,排出的水量就是肺活量。 11. 肺活量大对健康的好处 是: 能为身体提供足够多的 (氧气) ,能够胜任比较大 的体能消耗任务。 12. 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 、(扫 地前洒水)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不要吸烟) 。 13. (心脏)和( 血管 )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14. 心脏的形状像( 桃子 );大小和自己的( 拳头 )差不多;位于( 左胸部 ),在 胸骨后面,肋骨内侧。 15. (心跳)就是心脏的( 收缩和舒张 )。心脏每( 收缩、舒张一次 ),我们就会 感觉到一次心跳。 16. 每分钟的 心跳次数 和 脉搏 次数(相同) 。 17. (心脏)是人体的( “泵”),推动血液在血管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18. (血液 )相当于( “运输兵” ),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 氧气 )、小 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 二氧化碳 )和(其 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19. 保护心脏的方法有 :(经常运动) 、(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 20、实验题 :收集两袋人呼出的气体, 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摇晃一下, 我们可以看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个实验说明: (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 二氧化碳 ) 21、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答: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 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 送到全身各处去, 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 除体外。只用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1. (解释 )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 原因 )、事 物之间的( 联系 ),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 做出正确解释,需要有充分的( 证据 ),利用( 已有知识 ),进行合理思考。 3. (解释 )不一定就是( 事实 ),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4. 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 解释 ),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验、 分析、思考并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5. 颜色的三原色是( 红 )、(黄 )、(蓝);光的三原色是: (红 )、(绿 )、(蓝)。 6. 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 一些颜色并不是我们所看见的那样, 而 是由不同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7. 科学家对 “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 ”解释: 毕达哥拉斯——眼睛发出不可见的 光接触物体; 柏拉图——看见物体前, 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 亚里士 多德——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托勒密——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 向它的光。阿尔哈曾——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8. (模型 )能方便我们解释( 难以直接观察到 )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 下册 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能够帮助人们 (降低工作难度) 或 (省力)的工具装置, 都可以称做 (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 (简单机械) 和 (复杂机械) 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 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 (机 器)。 3.1 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 石斧、石锯、弓箭 )等作为( 生产 )和 (狩猎)的工具, 利用 ( 独木舟 ) 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 机械的原理。 4、简单机械有 (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 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 (支点) 、(力点) 、(重点) 。 7、当杠杆的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时, (省力) ;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小于)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费力) ; 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等于)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不省力不费力) 。 8、利用 杠杆 原理的工具有: (钳子) 、(筷子) 、(起钉锤) 、(开瓶器) 、 (镊子) 等。天平是根据 (杠杆平衡 )原理工作的。 8.1 古希腊大科学家 ( 阿基米德 ) 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 整个地球撬起来。 这句话从理论上说没有错, 但是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因为这个 支点找不到,而且也没有那么长的棍子。 8.2 我们在使用镊子、 夹蜂窝煤的火钳时都是为了省距离,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 (阻力 ) 臂大于动力臂,所以它们都是( 费力 )杠杆;我们在使用老虎钳时是为了省力,并且在使用 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是( 省力)杠杆;天平是典型的( 等臂 )杠杆,它的动 力臂等于阻力臂。 9、斜坡就是一种 (斜面) 。斜面有 (省力) 的作用。 10、斜面坡度 (越小) ,所需的拉力 (越小) 。即坡度越 (小) 越(省力) 。 11、利用 斜面 原理的工具有 (刀) 、(叉) 、(针) 、(铲) 、(斧子) 、(螺 丝钉) 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 (斜面) 的变形。 13、有一个 (轮) 固定在可以转动的 (轴) 上的机械叫 (轮轴) 。 14、轮轴有 (省力) 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 (轮越大) 越(省力) 。 16、利用 轮轴 原理的工具有 (螺丝刀) 、(方向盘) 、(水龙头) 、(门把手) 等。 16.1 轮轴是杠杆的一种变形,轮轴的轴心相当于杠杆的支点,轮相当于杠杆的 动力臂,轴相当于杠杆的阻力臂。 17、(滑轮) 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 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 (定滑轮) ,定滑轮是等臂杠杆;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动滑轮不是等臂杠杆。 19、定滑轮 (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 (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 力) 。 20、国旗是利用 (定滑轮) 升上去的。利用 滑轮 的机械还有 (吊车) 。 20.1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形成( 滑轮组 ),它就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又可 以省力。 21、现在的自行车能够转动,是因为( 链条 )将动力从( 踏板 )那里传到了后轮 上。像( 自行车链条 )这样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21、能把 (动力) 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 (传动装置) 。 22、传动装置可分为 (齿轮传动) 和 (链条传动) 。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齿轮传动) ;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 (链条传动) 。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 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不同点:齿轮传动 能 改变用力方向;不能较长距离传力。 链条传动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能较长距离 传力。 第二单元 1、物体大多数是由 (锥) 、(台) 、(柱) 、(球) 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 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 (柱状钢管) 、(瓦楞纸) 、 (薄壳结构的建筑) 等。 3、把 (薄的材料) 用不同的方式 (折叠) 或 (弯曲) ,可以提高材料的 (承受 力) 。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 (形状) 不同,其 (承受力) 也是不相同的。 4.1 为什么说圆柱形、薄壳形建筑物的承受力大 :因为圆柱形、薄壳形没有角, 任何加在它上面的力都会被均匀分散开来,所以说它们的承受力比较大。 5 通常,结构由 (支架) 构成, (三角形支架) 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 (最 少) 。 6、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 (架梁) 的方式增加其 (三角形结构) ,使它变得稳 定。 7、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 (支架结构), 都运用了 (三角 形结构最稳定) 的原理。 8、被称为“钢铁巨人”的 艾菲尔铁塔 在 (法国) 。 9、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 (形状) 分类的。 10、(赵州桥) 是现存最古老的 (石拱桥) 。 11、(拱桥、斜拉桥) 比平板桥的承受力大。 12、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 (形状) 有关。 (拱桥) 最结实, 其次是斜拉桥, (平 板桥) 最不牢固。 13、古时候用 (树枝、茅草) 造房子;现在用 (钢筋 、水泥 、砖块) 建造平房大 厦。 14、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 (避暑御 寒) 。 15 悉尼歌剧院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属于薄壳结构的建筑物。 第三单元 1、植物会结出 (种子) ,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 2、除了用 (种子繁殖) 外,植物还可以用 (根) 、(茎) 、(叶) 进行营养繁 殖。 3、用根繁殖的植物有: 萝卜、胡萝卜、甘薯 等;用茎繁殖的植物有: 马铃薯、 生姜、水仙、吊兰 等;用叶繁殖的植物有: 落地生根、宝石花 等。 3.1 吊兰 细长的茎 上也会长出小苗,一块带“ 眼”的马铃薯可以发芽生长,水仙 球的( 茎) 浸入水中,会生根发芽,生姜( 块茎) 上的小牙能继续萌发 。 3.2 有些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繁殖后代, 菊花 可以用茎繁殖,也可以用种子繁 殖, 红薯 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根繁殖。 4、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 (雌雄结合) 进行有性繁殖。 5、动物的繁殖包括 (雌雄的识别) 、(交配) 、(生产) 、(对后代的哺育) 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 (本能) 。 5.1 有一些动物实行(“ 一夫一妻 ”)制,如 天鹅 、鸳鸯 ,他们总是双双相守, 直至生命的终结。 6、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 (卵生) 和 (胎生)。 7、(产卵或下蛋) 的繁殖方式叫 (卵生) ;(直接生出小动物的) 繁殖方式叫 (胎生) 。 8、动物的特殊繁殖方式有: 蜗牛——雌雄同体;海马——雄性育儿;皱唇鲨— —卵胎生;鸭嘴兽——卵生、哺乳;水螅、海葵——无性繁殖(出芽繁殖、分 裂繁殖); 8.1 动物爸爸似乎比动物妈妈更漂亮、更威武: 因为雄性动物更漂亮,在向雌性 求偶中容易成功, 威武些在同性战斗中容易取胜, 雌性动物的颜色暗一些, 减少 被攻击的机会,从而更好的保护幼儿 。 9、人类是通过 (两性结合) 繁殖自己后代的。 10、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 (十个月) 。 11、、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 (恶心、呕吐、偏食) 等不良反应。 12、我出生时妈妈有 (非常疼痛、虚弱、劳累) 等情形。 13、刚出生时我 (非常弱小,胎体丰满,身长约 50 厘米,体重 3 千克左右) 。 14、孕妇临产前, (胎儿、胎盘及羊水) 的总重量约为 (5.5 千克) 。 15、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法:①学做 负重活动 ,体验妈妈怀孕时的 负担;② 多做家务 ,减轻父母的劳累;③ 努力学习 ,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 等。 第四单元 1、岩石的用途有 (建筑房屋) 、(铺路搭桥) 、(石桌、石凳) 、(制作观赏 石) 等。 2、(岩石) 是天然形成的石头,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 3、可以用 放大镜 观察岩石的 (颜色、结构) ,用锤子 敲击观察岩石的 (软硬) 、 用滴盐酸 观察岩石 (是否冒气泡) 等方法,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 4、地质学家按岩石的 (生成方式) ,把岩石分成 (岩浆岩) 、(沉积岩) 、(变 质岩) 三类。 5、由 岩浆冷却 形成的岩石叫 (岩浆岩) ;由 泥、沙、岩石碎屑沉积 形成的岩石 叫 (沉积岩) ;在 高温高压下发生变化 形成的岩石叫 (变质岩) 。 6、属于 岩浆岩 的岩石有 (花岗岩、玄武岩); 属于 沉积岩 的岩石有 (砂岩、页 岩、石灰岩); 属于 变质岩 的岩石有 (片麻岩、大理岩)。 7、(沉积岩) 里常有 (化石) 、(煤) 、(石油) 、(天然气) 。 8、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 (遗骸或痕迹) 。 9、(煤) 是埋在地下的 (古代植物) ,在高温高压下经历复杂的化学变化后形 成的。 10、(石油、天然气) 是 (湖泊、海洋里的生物) 死后沉积到水底被泥沙覆盖, 经过千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11、可以从 (颜色) 、(结构) 、(透明度) 、(光泽) 、(形状) 、(硬度) 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12、大自然中成分集中, 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 (矿物) ,它们是构成岩石的 (积 木), 岩石是有矿物构成的。 13、(岩石) 是由一种或几种 (矿物) 组成的。 14、在 (白色无釉瓷板) 上刻划,可以看到矿物的颜色。 15、赤铁矿是 (棕红色) 的。把(赤铁矿) 磨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 料。赤铁矿可以炼铁,( 铁器的使用) 是人类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16、(石墨) 是制造 (铅笔芯) 的主要原料。 17、(方解石) 和 (白云母) 是两种常见的能透光的矿物。 (白云母) 一层一层 的薄片,橡书本里一页一页的纸张。 18、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 石英 )。 19、(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刃、玻璃) 是按照 由软到硬 的顺序排列的。 19.1 方铅矿有金属光泽,它含有一种常见的金属 ( 铅), 而石膏看起来很暗淡, 石 膏是雕塑的好材料。 20、(滑石) 是 (最软) 的矿物。纯净的滑石是生产 (化妆用品) 的好原料。 21、(金刚石) 是自然界中 (最坚硬) 的矿物。 金刚石是制作 (玻璃刀) 的材料。 22、(石英) 是制造 (玻璃) 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 (水晶) ,可做各种 首饰。 22.1 石英晶体八个面,呈六角形,萤石晶体多为六个面的 立方体 , 23、(萤石) 又称 (氟石) ,是制造 (牙膏) 的重要原料,可以防止 龋齿 。 24、矿物资源是 (有限) 的,正在日益减少。 25、地球上的资源可以分为 (可再生资源) 和 (不可再生资源) 。 26、(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 是 (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 各种矿物资源) 是 (不可再生资源)。 27、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 (1)要节约使用 矿物资源。 (2)回收利用 矿物资源( 3)要保护好 这些矿物资源( 4)积极 开发新资源 等等 28、据资料统计,我国对矿物资源的 (回收利用率) 不到 (30%)。 第五单元 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 (大脑) 。 2、脑的质量约 1400 克, 大脑的质量占脑重的 (80%),约 1120 克。 3、大脑的大小和形状像 (两只并拢的拳头) 。 4、大脑的表面像 (核桃) ,有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可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5、大脑的软硬像 (豆腐) ;颜色是 (淡粉红色) 的。 6、大脑有管理人的 (感觉) 、(运动) 、(说话) 、(情绪) 、(记忆) 、(分 析) 、(推理) 等功能,所以被称为 (人体的司令部) 。 7、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 (交叉) 的关系。即 (左脑) 支配(右侧) 身体 的运动, (右脑) 支配(左侧) 身体的运动。 8、人的大脑中, (左脑) 偏重于管理 (语言) 等功能,如 语言、书写、数学、 逻辑 ;(右脑) 偏重于管理 (空间概念) 等功能,如 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 9、保护大脑的方法有:①充足的 睡眠 ;②加强 体育锻炼 ;③全面均衡的 营养 ; ④保持欢快的 情绪 ;⑤不吸烟、不酗酒 ;⑥逗着玩 不能打脑袋 ;⑦运动时 保护头 部。 10、人睡眠不足时,会有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 、(情绪波动) 、 (思维反应不灵敏) 等症状。 10.1 机器人 考格 是澳大利亚科学家 罗得尼 - 布鲁克斯 发明的,考格的意思是“ 我 会思考 ” 11、(大脑) 和 (脊髓) 合称为 (神经中枢) 。 12、大脑 是是高级神经中枢; (脊髓) 是 (低级神经中枢) ,可完成简单的 (反 射) 活动,如 膝跳反应 。 13、(神经) 分布于 (人的全身) ,有 (传递信息) 的作用。 14、从脑发出的 (脑神经) ,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头部和内脏) ;从脊髓发出的 (脊神经) ,主要分布在人体的 ( 躯干和四肢 ) 。 15、传入神经(又称感觉神经) 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16、人接受信号并作出反应的的过程是 (接受信号——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作出反应) 17、(眼) 、(耳) 、(鼻) 、(舌) 、(皮肤) 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分布 在这些器官里的 (神经) 将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 (大脑) ,人就有 了各种 (感觉) 。 18、(眼睛) 是 (接受光线) 的感觉器官。 (视神经) 将落在视网膜上的信号及 时传送给大脑,大脑分析后弄清楚信息的含义,人就产生了 (视觉) 。 19、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 (90%)来自 (眼睛) 。 20、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也会出现失误,作出错误的判断。 21、(耳朵) 是 (接受声音) 的感觉器官。 (听神经) 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 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 (听觉) 。 22、(触觉) 是大脑接受了来自皮肤的刺激以后,产生的冷热、疼痛和压力的感 觉。 23、(嗅觉) 和 (味觉) 密切相关,嗅觉能增强味觉的感受。 24、人体的各种感觉是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 第六单元 1、(交流) 是通过 (书面) 和 (口头语言) 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 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 (描述) 、(讨论) 、(辩论) ;书面交流的常用 形式有: (图表) 、(海报) 、(图画) 。 3、其它的交流形式还有 (电话) 、(书信) 、(照片) 、(模型) 、(电子邮 件) 等。 4、科学注重 (事实) 与 (证据) ,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5、质疑就是有 (根据地) 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 (是否合理) 提出疑问。 6、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质疑的?(答:①质疑我们所要 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 行;②质疑 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 ;③质疑 一些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 ;④质疑 收集 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 。) 问答题 1 上山的公路为什么弯弯曲曲,盘山而上? 答:因为盘山公路弯弯曲曲属于变形的斜面,这样省力。 2 古代的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何不同? 答:在大小、形状、用途、建筑材料上各不相同。古代的房子矮小、形状简单、 主要是为了居住、草木结构。现在的房子高大、结构复杂、用途广泛、用钢筋 水泥构。 3 为什么要保护矿物资源?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什么? 答:矿物资源是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度的开采 会形成资源用光,所以我们要保护矿物资源,我们应做到: (1)节约使用矿物 资源。 (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 ( 3)保护好矿物资源, (4)积极开发新资源等 等。 5 我们可以质疑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 1)质疑我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行。 (2)质疑推理的过程是否合 理。( 3)质疑一些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 (4)质疑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 究的规则。 6 大小不同的起子拧螺丝,哪个省力?为什么? 答:用大的起子省力。因为起子是利用的轮轴的工作原理,同样的轴,轮越大 越省力。 7 杠杆和轮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是都利用了杠杆的原理。不同点是杠杆是利用了一个支点和一个可 以绕支点转动的棍子,而轮轴是把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 实验操作题 1. 实验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 在支架上支上平尺,使它左右平。 (2) 左 10 厘米的地方勾上 10 克的钩码, 右边 5 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 20 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衡 ,说明力臂越长,需要的 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2. 研究斜面坡度的大小的小车拉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测力计,斜面,小车,书本。 实验过程: (1) 用测力计勾住小车,垂直测量的力度为 2N(2). 斜面下垫两本 书,用测力计在斜面上拉动小车需要的力伟 0.1N。(3)斜面下垫四本书,用测 力计来动小车需要的力伟 0.2N、(4)斜面下垫六本书在斜面上拉动小车需要的 力伟 0.4N。(5)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 费力。 3. 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 实验过程:( 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 1N(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 动勾码,测得力为 0.5N。实验证明轮轴能省一半的力 4 探究定滑轮作用 实验材料:定滑轮、细绳子、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 (1)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 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细绳穿 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 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3) 实验证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5 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 (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 住,测得力为 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 1N,力的方 向是向上的。 (3)实验证明,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可以省力。 6 探究不同形状纸的承受力 实验材料: A4 纸、胶棒、书本。 实验过程: (1)把不同的 A4 纸卷成不同的形状,有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 六边形等,粘住的边是一样宽的。 (2)在纸筒上大同样的书本,看看哪种纸筒的 承重力最强。 (3)圆筒形的纸承重力最强,三角形的纸筒承重力最弱。因为圆 形能均匀的分散重力到每个点上,提高了承重力。 7 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的承受力。 实验材料:细绳、小棒。 实验过程:用细绳把小棒分别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角形的支架, 然后用力往两边拉,发现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的是三角形,最容易变形的是 六边形。 8 实验探究桥的形状与承重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 ( 1)木板做桥墩,卡纸做桥面,做一个平板桥,测得桥的承重力为 10N。(2)同样的木块和桥墩之间的距离,加上细绳做一个吊桥,测得桥的承重 力为 15N。(3) 同样的木块和桥墩之间的距离,加上细绳做一个拱桥的承重力最 强,因为它把桥面的重量分散了。平板桥的承重力最弱,因为没有支撑力。 9 实验探究各种矿物的性质。 实验材料:各种矿物、放大镜、钥匙、小刀、玻璃等。 实验过程: (1)颜色不同:把赤铁矿和石墨在纸上划一下,赤铁矿是棕红色的, 石墨色的。( 2)透明度不同:冰洲石和小晶是透明的,方解石和白云母是透明 的,田黄石和闪锌石是半透明的,褐铁矿和磁铁矿是不透明的。 (3)光泽不同: 黄铁矿像金属一样,石棉像丝绸一样,水晶像玻璃一样。 (4)硬度不同,分别 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玻璃测试,发现矿物硬度不同。 (5)形状不同:石 英八面六角形,萤石是六个面的立方体。 六年级上册 1.1 水滴里的生物 ①一滴水里面有 鼓藻、轮虫、草履虫、钓钟虫、水藻 等等. ②微生物是一类非常 微小的生命体 ,要用 显微镜 才能看清楚 ③使用显微镜的的注意事项 1、轻拿轻放, 2、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3、物镜的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4、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 伤害眼睛。 ④注意,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倒像 。 ⑤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 荷兰人列文虎克 。 ⑥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 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 内和体表 ······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 小家伙 ,还有 细菌、霉、 病毒 ,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⑦海洋中的 硅藻也是一种微生物。 1.2 做酸奶 ①自制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不吃变质的酸奶, 否 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② 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 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 的温度下, 乳酸菌会使牛奶变成酸奶。 ③细菌的 体积微小 ,几万个细菌 和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 细菌有 三种基本的形态: 杆菌、球菌、螺旋菌 。 ④细菌也要“吃”食物, 有的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 有的从动植物 身上吸收养料,例如牙齿表面的细菌靠食物残渣生活 ⑤细菌繁殖的方式是,二分裂式。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 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⑥细菌的功与过:细菌的功: (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 、(利用细菌生 产食物) 、(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利用细菌净化环境) 、 (利用细菌生产然料)等。 细菌的过: (有些细菌会致病) 。 ⑦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 引起的 ⑧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菌的传播 1. 勤用肥皂洗手 2. 捂住鼻子打喷嚏 3. 常喝开水 4. 常进行室内换气, 不到人多的地方。 5. 与小动物保持距离 1.3 馒头发霉了 ①霉是有 生命的 ,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在 慢慢的扩大 。 ②物体在( 温暖)和( 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③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1. 真空包装 2. 放干燥剂 3. 低温保存 4. 太阳曝晒 ④人类利用霉菌 制作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等 ⑤霉菌也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 变质 。有的霉菌还会 危害人的健 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⑥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首先发现 青霉菌 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 些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 青霉素 。 ⑦青霉菌是英国细菌学家( 弗莱明 )发现的。 1.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①细胞 --生命体的微小结构,它们是构成生命体的“ 积木 ” ② 细胞 是构成生命体的“ 积木 ”。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 镜猜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很大,如 鸡蛋中的蛋黄 。 ③前面认识的 草履虫、细菌 是 单细胞 生物。 ④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胡克是 最早观察到细胞 的科学家之一。 ⑤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 发现薄片上有许多小孔, 看 上去像 长方形的小室 ,他把它们命名为 “细胞” 。 ⑥生命体大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 基本单位 。 ⑦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 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 亡也是由 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 ⑧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 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 在消灭这些入 侵者时, 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 “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 的尸体。 2.1 地球的形状 ①古印度人认为,大地被 4 头大象 驮着 ,站在一只巨大的 海龟身上; 古代中国人认为, 天是半圆的, 地是方形的, 是平的, 即“天圆地方” 的猜想。 ②最初,人们凭 直觉 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③我国 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 认为。 :“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 于内。天表有水,水包地,犹如卵壳裹黄”我们称为:张衡的 “浑天 说” ④古希腊学者 亚里士多德 根据 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 “地球是球体或近 似球体” ⑤因为坚信地球是球形的, 1519 年 9 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带领 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 1522 年,船队又回 到了西班牙。 麦哲伦的航行是 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他验证了 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⑥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球体 。经过科学家的精密测量, 发现地球并不 是一个正圆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⑦1957 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 年,苏联宇航员 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 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了地球。 1969 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 楚的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 ⑧2003 年 10 月 15 日至 16 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 5 号” 飞船在太空围绕地球飞行 14 圈。他说: “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 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⑨2005 年,聂海胜、费俊龙搭载‘神舟六号’遨游太空。 ⑩2008 年,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搭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 11. 地球赤道半径 6378 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 40091 千米 地球表面积 5 1006 7866 平方千米 2.2 地球的表面 ①地球上有 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 沟壑 ,地球上还有一望 无际的 平原和海洋 。地球的表面是 千姿百态的 。 ②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平原) 、(山地) 、(丘陵) 、(峡谷 ) 、 (高原)、(盆地) (海洋与岛屿) 。 ③地形图上常常用不同的颜色, 来表示不同地形。 地球仪上黄色代表 (山地、沙漠) ,蓝色代表 (水),绿色代表 (平原、耕地、森林) , 白色代表 (冰川) 。 ④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为了精确地、全景式的描绘地球的面貌, 摄 影师在飞机上景象航空拍摄。 ⑤70 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 卫星 在空中拍摄地面,使获 得的图片 更清晰、更精确。 ⑥七大洲有: (欧洲) 、(亚洲) 、(非洲) 、( 北美洲) 、(南美洲) 、(大 洋洲) 、(南极洲) 。最大的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 ⑦四大洋有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最大的是 太平洋,最小的是北冰洋。 2.3 地球的内部 ①科学家通过 火山、地热、地震 等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②到目前为止人类钻孔的深度只能够达到 14 千米 ,如果把熟鸡蛋比 做地球,就连 鸡蛋壳 都要没能钻透呢! ③他们是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 地震波 来猜测的-地震波在 坚 硬的岩石 中传播的 较快 ,在 较软的岩石 中传播得 较慢 。 ④科学家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 地 壳,它主要由各种不同的 岩石组成 。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 地核 ;把 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 地幔 。 ⑤地球像鸡蛋 ,鸡蛋也分三层,鸡蛋壳相当于地壳,是地球最坚硬的 部分,而且各处的厚度不一样;鸡蛋清相当于地幔,地幔内部的压力 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鸡蛋黄相当于地核,地核是地 球的核心部分。 2.4 火山和地震 ①火山是由于地下 熔融的岩浆 沿着 地壳的薄弱地带 喷发而形成的 , 火 山喷发是 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 的自然灾害之一。 ②为了研究记录火山的活动, 法国火山学家 卡蒂娅 . 喀夫特和摩希斯 . 喀夫特 夫妇终生致力于火山活动的记录工作。这对夫妇 1991 年在考 察 日本云仙岳 火山爆发时,不幸双双遇难。 ③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有 火山灰、熔岩和气体 ④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火山可以分成: 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⑤活火山是指 正在喷发或是周期性喷发 的火山 。 ⑥死火山是 史前曾经 喷发过,而有史以来未活动的火山。 ⑦休眠火山是 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 ,但长期处于静止状态的火山。 ⑧火山的危害: 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 造成威胁。 ⑨火山的益处: 火山灰和火山尘可为农田提供 无机肥料 ,并且火山口 可富集大量的 矿产 ,如硫矿等。同时火山口形成的 火山湖 ,湖水在医 疗卫生方面有较大价值。 还有, 火山景观是 自然旅游景 观的组成部分。 ⑩地壳的岩层在 相互挤压 时会发生 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 大地剧烈 震动,释放出 巨大的能量 ,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地震也是非 常可怕的自然灾害。 ? 1976 年 7 月 28 日发生在 我国河北省唐山 、丰南一带的强烈地震, 造成 24.2 万人死亡, 16.4 万人受重伤,地震区大多数建筑物倒塌。 ? 2008.5.12 我国 四川省汶川 发生强烈大地震 ? 早在 1800 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 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 方位的仪器 --- 侯凤地动仪 。 ? 现代的地震监测采用了 先进的电子技术 ,具有极强的 灵敏度 。 ? 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家中,可以躲在厨房和厕所里;如果在学校, 要尽快跑到操场等空旷的地方; 如果在教室, 尽量躲在课桌、 讲台下。 2.5 地表的变迁 ①喜马拉雅山 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海拔 8844.43 米。 ②20 世纪 60 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采集了到 鱼龙、鱼、海藻、 海螺的化石 ③鱼龙是一亿八千万年前恐龙时代 海洋的霸主。 ④北宋科学家 沈括在 《梦溪笔谈》 中阐述了关于 地球演变、 地质变化 的精辟见解。他认为 河流对地表有巨大的改造作用。 ⑤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由于风吹日晒、 雨水冲刷、 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 形成 了千姿百态的地表。 ⑥石林是由于 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 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⑦海岸边的礁石是由于受到 海浪的冲击 形成的。 ⑧火山口湖是在 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 下形成的。 ⑨风蚀石主要的是 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 形成的。 ⑩什么叫做风化? 在长期的 (风吹日晒 ) 、(雨水冲刷) 、(生物破坏) 等作用下,地表岩 石破碎的过程叫做( 风化 )。 ? 风化后的岩石被 风、水、冰或重力磨蚀、搬运 的过程叫 (侵蚀) 。 ?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影响? 人类 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 等活动会改变地表。 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平, 另一方面对自然也造成了诸多不利影 响。 3.1 蜡烛的变化 ①蜡块在加热时,会从( 固体 )变成( 液体 ),冷却时会从( 液体 ) 变成( 固体 )。 ②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 (形态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 质),如蜡烛熔化;另一类是( 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 ),这类变化常常 可以从 颜色的改变、 产生沉淀或气泡, 发光发热 等现象表现出来, 如 蜡烛燃烧。 ③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如饮料罐被压扁,白糖熔化,水的 三态变化等。 ④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 鸡蛋上会出现许多的 小气 泡 ,过一段时间 鸡蛋会变软 ⑤在碱中倒入少量的白醋,会发现 产生大量气泡 。 ⑥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会发现澄清石灰水 慢慢变浑浊 ,静置一段时 间会发现出现 白色沉淀 。 3.2 铁钉生锈了 ①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水)和(空气) 接触。绝对无水的空气中或 者光有水无空气,铁是不会生锈。 ②铁是坚硬、有光泽、银白色的,锈是松软、暗红色。 ③铁锈 又松又软 ,特别容易吸收水分,使铁烂的更快。一块铁完全生 锈后, (体积 )可胀大 8 倍。 ④还有不少原因使铁容易生锈, 如水中有 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 粗 糙等 ⑤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1、擦去水分 2、覆盖搪瓷 3、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4、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 5、喷漆 3.3 变色花 ①像白醋一样,能够使紫甘蓝水 变红 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②像碱水这样,能够使紫甘蓝水 变绿 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③像紫甘蓝水 一样,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中能够显示不同颜色的物 质,叫做 酸碱指示剂 。 ④橙子、西红柿中含有维生素 c,蔬菜中有叶酸 ,它们都是酸性物质 ⑤做面包用的 小苏打 是碱性物质。 ⑥家用清洁剂大多是 碱性物质 。 ⑦农田、果园 中施用的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 ⑧杜鹃花喜好 酸性土壤 。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 就说明土壤可 能偏碱性 ,需要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 ⑨竹子喜好 碱性土壤 ,如果淋了 酸雨,它会大面积死亡。 ⑩人呕吐时会感觉胃里有酸水;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 因为胃和肌肉里产生了( 酸性物质 )。未熟透的柿子有涩味,肥皂水 有滑腻的感觉,那是因为柿子和肥皂里含有( 碱性物质 )。 3.4 洗衣服的学问 ①墨水用肥皂洗不掉,要用洗衣粉可以洗干净, 汗渍、 油污 要用肥皂 才能洗干净,而 果汁 要用专门的洗涤剂才能洗 干净。 ②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的实验中, 其他条件都相同, 唯一不同的 是 洗涤剂 。 ③肥皂去油污的原理 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净。这是因为溶解在 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 搓衣服的时候, 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 拉着油污“投身”到水 中。这样原来不相容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 多次的漂洗、拧干,衣服也就洗干净了。 ④虽然各种污物的成分有所不同, 但是只要与合适的洗涤用品发生 反 应 ,就能被洗干净。 4.1 登月之旅 ①意大利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 伽利略 利用自制望远镜观察月球, 看到 了月球表面有 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 流 星和陨石撞击 而形成的。 ②月球和地球上的 陨石坑 都是由于宇宙的 流星和陨石 撞击而形成 的。 ③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 明朝的万户 。为表彰这位先驱者的 勇敢探索,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一环形山命名为 “万户”山 。 ④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月球 围绕地球 转动,月球围绕地球一周的时 间约为 (27.3 )天。 ⑤1958 年 10 月 20 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甘肃酒泉建立了中 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场 。 ⑤中国卫星发射中心一共有 4 个;分别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 ⑥1969 年 7 月 16 日的美国 的 3 位宇航员乘坐 “阿波罗号”飞船 成功 登上了月球。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激动地说: “对于一个人来说, 这是一小步;对于人类来说,这是巨大的一步! ” ⑦月球上没有 (空气) ,也没有 (液态水) 。月球表面( 温差 )很大, 最高可达 100℃,最低可降至 零下 170℃,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 1/6 . ⑧如果去月球旅游: 我们应该 准备好宇航服 。因为月球上温差很大; 准备好氧气,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准备好水和食物 ,因为月球上没 有液态的水, 也没有动植物; 准备好对讲系统设备 ,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4.2 太阳系大家族 ①月球绕着 地球 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 公转,公转一圈的 时间为 一年。 ②地球自转一周约 23 小时 56 分,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 昼夜 的形 成与 地球的自转 有关。 地球公转 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四季的形成 与 地球公转有关。 ③太阳并不总是直射赤道, 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 稍稍有些倾斜, 当太阳的 直射点 照在地球斜向太阳的半球时, 该半球处 于夏季 ,另外 半球就是 冬季 。 ④太阳系中, 行星 围绕恒星 运转, 卫星 围绕行星 运转。目前,已知太 阳系中有 8 大行星, 50 多颗卫星,无数小行星、彗星 等。 ⑤太阳系 八大行星 ,离太阳从近到远是: (水星) 、(金星) 、(地球) 、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最小的是 水星 , 最大的是 木星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 唯一存在生命 的星球。 ⑥恒星是由 炽热气体 组成的, 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我们所处的 太阳系的主星太阳就是一颗 恒星 。 ⑦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 体。例如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⑧彗星是星际间物质,俗称“扫把星” 。 4.3 看星座 ①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许多, 它们都是炽热的、 巨大的发光气体球, 我们把它们称为( 恒星) 。这些恒星因为离我们很远,才会看上去是 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星星。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太阳是 其中一颗恒星。 ②人们把星空分成 88 个区域,称为星座。 ③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可连成不同的图形, 古代人发挥想像, 常用神 话中的人物或动物为星座命名。 ③北斗七星是 大熊星座 的一部分,北极星是 小熊星 座 最亮 的星。 ④由于北极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 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们靠它的星光 来导航。 ⑤银河,我们民间又称 “天河” 。它看起来像一条白茫茫的 亮带 ,从 东北向西南 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在银河里有许多 小光点 ,实际上它们 是一颗颗巨大的 恒星 ,太阳是其中的一颗恒星,在银河中,像太阳这 样的恒星有 2000 多亿 颗。在太空俯视银河,看到的银河像个 旋涡。 4.4 探索宇宙 ①人类与生具来的 好奇心 驱使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随着 时光的流逝,人们想要冲出地球飞向宇宙探个究竟。 ②起初,我们只能用 肉眼 来观察太空,后来, 望远镜 的出现让我们能 看得更远,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很远的宇宙深处。 ③意大利科学家 伽利略 亲手制作的 世界上第一架 天文望远镜。 ④空间天文望 远镜能够看到 更远、更清楚 的宇宙景象。 ⑤ 射电望远镜 专门接收 天体发出 的无线电波 。它揭示了光学望远镜 无法揭示的令人迷惑的天文现象。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500 米 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 FAST,位于贵州省。 ⑥ 1926 年美国 的戈达德 制造的第一枚 现代火箭 。 ⑦ 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 脱离地球引力 的束缚。地球像一个巨 大的磁铁 ,牢牢地抓住各种物体。 当运载火箭速度达到 7.9 千米 / 秒 , 它就能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地球运转。 ⑧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躺在摇篮里。现代 航天运载 火箭和航天器 将人们带进了 崭新的航天时代 ,探索更加 遥远的宇宙深 处。 ⑨ “先驱者 10 号 ”1972 年升空, 1983 年成为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 太空探测器。 2003 年 1 月 22 日人接收到它的最后一次信号。 ⑩ 难忘的太空人:我国明朝人 万户 ,是人类为 升空而牺牲 的第一人; 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宇宙空间的是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第一位登上月球 的是 美国 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 ;中国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杨利 伟。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牺牲了 七位宇航员 。 4.5 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①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 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 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 地球人 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 ② 金星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行星,虽然它与水星相比离太阳更远, 但它表面 温度却更高 。这是因为其厚厚的由二氧化碳构成的大气层 极 易吸收太阳的热量,并且阻止它散发到宇宙中 。 ③“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金星表面部分的 山脉和峡谷 。 ④漫游者火星探测器 是用来探测 火星表面和火星上的岩石的 。 ⑤有些科学家认为,火星表面的 岩石是由几十亿年前的 洪水 留下的。 ⑥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 的问题虽然没有答案,但是人们还是做出了 种种 猜测和描绘。 ⑦外星人是对地球以外 智慧生命 的统称。 现今人类还 无法确定 是否有 外星生命和是否有“外星人”的存在。 ⑧外星人也许就像 电影 中所描述的那样, 但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 真实 模样。 ⑨一些科学家认为, 从火星上一块山石中发现的 菌状体 ,表明那里可 能存在着 生物 。 ⑩已经有 两种 太空探测器飞出我们的太阳系, 其中一个带着人类的 照 片和地图。 5 假设与实验 5.1 假设 ①( 好奇心 ) 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 并试图找出答案。 找答案的 过程很像 侦探破案 ——先做出一些猜测,然后寻找 证据 来验证猜测。 ②“有害虫”、 “老死的” ........ 这些都是对问题答案的 猜测,猜 测也叫假设 。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究中 非常重要的一步 。科学史上, 很 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 提出假设 开始的 ③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 提出了 ( “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调查研究两 个大陆的生物, 发现都有一种叫做 ( 中龙 ) 的爬行动物的化石。 还发现 格陵兰岛 每年都在 漂离 欧洲大陆。 他找了许多证据, 也没能说服当时 大多数学者接受“大陆漂移说”,直到 20 年之后,科学家拥有了更 多的相关证据,这一假说才被人们逐渐接受。 ④科学家们收集证据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这需要 坚强 的意志、敏锐的观察力和足够的耐心。 ⑤“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 科学家们提出了 种种假设 。如,“忽然灭 绝假设”“缓慢灭绝假设”, 但是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结 论。 ⑥关于恐龙的灭绝你知道哪些假说? 答: ①小行星撞击地球,给恐龙带来了厄运②饥饿的哺乳动物吃掉了 恐龙的蛋 ③一些新的、有害的植物毒死了恐龙 ⑦假设是 ( 有依据 ) 的猜测。 假设的依据往往来自于 已有的经验 ,但 经验 并不完全可靠 。 5.2 实验 ①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它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模拟实验。二、对比实验。 ②有些实验是对( 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 )进行模拟,这种 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③从三年级到现在, 我们做过许多用模型做的模拟实验, 比如: ( 模拟 雨的形成 ) (模拟火山的爆发) ( 模拟昼夜的形成 )(模拟风的形成) ④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 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如:种子萌发实验、水蒸发 快慢实验等等。 ⑤从三年级到现在,我们做过许多对比试验,如 : ( 种子萌芽的实 验)( 水蒸发快慢的验 )( 加快溶解的实验 ) ⑥对比试验要注意的问题 答: ①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②为了防止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确保实验的公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 ⑦同一个实验可能既具有 模拟实验 ,又具有 对比试验 的性质。 如: ( 模 拟月球环形山的形成 )( 模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我们在长大 1. 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 ( 乳牙) ,乳牙脱落后 长出来的是 ( 恒牙) 。 2. 青春期男女 (身高) 最先出现快速生长。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 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 ,第一个高峰期是 ( 出 生后的一年内 ) ,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 (青春期 ) 后。 3. (青春期) 是我们 (儿童) 向 (成年人) 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 (10 岁) 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 (身体形态) 、 (心理方面) 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4.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 7 至 17 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长量, 男、 女生分别达到了 (6.9 )厘米和 (5.5 )厘米,体重增长更为迅速, 男、 女生分别达到了 (6.6 )千克和 (4.5 )千克。 伴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 青少年 (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 的年龄 不断提前 。 5. 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 高;(3)独立欲望增强, 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 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 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 稳定, 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广泛, 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6. 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正确与异性交往;加强锻炼; (2)不吸烟、酗酒。 (3)男生 不拔胡须;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人体。 (4) 女生要注意 月经期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5)不穿高跟鞋( 6)不束胸勒腰等。 7.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洗手、不挖鼻孔) 。(2)讲究营养并 注意饮食卫生 (合理安排每天进餐的次数和时间 ) 。(3)注意学习姿势 与用眼卫生(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 (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 。(5)保证充足的睡眠( 小 学六年级学生每天要保证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 )。(6)不迷恋电脑。 (7) 科学用脑( 五要素: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 当休息 )。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 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 相似 的特征,这种 现象叫(遗传)。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 存在着一些 不同的特征, 这种现象称为 (变异) 。(遗传)和 (变异)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 (孟德尔) 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3.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 ;虎父无 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就是(遗传现象)。 4. 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龙生九子—个 个不同;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 5. (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而引起的变 异,称为 (可遗传的变异) ,。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遗传物 质没有发生变化 的变异,称为 (不可遗传的变异) 如:用眼不当造成 近视。 6. (袁隆平) 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 新品种, 2001 年 2 月,他荣获首届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国 际上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 7. 用(人工) 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 (X射线) 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 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丰田十号”的玉米种子种植出 来的玉米都是穗大粒饱的,这是遗传。将种子带到太空环境中,然后 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培育)。 8. 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 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后来,他用这只羊 培育成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 培育出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答: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 这位牧民又利用了遗 传规律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 第三单元 《进化》 1. 第一块恐龙化石是 1822 年被人们发现的,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 它 生活在距今 6500 万年 前,恐龙是卵生的。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有 过恐龙的分布。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写出你知道的几种恐龙,会飞的恐龙如(翼龙)(飞龙),水里游的 恐龙(鱼龙)(蛇颈龙),吃肉的恐龙有(霸王龙),吃植物的的恐 龙有(梁龙)。 2. (化石)是在 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 死亡生物的 (残骸) 或 (遗迹) ,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化石)是生物进化 最直接、最可靠 的证据。化石是人类认识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 要依据和线索。 脚印化石属于遗迹化石 ; 三叶虫化石属于外壳化 石,鱼化石属于残骸化石。大自然中的化石如: (恐龙化石、植物化 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 3. 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 恐龙、奇虾、 渡渡鸟。 科学家们发现, 现在一些生物与 (远古的生物) 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如: 大熊猫、银杏、蟑螂、 白鳍( qí)豚、水杉、中华鲟( xún)。 4. 科学家发现, 海豚和非洲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 说明它们可能是由 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的。 5. 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 观察、研究 大量动物 的基础上, 于 1859 年出版了 《物种起源》 。达尔文提出生物 进化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达尔文的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已成 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6. 1850 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的 数量多,这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7. (澄江生物化石群 )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8. 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 (生活环境) 是相适应的,是 (进化) 的 结果。如:极地狐狸的耳(短圆) , 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 狐的耳(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环境中(散热)在自然选择中,凡 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生物不断进化,是为了 ( 适 应它们生存的环境 ) 。 9. 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化石的形成过程:①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 坚硬组织被保存下来; ②随着时间推移, 坚硬组织被沉淀层包围并被 矿物化;③数千年后,地壳运动把化石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④岩石 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 10.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了什么? 答: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 (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 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1. 为什么几千万年后,这些生物还是老样子? 答:一 是它们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大,二是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 强。 12. 为什么同一种生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答:这种生物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在生物一代代变异过程中,适应 环境的被保留下来, 不适应的则被淘汰, 这样生物就不断的得到进化。 13. 恐龙灭绝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 本是正常事件, 如恐龙的灭绝。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 目空一切的参与大自然 的事物后,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提前了。如果人类在无视自然规律, 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14. 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达尔文认为: ①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 的各种生物存在 (共同) 的祖先。 ②自然界中的生物, 通过激烈的 (生 存斗争),( 适应者 ) 生存下来, (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 选择) 。③生物通过(遗传) 、(变异)和(自然选择) ,从低级到(高 级) ,从简单到(复杂) ,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15. “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什么? 答:“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只有那 些适合并主动适应周围变化的生物才能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 其他不 能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1. 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的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 了 (生存)、(生长)和(繁殖) 所必须的 (食物) 、(水)、(庇护所) 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 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 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 动物之间会形成 (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 2. 合作关系的生物有: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鸟 和果实、鳄鱼和鳄鸟。 生物为了生存, 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 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 了(敌对关系) 。敌对关系的生物有:熊吃鱼,小鸟吃虫,捕蝇草和 飞虫。 3. 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动植物的生 存本领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4. 仙人掌适应沙漠的特征是: (1)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长成 (针 状),以减少水分蒸发的面积; (2) 仙人掌的茎叶外生(蜡质) ,也能 减少水分蒸发, (3) 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 5. 骆驼是最能适应于干旱环境的动物,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骆 驼适应沙漠的特征是: (1) 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沙漠 行走;(2) 鼻孔可关闭、 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 (3) 驼峰可存储水分和 能量。 6. 浅海生活的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是 为了水底和水面的天敌难以发现他们 。动物的隐身妙法是动物适应环 境,保护自己的一种特殊本领。生物学上把这种本领称为( “拟态) ”。 如(叶形鱼) 、(竹节虫) 。让身体表面有着适当的颜色,避过敌人, 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这种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保护色) 。 7.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 (“吃与被吃” ) 的关系, 这种关系像 ( 链条 ) 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 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叫做 ( 食物链 ) 。食物链由 (生产者)和(消费者) 组成。食物链的源 头在 (植物) ,终点是 (凶猛的动物) 。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 (生产者) , 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 (消费者) ,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 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 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 ---- 大自然 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 (分解者)。分解者如 (蘑菇)、(蚯蚓)、 (屎壳郎)、( 霉菌 ) (蛆虫) 等。 8.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如果 (植物) 、(动物)及(微生物) 的数量 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 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 (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 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人类破坏生态 平衡的危害行为: (过度放牧) ;(过度捕捞);(滥施农药) 等。保护 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 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 器、建设生态工程。 (桑基鱼塘)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 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农业包 括:(桑基鱼塘)、(稻田养鱼) 、(立体农业) 。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1. 能够使物体 (“工作”)或(运动) 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看不见 它,但能感觉到它。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 、(发热) (冷却) 、(生 长) 、(变化) 、(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 (储藏)和(运用) 。 2. 能量的重要特点是: (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打 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光能)和(声能) ;搓手,动能就转换成 了(声能)和(热能) 。 3. 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 (煤炭) 、(石油) 、( 天然气 ) 等矿物燃料, 它们是 ( 不可再生的 ) ,因此被称为 ( 不可以再生性能源 ) ; 还有一些能源是 ( 可以再生的 )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等,它们被称 为( 可再生性能源 ) 。 4. 地球上的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 ( 太阳能 ) 。太阳是人类的 (“能源 之母” ) 。 5. 几种有开发前景的的新能源: (潮汐能)、(核能)、(地热能) 。水 能不属于新能源。 6. 未来住宅在哪些方面利用了自然能源? 答:(1)房子的北面不能从太阳中获得能量,所以窗户要小,以减少 散热。(2)朝南的大窗户和玻璃暖房射进大量的阳光,且不易散热, 所以房间里较为温和。 (3)所有的窗户都是双层,甚至三层玻璃,以 保持室内的温度。 (4)阁楼和外墙厚厚的隔热材料阻止了散热。 (5) 屋顶上的太阳能板吸收热能, 这些热能为房子提供了大量的热水。 (6) 热交换器可以从地下水管中抽水。 冬天, 用热交换器从地下吸取热量, 给房子供暖; 夏天, 热交换器把热水排入地下, 使房子保持凉爽。 (7) 地热收集器从地下吸收热量,用来给玻璃房加温。 (8)车库装有汽车 充电器,这样,汽车蓄电池可以在夜里进行充电。 第六单元 拓展与应用 1.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这些成语说的就是 (拓展) 能力。我们 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的(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去, (解释) 更多的现象, (探究)更多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像滚雪球那样, 知识(越积越多) ,本领(越练越强) 。 2. 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能在水面 高速滑行是利用了 (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小) 的原理。瓶子吹泡泡的 实验是利用了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 “烧不死的鱼”的实验说明: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气垫汽车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前进的。像纸 板托水杯、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挂钩、虹吸管、钢笔吸墨水等现象 原因都是因为(有大气压力) 。 3. 我知道了探究的主要步骤是: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3) 寻找证据; (4)得出结论; (5)交流验证。 我知道收集证据的方法有: 观察测量、搜集资料、实验、调查等。我知道对比实验时,要做到公 平,只能有( 1)个条件不同。 4. 制冷空调装在高处,热空调装在房间的下部是用了(冷热对流的 原理)。张衡利用 ( 地震波在固体中传播 ) 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瓦特 利用 ( 蒸汽产生动力 ) 的原理制造出蒸汽机; 法拉第发现 ( 磁感应生电 ) 的原理,人们把它应用在水能、风能、火能、核能的发电上。科学学 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 。 5. 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原 理 应 用 浮力原理 救生圈、轮船漂浮、木筏、竹排、淘米、选 种、直立鱼网 杠杆原理 撬棍、剪刀、启钉锤、杆秤、天平 反冲原理 火箭飞行、飞机飞行、天地响爆竹、焰火、 起跑 冷热对流 风的形成、制冷空调装在高处、热水在冷水 中热量的传递 重心低不 易倒 不倒翁、台灯、灯塔、铁架台、雕塑 6. 对瓶内小草生长差异的解释。 答:同样生长的小草上盖上一个瓶子, 瓶子里的小草会比其他草长得 快、长得高,因为盖上瓶子后,小草周围的湿度和温度将会上升,有 利于小草的生长。 但时间不宜太长, 小草一旦得不到充足的二氧化碳, 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反而会枯萎。 7. 对金鱼仍在试管中存活的解释。 答:因为: (1)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在水中不会以传导的方式传 递;2、加热的位置在上端,根据对流原理,只有加热点以上的水会 变热,而加热点以下的水是冷的,所以金鱼不会死。 8. 对“气垫汽车”的解释。 答:我们吹的气流进入杯中后受纸杯壁的阻挡向后下方向吹出, 向下 方的力托起气垫汽车,向后方的力推动气垫汽车前进。 9. 对瓶子吹泡泡的解释。 答:向瓶壁浇热水,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吸管中排出气泡;再向瓶 壁内浇冷水, 空气受冷体积收缩, 压力减小, 瓶外空气的压力大于瓶 内空气的压力,将水经吸管压入瓶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