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2-02-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交流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抓特点,分主次,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
2.了解不同习俗的各种寓意,并恰当运用于生活中。
3.感知不同文体表达节日风俗的方法和语言特点,体会近义词的妙用。
4.学习书法,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组课文中运用的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民俗风情我知道”接龙游戏:教师先说一个地方风俗,学生顺势接下去,在谁那里停,就算谁输。
2.刚才的游戏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现在我们再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一下不同的民俗风情,并把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
二、交流平台
(一)默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理一理,为下一步交流做准备。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进行总结。
1.《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2.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不是随意为之。
3.读文章和写文章都要分清主次。
(二)小组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和收获结合课文内容表达出来。
1.你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是从哪篇课文中了解到的?
例:我从《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知道了老北京人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腊八这天要煮腊八粥,泡腊八蒜。那时的物资不像现在这样丰富,春节孩子们最好的零食是“杂拌儿”,玩的也不是现在的电子产品、电动玩具,而是爆竹、风筝、空竹、口琴等。例:我从《腊八粥》一文中了解到熬煮腊八粥要很长时间,在腊八节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例:我从《古诗三首》中了解到古人过中秋节和寒食节的习俗,跟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不同。
例:《藏戏》一文给我们讲了藏戏的形成和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它没有舞台,戴着面具演出,通过面具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作者是如何表现不同的民俗风情的?
例:《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线索,串起人们过春节的各种热闹而隆重的活动。而在这众多的活动中,作者有的放矢,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都是简单带过,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活动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例:写《藏戏》一文时,作者主要从藏戏的形成和特色两个方面来介绍,让我们明白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它特殊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3.你从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所得到的收获。
例:了解了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明白了优秀的民俗文化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
例:从老舍、沈从文的文章中,我知道了不管写多么复杂的文章,都要做到有条有理,有主有次,有详有略。
例:文章的重点、主次是根据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而定的。
三、词句段运用
通过这一个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它们虽然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对未来生活的祝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会沿用历史典故,或取其谐音或用一些寓意吉祥的物品、语言来表达祝福。比如:东西打碎了,会说“岁岁平安”等。
(一)学习词句段运用第1题:
1.出示例句,让学生反复诵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自己的发现。
(1)“一律”“清一色”“都是”这几个词意思非常接近,都有“全部、所有”的意思,表明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的景象。既和前面“几百盏灯来”相承接,又变化多端,避免了重复、单一的表达。
(2)“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也是一组近义词,“第一、金牌、桂冠、头筹”说的都是冠军、第一,分别加上“勇夺、喜获、摘得、拔得”等意思相近的词语,把运动会上竞争的激烈、获得成绩的喜悦都表现出来了。
(3)看了这两组例句,不能不为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变化无穷、奥妙无比而感叹。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留心、多积累、多练习。
2.仿句练习。
例:终于找到了失散二十多年的儿子,老大娘喜极而泣,老大爷欣喜若狂,连主持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整个会场都欢天喜地,激情飞扬。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2题:
1.“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单看这个句子,前面是讲过年的一个习俗,后面则是说这个习俗的美好寓意。
2.同学们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类似习俗,也可以说说相关典故。
过年的时候吃鱼:“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吃用不尽。
建筑上雕刻蝙蝠:“蝠”与“福”同音,“蝙蝠”有“遍福”的意思,所以人们把蝙蝠视为吉祥物,房梁、檐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雕红色蝙蝠寓意“洪福齐天”。
家中条案上摆放财神:寓意招财进宝;
放寿星:寓意健康长寿。
家中养锦鲤:寓意鲤鱼跳龙门,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还有前面在习作中提到的“过年吃饺子”“二十四小除尘”等习俗)
四、书写提示
1.观察“书写提示”中所给出的示例,看看其中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2.播放行书教学视频,学生初步接触行书。
3.交流观察所得,照样子自己写一写。
4.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五、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指导朗读,师范读、齐读、指名读。
2.板书课题:长歌行汉乐府(简介诗题:“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
3.学生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1)(课件出示)注释:
葵:蔬菜名,指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朝(zhāo)露:清晨的露水。晞
(xī):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秋节:秋季。焜(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百川:大河流。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2)学生逐句说说诗句的意思。(课件出示)
第1句诗意: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第2句诗意: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第3句诗意: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第4句诗意:百川奔腾着向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第5句诗意: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
4.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5.教师总结。
是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希望大家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不要等到时光流逝后,才追悔莫及。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了解民俗风情 分清主次
词句段运用 寓意吉祥习俗 近义词的妙用
书写提示(行书初探)
日积月累(背诵、积累、感知)
[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我们围绕民风民俗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大家都能围绕风俗畅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知道了读文章时怎样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写文章时如何突出中心。词句段运用部分也是积累和运用的结合,有了充足积累才会自如运用,后面的仿练很好地夯实了前面所学。书写提示部分因为同学们刚刚进入行书的练习,所以并未作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去观察了解。日积月累中的《长歌行》是一首乐府民歌,学生基本都能理解诗歌的内容。要是能把熟读理解环节与指导朗读环节有机融合在一起,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