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 KB
  • 2022-02-11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29)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科 目 语文 年级 课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 学会生字“遮”。‎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古诗,并背诵古诗。‎ 3、 体会诗的意境,感受那来去匆匆的夏雨,以及雨来的急、下的大、走的快,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重 点 难 点 ‎1、通过品诗,理解诗意。‎ ‎2、感受西湖夏日雨来得急,下的大,走得快,从而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 教 具 学 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示标 ‎1、吟诗导入,创设情境:‎ 诵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去回味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今天,我们再去看看北宋诗人苏轼笔下的夏雨是怎样的?‎ 出示课题。‎ ‎2、揭示课题:‎ ‎(1)抬起你的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2)谁能声音宏亮的给我们读一次课题。(注意读准字音)‎ ‎(3)让我们坐正坐好,把课题大声的读一次。‎ ‎(4)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生:时间、地点、事件、人物。‎ ‎“醉”“书”的意思稍做强调。‎ ‎3、关于作者,我想同学们并不陌生,谁来谈一谈你对作者的了解?指名说。‎ ‎4、谁能试着把诗题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下?指名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文本信息,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要像今天这样敢于解读课题,敢于质疑课题,让我们所有的精彩从题目开始,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二、 探究 精心朗读,品诗韵:‎ 1、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131页,自由朗读这首诗,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1)谁愿意第一个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教学生字“遮”,拼音、组词、书写。‎ 强调多音字“散”、“卷”、“地”。‎ ‎(2)谁再来读一读?(读得抑扬顿挫)‎ ‎2、每首古诗都有节奏美、韵律美。请同学们再像刚才那位同学那样那样读一读。‎ ‎3、愿意和老师一起合作读一读吗?‎ 师:黑云翻墨未遮 生:山 ‎…….‎ 适当的评价 再来读一读刚才那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拼音中的韵母相同),这就是韵脚,正因为古诗有韵脚,读起来才更加朗朗上口。‎ ‎4、让我们齐读全诗,共同感受古诗那独特的韵味。‎ ‎ ‎ 一、 展示 化诗为画,入情境:‎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默读全诗,边读边想象,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几幅画面?试着把你印象中最深的一幅画面写下来。‎ ‎(一)学习第一句。‎ 1、 谁来说一说?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有条理地说,具体地说。‎ 2、 生说:读着“黑云翻墨未遮山”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 能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一读吗?‎ 3、 你不仅看到了乌云,还听到了——这样的情景,老师也真想去看一看。出示乌云图。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去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句。‎ 4、 这就意味着要(下雨了),出示这雨来的(急),从哪个词体现出来的?(未遮山),再来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句。‎ ‎1、生:读着“白雨跳珠乱入船”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能带着想象读一读吗?‎ 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 这雨下的?(大)出示课件。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乱、跳、白雨)‎ 大雨有声有色,有生命力,能读出它的生命力吗?‎ 咱们一起走进这场大雨,亲自感受一下。出示白雨图。‎ 这场雨来得急,下的大,能通过朗读再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吗?(学生齐读前两句)‎ ‎(三)学习第三句。‎ 生:读着“卷地风来忽吹散”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 正当我们沉浸在这白雨跳珠的美景中时,这调皮的雨似乎有意躲着人们,转眼就不见了,这场雨走得可真(快),出示课件。‎ 从哪个词看出它的快?能读出它的快吗?指名读。‎ 出示卷地风课件。吹来了——望湖楼下水如天。‎ ‎(四)学习第四句。‎ 此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生说 试着读出来。‎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雨后的美景。出示课件。‎ 刚才还是疾风骤雨,转眼间就晴空万里,这大自然可真神奇。这样的景色令我们惊叹!让我们齐读后两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小结:这场雨来得急,下的大,走得快,但文中没有一个这样的字,却让我们读起来感觉到了雨的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就是运用语言的智慧。孩子们,你们真不简单,把经典的诗文读成了美丽的画卷,让我们带着想象齐读全诗,再次回味这美丽的情景吧!‎ 二、 延伸 由境入情,悟诗情:‎ 1、 听了大家动听的朗读声,老师也仿佛到了西湖,亲眼目睹了那一场疾风骤雨,也仿佛沉浸其中了。那么,此时此刻,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因酒而醉吗?步,诗人不仅是因酒而醉,而是因景而醉,因雨而醉,这可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当时苏轼是皇帝身边起草文件的大臣,但由于某种原因被贬到杭州任地方官,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用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其实人生就像这变化无常的天气,随时会遇到困难、挫折。我们应当像苏轼一样,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相信风雨之后一定会有彩虹的。让我们再次精神抖擞的齐读全诗,感受作者那乐观的人生态度吧!‎ 2、 这场酣畅淋漓的大雨令诗人念念不忘,十五年后,他再次来到西湖,又恰逢下雨,无比感慨的写下了《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出示课件。‎ 而如今他早已不在,却留下了那场大雨带给我们的激动与舒畅,这就是经典文化的魅力,它可以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影响一代又一代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就让我们把这经典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吧!请会背诵的同学起立一起背诵。‎ 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一节课不仅理解了诗意,还把诗记在了心中,老师给大家点赞。‎ 作业:‎ ‎ 把这首诗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板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 之 急 大 快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明显的不足就是评价不及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时的点拨评价。‎ 多备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