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2 KB
  • 2022-02-11 发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少年闰土》教案 (10)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背诵第一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写的四件希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补写课文中“我”的外貌,体会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穿着和外貌。‎ 教学重难点: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开始:每日常规。打节拍《天子章第二》。国学博大精深,同学们还是要多多积累才行。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朋友,那么今天呢,老师带领大家再来认识一位心得朋友,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课题)‎ 正式授课:‎ 1. 请同学们听录音,想一想,你觉得瑞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一位学生回答。)‎ 2. 想不想认识闰土?(想)那么一起来和他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3. 好的,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全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请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 回忆 ‎ 初识 ‎ 相处 ‎ 离别 4. 那么,这四个部分,哪一部分写的最详细呢?(相处)‎ ‎ 朋友们在一块,总有说不完的话。找出文中少爷和闰土的对话,读出那些有意思的事。(找学生回答,读原文)‎ 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把这些有意思的事都找出来了,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你们听说过吗?(没有)所以这些死叫“希奇事”(学生齐读)‎ 5. 同学们,你最想和闰土去做哪件事?为什么?(学生回答: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 1. 你们知道老师最想和闰土去做哪件事吗?(引出看瓜刺猹。)(多媒体显示书本看瓜刺猹对话。)‎ 2. 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瓜地里,你们看呀!看到了什么?(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再看,又看到了什么?(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 这么美的月夜,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正在刺猹。猹来了,他是怎么做的?(学生读: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尽力刺去后,猹呢?(学生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是呀,这多么有意思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那有意思的看瓜刺猹。(学生齐读看瓜刺猹对话。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的语气)‎ ‎9同学们读的非常的有感情,那么,闰土和我在说看瓜刺猹的时候,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把两个小伙伴请到了现场。(多媒体出示闰土和我谈话的图片)‎ 我想请一位同学告诉我,谁是闰土?你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你认为闰土当时是怎么说的?“我”又是怎么听的呢?‎ ‎(学生回答:说:手舞足蹈,兴奋,等等。听:聚精会神等等)‎ 有动作,有表情,大家练一练。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还有勇敢的少年。同桌之间互相练一练。(找学生上台表演,小组间进行角色扮演)‎ 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经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去了。(出示课文第一段,齐读)‎ 令我难忘的何止看瓜刺猹呀!海边拾贝,看跳鱼儿,雪地捕鸟,还有太多太多。这真叫,书上用一个词:(无穷无尽)‎ 10. 那我们还等什么呢?一起跟着书,去分享闰土讲的希奇事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11. 我们先去捕鸟(齐读捕鸟对话)‎ 我们再去海边拾贝(齐读海边拾贝对话)‎ 我们等潮汛来了,去看跳鱼儿(齐读跳鱼儿对话)‎ 同学们,从这些故事中,你有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呢?‎ ‎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 看跳鱼儿、海边拾贝:见多识广 同学们今天都表现得非常棒。那么我听完了闰土的话,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下节课再讲。‎ 有同学刚刚提出闰土刺猹的动作,老师没有讲,唉,这位同学真细心,那么老师偷偷告诉大家,这是老师故意这么做的。好的,明天呢,我们再来通过动作描写体会闰土的人物形象。‎ 下课。‎ 板书: 少年闰土 ‎ 回忆 雪地捕鸟 ‎ 相识 海地拾贝 ‎ 相处 看瓜刺猹 ‎ 离别 看跳鱼儿 教学反思:本堂课下来,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很强,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标观念。文章以读为主,课堂上有表演,有点评。听说读写,课堂上都有展示。但结尾似乎过于简单,或者说不够委婉,还要多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