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2-02-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
总复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二、分段与归纳段意
三、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四、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五、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一、理解重点句子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句子的阅读和理解,应贯穿整个小学语文学习的始终。理解句子是听懂说话、读懂文章的重要技能之一。
❃
专题解说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1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某某句的理解。
3
、抓住关键词理解全句的意思
4
、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
常考题型
考点归纳
重点句子指:
(1)
点明题旨的句子;
(2)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3)
总结全文的句子;
重点句子指:
(4)
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5)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有一家外国报纸
轻蔑
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方法一:
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詹天佑》“轻蔑”一词,把帝国主义国家瞧不起中国工程人员,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的嘴脸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例如
《
老人与海鸥
》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瞻仰遗容的亲属。
方法二: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联系上文:
老人坚持喂养海鸥十余年,与海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老人离开了人世,海鸥们来送别老人
。写出了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联系上下文,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课文的内在联系入手,才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明确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只有一个地球》
方法三:
联系实际,典型联想来理解。
“可爱”是形容人的外表或者行为的,用“可爱”来形容地球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孕育万物;而“破碎”一般形容玻璃、陶瓷之类的易碎品,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对地球的伤害。与生活实际联系,这种的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时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方法四:通过修辞理解句子的含义。
这是一个排比句,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有的句子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如比喻、排比、反问、双关等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表达意思更为准确、鲜明、生动。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方法五: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子含义。
句中“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白鹅》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
像
饭馆里的堂倌一样。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方法六:
从文章中心思想入手,理解句子的含义。
作者虽然称鹅为老爷,说它架子十足,但并不是对鹅的讨厌,而是一种幽默诙谐的喜欢。
每篇文章,作者都有明确的写作目的,或憎或爱,或喜或忧。而这种情感也贯穿于文本的字里行间。
考题回放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修辞手法入手)
读读下面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这个句子的含义。
❃例题
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交流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读下面的句子,认真揣摩词句的言外之意。
抓住关键词语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分段与归纳段意
划分文章的段落与归纳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理解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
❃
专题解说
1
、
给文章分段。
2.
在文中用
//
划分文章段落并归纳段意。
❃
常考题型
分段的方法
考点归纳
分段
,是指理清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思想而把有关内容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各个部分。
如《表里的生物》,文章按照
事件的发展顺序
写。先写小时候以为能发出声音都是活的生物;然后写对父亲的表发出
“
滴滴声
”
特别好奇;接着写把表盖打开给他看,他相信那个摆着小尾巴的东西是蝎子,能蜇人; 最后写随着年龄增长,知道了表的内部结构,内心疑问解开。
方法一: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写人记事
分段方法
一般按
“起
因、经过、结果
”分三段。如果事情的经过特别长,要把
“经过”分成“发展”和“高潮”两段
。那么比较长的记叙文就可以分四段。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
《杏儿熟了》,写我家杏儿又多又好,邻居的孩子偷杏儿时,我和奶奶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事情。
1.
每年到了麦收时节;
2.
这一年杏儿又熟了;
3.
今年的杏儿又熟了。
方法二:
按时间的变化分段
有的文章是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
写的。
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时间顺序十分清楚的记叙文,一眼就能看出时间词语很多,时间变化很清楚。
首先,把表示时间的词语全部找出来,然后进行归类,这样就可以分了。
比如,把表示“早上”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中午”的时间归为一段,表示“晚上”的时间归为一段。春、夏、秋、冬更是典型的时间顺序。凡此种种都要按时间顺序来分段。
冰心《小橘灯》,分四个部分。
1.“
重庆郊外的一个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
”
;
2.“
小姑娘家里发生的事。
”3.“
我的朋友家
”
的谈话;
4.“
离村后
”
的情况。
方法三:
按地点的变换分。
适用于
写景
的文章,尤其是
访问记、参观记和游记
,多用这种分段的方法。
这种文章的地点变化十分的清楚。
先把表示地点的词语都找出来
,再进行归类,一个大的地点就是一段,地点变化了几次就分成几段。
《燕子》,从外形美、春光美、飞行美、停歇美四个方面赞美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方法四:按事物的内容和性质分段
有的文章为了介绍清楚事物,往往用了好些材料,从几个方面表现它的中心。这样就可以按照所述的几方面来分段。在分段以后,可以把内容相同的方面划分为一段,
有几个方面就分成几段。
有的文章,在开头先总的概括介绍一下要写的内容,然后再一一叙述事情,最后又进行总结。这就是总起分述总结的文章,我们可以按照总分结构的方法分段。
适用于按“总分总”这种顺序进行写作的文章。
方法五:
按文章的结构分段。
归纳段意的方法
考点归纳
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叫总起句,在结尾叫总结句。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承上前半句是上一段段意,启下的后半句是下一段段意。有的中心句通过人物对话或者作者的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出来。
方法一:
摘句归纳法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
大
得很,
130
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
远
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会发光,会发
热
,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
6000
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3000
倍。
写太阳大、远、热的特点。
一个段落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很难分辨主次,概括段意时,就必须把几个并列的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
方法二:
合并归纳法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着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
少年闰土
》
第
1
层讲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
第
2
层讲闰土来到城里的感受
我和闰土见面时的情形
因为段意要求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所以就得取主要内容舍去次要内容。
方法三:
取主舍次法
考题回放
用
//
把文章分成四个部分。
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写出第一段的段意。
❃例题
三、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小学阶段常考的是顺序、倒叙、插叙这三种记叙顺序。
小学阶段出现的题型是记叙顺序的辨别及其作用的理解,考查的是记叙文情节和内容的整体把握。
❃
专题解说
1
、
文章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
2
、
这种记叙方式有什么好处?
❃
常考题型
三种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考点归纳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一、
顺叙
1.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 用于跨度比较大的,如,一年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但不能用于一天后,要不就不是时间顺序。
例:《烟台的海》按照四季的更迭写的。
一、
顺叙
2.事情发展顺序是记叙顺序的一种,一般而言就是起因-经过-结果。
一、
顺叙
如:
《
一面
》
,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鲁迅的见面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并突出了“一面”给我的鼓舞。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一、
顺叙作用
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回到事件的开头,按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二、
倒叙
如:
《
背影
》“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有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二、
倒叙作用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三、
插叙
1、插入对有关事件、人物的回忆。
2、插入对人物、事物的介绍或某种情况的解释。
插叙有以下两种常见的形式:
如:
《
驿路梨花
》
,以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设置悬念和巧妙穿插,刻画了一组人物,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其中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属于插叙部分。
1、补充主要事件,使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丰富。
2、或衬托主要人物可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3
、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
4
、使主题(中心思想)更鲜明、更深刻。
5
、此外,还能使行文起伏多变。
三、
插叙作用
考题回放
选文第几段属于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本文用了________记叙顺序。
❃例题
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是读懂一篇文章的最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
“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
专题解说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请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3、请概括文章大意。
4
、简单概括本文写了什么故事。
❃
常考题型
考点归纳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原则:
1
、内容完整。
2
、语言简洁: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意思。
3
、在概括写人记事的文章中,弄清“主人公 或 主要人物是谁”十分必要。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方法一:题目扩展法
如《草船借箭》,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其次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
1
、一般来说,以
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
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2
、要紧扣文题提出相关问题。
❃
温馨提示:
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方法二:段意合并法
给文章分部分
---
归纳段意
---
合并段意
《
穷人
》
第一部分:(
1
—
2
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深夜, 焦急地等待丈夫捕鱼归来。
第二部分:(
3
—
11
自然段)桑娜发现邻居西蒙已死,便把两个可怜的孤儿抱回了家,但心中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
12
—
27
自然段)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主要内容
: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丈夫捕鱼归来。当发现邻居西蒙已死,便把两个可怜的孤儿抱回了家,但心中忐忑不安。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两个孩子抱回来抚养,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凡是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阅读文章时,只要弄清这几个要素,就不难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串联出来了。
方法三:要素串联法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
大年夜
街头
卖火柴的小女孩
小女孩冻死在街头
要素串联法
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事。
有些文章结构上的
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或内容上的中心句
,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方法四:句子摘录法
如老舍笔下的《猫》,
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
。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
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对叙事复杂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再根据事件主要部分概括文章内容。
方法五:取主舍次法
步骤一:
通览全文,确定中心。
步骤二:
认真分析文章,从词、句、段、写作特点等多方面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概括。
步骤三:
检查是否抓住了主要内容。
步骤四:
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
(
1
)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如《桥》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挽救了全村人的性命,而他和自己的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私的共产党员形象。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如《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如《鲸》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考题回放
10.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在
80
字以内) (
3
分)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
A.
第一段总领全文,引出回忆,也设下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B.
本文刻画李老师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C.
小女孩当时便飞一般地跑掉,
“
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
的原因是
她怕李老师追查她的真实身份。
D.
结尾处女孩想喊李老师一声
“
妈妈
”
,表达了女孩的无限感激之
情。
❃例题
五、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
小学生要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
❃
专题解说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课文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觉得某某是个怎样的人?
4
、找中心句,说自己的体会。
❃
常考题型
考点归纳
“中心思想”就是
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的核心内容
,说的更简单就是
写作目的
。
这个目的可以是说明一个问题,讲解一个道理,表彰一个人物,抒发一种情感等等。
概括中心思想的要求
:
概括中心思想的三点原则:【确切、完整、简要。】
确切,就是概括要准确、恰当,能概括出这篇文章所特有的思想意义。
完整,就是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完整地概括出来。
简要,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来表达。但是它必须以确切、完整为前提。
有的课文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只要围绕课题分析,就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一:
从文章题目入手
如《慈母情深》,文章歌颂了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1、有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已通过中心句点明了。
有的文章中心句在开头。 有的文章中心句在篇末。
2、有的文章利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
3、有的文章有些句子在文中多次出现,反复强调。
方法二:
从重点句子入手
如《桃花心木》,最后一句:
“
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
,就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棵独立自主的心。
”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告诉我们,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如《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难依然收养了自己已故邻居的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
方法三:
根据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从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方法三:
根据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如《最后一课》中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在文中出现三次类似的话,每一次都伴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体现了台湾岛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
方法四:从课文反复出现的部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所产生的美好的幻觉以及幻觉瞬间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现实,再联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惨死接头”
方法五:分析课文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他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方法五:分析课文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归纳中心思想的技巧(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主旨(感情/道理/品质)①写人的记叙文:本文记叙了……表现(赞扬)了……品质(精神);
②写事的记叙文:本文记叙了……(事),说明了……(道理);
③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文章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考题回放
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把第⑥段画线处应填写的揭示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例题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写了什么事?体会到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