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0 KB
  • 2022-02-12 发布

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反思)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6.表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知道“我”认为表里有生物是幼稚、可爱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师:(板书课题并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表里面有没有什么生物?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从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解决文字障碍。‎ ‎(1)读通读顺课文。‎ ‎(2)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3)同桌交流认读生字词。‎ ‎2.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3.梳理文章脉络。‎ 课文是分两部分写的:‎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猜想父亲的表里有个生物被关在里面。‎ 第二部分(第7—21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只许看,不许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有过与小作者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 ‎(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作者小时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让我们从文中去寻找答案。‎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我”小时候有一个怎样的观点?‎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进行体会。(学生画出相关句子,思考,朗读)‎ ‎(1)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因为父亲不准“我”动手表,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才根据蝉叫和虫鸣顺理成章地推断出表里有个生物。由此可以看出“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是那样善观察、勤思考,真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说明了“我”对表的好奇程度很深,一心想把表里的生物找出来看一看,从中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个对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孩子。)‎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对表十分好奇,好奇心即将得到满足,自然心情激动。)‎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 ‎(因为“我”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心里得到了满足,有一种自豪感。)‎ ‎(5)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作者自认为发现真理后高兴地四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这样写,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 ‎3.通过观察表里的生物,“我”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我”对表里的声音产生了强烈的,甚至认为它很;看到表里的世界后特别;后来被父亲说的表内有蜇人的小蝎子的话;弄清事情缘由后有一种极大的。‎ 三、总结全文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个性了吗?‎ ‎(“我”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2.你有过类似“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吗?给同学们讲讲。‎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板书]‎ ‎16.表里的生物 猜测——表里的生物 ‎ 证实——自己的猜测——愉快 ‎ 逢人便讲——父亲的话 天真可爱 求知欲强 ‎[教学反思]‎ 我主要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写作特点。我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描写,体会文中的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究精神的孩子。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不足之处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太过关注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正这一点。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