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00 KB
- 2022-02-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使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3、初步理解诗中对比手法。
重点:体会本诗所表达的内容,使学生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难点:学习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看大屏幕:出示鲁迅的照片,并请同学介绍鲁迅。
二、 引入课题:
鲁迅先生怀着对祖国前途深沉的忧虑、怀着对中华民族赤诚的
热爱,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自己的笔,与一切人民的
敌人做不妥协的斗争。因此,他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崇敬与爱戴。这节
课我们就来学一篇臧克家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鲁迅先生
逝世 13 周年而作的诗歌——《有的人》。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会
对鲁迅先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下面我们就来
欣赏一下这首诗歌。
三、 听范读:播放朗诵
你认为他们朗读得怎么样?觉得好好在哪里呢?师:诗歌往往表
达充沛的情感,所以诗歌重朗读,通过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当然
如果我们想读好它,仅仅靠听朗读录音是远远不够的。下面请同学们
自由朗读这首诗,并根据你的方式来画出节奏、重音、并自行设计一
下语调。
四、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 点读:
下面我要找同学来分节朗读这首诗,你说我应该找几个人来
读呢?(7 个人)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哪一节对全诗起到了
概括,或者说是提纲挈领的作用?
2、 理解“生”和”死”的两种不同含义。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节奏和重音还有语调第一次读就把握
的很不错。你们认为哪一节对全诗起到了概括或提纲挈领的作用?
好我们来读第一节。这里的“活”出现了几次?你认为这两个“活”
字的含义一样吗?(前面的活指人活着,后面的活指的是精神永
存)再来看看“死”又出现了几次?两次的出现又有怎么样不同的
含义呢?(前者是告诉我们反动派在要民心目中其实已经死亡,
后者是告诉我们鲁迅和像鲁迅一样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可以
说前一种人是虽生犹死,后一种人是虽死犹生,那你怎样看待这
两种人呢?(轻视,尊敬)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这一节,
齐读这一节。师:看来理解了读歌会读得更有感情。
五、 深入领会诗义,体会表达方法
1、分组读一读二到四小节,在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看法。
在全班中汇报,每节里的两个的“有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由此
可见这首诗表达的方法是什么?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呢?你认为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对前一种人我们还仅仅是轻视吗?(憎恨)
2、请你带着对鲁迅先生的崇高敬意来读这两部分。从你们的朗
读中我知道鲁迅先生虽然已离我们远去可是他又并没有走远,他依然
在我们的心中。请同学再来读,用心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那由衷的
爱戴。
3 、在你们的诵读中我想仿佛听到鲁迅先生的最后遗言:
“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对这么伟大的人,我
们又怎么能忘记。我想起他在《自嘲》诗中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首甘为孺子牛”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他用自己的笔不缀耕的一
生,有忧国忧民的态度使自己的笔像一把利剑,揭露反动派的丑恶和
无耻行径。而对人民大众他向来都是关心倍至,他生病最为严重的时
候也经常写作到半夜,还挂念着自己的佣人阿三,告诉她要好好休息
不要太累了。
他在自己的诗集《野草》中这样写到:“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
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
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先生这篇《题
辞》的锋芒所指便是当时背叛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派。“4.12”上海大
屠杀,“4.15”广州血腥大惨案,这两次反革命政变,使鲁迅看清了
国民党的真面目,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屠杀人民的反动本
质。希望“地火在地下运行”熔岩必将喷发,人民革命必将到来,断
言人民革命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断言国民党反动统治绝不能长久。
因此敌人对这篇《题辞》是十分害怕和痛恨的,对它横加“践踏”和
“删刈”。从敌人的害怕和敌视中,让我们更加看出这篇作品的战斗
威力。
“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他就是?说到这我不得不提
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的。1902 年鲁迅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
台医学院学医,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 鲁迅最终弃医从文,
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弱、麻木,使他深感到: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
的痛苦,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
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维系在一起的
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请你模仿作者这种对比手法来写一段话:有的人—————;
有的人——————。
4 再来读第五到七小节,看看它和前面的几节诗有什么关系?
这几节诗与前几节有什么关系?请同桌之间这样对应着读一读。
这样读完后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觉得反动派得到的应有的结
果大快人心,像鲁迅那样为人民服务的人被群众尊敬和爱戴)是啊群
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五节:人民是怎样对待这两种人的呢?点读,摔垮是什么意思?
是的反动派欺压百姓最后补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还有哪些像鲁迅先
生这样的为人民作牛马的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你的心里还记得他?
第六节:这两种人又有怎样的结果呢?点读,“到处是青青的野
草”这句话谁理解了?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
处是青青的野草。妄想流芳百世的人,灵魂早已死去,而“野草”生命
力却极强,正像白居易所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群众的眼睛
是雪亮的,人民对这两种人的回报也一定是爱憎分明的。鲁迅先生及
他的作品就像是黑暗中的盏灯光,给中国人民以斗争的力量。可以说
他已经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就像那野草一样,遍及中华大地的
每一个角落,已经深入民心。
3)第七节:点读,这两种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有怎么样的位置
呢?
是啊鲁迅先生,人民给了他极高的赞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文化战士)人民永远纪念他。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是怎样来评价鲁迅先生的。(看大
屏幕)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不可替代的
地位。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六、回顾全诗,树立价值观
学习了这首诗,对你今后的人生和做人的态度有没有启发?你
打算怎样做?
七、总结:今年的 10 月 19 日,也就是上个星期二正是鲁迅先生逝
世 64 周年纪念日。我爱戴着鲁迅先生,请允许我用印度诗人泰戈尔
的诗《某人》来表达我对鲁迅先生的深深怀念: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你总是爱把自己藏匿,/我们的爱戴使你发
射光辉。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带给那黑暗的东西。/你从不寻求名
声和崇拜,/可是爱之神发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