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 MB
  • 2022-02-12 发布

小学奥数题型与解题思路41~60讲

  • 8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41、简单方程的解法 ‎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求方程的解(或根)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或解法)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两边同除以未知数x的系数。‎ ‎  ‎ ‎  解 去分母,两边同乘以6,得 ‎  3(x-9)-2(11-x)=12‎ ‎  去括号,得3x-27-22+2x=12‎ ‎  移项,得3x+2x=12+27+22‎ ‎  合并同类项,得5x=61‎ ‎  ‎ ‎  【分式方程解法】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或方法)是:‎ ‎  (1)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  (2)解这个整式方程;‎ ‎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  ‎ ‎  解 方程两边都乘以x(x-2),约去分母,得 ‎  5(x-2)=7x ‎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5,‎ ‎  检验:当x=-5时,‎ ‎  x(x-2)=(-5)(-5-2)=35≠0,‎ ‎  所以,-5是原方程的根。‎ ‎  ‎ ‎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x-2),即都乘以(x2-4),约去分母,得 ‎  (x-2)2-16=(x+2)2‎ ‎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2。‎ ‎  检验:当x=-2时,(x+2)(x-2)=0,所以,-2是增根,原方程无解。‎ ‎42、加法运算定律 ‎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定律”,简称“加法交换律”。‎ ‎  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达,可以是 ‎  a+b=b+a。‎ ‎  例如:864+1,236=1,236+864=2,100‎ ‎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的结合定律”,简称“加法结合律”。‎ ‎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达,可以是 ‎  (a+b)+c=a+(b+c)。‎ ‎  例如:(48928+2735)+7265‎ ‎  =48928+(2735+7265)‎ ‎  =48928+10000‎ ‎  = 58928‎ ‎43、几何图形旋转 ‎  【长方形(或正方形)旋转】将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圆柱”。‎ ‎  如图1.37,将矩形ABCD绕AB旋转一周,得圆柱AB。其中AB为圆柱的轴,也是圆柱的高。BC或AC是圆柱底面圆的半径,CD叫做圆柱的母线。‎ ‎  【直角三角形旋转】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圆锥”。‎ ‎  例如图1.38,将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边AC旋转一周,便形成了圆锥AC。其中AC是圆锥的轴,也是圆锥的高;CB是圆锥底面的半径;AB叫做圆锥的母线。‎ ‎  【直角梯形旋转】将一个直角梯形绕着它的直角腰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圆台”。‎ ‎  例如图1.39,将直角梯形ABCD绕着它的直角腰AB旋转一周。便形成了圆台AB。其中,AB是圆台的轴,也是圆台的高,上下底AD、BC,分别是圆台上、下底面圆的半径,斜腰DC,是圆台的母线。‎ ‎  【半圆旋转】将一个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 ‎  例如图1.40,半圆绕着它的直径AB旋转一周,便形成了球O。原来的半圆圆心O是球心;原来半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叫做球的半径和直径;原来半圆的直径也是球的轴和直径。‎ ‎ ‎ ‎44、几何图形的计数 ‎【点与线的计数】‎ ‎  例1如图5.45,每相邻的三个圆点组成一个小三角形,问:图中是这样的小三解形个数多还是圆点的个数多?‎ ‎  (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决赛试题)‎ ‎  讲析:可用“分组对应法”来计数。‎ ‎  将每一排三角形个数与它的下行线进行对应比较。第一排三角形有1个,其下行线有2点;‎ ‎  第二排三角形有3个,其下行线有3点;‎ ‎  第三排三角形有5个,其下行线有4点;‎ ‎  以后每排三角形个数都比它的下行线上的点多。‎ ‎  所以是小三角形个数多。‎ ‎  例2 直线m上有4个点,直线n上有5个点。以这些点为顶点可以组成多少个三角形?‎ ‎  (如图5.46)‎ ‎  (哈尔滨市第十一届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本题只要数出各直线上有多少条线段,问题就好解决了。‎ ‎  直线n上有5个点,这5点共可以组成4+3+2+1=10(条)线段。以这些线段分别为底边,m上的点为顶点,共可以组成4×10=40(个)三角形。‎ ‎  同理,m上4个点可以组成6条线段。以它们为底边,以n上的点为顶点可以组成6×5=30(个)三角形。‎ ‎  所以,一共可以组成70个三角形。‎ ‎【长方形与三角形的计数】‎ ‎  例1图5.47中的正方形被分成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它们一共有16个顶点,以其中不在一条直线上的3点为顶点,可以构成三角形。在这些三角形中,与阴影三角形有同样大小面积的有多少个?‎ ‎  (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 ‎  为3的三角形,或者高为2,底为3的三角形,都符合要求。‎ ‎  ①底边长为2,高为3的三角形有2×4×4=32(个);‎ ‎  ②高为2,底边长为3的三角形有8×2=16(个)。‎ ‎  所以,包括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共有48个。‎ ‎  例2 图5.48中共有______个三角形。‎ ‎  (《现代小学数学》)邀请赛试题)‎ ‎  讲析:以AB边上的线段为底边,以C为顶点共有三角形6个;‎ ‎  以AB边上的线段为底边,分别以G、H、F为顶点共有三角形3个;‎ ‎  以BD边上的线段为底边,以C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6个。‎ ‎  所以,一共有15个三角形。‎ ‎  例3 图5.49中共有______个正方形。‎ ‎  (《现代小学数学》邀请赛试题)‎ ‎  讲析:可先来看看图5.50的两个图中,各含有多少个正方形。‎ ‎  图5.50(1)中,正方形个数是6×3+5×2+4×1=32(个);‎ ‎  图5.50(2)中,正方形个数是4×4+3×3+2×2+1×1=30(个)‎ ‎  如果把图5.49中的图形,分成5×6和4×11两个长方形,则:‎ ‎  5×6的长方形中共有正方形 ‎  5×6+4×5+3×4+2×3+1×2=70(个);‎ ‎  4×11的长方形中共有正方形 ‎  4×11+3×10+2×9+1×8=100(个)。‎ ‎  两个长方形相交部分4×5的长方形中含有正方形 ‎  4×5+3×4+2×3+1×2=40(个)。‎ ‎  所以,原图中共有正方形70+100-40=130(个)。‎ ‎  例4 平面上有16个点,排成一个正方形。每行、每列上相邻两点的距离都相等[如图5.51(1)],每个点上钉上钉子。以这些点为顶点,用线将它们围起来,一共可围成______个正方形。‎ ‎  (《小学生科普报》奥林匹克通讯赛试题)‎ ‎  讲析:能围成图5.51(2)的正方形共14(个);‎ ‎  能围成图5.51(3)的正方形共2(个);‎ ‎  能围成图5.51(4)的正方形共4(个)。‎ ‎  所以,一共可围成正方形20个。‎ ‎【立体图形的计数】‎ ‎  例1 用125块体积相等的黑、白两种正方体,黑白相间地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图5.52)。那么,露在表面上的黑色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___。‎ ‎  (1991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  讲析:本题要注意不能重复计数。‎ ‎  八个顶点上各有一个黑色正方体,共8个;‎ ‎  每条棱的中间有一个黑色正方体,共12个;‎ ‎  除上面两种情况之外,每个面有5个黑色正方体,共5×6=30(个)。‎ ‎  所以,总共有50个黑色正方体露在表面上。‎ ‎  例2 把1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分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必须是整数。如果这些小正方体的体积不要求都相等,那么,最少可以分割成______个小正方体。‎ ‎  (北京市第九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若分成|×××|的小正方体,则共可分成27个。‎ ‎  但是分割时,要求正方体尽可能地少,也就是说能分成大正方体的,尽可能地分。则在开始的时候,可分出一个2×2×2的正方体(如图5.53),余下的都只能分成1×1×1的正方体了。‎ ‎  所以,最少可分成20个小正方体。‎ ‎45、几何体侧面展开 ‎  【正棱柱、圆柱侧面展开】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摊在同一个平面上,是一个矩形。矩形的上、下对边,是柱体上、下底面的周长;矩形左右两对边,是柱体的侧棱或母线。‎ ‎  例如图1.41,将正六棱柱ABCDEF—A払扖扗扙扚捈霸仓鵒O挼牟嗝嬲箍谕黄矫嫔希愠闪司匦蜛1A抇1A抇2A2。图中画出的是棱柱侧面展开图。圆柱侧面展开后,也是一矩形,只是中间没有那些虚线。%‎ ‎  【正棱锥侧面展开】正n棱锥(底面为正n边形,顶点与底面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的棱锥)侧面展开,摊在同一平面上,是顶点公共、腰与腰相连的n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  例如图1.42,将正三棱锥S—ABC的侧面展开,摊在同一个平面上,便形成了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SAB、SBC和SCA捪嗔耐夹巍 ‎ ‎ ‎  【圆锥侧面展开】圆锥侧面展开,摊在同一个平面上,变成的是一个扇形。扇形的弧长是圆锥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两条半径,是圆锥的母线。‎ ‎  例如图1.43,将圆锥SO的侧面展开,摊在同一个平面上,便成了扇形 径SA、SA挼募薪铅瓤砂聪旅娴氖阶蛹扑悖篲 ‎  ‎ ‎  式中r是圆锥底面圆半径,l是圆锥母线的长。‎ ‎ ‎ ‎  【正棱台侧面展开】正n棱台(用一平行于正n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间的几何体)侧面展开,摊在同一个平面上,得到的是n个全等的等腰梯形,并且腰腰相连。‎ ‎  例如图1.44,将正三棱台ABC—A払扖挼牟嗝嬲箍谕黄矫嫔希阈纬闪烁猛加冶叩耐夹瘟恕 ‎  【圆台侧面展开】圆台侧面展开,摊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图形,是圆环的一部分,叫做“扇环”。这个扇环像梯形,它的两“腰”是圆台的母线,它的上、下“底”是两条弧,其弧长分别是圆台上、下底面圆的周长。‎ ‎  例如图1.45,将圆台O1O2的侧面展开,摊在同一个平面上,就形成了 ‎ ‎ ‎ ‎ ‎ ‎ ‎46、几何公式 ‎  【平面图形计算公式】一般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如下表。‎ ‎ ‎ ‎ ‎ ‎  【立体图形计算公式】‎ ‎  (1)柱体公式。‎ ‎ ‎ ‎  (2)锥体公式。‎ ‎  正n棱锥(如图1.13)的公式:‎ ‎  ‎ ‎  圆锥的公式(圆锥如图1.14所示):‎ ‎ ‎ ‎   ‎ ‎  (3)棱台、圆台公式。‎ ‎  正n棱台(如图1.15)的公式:‎ ‎  ‎ ‎  圆台(如图1.16)的公式:‎ ‎   ‎ ‎  (4)球的计算公式。‎ ‎  球的图形如图1.17所示。‎ ‎  S表=4πr2;‎ ‎  ‎ ‎  附录:其他常用公式 ‎  【整数约数个数公式】一个大于1的整数,约数的个数等于它的质因数分解式中,每个质因数的个数(指数)加1的连乘积。‎ ‎  例如,求4500的约数个数。‎ ‎  解 ∵4500=22×32×53‎ ‎  ∴4500的约数个数是 ‎  (2+1)×(2+1)×(3+1)=36(个)。‎ ‎  【约数之和的公式】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将它分解质因数为 为自然数,则N的所有约数的和为S(N),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  ‎ ‎  例如 求1992的所有约数的和。‎ ‎  解 S(1992)=S(23×31×831)‎ ‎  ‎ ‎  =5040.‎ ‎  【分数拆项公式】在奥赛中,为使计算简便,经常用到下面四个分数拆项公式:‎ ‎  (1)连续两个自然数积的倒数,可拆成较小的自然数的倒数,减去较大的自然数的倒数。即 ‎   ‎ ‎  (2)连续三个自然数的积的倒数,可拆成前两个自然数的积的倒数,减去后两个自然数的积的倒数的差的一半。即 ‎  ‎ ‎  (3)连续四个自然数的积的倒数,可拆成前三个自然数的积的倒数,‎ ‎  ‎ ‎  (4)一般分数拆项公式。当n、d都是自然数时,有 ‎  ‎ ‎  【堆垛计算公式】‎ ‎  (1)三角形堆垛。计算每堆三角形物体总个数S时,可将底边个数”乘以(n+1)再乘以(n+2),然后除以6。用式子表示就是 ‎   ‎ ‎  例如,“一些桔子堆成三角形堆垛,底边每边4个,顶尖1个(如图1.18)。桔子总数是多少个?”‎ ‎  解 依据三角形堆垛公式,得 ‎  ‎ ‎  =20(个)。‎ ‎  (2)正方形堆垛。计算底层为正方形的堆垛物体总个数S时,可将底边个数n乘以底边数加0.5的和,再乘以底边个数加1的和,最后将乘积除以3。用式子表示,就是 ‎  ‎ ‎  例如,“一些苹果堆成正方形堆垛(如图1.19),底层每边放4个,顶尖放一个。苹果总数是多少个?”‎ ‎  解 依据公式,得 ‎    ‎ ‎  (3)长方形堆垛。计算底层为长方形(近似于横放的三棱柱形,图1.20。)的堆垛物体的总个数S时,可将底层宽边的个数n1,长边的个数n2,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 ‎  ‎ ‎  例如,“有一盘馒头,底边宽5个,长边上放8个,如图1.20所示,这盘馒头共有多少个?”‎ ‎  解 此题中,n1=5,n2=8。依据长方形堆垛公式,得 ‎  ‎ ‎  =45+55=100(个)‎ ‎  或者是 ‎    ‎ ‎  (4)梯形堆垛。计算梯形的堆垛(近似于棱台形堆垛)物体总个数S时,可将最上层总数S1,加上最下层总数S2后,乘以层数n,再除以2。(梯形堆垛如图1.21所示。)用式子表示就是 ‎  ‎ ‎  例如,“一些酒坛,堆成梯形的堆垛(图1.21),最上层为32只,最下层为45只,共堆有14层(每层差1只)。酒坛的总数是多少只?”‎ ‎  解 依计算公式,得 ‎  ‎ ‎  【数线段条数的公式】若线段AB上共有n个分点(不包括A、B端点),则AB线段上共有的线段条数S,计算的公式是:‎ ‎  S=(n+1)+n+(n-1)+…+3+2+1‎ ‎  ‎ ‎  例如,求下图(图1.22)中所有线段的条数。‎ ‎  解 在线段AB上,共有五个分点。根据数线条数的公式,得 ‎  S=(5+1)+5+4+3+2+1‎ ‎  ‎ ‎  注意:这一公式,还可以用来数形如图1.23的三角形个数。‎ ‎  在这个图形中,因为底边BC上有4个分点,可依据数线段条数的计算公式,得三角形的个数为 ‎  ‎ ‎  【数长方形个数的公式】若长方形的一边有m个小格,另一边有n个小格,那么这个图形中长方形的总个数S为 ‎  S=(m+m-1+m-2+……+3+2+1)×(n+n-1+n-2+……+3+2+1)‎ ‎  ‎ ‎  例如,请数出下图1.24中共有多少个不同的长方形。‎ ‎  解 长方形ABCD长边上有6个小格,宽边上有4个小格。根据数长方形总数的公式,可得 ‎  ‎ ‎  =21×10=210(个)。(答略)‎ ‎  注意:这一公式,还可以用来数形如图1.25中的梯形的个数。‎ ‎  显然,这个图形中除了△ADE以外,其余均为大大小小的梯形。‎ ‎  最大的梯形下底上有五个小格,腰边上有4个小格。利用数长方形个数的计算公式,可得梯形的总个数S为 ‎  ‎ ‎  =15×10=150(个)。(答略)‎ ‎  【数正方形个数的公式】若一个长方形的长被分成了m等份,宽被分成了n(n<m)等份(长和宽上的每一份长度是相等的),那么这个长方形中的正方形总数S为:‎ ‎  S=mn+(m-1)(n-1)+(m-2)(n-2)+……+(m-n+1)×1‎ ‎  特殊的,当一个正方形的边长被分成n等分时,则这个图形中正方形的总个数S为:‎ ‎  ‎ ‎  例1 求下图中正方形的总个数(如图1.26)。‎ ‎  解 图中AB边上有7个等分,AD边上有3个等份。根据在长方形中数正方形个数的公式,可得:‎ ‎  S=7×3+6×2+5×1‎ ‎  =21+12+5‎ ‎  =38(个)。(答略)‎ ‎  例2 求下图(图1.27)中的正方形有多少个。‎ ‎  解 图形中正方形每边上有4等分。根据数正方形个数的计算公式,得 ‎  ‎ ‎  (答略)‎ ‎  【平面内n条直线最多分平面部 ‎  分数的公式】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注意两条直线都不平行,每条直线都与其他直线相交,且不交同一点。那么,这几条直线将平面划分的部分数S为 ‎   ‎ ‎  例 平面内有8条直线,它们彼此都相交,但不交于同一点,求这8条直线能把平面划分出多少个部分?‎ ‎  解 根据平面内n条直线,最多分平面部分数的计算公式,得 ‎  S=2+2+3+4+5+6+7+8‎ ‎  ‎ ‎  【n个圆将平面分成最多的部分数公式】若平面上有n个圆,每个圆都与其他圆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那么这个圆将平面划分的最多的部分数S为 ‎  S=2+1×2+2×2+…+(n-1)×2‎ ‎  =n2-n+2‎ ‎  例 在一个平面上有20个圆,这20个圆最多可将平面划分为多少个部分?‎ ‎  解 根据平面内n个圆将平面划分成最多的部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 ‎  S=2+1×2+2×2+…+19×2‎ ‎  =202-20+2‎ ‎  =400-20+2‎ ‎  =382(块)(答略)‎ ‎  【格点面积公式】‎ ‎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都是1个面积单位的方格纸上,纵横两组平行线的交点,叫做“格点”,这样的方格纸,叫做“格点平面”。‎ ‎  在格点平面上求图形的面积,可以按照上面的公式去计算:‎ ‎  图形面积=图形内部格点数+图形周界上的格点数÷2-1。‎ ‎  例 如图1.28,求格点平面内A、B两个图形的面积。‎ ‎  解 A图内部无格点,B图内部有9个格点;‎ ‎  A图周界上有9个格点,B图周界上有7个格点。‎ ‎  根据格点面积公式,得:‎ ‎  A图面积=9÷2-1=3.5(面积单位)‎ ‎  B图面积=(9+7)÷2-1=11.5(面积单位)(答略)‎ ‎  如果格点是由形如“∴”或“∵”构成(如图1.29),且每相邻的三点所形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的等边三角形,则计算多边形面积公式为 ‎  多边形面积=2×图形内部格点数+图形周界上格点数-2。‎ ‎47、几何公理、定理或性质 ‎  【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  【直线性质】根据直线的公理,可以推出下面的性质:‎ ‎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  【线段公理】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或者说: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垂线性质】‎ ‎  (1)经过一点,有一条而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也可以简单地说成:垂线段最短。)‎ ‎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而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平行。‎ ‎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  【有关平行线的定理】‎ ‎  (1)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  (2)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也和另一条垂直。‎ ‎  【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有不变形的特性,一般称其为三角形的稳定性。由于三角形有这一特性,所以在实践中它有广泛的应用。‎ ‎  【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或定理及定理的推论),一般有:‎ ‎  (1)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  (2)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 ‎  由三角形上述第(2)条性质,还可以推出下面的两条性质:‎ ‎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如图1.1,∠4=∠1+∠2。‎ ‎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同它不相邻的内角。如图1.1,‎ ‎  ∠4>∠1,∠4>∠2。‎ ‎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  用字母表达就是a2+b2=c2。(a、b表直角边长,c表斜边长。)‎ ‎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叫做“勾股形”,直立的一条直角边叫做“股”,另一条直角边叫做“勾”,斜边叫做“弦”。所以我国将这一定理称为“勾股定理”。‎ ‎  勾股定理是我国最先发现的一条数学定理。而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较早地证明了这个定理。因此,国外常称它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  (3)平行四边形邻角的和是180°。如图1.2,∠A+∠B=∠B+∠C=∠C+∠D=∠D+∠A=180°。‎ ‎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如图1.2,AO=CO,BO=DO。‎ ‎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  【长方形的性质】‎ ‎  长方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外,还具有下列性质:‎ ‎  (1)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  (2)长方形对角线相等。‎ ‎  长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每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  【菱形的性质】菱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外,还具有下列性质:‎ ‎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例如图1.3,AC⊥BD,AO=CO,BO=DO,AC平分∠A和∠C,BD平分∠B和∠D。‎ ‎  菱形是中心对称图 ‎  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每一条对角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  【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又称“求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  例如三角形(三边形)的内角和是 ‎  (3-2)×180°=180°;‎ ‎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  (4-2)×180°=360°。‎ ‎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  (1)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这是因为多边形每一个内角与它的一个邻补角(多边形外角)的和为180°,所以,n边形n个外角的和等于n·180°-(n-2)·180°=360°。‎ ‎  (2)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  例如图1.4,∠1的两边分别垂直于∠A的两边,则∠1+∠A=180°,即∠1与∠A互补。‎ ‎  又∠2、∠3、∠4的两边也分别垂直于∠A的两边,则∠3和∠A也互补,而∠2=∠A,∠4=∠A。‎ ‎  【圆的一些性质或定理】‎ ‎  (1)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  (3)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  (4)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  (5)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具有下面的性质:‎ ‎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点的连结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  例如图1.5,图中的AA′对称点连结线段,被对称轴L垂直且平分,即L⊥AA′,AP=PA′。‎ ‎  (2)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其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  例如图1.5中,BA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交点M在对称轴L上。‎ ‎  (3)两个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一定是全等形。‎ ‎  例如,图1.5中△ABC与△A′B′C′全等。 ‎ ‎  【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它和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个点的“中心对称图形”。‎ ‎  中心对称图形具有以下性质:‎ ‎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  例如,图1.6中对称点A与A′,B与B′,C与C′,它们的连线都经过O(对称中心),并且OA=OA′,OB=OB′,OC=OC′。‎ ‎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48、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  【和的变化规律】‎ ‎  (1)如果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c,那么(a+d)+b=c+d;‎ ‎  (a-d)+b=c-d。‎ ‎  (2)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和不变。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c,那么(a+d)+(b-d)=c。‎ ‎  【差的变化规律】‎ ‎  (1)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c,那么(a+d)-b=c+d,‎ ‎  (a-d)-b=c-d。‎ ‎  (a>d+b)‎ ‎  (2)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反而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c,那么a-(b+d)=c-d(a>b+d),‎ ‎  a-(b-d)=c+d。‎ ‎  (3)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都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不变。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c,那么(a+d)-(b+d)=c,‎ ‎  (a-d)-(b-d)=c。‎ ‎  【积的变化规律】‎ ‎  (1)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c,那么(a×n)×b=c×n,‎ ‎  (a÷n)×b=c÷n。‎ ‎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c,那么(a×n)×(b÷n)=c,‎ ‎  或(a÷n)×(b×n)=c。‎ ‎  【商或余数的变化规律】‎ ‎  (1)如果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商也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q,那么(a×n)÷b=q×n,‎ ‎  (a÷n)÷b=q÷n。‎ ‎  (2)如果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被除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商反而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q,那么a÷(b×n)=q÷n,‎ ‎  a÷(b÷n)=q×n。‎ ‎  (3)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都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它们的商不变。用字母表达,就是 ‎  如果a÷b=q,那么(a×n)÷(b×n)=q,‎ ‎  (a÷n)÷(b÷n)=q。‎ ‎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都缩小)同样的倍数,不完全商虽然不变,但余数却会跟着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 ‎  这一变化规律用字母表示,就是 ‎  如果a÷b=q(余r),‎ ‎  那么(a×n)÷(b×n)=q(余r×n),‎ ‎  (a÷n)÷(b÷n)=q(余r÷n)。‎ ‎  例如,84÷9=9……3,‎ ‎  而(84×2)÷(9×2)=9……6(3×2),‎ ‎  (84÷3)÷(9÷3)=9……1(3÷3)。‎ ‎49、估值计算 ‎  【精确度计算】‎ ‎  例1 计算12345678910111213÷3l21l10l98765432l,它小数点后面的前三位数字是______。‎ ‎  (1991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被除数和除数都有17位数,直接去除是极麻烦的。我们不妨将被除数和除数作适当的放缩,再去进行解答:‎ ‎  原式的值>1234÷3121=0.3953……‎ ‎  原式的值<1235÷3122=0.3955……‎ ‎  所以,答案是3、9、5。‎ ‎  例2 以下四个数中有一个是304×18.73的近似值,请你估算一下,找出这个数。‎ ‎  (1)570,(2)5697,(3)56967,(4)569673。‎ ‎  (1989年日本小学数学总体评价测验题)‎ ‎  讲析:在做近似数的乘除法时,先要估算结果的粗略值。‎ ‎  18.73接近20,304接近300,300×20=6000,可知,乘积在6000左右。所以,答案是5697。‎ ‎  【整数部分的估算】‎ ‎  ‎ ‎  (1990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 ‎   ‎ ‎  ‎ ‎  所以,整数部分是517。‎ ‎  ‎ ‎  (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 ‎  讲析:将分母运用扩缩法进行估算,可得 ‎  ‎ ‎   ‎ ‎  ‎ X,那么,与X最接近的整数是______。‎ ‎  (1992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可将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分开计算,得 ‎    ‎ ‎  答案是25。‎ ‎  例4 已知 ‎  ‎ ‎  问a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  (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决赛第一试试题)‎ ‎  讲析:本题计算较繁。可先将分子变成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与分母相同,另一部分不同。‎ ‎    ‎ ‎  所以,a的整数部分是101。‎ ‎  ‎ ‎  果取每个数的整数部分,并将这些整数相加,那么, 这些整数之和是_______。‎ ‎  (1990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解题的关键是要找出从哪一个数开始,整数部分是2。‎ ‎  ‎ 本身),整数部分都是1。在此以后的数,整数部分都是2。故答案是49。‎ ‎  ‎ 大于3,至少要选______个数。‎ ‎  (1989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复赛试题)‎ ‎  讲析:要使选的个数尽量少,所选的数必须尽量大。由此可得 ‎50、根据和、差、积、商变化规律速算 ‎  【根据和的变化规律速算】和的变化规律有以下两条。‎ ‎  (1)如果一个加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  利用这一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快速。例如 ‎  645+203=645+200+3‎ ‎  =845+3‎ ‎  =848‎ ‎  397+468=400+468-3‎ ‎  =868-3‎ ‎  (2)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和不变。‎ ‎  利用这一规律,也可以使计算简便、快速。例如 ‎  657+309=(657+9)+(309-9)‎ ‎  =666+300‎ ‎  =966‎ ‎  154+286=(154—4)+(286+4)‎ ‎  =150+290‎ ‎  =(150-10)+(290+10)‎ ‎  =140+300‎ ‎  =440‎ ‎  【根据差的变化规律速算】差的变化规律有如下三条。‎ ‎  (1)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  运用这一规律的速算,如 ‎  804—355=800—355+4‎ ‎  =445+4‎ ‎  =449‎ ‎  593—264=600—264—7‎ ‎  =336—7‎ ‎  =329‎ ‎  (2)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反而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 ‎  运用这一规律的速算,如 ‎  675—298=675—300+2‎ ‎  =375+2‎ ‎  =377‎ ‎  458—209=458—200—9‎ ‎  =258—9‎ ‎  =249‎ ‎  (3)如果被减数和减数都增加(或都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不变。‎ ‎  运用这一规律的速算,如 ‎  3520—984=(3520+16)-(984+16)‎ ‎  =3536—1000‎ ‎  =2526‎ ‎  803—345=(803—3)-(345—3)‎ ‎  =800—342‎ ‎  =458‎ ‎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速算】积的变化规律有如下两条。‎ ‎  (1)如果一个因数扩大(或者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或者缩小)同样的倍数。‎ ‎  运用这一规律的速算,如 ‎  175×4=(25×7)×4‎ ‎  =[(25×7)÷25]×4×25‎ ‎  =7×4×25‎ ‎  =7×(4×25)‎ ‎  =700‎ ‎  68×25=68×100÷4‎ ‎  =6800÷4‎ ‎  =1700‎ ‎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  运用这一规律速算,如 ‎  240×25=(240÷4)×(250×4)‎ ‎  =60×1000‎ ‎  =60000‎ ‎  45×14=(45×2)×(14÷2)‎ ‎  =90×2‎ ‎  =180‎ ‎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速算】商的变化规律,有如下三条:‎ ‎  (1)如果被除数扩大(或者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商也扩大(或者缩小)同样的倍数。‎ ‎  运用这一规律速算,如 ‎  5400÷9=(5400÷100)÷9×100‎ ‎  =54÷9×100‎ ‎  =6×100‎ ‎  =600‎ ‎  (2)如果除数扩大(或者缩小)若干倍,被除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商反而会缩小,(或者扩大)同样的倍数。‎ ‎  运用这一规律速算,如 ‎  3600÷25=3600÷(25×4)×4‎ ‎  =3600÷100×4‎ ‎  =36×4‎ ‎  =144‎ ‎  (3)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者都缩小)同样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 ‎  运用这一规律速算,如 ‎  690000÷23000=(690000÷1000)÷(23000÷1000)‎ ‎  =690÷23‎ ‎  =30‎ ‎  12000÷25=(12000×4)÷(25×4)‎ ‎  =48000÷100‎ ‎  =480‎ ‎  注意: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者都缩小)同样的倍数,不完全商虽然不会变化,但余数会跟着扩大(或者缩小)同样的倍数。要使余数不变,所得的余数必须缩小(或者扩大)同样的倍数。‎ ‎  ‎ ‎51、割补、拼接、截割 ‎  【割补】在数学中,把图形的某个部分割下,补到某一个新的位置,往往可以使新的图形,更便于发现数量关系,从而较快地解答出数学题目。‎ ‎  例如,在图4.38中,三个圆的面积都是12.56平方厘米,且三个圆两两相交,三个交点都是圆心,求三块阴影部分的面积。‎ ‎  从表面上看,题目是无法解答的。但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根据轴对称性及割补方法,题目可作如下的解答:‎ ‎  如图4.39,将图形1翻折到图形2的位置;再将图形3和4割下来,合并在一起,补到图形5的位置上。于是,原来的阴影部分就正好拼成了一个半圆。所以,三块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56÷2=6.28(平方厘米)‎ ‎  【拼接,截割】‎ ‎  (1)平面图形的拼接、截割。‎ ‎  拼接和截割,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平面图形的拼接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拼接在一起;平面图形的截割,是把一个图形截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 ‎  平面几何图形拼接或截割以后,面积和周长的变化有以下规律:‎ ‎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拼接成一个新的几何图形,它的面积等于原来若干个几何图形的面积之和;而周长却会比原图形周长之和要短。如果拼接部分的总长度为a,那么拼接后减少的周长就是2a。‎ ‎  ②把一个平面几何图形截割以后,各小块图形的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但截割后各小块几何图形的周长之和,要比原图形的周长要长。若所有截割部分长度为a,那么截割后增加的长度就是2a。‎ ‎  依据这一规律,可快速地解答一些几何问题。例如,如图4.40,正方形被均分为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周长都是48厘米,求正方形的周长。‎ ‎  解题时,可以把大正方形看成是三个小长方形拼接而成的,三个小长方形的拼接部分,都是小长方形的长,长度等于大正方形的“边长”。拼接以后的图形(大正方形)的周长,比原来的三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要减少4个“边长”,而这4个“边长”正好相当于大正方形的周长。这就是说,三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里,刚好包含有两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周长是 ‎  48×3÷2‎ ‎  =144÷2‎ ‎  =72(厘米)‎ ‎  (2)立体图形的拼接、截割。立体几何图形拼接或截割以后,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变化,有以下规律:‎ ‎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体,拼接成一个新几何体以后,它的体积等于原来若干个几何体体积之和;但是它的表面积却比原来若干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之和要小。如果重叠部分为S,那么减少的面积就是2S。‎ ‎  ②把一个几何体截割以后,各部分的体积之和等于原几何体体积;但截割后的表面积之和,却大于原几何体的表面积。如果其中的截割面积为S,那么,增加的表而积就是2S。‎ ‎  依据这一规律,可以较快地解答出某些题目。例如,如图4.41,把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长方体(不计损耗),表面积会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  因为正方体木块的截割面积为5×5=25(平方厘米),依据上面的规律可知,表面积会增加 ‎  25×2=50(平方厘米)‎ ‎  又如,把长10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截成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长方体,表面会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  由于此题未交代从何处下手截割,所以要分三种情况来解答题目。‎ ‎  ①如图4.42左图的截法,表面积会增加。‎ ‎  5×6×2=30×2=60(平方厘米)‎ ‎  ②如图4.42中图的截法,表面积会增加。‎ ‎  10×6×2=60×2=12(平方厘米)‎ ‎  ③如图4.42右图的截法,表面积会增加 ‎  10×5×2=50×2=100(平方厘米)‎ ‎52、改变运算种类 ‎  在四则运算中,改变原题的运算种类,如以乘代加、以加代减、以加代乘、以减代除……,往往可使一些题目的计算变得比较简便、快速。‎ ‎  【以乘代加】几个加数虽然不同,但数字大小比较接近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数作“基准数”,采用“以乘代加”的方法速算。例如 ‎  (1)17+18+16+17+14+19+13+14‎ ‎  解题时,可以选择17为基准数,以乘代加解答如下。‎ ‎  17+18+16+17+14+19+13+14‎ ‎  =17×8+1-1-3+2-4-3‎ ‎  =17×8-8‎ ‎  =128‎ ‎  (2) 325+324+318+327+323+320‎ ‎  解题时,可以选取323作为基准数,然后解答。‎ ‎  325+324+318+327+323+320‎ ‎  =323×6+2+1-5+4-3‎ ‎  = 323×6+(2+1+4)-(5+3)‎ ‎  =323×6+7-8‎ ‎  =323×6-1‎ ‎  =1937‎ ‎  运用基准数以乘代加速算,对于一些随报随记而且数字又很接近的连加运算,是极为方便、快速的,它的算法可以是:‎ ‎  选定一个数作基准数,把比基准数多的记“十”,比基准数少的记“一”,随报随算它的累计数。当要加的数报完后,结果也就计算出来了。‎ ‎  例如,某组10个同学某次数学考试分数如下:‎ ‎  72;71;70;68;74;69;73;67;70;73。‎ ‎  计算时,可选择70分作基准数。计算过程可如下表所示(实际计算时只需要算出累计数就行了):‎ ‎  所以,这组同学这次考试成绩的总分数是 ‎  70×10+7=707(分)‎ ‎  【以加代减】为说明问题,先看一个实际问题:‎ ‎  “某人去商店购物,需要付款4.65元。他交给售货员10元,应找回多少钱?”‎ ‎  很明显,这是个减法算题,应该用10—4.65=5.35(元)去求答案。可是在找钱的时候,售货员一般不做减法,而是采用“前位凑九,末位凑十”的加法运算,得 5.35与4.65能凑成10,从而得出要找的钱数是5.35元。这是为什么呢?‎ ‎  因为做减法会产生连续退位的问题,而用加法凑整,可以通过“前位九,末位十”的办法口算。达到正确、快速、简便地求差的目的。‎ ‎  凡是整百、整千、整万……减去一个数,都可以用“以加代减”的方法——“前位凑九,末位凑十”,去迅速地求差。请看下面的两个例子,特别是看一看列出的竖式:‎ ‎  (1) 1000—675=325‎ ‎  (2)50000-3672=46328‎ ‎  【添0折半】一个数乘以5,可以看成是先乘以10再除以2。一个数乘以10非常简便,只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个0;再除以2,也很容易口算。这种添0后再除以2的方法,叫做“添0折半法”。它也改变了原题的运算种类。例如 ‎  (1)486×5‎ ‎  =4860÷2‎ ‎  =2430‎ ‎  (2)4.37×5‎ ‎  =43.7÷2‎ ‎  =21.85‎ ‎  【添0退减原数】一个数乘以9,就是乘以10—1。根据一个数乘以两数之差的分配性质,一个数乘以9,可以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一个0,再退一位减去原数,所得的就是所要求的积。这种方法,可称为“添0退减原数法”。例如 ‎  396×9‎ ‎  =3960-396‎ ‎  =3564‎ ‎  (退减原数可看式口算。看式口算不熟练时,可从低位减起,熟练之后可从高位减起,一下子就可直接写出得数。)‎ ‎  【添0折半加原数】一个数乘以6,可以看成是乘以(5+1)。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以5和1,再求两个积之和。一个数乘以5,可以用“添0折半法”,加上这个数与1的积,就是加上原数。所以这种速算方法可称之为“添0折半加原数法”。例如 ‎  6489×6‎ ‎  =64890÷2+6489‎ ‎  =32445+6489‎ ‎  =38934‎ ‎  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一个数乘以7中去。不过,乘以7就必须是“添0折半加原数的2倍”了。‎ ‎  例如 ‎  2436×7‎ ‎  =24360÷2+4872‎ ‎  =12180+4872‎ ‎  =17052‎ ‎  234.2×7‎ ‎  =2342÷2+468.4‎ ‎  =1171+468.4‎ ‎  =1639.4‎ ‎  【以加代乘】“以加代乘”又可以称之为“添0加原数”。例如 ‎  720×11‎ ‎  =7200+720‎ ‎  =7920‎ ‎  67203×11‎ ‎  =672030+67203‎ ‎  =739233‎ ‎  这种方法还可以推广到一个数乘以12的计算中去。不过,一个数乘以12,需要添0加原数的2倍。例如:‎ ‎  623×12‎ ‎  =6230+1246‎ ‎  =7476‎ ‎  【原数加半,加半定积】如果一个数乘以1.5,也就是乘以(1+0.5),那么根据乘法分配律,只要把这个数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这时,原来的乘法也可以改用加法来代替。例如 ‎  48×1.5‎ ‎  =48×(1+0.5)‎ ‎  =48+24(48的一半)‎ ‎  =72‎ ‎  显然,“原数加半”的方法速算乘法,也是“以加代乘”的一种方法。‎ ‎  这种“原数加半”方法还可推广到一个数乘以15、150、1500……以及0.15、0.015、0.0015……中去。因为 ‎  15=1.5×10 0.15=1.5×0.1‎ ‎  150=1.5×100 0.015=1.5×0.01‎ ‎  1500=1.5×1000 0.0015=1.5×0.001‎ ‎  …… ……‎ ‎  所以,一个数乘以这些数,只要把这个数加上它的一半以后,再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就可以了。比方 ‎  6.4×150‎ ‎  =6.4×1.5×100‎ ‎  =(6.4+3.2)×100‎ ‎  =9.6×100‎ ‎  =960‎ ‎  4600×0.0015‎ ‎  =(4600+2300)×0.001‎ ‎  =6900×0.001‎ ‎  =6.9‎ ‎  这样的方法,可以称作“加半定积法”。在我国农村,还经常将它用于将平方米数换算成亩数的计算。因为1平方米=0.0015亩,所以 ‎  2800平方米=(0.0015×2800)亩 ‎  =[(2800+1400)×0.001]亩 ‎  =4.2亩 ‎  在民间,人们一般称这样的快速简算方法,叫做“加半向左移三法”。‎ ‎  【以减代除】除法实际上是同数连减的简算方法,而同数连减又可以用乘法代替。所以,“以减代除”可以达到简算和速算的目的。‎ ‎  例如,550÷25,先用550减去20个25,得50,50再减去2个25,便得0。所以,550÷25=22。由口算便迅速得出了此题的得数。‎ ‎  【以乘代除,以除代乘】在乘法运算里,如果一个因数是5”,则可将它化为“10n÷2n”,从而将“乘以5n”转化为“除以2n”进行计算。同样,在除法运算里,如果除数是5n,那么,也可以将它转化为“乘以2n”去进行计算。显然,除以或乘以2n,要比乘以或除以5n方便、快速得多。例如 ‎  (1)12000÷125‎ ‎  =12000÷53‎ ‎  =12000÷(103+23)‎ ‎  =12000÷103×23‎ ‎  =12×23‎ ‎  =96‎ ‎  因为12×23=12×2×2×2,所以口算得数时,只要把12连续翻倍三次即可。即 ‎  12—→24—→48—→96。‎ ‎  (2) 480×125=480×53‎ ‎  =480×(103÷23)‎ ‎  =480×103÷23‎ ‎  =480÷23×103‎ ‎  =60×103‎ ‎  =60000‎ ‎  因为480÷23=480÷2÷2÷2,所以口算得数时,只要把480连续折半三次即可。即 ‎  480—→240—→120—→60。‎ ‎53、复杂分数应用题 ‎  【复杂的一般分数问题】‎ ‎  例1 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0%,甲校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0%,乙校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2%。那么,两校女生总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 ‎  (全国“幼苗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关键是要求出甲、乙两校学生数,分别占两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  因为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40%,所以,甲、乙两校学生数之比为 ‎  ‎ ‎  所以,两校女生占两校学生总数的 ‎  ‎ ‎  例2 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入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25%。那么,这堆糖中有奶糖____块。‎ ‎  (1992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 ‎16块水果糖之后,其它糖就是奶糖的(1-25%)÷25%=3(倍)。‎ ‎  ‎ ‎  例3 某商店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价降低了8%,使得利润率提高了10%。那么这个商店原来经销这种商品所得利润率是百分之几?‎ ‎  (长沙市奥林匹克代表队集训试题)‎ ‎  讲析:“利润”是出售价与进价的差;“利润率”是利润与进货价的比率。‎ ‎  设这种商品原进价为每件a元,出售后每件获利润b元。那么 现进价为每件 (1-8%)×a=92%a(元),‎ ‎  ‎ ‎  例4 学校早晨6:00开校门,晚上6:40关校门。下午有一同学问老 ‎  (1992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  讲析: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时间”和“时刻”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  从早晨6点到中午12点共有6小时,从中午12点到下午6点40分共有 ‎  设从中午12点到“现在”共a小时,可列方程为 ‎  ‎ ‎  解得 a=4。‎ ‎  所以,现在的时间是下午4点钟。‎ ‎  【工程问题】‎ ‎  例1 一件工作,甲做5小时后,再由乙做3小时可以完成;若乙先做9小时后,再由甲做3小时也可以完成。那么甲做1小时以后,由乙做____小时可以完成?‎ ‎  (1987年北大附中友好数学邀请赛试题)‎ ‎  讲析:因为“甲做5小时,乙做3小时可以完成”;或者“甲做3小时,乙做9小时也可以完成”。由此得,甲做5-3=2(小时)的工作量,就相当于乙做9-3=6(小时)的工作量。‎ ‎  即:甲做1小时,相当于乙做3小时。‎ ‎  由“甲做5小时,乙再做3小时完成”,可得:甲少做4小时,就需乙多做3×4=12(小时)。‎ ‎  所以,甲做1小时之后,还需要乙再做3+12=15(小时)才能完成。‎ ‎  例2 如果用甲、乙、丙三根水管同时往一个空水池里灌水,1小时可以灌满;如果用甲、乙两根水管,1小时20分可以灌满;如果用乙、丙两根水管,1小时15分可以灌满。那么,用乙管单独灌水,要灌满一池水需要____小时。‎ ‎  (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  讲析:关键是求出乙的工作效率。‎ ‎  ‎ ‎  ‎ ‎  例3 一项挖土方工程,如果甲队单独做,16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做 时,突然遇到地下水,影响施工进度,使得每天少挖了47.25方土,结果共用了10天完成工程。问整个工程要挖多少方土?‎ ‎  (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第二试试题)‎ ‎  讲析:甲、乙两队合做,则工效可提高20%,所以每天可以完成 ‎   ‎ ‎  ‎ ‎  ‎ ‎  ‎ ‎ ‎ ‎  ‎ ‎  例4 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当每个工人在自己原岗位工作时,9小时可以完成一项生产任务,如果交换工人A和B的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生产效率不变时,可提前1小时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如果交换工人C和D的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生产效率不变时,也可以提前1小时完成这项生产任务。问:如果同时交换A与B,C与D的工作岗位,其他工人生产效率不变时,可以提前几分钟完成这项生产任务。‎ ‎  (全国第四届“华杯赛”决赛试题)‎ ‎   ‎ ‎  所以,同样交换A与B,C与D之后,全组每小时可以完成:‎ ‎  ‎ ‎  例5 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工地进行清理工作。甲工地的工作量是乙工 已做完,乙工地的工作还需4名工人再做1天。那么,这批工人有____人。‎ ‎  (1992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把甲、乙两地全部工作量作单位“1”,由“甲工地的工作量是 ‎  把工人总数作单位“1”,由“上午去甲工地人数是去乙工地人数的3‎ ‎  所以,一天中去甲、乙工地人数之比为:‎ ‎  ‎ ‎  ‎ ‎  ‎ ‎  ‎ ‎  例6 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要3小时,单开丙管需要5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 丁的顺序循环开各水管,每次每管开1小时,问多少时间后水开始溢出水池?‎ ‎  (全国第一届“华杯赛”决赛第一试试题)‎ ‎  ‎ 有当开到甲水管时,水才会溢出。‎ ‎  ‎ ‎  ‎ ‎  溢出。 ‎ ‎  ‎ ‎  ‎ ‎  ‎ ‎  ‎ 的思路是在假设要打开水管若干个循环之后, 水才开始 开始溢出。所以,这样解的思路是错误的。‎ ‎54、分数与繁分数化简 ‎  【分数化简】‎ ‎  ‎ ‎  讲析:容易看出,分子中含有因数37,分母中含有因数71。所以可得 ‎  ‎ ‎  ‎ ‎  (长沙地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选拔赛试题)‎ ‎    ‎ ‎  讲析:注意到,4×6=24,2+4=6,由此产生的一连串算式:‎ ‎  16×4=64‎ ‎  166×4=664‎ ‎  1666×4=6664‎ ‎  ……‎ ‎  ‎ ‎  ‎ ‎  (全国“育苗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容易看出分子中含有因数3。把48531分解为48531=3×16177,然后可试着用16177去除分母:‎ ‎  ‎ ‎  【繁分数化简】‎ ‎  ‎ ‎  (1990年马鞍山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如果分别计算出分子与分母的值,则难度较大。观察式子,可发现分子中含有326×274,分母中含有275×326。于是可想办法化成相同的数:‎ ‎  ‎ ‎  ‎ ‎  (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 ‎  讲析:可把小数化成分数,把带分数都化成假分数,并注意将分子分母同乘以一个数,以消除各自中的分母。于是可得 ‎    ‎ ‎  例3 化简 ‎  ‎ ‎  (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 ‎  讲析:由于分子与分母部分都比较复杂,所以只能分别计算。计算时,哪一步中能简算的,就采用简算的办法去计算。‎ ‎   ‎ ‎   ‎ ‎  所以,原繁分数等于1。‎ ‎  ‎ ‎  (北京市第一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连分数化简,通常要从最下层的分母开始,自下而上逐步化简。依此法计算,题目的得数是2。(计算过程略)‎ ‎55、对称变换 ‎  【将军饮马】据说古代希腊有一位将军向当时的大学者海伦请教一个问题:从A地出发到河边饮马,再到B地(如图4.32所示),走什么样的路最近?如何确定饮马的地点?‎ ‎  海伦的方法是这样的:如图4.33,设L为河,作AO⊥L交L于O点,延长AO至A',使A'O=AO。连结A'B,交L于C,则C点就是所要求的饮马地点。再连结AC,则路程(AC+CB)为最短的路程。‎ ‎  为什么呢?因为A'是A点关于L的对称点,AC与A'C是相等的。而A'B是一条线段,所以A'B是连结A'、B这两点间的所有线中,最短的一条,所以AC+CB=A'C+CB=A'B也是最短的一条路了。这就是海伦运用对称变换,找到的一种最巧妙的解题方法。运用这种办法,可以巧妙地解决许多几何问题。‎ ‎  【划线均分】通过中心对称图形的对称中心,任意画一条直线,都可以把原图形均分成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图形。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某些较复杂的问题迅速地解答出来。例如 ‎  (1)把图形(图4.34)的面积,用一条直线分成相等的两个部分。‎ ‎  解题时,只要把这个图形看成是由两个矩形(长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而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所以只要找出两个对称中心(对角线交点),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上述性质,通过两个对称中心作一条直线,就能把它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个部分了。如前页的三种分法都行(如图4.35所示)。‎ ‎  (2)如图4.36,长方形ABCD内有一个以O点为圆心的圆,请画一条直线,同时将长方形和圆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  大家知道,长方形和圆都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长方形的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圆的对称中心是它的圆心。‎ ‎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上述性质,先找出这两个对称中心O点和P点(如图4.37),再过O、P作直线L,此直线L即是所画的那根直线。‎ ‎56、典型应用题 ‎  【平均数问题】‎ ‎  例1 小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前进,回时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小强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  (江西省第二届“八一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我们不能用(15+30)÷2来计算平均速度,因为往返的时间不相等。只能用“总路程除以往返总时间”的方法求平均速度。‎ ‎  ‎ ‎  所以,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  ‎ ‎  例2 动物园的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分给三群猴子,每只猴子可得____粒。‎ ‎  (北京市第八届“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设花生总粒数为单位“ 1”,由题意可知,第一、二、三群猴子 ‎  于是可知,把所有花生分给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可得花生 ‎  例3 某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75.5分和81分。问: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  (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决赛第二试试题)‎ ‎  讲析:因男生平均比全班平均少2.5分,而女生平均比全班平均的多3分,故可知 ‎  2.5×男生数=3×女生数。‎ ‎  2.5∶3=女生数:男生数 ‎  即 男生数:女生数=6:5。‎ ‎  例4 某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在将一等奖中最后4人调整为二等奖,这样,得二等奖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1分,得一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那么,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____分。‎ ‎  (1994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  讲析:设原来一等奖每人平均是a分。二等奖每人平均是b分。则有:‎ ‎  10a+20b=6×(a+3)+24×(b+1)‎ ‎  即:a-b=10. 5。‎ ‎  也就是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10.5分。‎ ‎  【行程问题】‎ ‎  例1 甲每分钟走5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丙每分钟走70米,甲乙两人从A地,丙一人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A、B两地相柜______米。‎ ‎  ( 1990年《小学生报》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如图5.30,当乙丙在D点相遇时,甲已行至C点。可先求出乙、两相遇的时间,也就是乙行距离AD的时间。‎ ‎  乙每分钟比甲多走 10米,多少分钟就多走了CD呢?而CD的距离,就是甲、丙2分钟共行的距离:(70+50)×2=240(米)。‎ ‎  于是可知,乙行AD的时间是240÷10=24(分钟)。‎ ‎  所以,AB两地相距米数是(70+60)×24=3120(米)‎ ‎  例2 在一条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走4千米,李强每小时行走5千米。8点整,他们两人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反向而行,再过3分钟,他们又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7……(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行走。那么,张、李两个人相遇时是8点_____分。‎ ‎  (1992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试题)‎ ‎  ‎ ‎(千米)=150(米)‎ ‎  他俩相向走(1+5)分钟,反向走(3+7)分钟后两人相距:600+150×〔(3+7)-(1+5)〕=1200(米)‎ ‎  所以,只要再相向行走1200÷150=8(分钟),就可以相遇了。从而可知,相遇所需要的时间共是 ‎  1+3+5+7+7+8=24(分钟)‎ ‎  也就是相遇时是8点24分。‎ ‎  例3 快、中、慢三辆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6分钟,10分钟、12分钟追上骑车人。现在知道快车每小时走24千米,中车每小时走20千米,那么,慢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  (全国第一届“华杯赛”决赛第二试试题)‎ ‎  讲析:如图5.31所示,A点是三车的出发点,三车出发时骑车人在B点,A1、A2、A3分别为三车追上骑车人的地点。‎ ‎ ‎ ‎  ‎ ‎   ‎ ‎  ‎ 快车走完2.4千米追上了他。由此可见三辆车出发时,骑车人已走的路程是 ‎  AB=2.4-1.4=1(千米)。‎ ‎  所以,慢车的速度是:‎ ‎  ‎ ‎  例4 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一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20千米后,再将速度提高25%。则可提前40分钟到达。那么,甲、乙两地相距______千米。‎ ‎  (1992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  讲析:首先必须考虑车速与时间的关系。‎ ‎  因为车速与时间成反比,当车速提高20%时,所用时间缩短为原来的 ‎ ‎ ‎  ‎ ‎ ‎ ‎  ‎ ‎  例5 游船顺流而下每小时行8千米,逆流而上每小时行7千米,两船同时从同地出发,甲船顺流而下,然后返回。乙船逆流而上,然后返回,经过2小时同时回到出发点,在这2小时中,有______小时甲、乙两船的航行方向相同。‎ ‎  (上海市第五届小学数学竞赛初赛试题)‎ ‎  讲析:关键是要理解上行与下行时间各占全部上下行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  因为两船2小时同时返回,则两船航程相等。又上行船速是每小时行7‎ ‎  例6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向而行,第一次在离A城3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又继续前行,分别到达对方城市后,又立即返回,在离A城4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A、B两城的距离。‎ ‎  (《小学生科普报》小学数学竞赛预选赛试题)‎ ‎  讲析:如图5.32所示。两车第一次在C地相遇,第二次在D地相遇。‎ ‎  甲、乙两车从开始到第一次C点相遇时,合起来行了一个全程。此时甲行了30千米,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D点相遇时,两车合起来行了两个全程。在这两个全程中,乙共行(30+42)千米,所以在合行一个全程中,乙行(30+42)÷2=36(千米),即A、B两城的距离是30+36=66(千米)。‎ ‎  例8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5千米,并且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两车同时到达同一地点叫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恰好相距100千米。那么A、B两地的距离等于____千米。‎ ‎  (199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根据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3∶7,我们可将A、B两地平均分成10份(如图5.33)。‎ ‎  因为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7,所以甲每走3份,乙就走了7份。于是它们第一次在a3处相遇。甲再走4.5份,乙走10.5份,在a7与a8之中点处甲被乙追上,这是第二次相遇;甲再又走1.5份,乙走3.5份,在a9点第三次两车相遇;甲走6份,乙走14份在a5点第四次两车相遇。‎ ‎  ‎ ‎(千米)。‎ ‎  例9 在400米环形跑道上, A、B两点相距100米(如图5.34)。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5米,乙每秒跑4米,每人每跑100米,都要停10秒钟,那么,甲追上乙需要____秒钟。‎ ‎  (1992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各跑100米,甲比乙少用的时间是100÷4-100÷5=5(秒钟),现在甲要比乙多跑100米,需20秒钟。由20÷5=4(个百米),可知,乙跑400米以后,甲就比乙多跑100米。这样便刚好追上乙。‎ ‎  甲跑完(400+100)米时,中途停了4次,共停40秒钟。故20×5+40=140(秒)。‎ ‎  当乙跑完400米以后,停了10秒,甲刚好到达同一地点。所以,甲追上乙需要140秒钟。‎ ‎  例10 甲、乙二人在同一条环形跑道上作特殊训练: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 第一次相遇点190米,问这条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  (全国第四届“华杯赛”复赛试题)‎ ‎  讲析:图为甲、乙两人每跑到原出发点时,就返回头跑。于是,从出发点切开,然后将环形跑道拉直,这样,他俩就可以看作在AB线段上的往返跑步(如图5.35)。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与甲的速度的比是3∶2。当甲从 原速跑到A点。‎ ‎ ‎ ‎  ‎ ‎(个)全程,即刚好到达D点。‎ ‎  所以,在AD段中,甲、乙两人都是按各自的加速度相向而行。不难求得 ‎   ‎ ‎  例11 图5.36,大圈是400米跑道,由A到B的跑道长是200米,直线距离是50米。父子俩同时从A点出发逆时针方向沿跑道进行长跑锻炼,儿子跑大圈,父亲每跑到B点便沿直线跑,父亲每100米用20秒,儿子每100米用19秒。如果他们按这样的速度跑,儿子在跑第几圈时,第一次与父亲再相遇?‎ ‎  (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复赛试题)‎ ‎  讲析:容易计算出,父亲经过150秒刚好跑完3小圈到达A点,儿子经过152秒刚好跑完2圈到达A点,儿子比父亲慢2秒钟,所以儿子将沿跑道追赶父亲。‎ ‎  因为A到B弯道长200米,儿子每跑100米比父亲快一秒,可知恰好在B点追上父亲。‎ ‎  即,儿子在跑第三圈时,会第一次与父亲相遇。‎ ‎  例12 甲班与乙班学生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大客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两班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____。‎ ‎  (1991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  讲析:要使两个班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只有让两个班都同时运行且同时到达。‎ ‎  设甲班先步行后乘车。甲班、乙班和客车的行进路线如图5.37所示。AB、CD分别表示甲班和乙班步行距离。‎ ‎  当甲班从A地行至B地时,汽车共行了:AB+2·BC。‎ ‎  又汽车速度是甲班的12倍,所以 ‎  ‎ ‎  同理,当乙班从C地行至D地时,汽车共行了CD+2·BC。‎ ‎  又,汽车速度是乙班的16倍,所以 ‎  ‎ ‎  ‎ ‎  AB∶CD=15∶11。‎ ‎  即甲班与乙班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为15∶11。‎ ‎  例13 王经理总是上午8点钟乘公司的汽车去上班。有一天,他6点40分就步行上班,而汽车仍按以前的时间从公司出发,去接经理,结果在路途中接到了他。因此,王经理这天比平时提前16分钟到达公司。那么汽车的速度是王经理步行速度的____倍。‎ ‎  (《小学生科普报》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通讯赛试题)‎ ‎  讲析:如图5.38,A点表示王经理家,B点表示公司,C点表示汽车接王经理之处。‎ ‎  王经理比平时提前16分钟到达公司,而这16分钟实际上是汽车少走了2·AC而剩下的时间,则汽车行AC路程需要8分钟,所以汽车到达C点接到王经理的时间是7点52分钟。‎ ‎  王经理步行时间是从6点40分到7点52分,共行72分钟。‎ ‎  因此,汽车速度是王经理步行速度的72÷8=9(倍)。‎ ‎【倍数问题】‎ ‎  例1 仓库里有两个货位,第一货位上有78箱货物,第二货位上有42箱货物,两个货位上各运走了相同的箱数之后,第一货位上的箱数还比第二货位上的箱数多2倍。两个货位上各运走了多少箱货物?‎ ‎  (1994年天津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因为两堆货物各运走相同数量的货物之后,第一堆比第二堆货物多2倍。即此时第一堆货物是第二堆货物的3倍。‎ ‎  所以,42的3倍的积与78的差,就是两堆中各运走货物的箱数的2倍。故两个货位各运走的货物箱数是(42×3-78)÷2=24(箱)。‎ ‎  例2 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是多少元?‎ ‎  (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复赛试题)‎ ‎  讲析:我们可将二等奖和三等奖都换成一等奖。‎ ‎  ‎ ‎  如果评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时,每个一等奖的奖金为:0‎ ‎  ‎ ‎  例3 甲、乙两个小朋友各有一袋糖,每袋糖都不到20粒。如果甲给乙一定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2倍。如果乙给甲同样数量的糖后,甲的糖就是乙的糖粒数的3倍。那么,甲、乙两个小朋友共有糖____粒。‎ ‎  (1994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  讲析:甲给乙一定数量的糖之后,甲是乙的2倍。这说明甲乙两个糖数之和是3的倍数;同理,乙给甲一定数量的糖后,甲是乙的3倍,这说明甲乙两个糖数之和又是4的倍数。‎ ‎  所以,甲、乙两人糖粒总数一定是12的倍数。‎ ‎  又,每袋糖都不到20粒,所以甲乙两个糖数之和应为12、24、36中的一个数。‎ ‎  经检验,当总糖数是24时,即甲为17粒、乙为7粒时,符合要求。即两个小明友共有糖24粒。‎ ‎  例4 一小和二小有同样多的同学参加金杯赛。学校用汽车把学生送往考场。一小用的汽车,每车坐15人,二小用的汽车,每车坐13人,结果二小比一小要多派一辆汽车。后来每校各增加一个人参赛,这样两校需要的汽车就一样多了。最后又决定每校再各增加一人参加竞赛,二小又要比一小多派一辆汽车。问最后两校共有多少人参加竞赛?‎ ‎  (全国第一届“华杯赛”决赛试题)‎ ‎  讲析:原来二小比一小多一辆车,各增加一人后,两校所需车一样多。由此可见,一小增一人就要增加一辆车,所以原来汽车恰好全部坐满,即原来一小人数是15的倍数。‎ ‎  后来又增加1人,这时二小又要多派一辆车,所以在第二次增加人数之前,二小的车也恰好坐满。即人数是13的倍数。‎ ‎  因此,原来每校参加的人数都是15的倍数。而加1之后,是13的倍数。‎ ‎  即求15的某个倍数恰等于13的倍数减1。‎ ‎  因为15×6=90,13×7=91,所以,两校各有92人参加竞赛。‎ ‎  从而可知,两校共有184人参加竞赛。‎ ‎【年龄问题】‎ ‎  例1 小明今年5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7倍,再过多少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 ‎  (1993年吉林省“金翅杯”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可先求出当爸爸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时,小明的年龄是多少岁:‎ ‎  (5×7-5)÷(3-1)=15(岁)。‎ ‎  故,再过10年,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 ‎  例2 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祖父今年多少岁?‎ ‎  (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少年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因为今年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所以,年龄差是小明年龄的5倍,即一定是5的倍数。‎ ‎  同理,又过几年后,祖父的年龄分别是小明年龄的5倍和4倍,可知年龄差也是4和3的倍数。而年龄差是不变的。‎ ‎  由3、4、5的公倍数是60、120、……可知,60是比较合理的。所以,‎ ‎  小明今年的年龄是60÷(6-1)=12(岁);‎ ‎  祖父今年的年龄是12×6=72(岁)。‎ ‎  例3 1994年姐妹两人年龄之和是55岁。若干年前,当姐姐的年龄只有妹妹现在这么大时,妹妹的年龄恰好是姐姐年龄的一半。姐姐是哪一年出生的?‎ ‎  (长沙地区数学竞赛预选赛试题)‎ ‎  讲析:设若干年前,妹妹的年龄为x岁,则现在妹妹为2x岁;姐姐在“若干年前”那一年的年龄也为2x岁,则姐姐现在的年龄为3x岁。‎ ‎  由2x+3x=55,可知,x=11。‎ ‎  所以,今年姐姐的年龄是3×11=33(岁)。‎ ‎  故姐姐是1960年出生的。‎ ‎【时钟问题】‎ ‎  例1 把一个时钟改装成一个玩具钟,使得时针每转一圈,分针转16圈,秒针转36圈。开始时三针重合。问:在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三针重合了几次?(不计起始和终止的位置)‎ ‎  (全国第三届“华杯赛”决赛口试试题)‎ ‎  讲析:如图5.39,设时针和分针第一次在B点重合。从开始到重合,时针走了AB,而分针走了一圈后再又走AB。‎ ‎ ‎ ‎   ‎ ‎ ‎ ‎   ‎ ‎  例2 7点____分的时候,分针落后于时针100°。‎ ‎  (上海市第五届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7点整时,分针落后于时针210°,时针每分钟走0.5°,分针每分钟走6°,依照追及问题有:‎ ‎  (210-100)÷(6-0.5)=20(分钟)。‎ ‎  故,在7点20分钟的时候,分针落后时针100°。‎ ‎【其他问题】‎ ‎  例1如图5.40是一个围棋盘,还有一堆围棋子,将这堆棋子往棋盘上放,当按格点摆成某个正方阵时,尚多余12枚棋子,如果要将这个正方阵改摆成每边各加一枚棋子的正方阵,则差9枚棋子才能摆满。‎ ‎  问:这堆棋子原有多少枚?‎ ‎  (全国第四届“华杯赛”决赛口试试题)‎ ‎  讲析:把这堆棋子摆成正方形实心方阵,还多余12枚,若把这个正方阵每边各加一枚棋子时,其贴边加上的棋子为12+9=21(枚)。‎ ‎  所以,新方阵每边棋子数为(21+1)÷2=11(枚)。从而可知,原来这堆棋子共有11×11-9=112(枚)。‎ ‎  例2 小玲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80米,结果比上课时间提前6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迟到3分钟,小玲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远?‎ ‎  (西南地区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本题属于盈亏问题,提前6分钟和迟到3分钟,所相差的距离,是由于每分钟相差30米而造成的。‎ ‎  ∴(80×6+50×3)÷(80-50)=21(分钟);‎ ‎  80×(21-6)=1200(米)‎ ‎  即小玲家到学校有1200米。‎ ‎57、等积规律 ‎  【三角形等积的基本规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例如,在图1.32中,D是BC的中点(即BD=DC),则△ABD与△ACD的面积相等。(等底同高)‎ ‎  【三角形等积规律推论】由三角形等积这一基本规律,可以推出下面几个结论。‎ ‎  结论1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公共的底边,且这底边所对的顶点所在直线,与这底边平行,则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  例如,在图1.33中, A1A2的连线与BC平行,则△A1BC与△A2BC的面积相等。‎ ‎  结论2 在两个三角形中,若相等的底在同一直线上,底所对的顶点在与底平行的另一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  例如图1.34中的△A1B1C1与△A2B2C2,它们的底B1C1=B2C2,并且底同在直线B1C2上,顶点A1、A2的连线A1A2,与B1C2平行,那么△A1B1C1与△A2B2C2的面积便是相等的。‎ ‎  结论3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被分成了n等分,并把这些等分点与顶点连结,那么这个三角形就被分成了n+1个等积的三角形。‎ ‎  例如图1.35中,BC被点D1、D2、D3、D4、D5分成了六等分,则△ABC的面积也就被AD1、AD2、AD3、AD4、AD5也分 ‎  成了六等分。即△ABD1、△AD1D2、△AD2D3、△AD3D4、△AD4D5、△‎ ‎ ‎ ‎  结论4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另一个三角形底的几倍,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另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几倍。‎ ‎  例如,在图1.36中,△ABC的高AD,和△A払扖挼母逜扗捪嗟龋珺C=3B扖挘敲础鰽BC的面积,便是△A払扖挼拿婊—3倍。‎ ‎58、等分图形 ‎  【均分整体】有些几何问题,只要把大图形均分为若干个小图形,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  例如,下面两图中的正方形分别内接于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内接指四个顶点全在三角形的边上)。已知左图(图4.11)中正方形面积为72平方厘米,求右图(4.12)中正方形的面积。‎ ‎  由于左右两个三角形完全相同,我们不妨把这两个图形进行等分,看看这两个正方形分别与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样的关系。等分后的情况见图4.13和图4.14。‎ ‎  ‎ 积是 ‎  ‎ ‎  图4.12的正方形面积是 ‎   ‎ ‎  【均分局部】有些几何问题,整体的均分不太方便,或不能够办到,这时可以考虑把它的局部去均分,然后从整体上去观察,往往也能使问题获得解决。‎ ‎  例如图4.15,在正方形ABCD中,画有甲、乙、丙三个小正方形。问:乙、丙面积之和与甲相比,哪一个大些?‎ ‎  大家由前面的“均分整体”已经知道,像甲、乙这样的两个正方形,面积不是相等的。如图4.16,经过等分,正方形甲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正方形丙的面积等于△EDF的一半,正方形乙的面积等于梯形ACFE面积的一半。这样,一个大正方形ABCD,就划分成了三个局部:等腰直角△ABC;等腰梯形ACFE;等腰直角△EDF。其中甲、乙、丙的面积分别为各自所在图形的一半,而△EDF的面积加梯形ACFE的面积等于△ADC的面积,即等于△ABC的面积。所以,乙、丙面积之和等于甲的面积。‎ ‎59、抽屉原理问题 ‎ ‎  例1 袋子里有红、黄、黑、白珠子各15粒,闭上眼睛要想摸出颜色相同的五粒珠子,至少要摸出______粒珠子,才能保证达到目的。‎ ‎  (1992年福州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从最好的情况着手,则摸5粒刚好是同色的,但是不能保证做到。要保证5粒同色,必然从最坏情况着手。‎ ‎  最坏情况是摸了16粒,这16粒珠子中没有一种是5粒同色,也就是说有4粒红色、4粒黄色、4粒黑色和4粒白色的。现在再去摸一粒,这一粒只能是四色之一。‎ ‎  所以,至少要摸17粒。‎ ‎  例2 在一个3×9的方格里,将每一格随意涂上黑色或白色,试说明不管怎样涂,至少有两列的着色是完全相同的。‎ ‎  (“新苗杯”小学数学邀请赛试题)‎ ‎  讲析:可用两种颜色涂每一列的三格,它共有8种情况,如图5.89所示。‎ ‎   ‎ ‎  那么,剩下的一列不管怎样涂色,一定是上面8种中的一种。所以它至少有两列的着色是完全相同的。‎ ‎  例3 把1、2、3、……、10这十个自然数以任意顺序排成一圈,试说明一定有相邻三个数之和不小于17。‎ ‎  (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  讲析:因为1+2+3+……+10=55。这十个数不管怎样排列,按每相邻三个数相加,共分成了10组,每个数都加了3次。‎ ‎  10组之和是165,平均每组为16,还余5。然后把5分成几个数再加到其中一组或几组中,则肯定有一组相邻三个数之和不小于17。‎ ‎60、扩缩图形 ‎  【扩图】 解题时,将几何图形扩大,有时候能使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  例如,图4.43是一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其中的直角三角形BOC的直角边为6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  本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只要用扇形面积减去直角三角形面积就行了。但是同学们暂时还未学求扇形半径R的方法,怎么办呢?‎ ‎  由扇形的圆心角为45°,我们不妨将其扩大一倍,如图4.44所示。由此图可以求出三角形DOB的面积为 ‎  ‎ 可知 ‎  ‎ ‎  ‎ ‎  ‎ ‎  扩大后的阴影部分面积为 ‎  56.52-72÷25=6.52-36‎ ‎  =20.52(平方厘米)‎ ‎  所以,原图所求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0.52÷2=10.26(平方厘米)‎ ‎  这是个将图形整体扩大的例子。可否只将图形的某一个局部扩大,来求得问题的解答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 ‎  如图4.45,图中的扇形半径为8厘米,圆心角为4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  当然,这道题也可以将整个图形扩大一倍,去寻找答案。不过,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空白部分(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不妨以8厘米为边长,作一个正方形,这正方形面积便是空白三角形面积的4倍(即只将局部三角形面积扩大4倍)。于是空白的三角形面积便是 ‎  8×8÷4=16(平方厘米)‎ ‎  所要求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便是 ‎ ‎   ‎ ‎  【缩小研究对象】 有些图形从整体上研究,由于图形较为复杂,难以一下子解决问题,若根据图形特点,缩小研究范围,往往能较快地找到答案。‎ ‎  例如,图4.46是一块黑白格子布,白色大正方形边长10厘米,白色小正方形边长4厘米。这块布的白色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  图形令人眼花缭乱,增大了解题时的难度。不过,仔细一看,就可发现它由9块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组成,我们只要研究其中一个小图形(如图4.47)的白色图形占整个图形的百分之几,就足以解决问题了,所以,题目的解答可以是 ‎  (10×10+4×4)÷[(10+4)×(10+4)]‎ ‎  =116÷196‎ ‎  ≈0.592=59.2%。‎ ‎  又如,图4.48是一个对称图形。‎ ‎  问:图中的黑色部分与阴影部分比较,是黑色部分的面积大,还是阴影部分的面积大?‎ ‎  因它是个对称图形,可如图中虚线那样画两条直线,将它平分为四个部分。解题时,我们不必研究整个图形,只要研究它的四分之一就行了。‎ ‎  ‎ 角扇形的面积。再由对称关系可知,图形中两个空白部分的大小是相等的,故用图中的上半部分减黑色部分所得的空白部分,等于下面半圆面积减“卵叶形”阴影部分所得的空白部分。在这一等式中,既然被减数和差都相等,那么减数(黑色部分和叶形阴影部分)也必定是相等的。于是可推出,整个图形的黑色部分和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必定是相等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