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2.00 KB
  • 2022-02-15 发布

人教版6年级下语文课件:第一单元-顶碗少年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顶碗少年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 下册 赵丽宏, 1951 出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上海人。发现和表现社会生活和自然的美,是赵丽宏散文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感情真挚细腻,文风清丽典雅,被誉为 “ 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 ” 。代表作有 《 三峡船夫曲 》 、 《 雨中 》 、 《 学步 》 、 《 雨中的鸽子 》 等。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顶碗少年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却让作者念念不忘,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作者为什么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呢? (因为这件事启迪作者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那就是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能退却,而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被顶碗少年坚持到底的精神震撼,所以念念不忘。)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 自由朗读 3 — 7 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 …… 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 ——— 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 …… 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面对两次表演的失败,顶碗少年的表现又有了哪些变化?是谁?是什么力量是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表演?请大家读一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 “ 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 ” 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 ……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 请大家想一想,这位白发老人究竟低声说了句什么话,使之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得少年 “ 镇静下来 ” ?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 _____________ 。少年心想 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少年在老者的安慰和鼓励下再次鼓起勇气,终于表演成功,难道仅仅是因为老人的一句话吗?还有什么促使他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开始第三次表演? 在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白发老者的出现有什么作用?作者对老人进行了怎样的描写来表现他的作用的? 在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失败时,白发老者的出现有什么作用?作者对老人进行了怎样的描写来表现他的作用的? 老者的出现首先是推动情节继续发展:引出在老者的鼓励下,顶碗少年继续进行第三次表演;烘托顶碗少年勇敢面对失败的精神品质。 作者描写了老人的外貌、神态、动作。外貌抓住了体格、手里的道具,暗示了老人的身份和他上台的目的;神态和动作抓住了微笑,抚摩肩胛、轻轻摇撼,表现了老人的镇定和安详,稳定了少年不安的情绪,给予少年鼓励和安慰;也给大家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文章主要表现的是顶碗少年的精神品质,老者不管说什么,最终还是要靠顶碗少年自己鼓起勇气再表演。所以不写是为了不喧宾夺主。 请大家想一想,三次描写少年表演顶碗的过程,为什么第 3 自然段很详细地写了整个表演的过程,而第 6 、第 7 自然段却只描写了最后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的完成情况,其他就不写了? 因为对顶碗少年来说,表演最后的成功在于完成最后一组较难的动作。第一次表演时,前面的动作描写的越详细,精彩,就越突出后面的动作难度大,表演成功的难度大,形成反差,也为下文表演失败,出人意料作了铺垫。而到了第 6 段、第 7 段,对顶碗少年和观众来说,前面的表演已经不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了,只有最后一组动作是否能完成才是重点,所以其他就不写了,只重点描写最后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了。 在第 3.4 自然段里,作者对顶碗少年的正面描写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启发? (不同的情景里,描写的内容要有取舍,不能什么都写,重复写。对人物的描写要符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身份。要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变化描写。) 请大家再读文章的第 3-7 自然段,思考:在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中,观众们、他的表演伙伴们都有哪些表现?描写他们表现的变化各有什么意义呢? 观众们由喝彩、惊羡到惊呆再到陶醉,几个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再到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后一片喧哗,有人大声的喊,好多人附和着喊,再到静得没有一丝儿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最后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伙伴们以一位姑娘为代表,不慌不忙扫掉碎瓷片。观众的变化烘托出这场表演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因为连续失败,变得离成功远了,难度大了,也更加突出了顶碗少年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决心难能可贵。伙伴们的表现揭示了少年有勇气的来源。 我们把文中对顶碗少年的直接描写又称为正面描写,把文中其他烘托顶碗少年精神品质的人和物的描写称为间接描写或者侧面描写。这两种描写担当的作用虽然不同,但都是为表现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质服务的。写作中注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结合,能使故事的情节曲折动人,人物的形象生动感人。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 从文中的省略号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们,通过大家对这篇课文的朗读,你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一次成功的表演吗? 面对困难和失败,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同学们,通过大家对这篇课文的朗读,你认为顶碗少年的表演是一次成功的表演吗? 如果顶碗少年的第三次表演仍然没有成功,你觉得他该怎么办?是放弃了,不再表演,还是继续表演第四次?如果你就是顶碗少年,你会怎么做? 表演结束后,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这位顶碗少年?向他提些什么问题呢? 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