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13 KB
  • 2022-02-15 发布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湘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教 学 设 计 21‎ 第1课 我们去旅行 ‎【教学目标】‎ ‎1.根据假定的旅行情境,画一画自己的旅行物品,并以旅行包为主体,把它与其他生活用品一起合理安排在画面之中。 ‎ ‎2.能根据客观物象的内在结构、比例,用流畅的线条塑造旅行用品。 ‎ ‎3.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能用文字、图像形式记录、整理旅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 ‎4.能运用简单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原理,集体合作制作一个集锦本。 ‎ ‎5.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 ‎ ‎1.教师讲自己亲身经历的旅行笑话,说明旅行前物质准备的重要性。 ‎ ‎2.学生说说自己最希望到哪里去旅游。 ‎ ‎3.细心思考出行前的物质准备。根据当地的天气、地理环境、自己的生活需要进行准备(例女百:路线图、备忘录、衣服、雨伞、洗漱用品、零食、药品、钱、照相机等)。 ‎ 课件展示要准备的物品 ‎ 二、观赏背包 ‎ ‎ 1.出示背包,引导观察、思考: ‎ ‎(1)旅行使用的包应该有哪些功能、样式? ‎ ‎(2)这些产品的结构、材质、构成、各部分的比例是怎样的? ‎ ‎2.了解背包的结构。 ‎ ‎(1)背包的结构:圆柱体、圆球体、立方体、三角锥体。 (2)构成:功能袋、背带、拉链、装饰图案。 (3)材质:皮革、帆布、尼龙布料、普通布料。 (4)样式:手提、肩挂、背负、一个功能袋、多个功能袋组合、附件、纽扣。 ‎ ‎ 课件展示不同种类的包 ‎ ‎1.旅行包 ‎ ‎2.会议、公务包 ‎ ‎3.购物的手袋 ‎ ‎4.时装包 ‎ ‎5.书包 ‎ 课件展示背包的结构、构 成、材质、样式 ‎ ‎ 三、绘画指导 ‎ ‎1.教师示范画背包,学生总结步骤、方法。 ‎ 21‎ ‎2.小结表现方法: ‎ ‎(1)抓住背包的外形特点与哪种立体形相近。 (2)从不同角度观察背包。 (3)表现背包的背带、拉链等细节。 (4)添画生活用品,学生做教材中的小训练。 ‎ 课件演示步骤: ‎ 背包摄影图片----背包的剪影----与背包近似的立体形----背包的线描作品----添加生活用品 ‎ 四、作品欣赏 ‎ ‎ 1.欣赏学生作品。 ‎ ‎2.分析学生作品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 ‎(1)背包的形体画得比较准确,构图大方。 ‎ ‎(2)线条流畅,有疏有密。 ‎ ‎(3)注意了细节描绘。 ‎ ‎(4)生活用品的摆放有紧有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 ‎ 展示学生作品 ‎ 五、学生作业 ‎ ‎1.学生自由摆放自己的书包和水壶。 ‎ ‎2.学生进行观察性绘画。 ‎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 六、评析交流 ‎ ‎1.学生作业展示。 ‎ ‎2.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 ‎ ‎3.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活动二的学习资料。 ‎ ‎【教学后记】‎ 第2课 光影变幻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 21‎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 ‎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 多媒体课件演示画家名作以及优秀的摄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揭示《光影变幻》的课题。 ‎ 尝试表现 ‎ 探究方法 ‎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 ‎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板书,图片、铅笔、纸等。 ‎ 深入感知 ‎ 巧妙联想 ‎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画板、铅笔、画纸及轻 音乐。 ‎ 赏析作品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拓展思路 ‎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 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 效果。 作品、评分记录卡。 ‎ 表现创作 ‎ 总结评价 ‎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展示板、作业, 播放轻音乐。 ‎ ‎【教学后记】‎ 21‎ 第3课美丽家园 ‎【教学目标】‎ ‎ 让学生通过对周围景物的观察、记忆和想象,用集体讨论、集体创作的方式画出自己美丽的家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加强相互合作的群体意识,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 ‎1.集体创作,相互合作完成绘画作业。‎ ‎2.集体讨论绘画题材、内容绘画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和采用什么绘画方法。‎ ‎【课前准备和作业要求】‎ ‎1.实物投影机。‎ ‎2.为学生提供绘画材料——大画纸。‎ ‎3.学生代色纸、各色碎布、剪刀、颜色、胶水。‎ ‎4.要求4—8人组成一组,用集体创作的方式画出自己生活周围环境,要求突出景物形象特征,色彩鲜明,表现形式不限,但要统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图例,说明家园是我们生活、成长的地方,每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并有深厚的感情,画出来很有意义。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分析课本图例,启发学生讲述三幅同龄人创作的《美丽的家园》L具有什么地方特点。‎ ‎1.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了城市小朋友家居特色和少儿活动中心去活动的情景。‎ ‎2.用壁画的形式表现了金秋时节农村丰收的景色和农村家居的美丽风光。‎ ‎3.请你讲一讲自己家居周围有什么特别的景物?‎ ‎ 如小区的特色,儿童乐园、儿童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都可以选入画中。‎ ‎(三)绘画步骤:‎ ‎1.构思。集体讨论绘画的题材、内容、确定选取哪些有特色的景物,有什么样的手法表现,用一人先画出大体构图。‎ ‎2.根据各人的长处分工绘画,各人所画的景物形象的大小、色彩和表现手法均要以总体构图为依据,通力协作,力求整体效果统一。‎ ‎3.选一位同学对画面作统一整理。‎ ‎(四)作业要求:‎ ‎8人为一个创作小组,共同构思商议画面的大小(一般用横副,用全开纸3—5张合并使用,大小共同讨论确定),构图及手法表现,然后分工合作(例如有画房子,有的添树木,有的画人物……),画出当地景物特色。本课要求完成草稿。‎ ‎(五)学生分组集体创作,教师辅导,出现问题时共同讨论解决。‎ 21‎ 第二课时 本节课继续完成集体创作画《美丽的家园》,重点在于形象刻划。‎ ‎(一)分析课文中的学生作品,提出用不同表现形式绘画时所要注意的事项。‎ ‎1.色彩画:①颜色要鲜明。‎ ‎②注意对比色和谐。‎ ‎2.线描画: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和黑白灰调子的处理。‎ ‎3.剪贴画:注意发挥材料质感的美,注意色彩的搭配。‎ ‎(二)学生继续进行集体创作。教师鼓励学生团结合作,努力完成一幅《美丽的家园》,集体创作画,看哪一组画最好、最美。‎ ‎(三)讲评作业,师生共同评议作品,请同学谈谈绘画感受。把作品展览在学校中心的地放,让全校师生共欣赏。 ‎ ‎【教学后记】‎ 第4课 编花篮 ‎【教学目标】 ‎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 ‎2.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 ‎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 ‎2.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花篮 ‎ ‎【学习方法】观察、讨论,小组合作动手制作法 ‎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 ‎ ‎1.播放歌曲《编花篮》,从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 ‎2.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分小礼物。出示一个自编的装饰精美的花篮。伴着音乐,手拎小花篮从各个方位展示给学生们看,这是老师自己动手编的。 ‎ ‎3.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到这些精美的花篮,你想说些什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编花篮? ‎ 21‎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自己编制花篮,享受劳动的乐趣。板书课题 ‎ 二、观察,讨论,探索新知, ‎ ‎1.师把自制的花篮每组分发一个,请学生首先从外观上观察花篮,然后动手拆花篮。要求学生自己认真观察: ‎ ‎(1)花篮由几部分组成 ‎ ‎(2)各部分怎么做(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拆开) ‎ ‎2.各小组讨论花篮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 ‎ ‎3.学生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 ‎4.老师在学生汇报的在基础上小结,用课件播放编花篮的过程:花篮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装饰物几部分组成,及量、剪、粘、编、卷、贴的制作过程。 ‎ 三、合作享受制作快乐(放轻音乐) ‎ ‎(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1〉全班分五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五个展示台) ‎ ‎① 制作时比一比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 ‎ ‎② 制作后比一比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 ‎ ‎〈2〉注意使用刀具安全性,保证室内卫生 ‎ ‎(二)制作: ‎ ‎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 ‎ ‎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小花篮。 ‎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 ‎(三)活动预设: ‎ 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可能: ‎ ‎1.小组分工不合理,致使制作进度慢,师及时给予指点。 ‎ ‎2.在纸编小辫的过程中,可能出现:A一人牵绳一人编;B一人牵绳两人编;C两人相对同对编。师在巡视过程中,评价表扬C种方法,鼓励学生提高效率。 ‎ ‎3.学生在制作小辫时可能不用手编,而是用手搓小绳,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有创意,师应给予鼓励。 ‎ ‎4.学生在盘绕粘小辫时,可能出现:A固定花篮转动小辫;B手持小辫转动花篮。师鼓励生用B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盘绕速度快些。 ‎ 四、成果展示 ‎ ‎1.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 ‎2.学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 21‎ ‎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 ‎4.师生评价 ‎ ‎(1)评价最佳作品。 ‎ ‎(2)对其它作品抓住优点给予肯定。(每一个花篮的制作都有它最闪亮的一点,老师要善于发现给予肯定) ‎ ‎(3) 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 五、课堂小结 ‎ ‎【教学后记】‎ 第5课 纸魔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过程与方法]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课型】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过程与方法]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课型】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21‎ 教师在课前运用“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制作一件双色对比色调的编纸条作品。选用不同颜色同等长度的纸条,在作品背面将有关纬条加长,加长部分隐藏在作品背面。‎ ‎1.展示这件“一提一压”双色编纸条作品正面。‎ ‎2.教师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双色编纸条作品变成三色编纸条作品。‎ ‎3.再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三色编纸条作品变成四色编纸条作品。‎ ‎4.展示一件协调色调编纸条作品,和这件冷暖对比色调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5.完整展示一件编纸条作品的正面和背面。‎ ‎6.揭示课题——编纸条。‎ 二、方法探究 ‎1.学生自学教材左页的制作步骤和制作图示。‎ ‎2.师生讨论:‎ ‎3.学生上台尝试“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 三、创新探索 ‎1.教师问:怎样让你的编纸条作品与众不同?学生自学教材右页的创新方法。‎ ‎2.师生讨论,小结创新方法:‎ ‎(1)纬条:改变纬条的材料和宽度。‎ ‎(2)经条:改变经条的形状和宽度,如折线形、‎ 弧线形。‎ ‎(3)穿编方法:改变提压数目,如两提一压或一提三压。由此作品可分为抽象类和具象类的变化。‎ 四、欣赏评价 ‎1.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制作热情,并使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活动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过程与方法]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编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课型】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彩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学过程】‎ 21‎ 一、思维拓展 ‎1.展示、欣赏几件不同尺寸的编纸条作品,问学生它们适合用在哪里?‎ ‎2.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设想。‎ ‎3.教师出示一张未经装饰的贺卡用纸和一本书。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将编纸条作品改装、组合成贺卡、书签、包书纸等。‎ 二、创造表现 ‎1.学生之间交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明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实用的编纸条作品。‎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三、欣赏评析 ‎1.展示作品,欣赏评析。‎ ‎2.学生下位,自由欣赏他人作品,交流感受。‎ ‎【教学后记】‎ 第6课 秦陵兵马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 ‎3.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 ‎【教学重难点】‎ 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 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观察分析 ‎ 研究讨论 ‎ 21‎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 ‎ ‎(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 ‎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 么特点? ‎ ‎(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 ‎3.观察陶俑 ‎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 ‎(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课件播放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考古工作细节。 ‎ 图片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 展示,让学生参观秦陵的一号坑和二号坑.重点从各个角度展示不同的陶俑。‎ ‎ ‎ 第二课时 创造表现 ‎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 ‎ ‎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 ‎3.教师示范。 ‎ ‎(1)团泥。 ‎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播放古典音乐. ‎ 课件出示姿势不同的几种陶俑 (将军俑、跪射俑、说唱俑、歌舞俑)供学生参考。 ‎ 21‎ 作品反馈 ‎ 总结拓展 ‎ ‎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 ‎ 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 ‎ ‎【教学后记】‎ 第7课 小园艺师 ‎【教学目标】 ‎ ‎1.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造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 ‎ ‎2.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的平面设计图。 ‎ ‎3.大胆收集和利用材料制作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 ‎ ‎4.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 揭示课题 ‎ 直入主题 ‎ 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 ‎ 在《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的音乐声中,把学生带入新课学习。 ‎ 教师小结 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 ‎ 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 ‎ 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 ‎ ‎ ‎ 21‎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 欣赏引导 ‎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园林图片,在欣赏中,我们扩大眼界,积累素材,思考园林设计的一般内容和布局方式。‎ 互动交流 在学生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类总结。 ‎ 一般内容: ‎ 山石:假山、石碑、石柱、雕塑„„ 水:水池、小溪、喷泉„„ ‎ 树木花草:独立大树、成行小树、成片的小灌木造型„„ ‎ 路桥:石桥、木桥、直路、弯道、梯„„ ‎ 建筑、配景:亭子、走廊、路灯、坐椅„„ ‎ 布局方式:中轴对称式、散点分列式、点线面结合。 ‎ 板书要点。‎ 示范提示 ‎ ‎1.设计一幅园林全貌的平面图,须采用俯视图画法。 ‎ ‎2.先总体布局,后局部细画,注意近大远小, ‎ ‎3.先画近景,后画远景,注意画出一定立体感。 ‎ 自主创作 ‎ ‎1.自主选择为学校或为社区绿化地设计规划图。 ‎ ‎2.注意要新颖独特,有创意。 ‎ ‎3.可以为自己设计的园林命名。 ‎ ‎【教学后记】‎ 第8课 田间的精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多种色彩描绘田野;‎ ‎[能力目标]记忆、想象能力和以线布局以色构成的表现力;‎ 21‎ ‎[情义目标]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习内容】 ‎ 本课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水笔的流畅,油画棒的厚重),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借助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进行随意交织的布局划分;认识常用的颜色,在划分的各区域中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教学重点】‎ 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线线交织,构成田野:‎ ‎1、我们把画纸想象成一片肥沃的土地,现在熊老师牵着大家在这画纸上散步,我们随意的走着,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再从另一个方向走一走?三条路,把这片土地分成了好多块田地了,这几块太大了点,谁能画条小路再分一下?谢谢你,又多了几块地了。‎ ‎2、现在我们换一种走法,在这片更广阔平整的土地上,我们快速的直直的开垦农田,老师快速示范用直线分割田地。请一位喜欢直线的同学帮我再分分。‎ ‎(二)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有了这么多田地,种点啥呢?‎ ‎1、我们来向农民伯伯学习学习。农民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识抢答。(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3)、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 ‎4)、这是什么颜色?——棕色的土壤。‎ ‎5)、这个呢?——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有这么多颜色!‎ ‎2、现在农民伯伯请我们坐飞机,去参观他们耕耘的田野,出发吧!(课件飞机飞,综合图)‎ 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三)启发想象,涂画田野:‎ 21‎ 看完了农民伯伯的田野,农民伯伯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来试试。‎ ‎1、师生共同尝试大片涂色(哪里也种这个呢?)、线条排列(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点点播种(表现苗、花、果子)、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2、这几片中间还留了一块画什么颜色好呢?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 ‎3、如果你想还可以在一个田里画个田野守护精灵或者是收割机、稻草人、谷仓。‎ ‎(四)欣赏范作,明确目标:‎ ‎1、看看小朋友的画作,他们希望的田野是什么样子。‎ ‎2、作业要求:线线交织、块块涂色,画出一片心中的田野。‎ ‎(五)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六)展评作业,在歌声中结束本课。(制作“希望的田野”展示板)‎ 看到这么美丽充满希望的田野,农民伯伯忍不住要唱一首田间小调了,我们来听一听,学一学。 ‎ ‎【教学后记】‎ 第9课 生命的甘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水资源现状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2.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学习并设计保护水的招贴画。 ‎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节水和环保意识,尝试设计招贴画。‎ ‎【教学难点】招贴画创意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 课件出示课题:生命的甘露 众所周知,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方,人们很难想象,没有水的情景,那么今天就让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面临何种绝境。课件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造成的可怕景象让学生观看。‎ 环节二:预习反馈 21‎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差不多都被水包裹着,为什么又缺水呢?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都来保护和爱惜水?‎ 环节三:探究方法 为让更多的人爱惜和节约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设计招贴画。‎ ‎1.出示学习要求:‎ 欣赏课本中的三幅招贴画,说说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 找一找作品的相同特点,试着总结招贴画由那几要素组成。‎ 教师小结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①.主题与画面要明确、醒目、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使人看着明白。②.主题一般用文字口号来强调,简洁、通顺、突出。可用拼音或字母加以标示、装饰 ‎2.课件出示两幅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一幅完整,一幅不完整)哪幅是真正的招贴画?师生交流,教师结合图片进行讲解示范。‎ 环节四:自主设计 ‎1.出示作业要求:‎ 拿起我们的画笔,设计一幅招贴画,以无声的呐喊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珍惜生命甘露,保护生命之源!‎ ‎ 2. 出示设计提示和参考 如果没有了水,破坏了水资源,田地将会?江河将会?大自然将会?天上的飞鸟会?水生物又会?人类将?……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设计。‎ 环节五:评价交流 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师生评价交流。 ‎ ‎【教学后记】‎ 第10课 艰苦岁月 ‎【教学目标】 ‎ ‎1、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时代,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美术的社会功能。 ‎ ‎2、用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 ‎ ‎3、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 ‎【教学重难点】 ‎ 21‎ 学会分析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人文内涵 ‎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常规课本 (教师)课件及相关图片 ‎ ‎【教学过程】 ‎ ‎1、情景导入 ‎ ‎1)放映人民英雄纪念碑,引出其中三幅巨大的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中国》 ‎ 问:“你能说出这几幅雕塑各自表现什么历史事件?”教师简要讲述,带动学生对历史革命的红色情绪,引入新课《红色记忆》 ‎ ‎2、深入理解 ‎ ‎1)放映《开国大典》视频,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再放映历史照片中的《开国大典》,影视剧中的《开国大典》,最后引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 ‎2)举例分析《开国大典》,教师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分析作品 ‎ 构图上:‎ ‎(1)左实右虚 ‎ ‎(2)主体人物突出 ‎ 色彩上:‎ ‎(1)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结合 ‎ ‎(2)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绘画 ‎ ‎3)引导学生自主尝试从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启航》、《占领总统府》 ‎ ‎4)将三幅作品结合,提问这三幅画的视觉中心在哪里?画家为何这么处理?引导学生思考整理革命历史题材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内容,创作手法,并强调作品中要突出重点,强化视觉中心。 ‎ ‎3、分析讨论,层层深入 ‎ ‎1)放映《太行山铁壁》《狼牙山五壮士》问:画家采用了什么样构图?画面产生什么气氛?对人塑造又产生哪些影响? ‎ ‎2)放映《支柱》《艰苦岁月》问艺术家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场景表现战争,你可体会艺术家的独具匠心的创作么? ‎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情感、题材去分析作品。‎ ‎4、欣赏评述 ‎ 通过《母亲》和《血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述的方法。 ‎ ‎【教学后记】‎ 21‎ 第11课 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 ‎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 ‎[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回忆交流 ‎1.教师用课件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 ‎(1)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当时的心情怎样?‎ ‎(2)学生回忆并交流。‎ ‎2、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大家通过劳动创造出举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劳动是最为光荣。出示课题《劳动最光荣》。‎ 二、欣赏感受,研究体验 ‎1.欣赏作品《夯歌》。师生讨论:‎ ‎(1)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 ‎(2)画中人物的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来的?‎ ‎(3)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美。‎ ‎3.研究体验。‎ ‎(1)动作模拟。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头部仰府如何变化?‎ 身体摆动如何变化?‎ 手臂起伏如何变化?……‎ 教师结合图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21‎ ‎(2)尝试练习。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比如一个小组的活动:一个学生来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看地下了。)‎ 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 手怎样变化?(一个上一个下。)‎ 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把握动态线。‎ 三、尝试练习。‎ ‎(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单个人物劳动的动态。‎ ‎(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 四、作品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 ‎ ‎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 [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 ‎ [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表扬作品,点明题意 师生共同点评上节课学生作品。‎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我们爱劳动》‎ 二、欣赏名作,感受场景中的劳动 ‎1.用课件播放大师作品《拾穗者》‎ 劳动源自于生活,在18世纪的法国就有一个叫米勒的画家非常喜欢画劳动题材的作品,出示作品《拾穗者》。‎ 教师帮助解读《拾穗者》:画中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3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我们虽然看不清这3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画家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3‎ 21‎ 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地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画面上,画家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两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对农村生活的特别挚爱。‎ 教师小结:选择劳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 ‎2.用课件播放大师作品《夯歌》‎ ‎ 你从作品中感受到怎样的氛围?说说你的感受。‎ 教师帮助解读作品,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挖完路夯平的画面,表现出了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非常高兴的场景。‎ 教师小结:通过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我们发现可以通过表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周围的场景渲染,可以表现劳动中人物的情感以及画家的思想。‎ 三、同龄作品欣赏 用课件展现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小朋友的画,他们是怎么来表现劳动场景的呢?‎ ‎(1)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 ‎(2)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3)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 教师小结:看了这么多其他同学的作品,他们把人物画有趣了,画生动了,关键在于抓住人物的典型动作,并充分利用环境烘托人物。‎ 四、学生作业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给自己画的人物添加一个动人的背景,还可以多添加几个人物。‎ ‎2.也可以重新创作,通过色彩、场景、人物动态表现一个劳动场面。‎ 五、作业展示:展现优秀的作业,说说我画得最棒的地方。‎ ‎【教学后记】‎ 21‎ 第12课 废物新用 ‎【教学目标】 ‎ ‎1.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 ‎【教学重点】 ‎ ‎ 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 活动一: ‎ ‎1. 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 ‎2.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 活动二: ‎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 活动三: ‎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 ‎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 收拾与整理 ‎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 课后拓展 ‎ ‎1.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 ‎2. 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 第二课时 活动一: ‎ ‎1、 同学们,这件工艺品漂亮吗?(漂亮)‎ ‎2、这件工艺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人物) ‎ ‎3、你们能不能看出这件工艺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可让学生用手摸一摸] [学生 21‎ 小结] ‎ 那么,这些材料是从哪里来得呢?[学生自由猜] ‎ 小结:这么精美的工艺品都是用一些废弃物做成的。‎ 活动二: ‎ ‎1.材料展示: ‎ 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旧之后都会被我们丢弃掉,你能举例来说一说吗?[学生交流] 你今天都带来了哪些废旧物品?[学生展示] ‎ ‎2.分析: ‎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废弃物都是什么形状?都有哪些颜色?[分析造型与色彩] ‎ ‎3.构思练习 ‎ ‎[讨论形象的组合与材料的选择] ‎ 出示几样大小不同的废弃物,请学生进行联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一个简单的草图。 交流构思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4.制作步骤 ‎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将自己手中的废弃物来设计一下使其变废为宝呢? 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进行制作呢?请同学们分组交流拿出制作方案来。 请学生进行小结。‎ ‎5.欣赏 ‎ 课本中就有许多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的工艺品,请大家来欣赏一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 小结:我认为在这些工艺品中一些小的装饰运用的十分巧妙,真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都可以运用什么材料来做小的装饰呢?[学生交流] ‎ 活动三: ‎ 我要开一个工艺品商店,我这个工艺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艺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用废弃物来制作而成的。而你们就是这些作品的设计师,好,就请大家快动手吧。 ‎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几个人完成一件作品。能力弱的同学可以进行临摹制作,也可以制作的形象简单。 [放音乐] 小结: ‎ 今天是我们工艺品商店开业的日子,请大家来当顾客选择你最喜欢的工艺品。 ‎ ‎【教学后记】‎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