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6 KB
  • 2022-02-15 发布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创新教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创新教案 ‎ 《匆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溜去、挪移、旋转、凝然、空虚、叹息、徘徊、薄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感触写下来。‎ 教学方法 ‎1.“读、思、议、导”结合法。‎ ‎2.“读、写”结合法。‎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问题导入,引发思考。‎ 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下,按80岁计算,能有多少天?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天?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过计算,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而让学 生感受到时间匆匆,为下面学习文章打下基础。) 二、检查预习,过关字词。‎ ‎(一)词语检查 ‎1.小组合作读词,抽写,小组长将本组出错最多的字写到黑板上。‎ ‎2.集体交流,学写“蒸”字。‎ ‎(1)师板书演示“蒸”字笔画、笔顺,‎ ‎(2)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同桌交换评价:正确加一颗星,美观加一颗星 ‎3.检查读词 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匆匆 一去不复返 头涔涔 泪潸潸   挪移 ‎ 跨过 溜走 蒸融  遮挽   徘徊 ‎(1)指名读,随机正音:徊 (huái) 旋转(zhuàn)‎ ‎(2)齐读。‎ ‎(二)借助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1.将词语重新分组,自读思考:‎ 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每组分别是描写什么的词语 匆匆 一去不复返             (时间特点)‎ 挪移 跨过 溜走 蒸融        (时间是怎样逝去的)‎ 头涔涔 泪潸潸  遮挽 徘徊   (作者感叹)‎ ‎2.把括号里的词语连起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借助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大意,这是理清文章脉络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哪里去了呢?)作者通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告诉读者时间飞逝,我们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行文的,请用简单的语句试着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 ‎(1)作者先提出问题;(2)回顾自己已走过的八千多日子,无限感慨;(3)然后重点写日子是怎样稍纵即逝的,具体回答了开头的提问;(4)引发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5)最后一句照应开头。‎ 四、认识作者,加深体会。 1.出示作者简介,加深学生的感受。‎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写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师总结。‎ 他自己就是珍惜时间的典范。我们也应该做珍惜时间的人,从而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回顾本课学习收获,鼓励课后继续背诵并抄写1、2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文的课后习题中有背诵课文的要求。教师要从关注过程、教给方法、培养语感入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背诵的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                第二课时 一、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作者为什么能把情感表达得如此细腻呢?默读课文,看这篇文章有什么特别之处。‎ ‎(《匆匆》这篇散文以叙事、抒情为主,运用了排比、设问、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让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也真切感受到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惋惜。)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让学生找到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初步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 二、汇报交流,感受语言。 1.你认为作者这篇文章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感受深刻的地方及时做好批注。 预设:‎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 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把过去的日子比作“轻烟”“薄雾”,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不可挽回,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3.教师随机出示一些名家对朱自清文章的评价。‎ 出示评论朱自清的资料摘录: (1)“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本国的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2)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的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        ——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3)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可是他的注重语言,绝不是堆砌词藻。        ——朱德熙《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评价和名家的评价互相对照,一是给学生成功感;二是让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规范起来,不能漫无目的;三是从不同的侧面为学生提供思想的借鉴。) 4.随机出示朱自清本人对写文章的感受: ——“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却在情感的浓厚。” ——谈描写“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的秘密”,只有这样“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的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设计意图:出示作者本人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写作的本质是浓厚的情感和细致的观察,而不光是词句的运用,使学生对写文章用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课堂练笔,学习写法。‎ ‎1.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天吗?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了哪些感慨?‎ ‎2.师引导学生概括第4自然段作者对“时间之流”发出的感慨:‎ ‎(1)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2)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3)对要有所为的渴求。‎ ‎3.时光如水,匆匆逝去,作者在感慨、自责之余,表达的是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的决心。同学们,读了课文,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赶紧拿起笔,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用一段话把你的感触写下来吧!‎ ‎4. 自由练写。‎ 例: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回忆罢了,只有向往罢了。在这充满童真与欢乐的童年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落花,被流水冲走了,如露珠,被阳光蒸发了;六年时光仿佛弹指一挥间,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我留着些什么记忆呢?我何曾留着像雾般朦胧的记忆呢?我匆匆地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匆匆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要这般匆匆的度过这一生啊?‎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时间的文章、格言、警句、诗词、故事拿出来,读给大家听,讲给大家听,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一是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了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以时间为线索,背诵和理解一些诗词、名句、格言……拓宽语文的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大家的交流、讨论,对时间的流逝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自己现在最想说的话。可以引用刚才交流的一些名言警句。 3.学生练习。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语言,用情感支配语言,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写文章的本质。) 五、分层作业,课外延伸。 ‎ ‎1.教师推荐《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要求学生认真去读。 2.推荐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 3.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是有层次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