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31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组5 家国情怀1.(2018·山西太原一模,24)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A.君权至上意识浓厚B.家庭伦理道德至上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尊卑观念根深蒂固2.公元前7世纪,齐晋两国均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兴兵起事。齐桓公北击戎狄,援救燕国,助邢、卫复国;晋文公兴兵勤王,护遭狄人驱逐的周襄王还都复位,继而灭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国。这些行为( )A.加快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C.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D.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3.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要从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据此分析,墨子认为尚同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是( )A.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B.崇尚法治,反对人治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实现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4.(2018·东北五校期末,7)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n5.(2018·山东青岛一模,29)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意识有所提升B.传统治边政策延续C.确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D.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6.(2018·东北五校期末,16)梁启超从1899年到1903年在《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两种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向国民广泛地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理论和学说,竭力鼓吹民族主义、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民权等资产阶级的思想与精神。这反映出梁启超( )A.认为西学是救亡图存的根本B.引入西方君主立宪政体理念C.力求在西学中找到救国良策D.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7.(2018·山东日照一模,29)中国第一套完整、系统的新式教科书是190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最新教科书》。教科书不仅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还聘请参加编写和审订日本教科书的日本人参与编写。该教科书浓厚的“日本元素”表明( )A.中国人期冀国家富强的愿望强烈B.外国侵略势力力图控制中国教育C.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占据优势地位D.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教育传统相近8.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提到:“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不平等条约”概念呼之欲出。这反映了孙中山( )A.看清了列强侵略的本质B.已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C.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9.(2018·安徽省A10联盟最后一卷,30)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nA.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B.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C.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D.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10.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这些现象反映出( )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中国共产党诞生11.(2018·重庆市主城二模,30)下图是刊登在《申报》上的某商品广告。这则广告反映了( )A.解放东北引发民众对中共的拥护B.民众对民族战争胜利期待的心理C.国人抵制外货支持国货的时代感D.商品销售中蕴含爱国御侮的思想12.(2018·广东广州一模,32)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经济发展落后B.贫富差别不大C.城邦意识至上D.人文思想盛行n答案精析1.C [材料中既体现家庭观念也体现了国家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中既体现家庭观念也体现了国家观念,故B项错误;“忠孝同义……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明显反映家国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强调等级,故D项错误。]2.A [“尊王”突出了华夏国家的主权理念与社会整合意识,周天子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尊王”就是遵从西周的传统国家政治的有序化,“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的一种自觉的族别意识和自我认同,故A正确;B、C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材料的实质,排除;D表述绝对,错误。]3.A [本题考查的是墨子的思想。本题解题的关键语句为建立尚同社会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A为正确选项。B项为当时不存在的思想,C项到秦朝才建立;D项各派的思想融合至今尚未发生,故以上三项均排除。]4.B [“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B正确,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排除C。]5.A [根据材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并结合所学可知,中法战争之后,清政府国家意识有所提升,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变化都是对清政府传统治边政策的突破和发展,故B项错误;清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在入关之后就已臻于完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这些变化侧重于地方政治体制,故D项错误。]6.C [材料表明,梁启超引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学说,意在鼓励国民从中找到救国的正确道路,C项正确;材料表明梁启超宣传西学思想,并没有体现梁启超“认为西学是救亡图存的根本”,排除A项;君主立宪政体理念是由早期维新派引入的,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中国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7.A [据材料“1904年,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日本人参与编写”可知八国联军入侵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清政府进行新政,吸收甲午战败的教训向日本学习,希望能挽救统治危机,故A项正确;据材料“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聘请日本人参与编写”可知政府主动进行教育变革并非外国侵略势力控制中国教育,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政府修改教科书,而不是日本的侵略势力,故C项错误;依所学,浓厚的“日本元素”是当时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结果而非文化教育传统相近,故D项错误。]n8.C [列强侵略的本质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创造条件,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是在20世纪20年代,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孙中山指出了我国近代的条约是在敌强我弱基础上签订的不对等条约,即条约损害了我国的国家主权,故C项正确;D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9.B [作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时间点,即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自然科学事业并没有取得重大成就,故A项错误;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为了提升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和决心,“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的必选项目,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及对“三大发明”认识问题,故C项错误;科学技术成就不属于思想方面,故D项错误。]10.C [根据材料“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知,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11.D [结合材料“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和东北形势,可知此广告以爱国为角度提倡国民使用国货以抵抗日本的侵略,故D项正确。]12.C [经济发展落后,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不能完全表明贫富差距不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突出神庙与广场的中心地位,“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体现了民主政治下的公民意识,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思想,体现的是以人为中心,与材料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