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0.60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5课 滕王阁序王 勃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赏析重点语句,背诵全文。2.思维与审美:(1)深入感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2)体会本文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激趣导入“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大诗人王勃的导引,登临这座誉满天下的滕王阁,领略其不同凡响的风采,寄托我们悠悠无际的思绪。一、诵读全文,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一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以……为襟)三江而带(以……为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域,所在之处);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像雾一样)列,俊采星(像星星一样)驰。台隍枕(倚、据)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俊杰)。都督阎公之雅望(崇高声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襜帷(车的帷幔,这里借指宇文新州的车马)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文词的宗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县令,这里指交趾县的县令),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盛大的宴会)。请概括段意:这段文字概写了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并铺叙了宴会的盛况。(第二段)时维(句中语气词)九月,序属三秋。潦水(蓄积的雨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俨”通“严”,整齐的样子)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极尽)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请概括段意:描绘作者驾车前来滕王阁的情景,着重描述滕王阁及其周围的景色。(第三段)披绣闼(小门),俯雕甍(屋脊),山原旷其盈视(极目遥望,满眼都是),川泽纡其骇(使……吃惊)瞩。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满)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通“消”,消散)雨霁(雨过天晴),彩(日光)彻区(天空)明。落霞与孤鹜(野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止)衡阳之浦(水滨)。n请概括段意:描写滕王阁构筑之精美、眺望之广阔及周围秋景之美丽。(第四段)遥襟(胸怀)甫(刚、顿时)畅,逸兴遄(迅速)飞。爽(形容籁的发音清脆)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阻止)。睢园绿竹,气凌(超过)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具,二难(贤主、嘉宾)并。穷(极,尽)睇眄(看)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远),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盈满和亏损)之有数(定数)。望长安于日下,目(看)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北极星,暗指国君)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请概括段意:描述宴会盛况,抒写人生感慨。(第五段)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乖违,不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使……屈居)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使……逃)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预兆),达人(通达事理的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已逝,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请概括段意:感叹命运坎坷,表明自己对未来的信心。(第六段)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等终军之弱冠(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这里代指官职)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叨(惭愧地承受,表示自谦)陪鲤对;今兹捧袂(举起双袖作揖,指谒见阎公),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请概括段意: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心志,期望得到知音的心情。(第七段)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留下这篇序文),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竭鄙怀,恭疏(书、撰写)短引(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请概括段意:感叹盛筵难再,交代写作目的。二、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答案 ①绘壮景 言气象 ②叙欢宴 生感慨n微任务活动一 赏析重点句子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成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这两句把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霭从色彩上加以对比,着力表现了色彩变幻之美,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先写近水,后写远山,远近结合,描写的景物显出层次。一个“寒”字体现出秋的特征,抒发出秀美山川给人清爽的感觉。这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字形容油彩鲜艳欲滴。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俯仰成趣,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观。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一句素称千古绝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运用对偶、白描的手法,从动态、色彩、空间等多角度描写:背景是晚霞,时间在傍晚,有动态的落霞和孤鹜,有静态的秋水和天空。从而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鲜艳有趣的图画。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表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的深沉的悲哀和孤独,也反映了“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将“老”和“壮”、“穷”和“坚”从相反相成中统一起来,此句富有警策之意,告诫自己要像古往今来的有志之士一样,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也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微任务活动二 深入感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兴尽悲来”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据此思考以下问题:1.让作者兴致勃发的原因是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答案 让作者兴致勃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聚会宾主均为俊杰,盛况空前,文人墨客饮酒赋诗,极尽欢娱之情;二是自己偶然与会,得以观赏滕王阁让人感到惊异的壮美之景。2.“兴尽悲来”,作者的情感突然由高兴转为悲伤,“悲”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悲伤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识盈虚之有数”,中国哲学认为盈则亏,满则损,物极必反,高兴到极点往往会带来悲伤。二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作者虽年少才高,但仕途不顺,两次被贬;想建功立业却只能“望长安于日下”,可谓失路之人,壮志难酬。3.后文作者的情感又有什么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者虽有消极、怨愤,但并没有沉浸于自伤自怜,他紧接着写“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现了乐观向上的情怀。然后连用六个典故进一步表明心志,在如此际遇下不甘沉沦,不畏困境,而是自我砥砺,实属难得。4.与王勃“兴尽悲来”类似的情感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亦有体现,你能对这种独特的抒情模式进行对比说明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两篇文章主题、内容不尽相同,但从文章结构来看,却都采用了一种以“乐—悲”为情感线索的抒情模式。令人心旷神怡的宴饮是这两篇文章共同的创作背景,无论是在兰亭举办修禊诗会,还是在滕王阁上登高远吟,这些良辰、美景、乐事都是作者们的快乐之源。然而兴尽悲来,乐极生悲也是世间常态,慨叹盛宴不再、好景不长以及生命短暂也是普天下文人共同的情怀。如王羲之的悲是因为情随事迁,人不可能时刻快然自得;王勃的悲则是慨叹自己命运不济,怀才不遇。微任务活动三 体会本文丰富多彩的艺术特点这篇临别赠言虽为即兴之作,但堪称古代骈文中的精品。在严格的骈体形式束缚下,作者充分发挥骈文特有的表现手段,熔对偶、声韵、事典、辞藻于一炉,又运散文之气于骈偶之中,严整中呈行云流水之势。试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体会。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跌宕起伏,又自然流转。n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和仄节相对。既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当然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大量的篇幅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先后表现出两种感情基调:一方面感伤失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对未来寄予希望。这二者是否矛盾?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不矛盾。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正常心理。王勃是满腹才华而重视功名的人,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社会与统治者却不能给他提供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他焦急失落甚至失望,在文中流露出自伤自怜以及对现实不满的情绪。(观点二)矛盾。王勃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统一体。作者的感伤心态源于对良时胜景的无比留恋,对好景不长的惋惜。又由此提升到对人生宇宙的思索上,想到生命的短暂、个体的易逝,如果在这样有限的生命中,不能赶快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个体的人生将很快淹没在时光的洪流中,归于空虚。(观点三)不矛盾。因为作者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向上精神,所以才会对不能实现的理想和无法改变的现状产生失望,但他并不因此就放弃理想抱负,从此消沉下去,而是能将过去破灭的希望转移到未来。所以说二者并不矛盾,反而达到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助读材料1.四杰之冠——王勃王勃(650—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后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n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勃文为四杰之冠”。2.王勃作《滕王阁序》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3.了解文体——序、骈文(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的文字,如唐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明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常同时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2)骈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从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均为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文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这往往束缚了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必备知识积累卡片一、字词句知识1.通假字句子通假字俨骖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n2.古今异义词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学士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读书人;学位的最低一级,大学本科毕业时授予。逢迎千里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上路俨骖于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上轨道。猖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义:狂放、不拘礼法,无贬义。今义:狂妄而放肆。见机所赖君子见机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今义:看机会,看形势。赠言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古义:留下这篇序文。今义:分别时说的或写的勉励的话。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形容词,旧,旧的,原来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特地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名词,缘故、原因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名词,事故、变故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朋友,旧交情暮去春来颜色故动词,衰退、衰老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属于,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掌管、管辖衡少善属文动词,连缀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归属、隶属举酒属客动词,劝,劝请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托付尽潦水尽而寒潭清没,干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全部用出n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聊乘化以归尽动词,死肴核既尽,杯盘狼籍动词,完、完尽、完了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名词,尽头尽美矣,又尽善也动词,达到极限引恭疏短引名词,序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司马懿引十万军动词,带领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动词,后退丁壮者引弦而战动词,拉开(弓)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词,拉,牵引引壶觞以自酌动词,拿、举与落霞与孤鹜齐飞连词,和、跟则与一生彘肩动词,给失其所与,不知动词,结交、亲附孰与君少长介词,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交好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动词,赞同4.重点虚词词语例句释义项(或用法)于极娱游于暇日介词,在窜梁鸿于海曲介词,到虽才高于世介词,比故燕王欲结于君介词,跟、同况于将相乎介词,对于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表转折,却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词,尚且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连词,况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矣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语气词,表示感叹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表示疑问n先生休矣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5.词类活用词语例句解析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起舞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屈居雾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上层峦耸翠,上出重霄名词作状语,向上萍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名词作状语,就像水上的浮萍目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丘墟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名词作动词,变为荒丘废墟襟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6.特殊句式句式例句解析被动句纤歌凝而白云遏意念被动句 “遏”,被阻止被动句怀帝阍而不见意念被动句 “见”,被接见宾语前置童子何知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于日下”后置 “于云间”后置判断句宾主尽东南之美无标志判断句判断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标志判断句二、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4)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7)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8)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n(9)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课外名句(1)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王勃《郊兴》(2)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3)明君不能畜无用之臣,慈父不能爱无用之子。——王勃《上百里昌言疏》(4)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文化常识1.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3.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4.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5.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6.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7.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8.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9.弱冠: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游记散文一流泪的滕王阁潘碧秀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的梦中,独自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只能在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的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n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当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五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圣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赏析 滕王阁“流泪”,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在情感的热流里融入了理性的沉思,文章没有简单地将王勃的悲剧归咎于当时统治者的腐朽,而是从如何选择人生道路的角度深刻剖析王勃的悲剧人生,见解独到,富有警世作用。游记散文二滕王阁风景高 昌到了南昌,有千万个理由登滕王阁。滕王阁矗立在赣江边上,临观之美,心旷神怡。那一望无际的蓬勃风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赣菜的“辣”。赣菜辣得很直接,很斩钉截铁。而滕王阁的风景,恰便也似这爽快的个性,不用什么曲径过渡,不用什么花树遮掩,只要一抬眼,就干脆是辽阔的水,悠远的山,出岫的云。朋友们似乎很替我遗憾,说是来早了。如果晚来些时,再赶上个晴朗的傍晚,就可以欣赏n到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色了。可是,能够看到这些靓丽的波浪在苍茫的江面上热烈地舞蹈,能够看到那一片片朴素的渔舟在迤逦的遐思中织出的明亮含蓄的波纹,不也是一种难得的诗意吗?远望是烟波浩淼,近观是碧水荡漾。水远山长,刚柔相济。清人撰联:“目极湖山千里而外,人在水天一色之中。”道的也正是眼前景色。浩荡江河行大地,依然风雨共名山。一登上高阁,视野就开阔起来,胸中满蕴的激情就狂奔起来。太阳照在滕王阁上,慷慨地铺开灿烂的热情。下面的江水就绚丽起来,丰富起来。波光粼粼,美丽潇洒。留下一溜儿一溜儿浪漫的浪花。朵朵白帆,慵懒地躺在江面上,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好姿态。远处慢慢散步的白云,悠然地在大江上踩出一行行彩虹般的足印。隐隐约约地,偶尔会从那云缝里看见一两只飞鸟,于烟水苍茫处优雅地飞翔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轻盈,就都留在我的左心房后面的一个小格子里,被小心收藏起来了。素负盛名的碧水与长天,映照着暖暖的阳光,一江耀眼的亮丽色彩,一片被阳光照耀的波浪,让人无比眷恋……我喜欢滕王阁,虽是初次造访,却仿佛早已是旧时相识。那山水胜迹,渔歌帆影,落霞孤鹜,令我陶然心醉。一步步接近天上的蔚蓝,便也一步步接近绚烂。伴随着攀登的脚步,天似乎都有欲坠的感觉了。远处八一大桥的吊索,酷似扇动着的飞鱼翅翼,在那划破时空的飞翔里,我的心灵已经不知不觉地感悟了千百年的沧桑。屈指算来,滕王阁前,走过了多少光阴。物换星移,留下了几多感叹。王勃来过,白居易来过,杜牧来过,王安石来过,朱熹也来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经历了各自的风景,留下了各自的歌吟,然后下楼去,走向了历史的烟尘。今天登上滕王阁,不会踏到先人的脚印上了。因为这里几经兴废,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古人眼里的风景了。滕王阁,修而又毁,毁而又建,达二十几次之多。留下来没有改变的,仅仅是这个富贵的旧名字而已。阁中序播千秋,江上帆收万里。从感情上来讲,我也希望保留下那旧日亭阁。毕竟它记录着沧桑,见证着历史。可是,经过今人的智慧和劳动,而今的滕王阁带给我们的,仍然是这么美好的风景和这么美好的心情,这不也很好吗?“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000多年过去了,王勃站在滕王阁的那次抒情,永远让人怀念着。站在阳光灿烂的滕王阁上,想象着王勃的锦心绣口,忍不住也会有握笔为文的冲动。美丽的景色不仅给人美的享受,也包含了无穷的灵思。尽管有王勃恢宏地立在昨天的滕王阁上,今日登临,我仍然有万千的感触想要表达出来。写属于当代的文采风流。历史的车轮,碾碎了多少玉砌雕栏、珠帘旧梦,沧桑是不断变幻的,而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古人已远,山水依然,被光阴消磨了千余年的风景,愈发生动和醇香。在王勃曾经眺望过的地方,我把目光从邈远的历史中收回来,投向未来……赏析 作者以优美生动的文笔,描绘了而今在滕王阁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但又思接千载,神游八极。作者的思维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在对王勃进行赞叹激赏之余,也不乏哲理的n思考。虽然今日之阁非昔日之阁,今日之景亦非昔日之景,但作者尊重千秋代序的自然规律,对物是人非、时过“景”迁的变化表现出豁达与顺其自然的情怀。这两篇文章都以滕王阁为描写对象,其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流泪的滕王阁》主要写作者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表达了对王勃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英年早逝的同情和惋惜。《滕王阁风景》表现出作者对现实景致的满足与赞赏,认为虽然滕王阁经历了沧桑巨变,但物华天宝和地灵人杰却是永恒的,抒发的是一种顺随自然的旷达情怀。请任选一处你游览过的名胜古迹,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我到过的江南小镇很多,闭眼就能想见,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们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久,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想来想去,没有比江南小镇更足以成为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活表征的了。素材点击 在滕王阁永不褪色的壮丽图画中,我们却隐隐捕捉到王勃豪放超逸的情致之外的些许无奈;我们读到了那份萦绕在他心头的个人宦途失意的低沉感慨。“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王勃虽感慨自己仕途坎坷、报国无门、有志难伸,却没有停止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他懂得“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的道理。在被压抑的苦闷中,他清醒地观照前代名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他发现个人价值不能实现而辜负生命的大有人在。但出于对生命的热爱,n对现实的不屈,王勃发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宣言,他知道不能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王勃以大鹏自比,表达了扶摇直上九霄的壮志凌云;“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自己早年虽然失意,但拯时济世的理想并未破灭。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太阳每天依旧会升起,要相信:希望永远在自己心里,永远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角度运用精彩运用 生命之花凋谢在年少有为之时,未尝不是一份遗憾与伤痛。流星般划过文学的天空,却留下永恒的光芒,这又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奇迹。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我读到了你的乐观与旷达;从“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中,我读到了你的缠绵与深情。而真正读懂你——王勃,是从1300多年前的那场盛大的宴会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秀丽如画的风景、荡气回肠的歌声、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蓬勃进取的人生态度,震人心弦。生动细腻的山川景、人文景、宴会景与强烈真挚的宾主情、父子情、志士情融为一体,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你用近乎唯美的文笔述说着你的所见所想,述说着你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你用精美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极具个性的艺术才情为我们营造的一片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学天空。生命,虽然对你太吝啬了,你反而跨越了生命,永远灿烂于文学历史的天空!多变的景物描写手法课文借鉴(1)色彩变化之美。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青霜”中的“紫电”,“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缤纷,摇曳生辉。(2)远近变化之美。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渺的远景。这种写法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使读者和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3)上下浑成之美。“层峦耸翠”四句,由两组镜头剪辑而成:上有重叠的峰峦直刺云霄,下有凌空的阁道丹彩欲流。作者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危楼高耸的壮n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4)虚实相映之美。“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开阔眼界,视通万里。虚实结合,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运用点拨如何把景物写好呢?第一,学会观察,多感官并用,感受事物特征。要走进自然,把自己融入观察对象里,去留心大山河川、花草虫鱼、各地的风土人情等。多种感官并用,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从生活中摄取各种形象,汇集到大脑中,经过综合加工,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入进去,获得新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绘声绘色,描形摹状,让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具有立体感,构成了宁静、朦胧、淡雅的意境,具有令人陶醉的美感。第二,巧取主体,全方位辐射,选择描写重点。如《小桥流水人家》中描写江南的美,巧妙选取“江南的雨”作为描写的主体,再辐射开去,写流水,写涟漪,写水雾,写垂柳,写柔风,写乌篷船,等等。于是就描写出了江南富有独特神韵的美,让人神往。第三,展开联想,多角度描摹,构建美妙境界。好的写景状物,往往由眼前之景联想、延伸开去,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文章的美感,这样也便于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渗透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深化作品主题,突出作品主旨的目的。当然在描写中还要不断变换角度,远近高低,正面反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美妙境界。第四,融情入文,着我色彩,情感共鸣。自然景物是客观的,是无情感的,只有融进作者的情感,才会使“一切景语皆情语”,才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近代学者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成功的写景状物,是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但是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感触也会不同。第五,写好自然风物——要抓住事物特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还要灵活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等,使要描绘的景物更具有艺术魅力。即时训练请借鉴本文写景的手法写一个片段,描写自然风光的多姿多彩。不少于20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外婆家屋后的山坡是我童年的乐园。春日的清晨,鹅黄色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雨蒙蒙,像牛毛,像春姑娘手中的绣花针。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野花漫山遍野,可忙坏了蝴蝶和蜜蜂,青草的气息在空气中悄然流淌。n秋天自有独特的美丽,天空变得碧蓝而高远,云朵高高地飘着,像棉花糖一样。很多次躺在微微枯黄的草丛中,我就那么听着歌,睡着了。冬天是素净的,当大雪掩盖了世界,一切都变得那么纯粹,这是一个让人感到寒冷却静谧的季节。这就是自然的美吧!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同样的地点,同样的人走过,却能品味出不一样的美好。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B.奉宣室以何年C.抚凌云而自惜D.爽籁发而清风生答案 A解析 “销”通“消”。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B.俨骖于上路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答案 C解析 C项古今义均为“假日休息”。A项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B项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上轨道。D项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今义:狂妄而放肆。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屈贾谊于长沙A.窜梁鸿于海曲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宾主尽东南之美答案 An解析 例句为使动用法,使……屈居。A项使动用法,使……逃。B项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C项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D项形容词作名词,俊杰。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 D解析 D项均表示并列关系。A项尚且/况且。B项表示陈述语气/表示感叹语气。C项在/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童子何知,躬逢胜饯A.杨意不逢B.都督阎公之雅望C.奉晨昏于万里D.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答案 A解析 A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B项定语后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判断句。6.下列对文中所用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澈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答案 B解析 “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错。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旬休假”,即“旬休”,古代官吏,每十天休息一天,此处为第十个旬休日。B.“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C.“三秋”,季秋,指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柳永《望海潮》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与此同。D.“弱冠”,指男子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答案 A解析 “此处为第十个旬休日”错。8.翻译下面的句子。(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答案 (1)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词宗主孟学士;紫电和青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兵器库里。(2)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排箫声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滕王阁所在地人烟阜盛、富庶祥和的气象。(4)《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5)《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答案 (1)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弥津 青雀黄龙之舳 (4)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5)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10.试从下面文字中提取四个关键词概括其内容。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因李元婴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得名。公元675年,王勃写了《滕王阁序》后,这座楼阁则更是名传千古了。历时1300多年,历代屡毁屡兴达28次,1926年毁于兵灾,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经过南昌市民的几年努力,1989年重阳节,滕王阁终于重新矗立于赣江之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滕王阁 创建 得名 屡毁屡兴11.骈文非常讲究文字的对偶,下面已给出上句,请根据课文《滕王阁序》的情境对出下句。(1)滕王阁中,高朋满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秋水之浩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都督宴上,胜友如云 (2)望长天之寥廓12.如果你是一位导游,请为滕王阁风景区写一段介绍性文字。要求:注意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相结合,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落霞与孤鹜n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因“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解析 第一步:把握题意。本题要求为滕王阁风景区写一段介绍性文字,同时,注意是以一位导游的身份。第二步:注意要求。本题的要求是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相结合,同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其中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需要挖掘,在此基础上,对修辞手法再进行选择。第三步:拟写答案。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平时所学有关滕王阁的知识就可组织答案。Ⅱ关键能力突破训练——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眄庭柯以怡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臣请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窜梁鸿于海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使……愉快 (2)使……变弱 (3)使……完好 (4)使……为王 (5)使……跟从 (6)使……逃点拨 以上(1)(2)(3)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是名词的使动用法,(5)(6)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可以带宾语。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③名词的使动用法判定名词的使动用法,应分两步:首先按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方法来判定这个名词是否活用;然后看这个活用作动词的名词是否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果有,则判定为名词的使动用法。2.迁移运用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n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1)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之后使他们臣服,创业难啊!(2)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使天下失掉的,保持成就难啊!(3)魏征协助我一起使天下安定,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解析 (1)“臣”为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2)“失”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失去”;(3)“安”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定”。参考译文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创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之后使他们臣服,创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使天下失掉的,保持成就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和大家谨慎对待。”房玄龄等人拜了拜说:“陛下说的这一番话,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二、意动用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庸人尚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襟三江而带五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侣鱼虾而友麋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以……为喜悦n(2)以……为羞耻(3)以……为襟,以……为带(4)把……当作边邑(5)把……看作伴侣,把……看作朋友点拨 以上(1)(2)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4)(5)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一个形容词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我们就称之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②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往往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判断方法分两步:首先判定这个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然后再看它是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2.迁移运用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对她的深明大义感到高兴,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解析 “贤”为意动用法,“认为……贤良”;“说”为通假字,通“悦”,意动用法,“对……感到高兴”。参考译文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两千两金子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金子的?”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应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么?做官像这个样子,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赶快拿走它。”田子很惭愧地跑了出去,上朝退还金子,下朝就请求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良,对她的深明大义感到高兴,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n小结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前者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这种主观认识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比如《韩非子》中一个寓言故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是著名的“智子疑邻”的故事。文末“智其子”中的“智”是古汉语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其子智即认为自己家的孩子聪明。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这个失窃家庭的孩子也可能聪明,也可能并非很聪明,凭此一点不能作出聪明与否的结论,更不能因此而对邻居家老人产生怀疑。而使动用法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丰衣足食:使衣食丰足。“丰、足”是客观上使“衣、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