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61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8练中国古代农业1.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2.(2018·河南郑州三模,24)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A.农业具有战略价值B.商战决定争霸成效C.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D.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3.(2018·广东广州一模,24)先秦思想家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将两者视为一体。这是因为在先秦时期( )A.思想家大多主张重农抑商B.农业采取精耕细作的技术C.统治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D.地租与土地税都以实物方式缴交4.(2018·广东惠州年一模,24)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推广精耕细作B.推动社会转型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5.(2018·百校联盟TOP20四月联考,25)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n记述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6.(2018·山东日照二模,25)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A.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B.强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C.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D.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7.汉代“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这表明( )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8.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 )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9.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仰给江南”。这反映出中国(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北方经济不断衰退C.政治文化中心的北移D.南方经济迅速发展n10.(2018·四川资阳市三模,27)明代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B.手工业技术的巨变C.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D.世界市场的需要11.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12.在中国古代,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但是,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没收豪富田产,强制豪富迁徙的事情。这说明中国古代( )A.实现国家对土地的绝对控制B.没有完整意义的土地私有制C.有效地抑制了大土地私有制D.事实上以土地国有制为主导n答案精析1.D [井田制度逐步瓦解的表现是出现私田,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分封制度走向崩溃与“必备礼品”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无法体现周天子权力的衰微,故C项错误;“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反映出田本身是有价格的,说明当时存在土地买卖的现象,故D项正确。]2.A [齐国对鲁国进行的商战,主要是通过进口鲁国的丝织品,使得鲁国民众放弃农业的粮食生产,然后齐国再阻断鲁国的粮食进口,最终使鲁国屈服,这体现了农业在此时期的战略价值,故A项正确;商战决定争霸成效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而没有突出自然经济,故C项错误;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3.C [材料不涉及“抑商”的信息,故A项错误;精耕细作强调的是一种生产的模式,与地租土地税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先秦思想家对地租与土地税两个概念没有区分”,先秦时期,井田制是一种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统治者同时也是土地的所有者,地租和土地税界限不是十分明确,故C项正确;地租和土地税以实物形式缴纳,只是形式上的相同,不足以影响两者间的界限,故D项错误。]4.B [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粗糙,材料中的奴隶生产依然属于粗放式的集体生产,故A项错误;材料阐述了授田制下君主将土地直接分给农民和军功贵族,改变了分封制和井田制下各诸侯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由贵族组织农民在井田上劳作,先公田后私田的传统,加强了君主权力,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有利于军功地主和自耕农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中把土地赏给有军功的贵族,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会导致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地租是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经济关系,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5.C [材料“率妻子,戮力耕桑”“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反映了男女家庭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6.A [根据材料“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极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人口的有效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东汉豪强田庄对人口的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租佃关系就已经产生,故C项错误;豪强田庄属于土地兼并,故D项错误。]7.C [据材料可知是经济重心南移和文化重心南移的关系,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体现不出这一关系,故A项错误;B项是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不合题意;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8.D [随着均田制走向瓦解,农民对封建政府的依附关系减弱使得政府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故政府征税标准开始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9.Dn10.C [“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不能表明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故A项错误;“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表明农业经济结构的转型,不涉及到手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由种田转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反映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世界市场的需要,故D项错误。]11.B [佃农依附于地主,并未获得独立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劳动力缺乏影响租佃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中租佃关系紧张源于劳动力的缺乏而非政府决策失误,故C项错误;材料中明朝社会结构并无变化,故D项错误。]12.B [在古代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从来没实现对土地的绝对控制,故A项、D项错误;封建国家虽然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土地买卖,但历朝历代的那些没收豪富田产以及强制豪富迁徙的做法,都充分暴露了古代中国从来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故B项正确;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因而那些抑制豪强的政策始终都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大土地私有制的抑制,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