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1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8练古代罗马1.(2018·云南大理一模,32)公元前454年,罗马贵族与平民终于达成协议:立法委员会全部由贵族担任,但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和通过,元老院批准,才能生效。这一协议( )A.扩大了公民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B.使平民完全掌控法律的制定大权C.使平民有机会进入法律创建环节D.没有触动到贵族控制司法的地位2.(2018·河南郑州二模,32)《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在进行财产交易时,当事人要说出规定的套语,至于这种套语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使当事人的交易协议是在受欺骗情况下达成的,也不影响法律效力。这说明当时在罗马( )A.公民法不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经济领域容易出现法律漏洞C.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影响司法公正D.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3.(2018·河北保定一模,32)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的《论告示》第32编记载,对承租人以土地遭受火灾为由要求免除地租的申请,皇帝的批复如下: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遭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材料反映了( )A.罗马皇帝注意按法律办事B.罗马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罗马公民的法治观念淡薄D.罗马法具有一定的理性思想4.(2018·山东济南一模,32)西塞罗在谈到罗马法时说:“真正的法律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亘古不变。人类立法不得企图背离该法,而且不得毁损该法。不可能在罗马有一种法,在雅典有另一种法;无论何时何地,它都是有效的。”西塞罗认为( )A.罗马法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B.罗马法适用于世界大部分地区nC.罗马法体现了自然法的原则D.罗马法继承发展了雅典的法律5.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B.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C.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D.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6.(2018·安徽蚌埠一模,16)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曾说:“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这说明当时罗马( )A.法律维护君主专制统治B.践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C.法律具有平等的约束力D.法律形成了完备的体系7.谢冬慧在《罗马法的借鉴价值》中指出,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史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是指( )A.建立人文主义世界观B.复兴古典文化以促进思想的解放C.实现代议制民主政治D.调整商品经济发展下的种种矛盾8.(2018·山东淄博市部分学校二模,32)古罗马法规定,不得令亲属相互作证,父亲不宜作儿子的证人,儿子也不宜作父亲的证人;家长有权不向受害人交出犯罪的子女,即可以躲避复仇。这些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抛弃传统习俗B.忽视公平公正C.强调等级秩序D.尊重家庭伦理9.(2018·广东湛江二模,32)罗马法规定,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罗马法( )A.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B.平衡环保与经济发展需要nC.保护自由民的经济利益D.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10.罗马共和国后期,巴尔巴蒂·菲利浦被选为裁判官(负责司法的高级官员),不久他的奴隶身份被发现,被判扔下塔配伊山。为了维护法律威严,行刑前他被给予自由人的身份。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法律适用对象狭窄B.法律程序繁杂琐碎C.司法实践务实灵活D.司法审判主观随意11.(2018·湖南株洲二模,32)据《学说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罗马法( )A.注重程序合法B.保护私有财产C.主张过失担责D.强调法律公平12.(2018·湖南永州三模,32)罗马皇帝曾有句名言:“朕诚为陆上之主,但海法乃海上之王。”罗马皇帝可以依照自己的意志制定一部统率臣民的法律,但他却不能任意制定一部海商法,因为海商法体现的是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这反映出古罗马( )A.万民法仅适用于帝国陆地范围B.力图革除习惯法的不合理因素C.尊重公平和理性的自然法精神D.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律规定n答案精析1.C [材料中“但起草委员和法律须经由贵族和平民共同组成的百人团大会选举和通过,元老院批准,才能生效”表明平民有机会进入法律创建环节,故C项正确。]2.D [根据材料“至于这种套语的言辞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不予过问,只要交易的仪式符合要求,即使当事人的交易协议是在受欺骗情况下达成的,也不影响法律效力”可知程序的形式重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得出公民法存在僵化教条和形式主义的缺点,故D项正确。]3.D [材料体现的是皇帝的批复,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维护承租人的个人利益,故B项错误;古罗马依据罗马法统治,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如果你耕种的土地遭受了意外的火灾,那么,你完全有理由要求免除地租”,反映了罗马法人文、理性的一面,故D项正确。]4.C [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不能改变,不是“颁布后尽量不要修订”,故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不能改变,没有谈及其使用范围,故B项错误;西塞罗认为罗马法的基本精神与自然和谐一致,说明在罗马法中蕴含着自然法的原则,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论述雅典法律的内容,故D项错误。]5.D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材料中“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的反映,但是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禁止“钓鱼、捕鸟”,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法律至上的体现,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呈现禁止行为与允许的行为中,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故D项正确。]6.B [材料中“可是朕是遵照法律来生活的”,说明皇帝也遵循法律,故A项错误;材料中查士丁尼的话表示皇帝也遵循法律行事,故B项正确;材料中“朕不受法律束缚”表明皇帝具有特殊性,故C项错误;法律形成完备体系是《民法大全》的颁布,故D项错误。]7.D [罗马法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掀起热潮,与材料中“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相符,故D项正确。]8.D [材料没有体现抛弃传统习俗,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忽视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家庭成员关系不能体现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照顾,故D项正确。]9.D [材料“首先发现矿藏者可为该矿藏的所有人,但国家可以视需要限制甚至禁止其开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须付给发现者矿藏价值的2%”可以体现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作用,故D项正确。]n10.C [材料中菲利浦当选为裁判官,但不久后因其奴隶身份暴露被处刑,为保障他担任裁判官时司法判决的法律效力,在行刑前恢复其自由人身份,反映出古罗马司法实践务实灵活的特点,故C项正确。]11.C [由材料内容可知导致奴隶被碾死的原因是车夫的过失,所以应由车夫担责而不是骡子的主人,故C项正确。]12.C [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故A项错误;帝国时期通行成文法,故B项错误;体现各国人民的海商贸易惯例及客观法精神的是海商法,反映的是高于一切人定法的自然法,故C项正确;没有体现对外邦人的借鉴,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