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38 KB
  • 2022-04-13 发布

甘肃省合水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第2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月2,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成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他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俗。B.农业生产C.祭祀祖先D.纪念庆典2.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3.《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诗中叙述老翁“晓驾炭车碾冰辙”到长安城,“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此处的“市”是()A.没有行政管理的草市B.地方自治的市镇。C.严格管制的集中市场D.沿街开铺的街市4.15世纪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绝唱,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B.以经济目的为主C.是海禁政策的具体体现D.以政治目的为主5.汉景帝时期,曾经明确指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这表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农商皆本D.重商抑农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7.鸦片战争后,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农家的织与耕分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的经济侵略C.洋纱和洋布的涌入D.商品经济的发展。8.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摇身一变n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点了。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A.迪亚士B.哥伦布C.达加马D.麦哲伦9.“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是指()A.葡萄牙与法国B.英国与荷兰C.英国与西班牙D.英国与法国10.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实现这一“统一”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扩张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D.人才的频繁流动11.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在当时使用的动力分别是()A.柴油机和汽油机B.内燃机和电动机C.蒸汽机和电动机D.蒸汽机和内燃机12.19世纪下半叶,为了不断扩大产品销路,资本家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厂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他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材料反映的是()A.环球航行的探索B.世界市场的形成C.殖民扩张的开始D.资本输出的进行1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A.“光荣革命”的成功B.“日不落”帝国建立C.君主立宪制完善D.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14.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与民用工业B.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C.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D.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15.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被视为“国策”,洋务运动标志着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发展工业。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最成功、最有远见的举措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创办近代海军16.1896年至1899年张謇与新科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促使他与“学而思则优”传统道路告别的社会背景()nA.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私人办厂B.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办厂自救”成为时代最强音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放松17.鸦片战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现象说明了()A.实现民族独立时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决条件18.“一五”期间,“优先保证工业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的工厂建在非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B.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C.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D.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19.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20.与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海面相连,陆路相接,有着独特的对外开放区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正是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是的,他率先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它是()A.深圳B.珠海C.汕头D.湛江21.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1992年“改革”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对应的“开放”层面是()A.4个经济特区B.形成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C.14个沿海开放城市D.重点开发上海浦东新区22.近代外来服饰的传入促成了中国服饰的改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服饰有()A.中山装和旗袍B.列宁装和连衣裙C.长袍和马褂D.中山装和连衣裙23.广东曾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革命世界,新式派头。女子解放,自由选婿。”这种现象出现于()A.鸦片战争之后B.甲午中日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之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24.1868年11月24日《上海新报》报道,“兹见上海有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n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A.黄包车B.自行车C.汽车D.电车25.电影事业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下列由中国人自行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红高粱》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张之洞,清末重臣。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他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为1130万两白银,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材料二张謇,清末光绪年间状元。他出身农家,苦读成才。1894年中状元时已41岁。他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于1895年集资50万两银子,在通州的唐闸镇创办了南通的第1个近代工厂——大生纱厂(后改名大生一厂),以后,有陆续在崇明外沙(今启东)久隆镇创办了大生二厂,在海门创办了大生三厂,在城南创办了大生副厂,并在吕泗、海门交界处围垦沿海荒滩,建成了纱厂的原棉基地——通海垦牧公司。请回答:(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张之洞等一些开明官员提出了怎样的救国主张?(2)在“求富”的旗号下,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3)张謇倡导怎样的救国主张?他的救国主张在当时能不能真正实现?为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五”)计划规定的对重工业的投资比例比当年苏联还大,制造生产资料的投资高出苏联“一五”计划执行结果的2.9%。规定新改建15个限额以上和23个限额以下的钢铁企业、107个限额以上电力工业项目、194个限额以上煤矿建设项目以及80多个主要机器制造工业项目等。——靳德行材料二1953年12月26日,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7号炼铁楼举行开工生产典礼……到1956年,中国第1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1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1座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投产。——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70年》n材料三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3645113257.567.720062180713950035.843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五”计划采取的方针,采取这一方针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特点?(3)根据材料三,分析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n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第2次月考答案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选项BACDADDBBADBDA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BAABADACBB二、非选择题(50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张之洞等一些开明官员提出了怎样的救国主张?(7分)答: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2)在“求富”的旗号下,张之洞在湖北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7分)答: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3)张謇倡导怎样的救国主张?他的救国主张在当时能不能真正实现?为什么?(11分)答:主张:实业救国。不能。原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不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实业救国的主张就无法实现。2.阅读下列材料。(1)根据材料1,指出“一五”计划采取的方针,采取这一方针的原因是什么?(10分)答: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历史原因:重工业基础差。现实原因: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外部原因:借鉴苏联经验(2)材料二反映出“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果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一特点?(8分)答:特点:基本上分布于东部东北地区。地理原因:东北资源丰富;交通畅通;离苏联近。历史原因: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好。(3)根据材料3,分析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7分)n答: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