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39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检测卷高一生物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和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性状全部正常。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病的概率是( )A.B.C.D.2.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且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厘米B.6~16厘米C.8~14厘米D.8~16厘米3.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测交来获得优良性状新品种B.通过测交可以确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有可能能稳定遗传D.测交亲本中必有隐性纯合子4.如图是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它可能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第一极体C.初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5.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且独立遗传。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n)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B.5种C.9种D.10种6.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独立遗传,且基因A、b、e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这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该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下图所示,则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B.C.D.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B.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D.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8.下列选项中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A.豌豆是严格闭花受粉的植物B.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D.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9.某种鹦鹉羽毛颜色有4种表现型:红色、黄色、绿色和白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分别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绿色鹦鹉和纯合黄色鹦鹉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占50%,红色鹦鹉占50%;选取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 )A.aaBB×AAbbB.aaBb×AAbbC.AABb×aabbD.AaBb×AAbb10.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nA.可以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可以确定1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C.可以确定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D.若5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则4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1.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12.果蝇的黑背对彩背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背纯合子致死;红腹对黑腹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彩背红腹雄果蝇和一只黑背黑腹雌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 )A.彩背红腹雄果蝇占B.黑背黑腹雌果蝇占C.雄果蝇中红腹和黑腹各占D.雌果蝇中黑背和彩背各占13.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是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n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Ⅰ上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一定位于片段Ⅱ-1上1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若统计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则该病的致病基因( )A.位于Ⅰ区段上,为隐性基因B.位于Ⅰ区段上,为显性基因C.位于Ⅱ区段上,为显性基因D.位于Ⅲ区段上,为隐性基因15.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精、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精细胞经变形形成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16.下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n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17.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18.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表。据此所作出的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发现该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19.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nA.ab段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仅bc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e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D.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20.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21.豌豆花有腋生和顶生两种,受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________性状,_______为显性。(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n(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5)该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22.如图是经减数分裂形成的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复制______次,复制发生的时期是在__________________。(2)上图四分体时期的体细胞中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______个DNA分子;卵原细胞中有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_个DNA分子。(3)第一次分裂从_______细胞开始,到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时结束;第二次分裂从_______________细胞开始,到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结束。(4)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5)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能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吗?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图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特点绘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的图和卵原细胞图。23.据下面的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红绿色盲基因用b表示),分析回答:(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患者的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此类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该家族中下列成员的基因型:4__________,10________,11________。(3)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其致病基因是由第一代中的某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n“→”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成员7与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n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两个软骨发育不全的人(其他性状正常)结婚,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得白化病和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性状全部正常,可以推断出此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假设白化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软骨发育不全相关基因用B、b表示),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2.【答案】C【解析】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长度最短为6+2=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6+4×2=14厘米。3.【答案】A【解析】选项A,测交一般不用于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选项B,测交能用来测定某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选项C,测交(如Aa×aa)后代的个体可为一半杂合子,一半纯合子,所以说测交的后代有可能能稳定遗传;选项D,从测交的定义看,测交中一个亲本一定是隐性纯合子(如aa)。4.【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的是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5条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都已经复制,各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可以推断这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的细胞,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只有B项符合要求。5.【答案】B【解析】一个个体中基因组成最多含有显性基因四个即R1R1R2R2,含有显性基因最少为零个,即r1r1r2r2,由于上述亲本杂交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自交得F2的基因型为9种,有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含有的显性基因个数由4个到0个,所以后代有5种表现型。6.【答案】C【解析】因为该生物体内的黑色素只能由题图中的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A_bbee,则AaBbEe×AaBbEe产生A_bbee的概率为××=。7.【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n细胞分裂,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8.【答案】C【解析】豌豆是雌雄同体同花,所以在做杂交实验时,母本需要去雄,才能保证不会出现自花传粉,故C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属于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9.【答案】B【解析】已知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F1中的红色鹦鹉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说明F1中的红色鹦鹉是双杂合子AaBb,子代红色是A_Bb,黄色A_bb、绿色是aaBb,白色是aabb。将绿色鹦鹉aaBb和纯合黄色鹦鹉AAbb杂交,F1代有两种表现型,黄色鹦鹉Aabb占50%,红色鹦鹉AaBb占50%,故B正确。10.【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分析系谱图可知: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儿子(3号),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致病基因来自1号;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致病基因来自1号和2号,所以可以确定1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B项正确;由于3号是男性患者而2号、4号正常,所以可以确定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C项错误;若5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该病仍可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种情况下4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0,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常染色体遗传病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A项错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女性患者,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B项正确;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发病率,C项错误;白化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不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设黑背与彩背相关基因用A、a来表示,红腹与黑腹相关基因用B、b来表示,根据题意,彩背红腹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黑背黑腹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二者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彩背红腹雄果蝇aaXBY所占比例为0,A错误;子代中黑腹雌果蝇XbXb的概率为0,B错误;子代的雄果蝇全为黑腹,C错误;雌果蝇中黑背与彩背之比为1∶1,D正确。13.【答案】C【解析】图中是一对性染色体X和Y,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1为X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Ⅱ-2为Y染色体所特有的片段。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n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因后代雌果蝇的两个X染色体来自双亲,雄果蝇的X染色体只来自母本,所以后代都含有Xb。若子代雌性为显性,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Y或XbYb,Y染色体上可以含有b基因也可以不含有,所以该对基因可以位于同源区段Ⅰ上,也可以位于非同源区段Ⅱ-1上,若子代雌性为隐性的基因型为XbXb,雄性为显性的基因型为XbYB,Y染色体上必须有B基因,雄性才为显性,所以该对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Ⅰ上。14.【答案】B【解析】若致病基因位于Ⅱ区段上,一般情况下男性患病和女性患病的概率相等。若致病基因位于Ⅲ区段上,则只有男性患病。若致病基因位于Ⅰ区段上,即为伴X染色体遗传,有两种情况: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之一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15.【答案】A【解析】精、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但是精、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16.【答案】D【解析】F1中雌雄个体表现型不同,说明该性状属于伴性遗传,A项正确;亲本均为芦花,子代出现非芦花,说明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B项正确;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非芦花雄鸟(ZbZb)和芦花雌鸟(ZBW)的子代雌鸟(ZbW)均为非芦花,C项正确;芦花雄鸟(ZBZ-)和非芦花雌鸟(ZbW)的子代雌鸟为非芦花或芦花,D项错误。17.【答案】C【解析】假设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A、a,根据题意可以推出,Ⅱ3的基因型为BbXAXa,Ⅱ4的基因型为BBXaY。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后代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1/4XAXa,1/4XaXa,1/4XAY,1/4XaY;由于两种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可以推出后代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所以C正确。18.【答案】D【解析】在第Ⅰ类调查中,母亲正常而儿子患病,因此,这种病不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第Ⅱ类调查结果,不能确定此病的遗传方式,如XbXb(母亲患病)×XBY(父亲正常)→XbY(儿子患病)、XBXb(女儿正常);第Ⅲ类调查结果,不能确定此病遗传方式的显、隐性,如:AA×AA→AA;第Ⅳ类调查发现,父母表现正常,但生出患病的后代,此病一定属于隐性n遗传病。19.【答案】D【解析】题图中a~e为减数分裂,e为受精作用,e~h为有丝分裂。ab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b~e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e产生的原因是受精作用。20.【答案】D【解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和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特点为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此细胞分裂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21.【答案】(1)相对腋生(2)Bb×Bb(3)100%(4)性状分离(5)分离【解析】(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杂交组合二,判断腋生为显性性状。(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Bb×Bb。(3)组合三亲本为bb×Bb,子代为1Bb∶1bb,故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100%。(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5)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22.【答案】(1)一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2 8 8 0 4 (3)卵原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 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4)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分离 自由组合 (5)不可能 因为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而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现象(6)【解析】(1)减数分裂时,染色体(DNA)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其结果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较原细胞减少一半。(2)根据卵细胞(极体)中染色体数目为2,该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的DNA数目为8,姐妹染色单体数也为8。而卵原细胞属于体细胞,没有进行DNA的复制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为4个。(3)卵原细胞n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称作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形成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极体分裂为两个第二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第二极体。(4)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5)在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不会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23.【答案】(1)X XbXb和XbY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2)XbY XbY XBXb或XBXB(3)1→4→8→14 (4)1/4 0【解析】人类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并且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4和10均为色盲男性,基因型均为XbY。5和6正常,生出色盲儿子10,则5、6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11为女孩,其基因型为XBXB或XBXb。14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8号,8号的色盲基因来自她的父亲4号,而4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1号。7和8的基因型分别为XBY和XBXb,生出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其后代中不会出现色盲女孩(XbXb),即概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