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 MB
  • 2022-04-13 发布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会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高一级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酸、碱、高、低温都能使酶失活D.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发挥作用2、某种生物体内,存在某RNA时,有一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水解此RNA后,此种化学反应即刻停止。由此可以说明()A.RNA是该种生物的遗传物质B.RNA可起到生物催化剂的作用C.RNA结构不稳定D.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3、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A.炒肉的过程中加入B.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C.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D.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4、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其他同学看了该实验设计后,提出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加入物质试管号1号2号稀淀粉糊(mL)22新鲜唾液(mL)—2n蒸馏水(mL)2—恒温处理(15min)37℃0℃碘液(滴)22A.1号试管不必加2mL蒸馏水,而应该加入2mL新鲜唾液B.2号试管不必加入2mL新鲜唾液,而应加入2mL蒸馏水C.2号试管应该保持在37℃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D.1号试管应加入2mL新鲜唾液,并保持在0℃环境中进行恒温处理5、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先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6、通常胃的pH值约为1.5,在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溶液pH值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7、某同学探究温度、pH、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绘制出如下曲线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A点时酶活性很低,因此酶促反应速率也很低B.图2中,D点与F点酶的空间结构都被破坏,因此酶活性较低C.图3中,将相关因素从G点调至H点,酶促反应速率不能升至最高D.图1、图2、图3中相关因素依次是底物浓度、pH、温度8、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过程和b过程都有[H]的生成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n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9、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ATP的细胞场所有()A.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B.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②①C.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D.高尔基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10、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11、水果罐头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12、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①酒精②乳酸③CO2④H2O⑤ATP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3、人体运动强度与氧气消耗量和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状态下,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等于O2的消耗量B.运动强度为c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C.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肌细胞积累大量乳酸使肌肉有酸痛感n14、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用CO2释放量表示)与O2吸收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A.O2浓度越低,呼吸强度越小B.a点时释放的CO2全部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a点时细胞呼吸的产物中还有乙醇D.b点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等15、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的光有()A.黄光和红光B.红光和绿光C.红光和蓝紫光D.黄光和蓝紫光16、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分别分布在叶绿体的()A.类囊体薄膜上,基质中B.类囊体薄膜,类囊体薄膜C.基质中,类囊体薄膜上D.基质中,基质中17、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氧气和ATPB.[H]和ATPC.[H]和氧气D.ADPPi[H]18、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9、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一滴叶绿体色素提取液,色素在滤纸上扩散成四个同心圆,排列在最外侧和最内侧的色素是()A.叶绿素a胡萝卜素B.叶绿素b叶黄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bD.叶绿素a叶黄素20、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时需要氧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的能量分别是()nA.NH3光能B.铵盐化学能C.NH3化学能D.氧气光能21、科学家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则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CO2→三碳化合物→丙酮酸B.CO2→三碳化合物→糖类等有机物C.CO2→叶绿素→五碳化合物D.CO2→三碳化合物→ATP22、检测绿色植物的光反应是否进行,最简便的方法是检测()是否生成A.淀粉B.三碳化合物C.氧气D.ATP23、光合作用强度可用多种指标表示,以下不适合的是()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B.植物体干重增加量C.氧气释放量D.二氧化碳释放量24、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A.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B.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C.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25、一密闭容器内加入葡萄糖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氧气减少24毫升,二氧化碳增加48毫升,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A.1/3倍B.1/2倍C.2倍D.3倍26、果蔬保存措施得当的是(    )A.零下低温干燥 低氧 B.零上低温 保持一定湿度低氧C.零上低温 干燥 无氧 D.零上低温 保持一定湿度无氧27、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②都需要酶③都需要氧④都产生ATP⑤都有丙酮酸生成A.②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28、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中耕松土②合理密植③贮存种子④水果保存⑤套种⑥消毒纱布包扎伤口A.3项B.4项C.5项D.6项29、冬季,利用温室生产蔬菜时,不利于提高蔬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阻止空气流通B.调控昼夜温差C.补充人工光照D.调控温室湿度n30、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两者都可产生的物质是()A.ATP[H]二氧化碳B.氧气ATP[H]C.ATP[H]D.ATP[H]丙酮酸31、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存在的箭头有abcdB.当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存在的箭头有cdC.当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时,图中存在的箭头cdefD.图中a、c、e分别表示氧气、二氧化碳、氧气32、下列选项中,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小的是()A.二氧化碳的含量B.氮气的含量B.光照的强弱D.叶绿体色素的含量33、生长于较弱阳光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增快.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呼吸作用受阻影响光合作用B.光反应过程在弱光条件下受到限制C.暗反应过程的酶在弱光条件下活性低D.呼吸作用强,大量消耗光合作用的产物34、萨克斯在试验中将绿色色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尽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尽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35、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n36、在做植物实验的暗室内,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好安装()A.红光灯B.绿光灯C.白炽灯D.蓝光灯37、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A.标准实验B.对比实验C.模拟实验D.演示实验38、下列关于恩格尔曼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其叶绿体呈椭球形便于观察B.通过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C.实验材料先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以排除氧气和光的干扰D.根据产生气泡的位置来确定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39、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发生在叶绿体中B.过程③④只发生在线粒体中C.过程②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D.若突然由光照变为黑暗,叶肉细胞中的ATP含量会减少40、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实质分别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3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41、(13分)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⑴1所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n⑵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2分)。⑶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在第______阶段产生的;O2在第_____阶段参与反应,H2O在第_____阶段形成。⑷如果氧气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_________,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试写出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⑸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2、(13分)下列分别是叶绿体模型图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上。(2)暗反应的场所是在_______________中,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3)过程Ⅰ称为___________,过程Ⅰ中能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程Ⅳ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其代谢产物[⑦]是_________________。(5)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____________供应大大减少,C3的产量随之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6)光合作用过程的总反应式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3、(14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分析作答:(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是否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下图(A~D)所示:n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2)乙兴趣小组以新鲜绿叶为材料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请回答:①该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有二氧化硅、____________和碳酸钙,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②该实验中用纸层析方法分离各种色素。其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③该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B代表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D色素带的颜色是____________。n会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中期考试高一级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BDAC6-10、BCACD11-15、BDCCC16-20、BBDCC21-25、BCABD26-30、BCBAC31-35、DBBBB36-40、BBCBC二、非选择题41、(1)丙酮酸(2)线粒体丙酮酸、水、[H]和氧气等(3)233(4)乳酸细胞质基质反应式略(5)反应式略【解析】试题分析:(1)分析有氧呼吸过程图解可知1是丙酮酸,2是水,3是二氧化碳,456都是ATP。(2)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都产生少量ATP,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水、[H]和氧气等。(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依次跨过的膜是红细胞的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外膜和线粒体内膜,共6层膜。(5)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进行无氧呼吸分解产物是乳酸,释放的能量少,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读懂过程图分析并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42、(1)类囊体薄膜(2)叶绿体基质【H】(或还原态氢)ATP(或三磷酸腺苷)(3)光反应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4)C3的还原(CH2O)或有机物或C6H12O6(5)⑥CO2减少(6)反应式略【解析】n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是叶绿体内膜,②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③是叶绿体基粒。Ⅰ是光反应阶段,其中④是还原氢,⑤是ATP,Ⅱ是暗反应阶段,其中⑥是二氧化碳,⑦是有机物,Ⅲ过程称为二氧化碳固定,Ⅳ过程称为三碳化合物还原。(1)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即图中②。(2)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过程提供了还原氢和ATP,分别为图中的④、⑤。(3)Ⅰ是光反应阶段,光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4)据图分析已知,Ⅳ过程表示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代谢产物⑦是有机物。(5)夏日的午后,如果气温过高,叶片的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二氧化碳固定过程减弱,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减少,而三碳化合物仍然被还原,因此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含量降低。(6)【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或者结构名称,以及代表的物质名称。43、(1)①C→A→B(或C→B→A→B) D→B ②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2)①无水乙醇(丙酮)防止色素(叶绿素)被破坏②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在滤纸上扩散得慢。这样,不同的色素会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③叶黄素黄绿色【解析】(1)有氧呼吸需要三个装置,即C→A→B,无氧呼吸需要两个装置,即D→B。C瓶中是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检测CO2的试剂有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2)提取色素的试剂是无水乙醇或丙酮,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胡萝卜素。B处于第二位,为叶黄素,D色素是叶绿素b,为黄绿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