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10 KB
  • 2022-04-13 发布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16琵琶行(并序)学案粤教版必修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6 琵琶行(并序)[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湓浦(pén) 铮铮然(zhēnɡ)倡女(chānɡ)贾人(ɡǔ)悯然(mǐn)迁谪(zhé)浔阳(Xún)荻花(dí)管弦(xián)轻拢慢捻(lǒnɡ)(niǎn)霓裳(ní)六幺(yāo)嘈嘈(cáo)幽咽(yè)水浆迸(bènɡ)船舫(fǎnɡ)敛容(liǎn)虾蟆(há)红绡(xiāo)钿头(diàn)银篦(bì)阑干(lán)呕哑(ǒu)(yā)嘲哳(zhāo)(zhā)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为(2)命(3)闻(4)举(5)迁(6)言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3)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重,轻视n(4)歌以赠之(名词用作动词)作歌(5)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用作状语)在梦里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明年秋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2)因为长句古义:“因此作”,是连词“因此”和动词“为”构成两个词。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神态、脸色、姿容。今义:指色彩。(4)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龄大了。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今义:指方位。(6)曲终收拨当心画古义:在……中心。今义:指小心、留神。(7)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奔突而出。今义:指鼓出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8)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今义:指对混乱的局面进行治理。(9)弟走从军阿姨死古义:教坊的管理者。今义: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的无亲属关系的妇女。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动句)译文:这天晚上才体会到被贬谪的意味。(2)江州司马青衫湿。(被动句)译文:我这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浸湿。(3)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译文:曾经跟穆、曹二位著名琵琶乐师学艺。(4)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句)n译文:在江湖上辗转奔波。(5)送客湓浦口。(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湓浦口为朋友送行。(6)使快弹数曲。(省略句)译文: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常识·速览]识作者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识背景《琵琶行(并序)》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识常识歌行体歌行体,诗体名。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这类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篇幅一般较长,内容较为充实,保留了汉魏乐府诗的叙事特点,用韵自由,音节、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五言、九言。人们称这种从古诗演化出来的,以长歌浩叹为主要特征的诗叫作歌行体。标志着这种诗体正式确立的代表作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新乐府运动“n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白居易等人发起的诗歌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提出的,《乐府诗集》分乐府为12类。其最后一类标名为“新乐府辞”,即本于白居易。所谓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新乐府并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从音乐上来说,是徒有乐府之名;但从文学上来说,却又是真正的乐府,因为体现了汉乐府精神。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经元稹、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元稹、张籍、王建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里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唤起了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政治上的失意,抒发了诗人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文脉·梳理]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答案】 ①分别的感伤 ②赏曲的感伤 ③自我的感伤[文本·深读]■自主探究·········································································一、阅读小序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诗前小序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了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二、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2.诗歌的开头,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歌的开头,诗人写了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地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像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3.如何理解“醉不成欢惨将别”中“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自然环境:秋的寒意,又值夜晚。一个“秋”字境界全出。秋风、秋声、秋色(秋意)与夜联系起来,自然出现了一个秋夜阴冷、凄凉的境界。②官场境况:直言被贬,失意谪居,又送别好友,更是冷落寂寞,心情压抑。与自然环境一起奠定全诗的基调。再加上喝酒没有音乐做伴助兴,于是心情很不愉快,怀着凄凉的心情同朋友道别,见到的只有寒江冷月,即“惨将别”。三、阅读第二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请赏析“千呼万唤始出来……似诉平生不得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委婉而含蓄地点出了琵琶女本不愿出场,但面对诗人的盛情相邀,又不便拒绝的复杂心理。这是借动作刻画人物的精妙之笔。诗人通过人物试弹的动作,写出了人物有意掩藏、压抑内心情感的心理活动。这就为后面描述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做了铺垫。5.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并指明描写了什么样的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四、阅读第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本段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和遭遇,为什么又写她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写琵琶女早年色艺出众,红极一时,极力铺叙渲染歌妓生活的欢乐、奢华,为反衬后来的凄凉生活做铺垫。五、阅读第四段,回答下面的问题。7.诗人为什么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与琵琶女有诸多的相似之处:①都是从京城长安来到偏僻的江州(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②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③都有从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一个因年老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④都怀有满腹的“幽愁暗恨”。六、阅读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8.文章最后一段有何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推己及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哭。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合作探究············································································9.《琵琶行(并序)》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把握本诗的叙事脉络?谈谈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依据故事情节。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叙事详略的处理非常得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仔细品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诗人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观点二)依据音乐描写。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穿全诗的,从“无管弦”,到“转轴拨弦”,到“四弦一声”,再到“却坐促弦”,诗情随着乐律而变。琵琶女的演奏,可分前后两段:先是“自选曲目”《霓裳》、《六幺》,后是“规定曲目”,即专门应诗人之请弹奏的乐曲。可以说音乐是双方交流的“第一语言”,假如没有这一媒介,也就不会有这一“沦落天涯叹知音”的故事了,更不会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了。(观点三)n依据景物描写。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这首诗是“以江月为文澜”,确实很有见地。如“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观点四)依据情感描写。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了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琵琶女初试才艺表现出的一段天然风韵;“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了琵琶女感伤身世的悲苦之情;“叹息”和“唧唧”,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心领神会和听言的深深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如开闸之河水,一时俱出。文白。对译  n    n  n人家多聚居在这一带。年少:富贵人家的子弟。缠头:古代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叫“缠头”,后来用作赠送艺人财物的通称。  n  n[迁移——学以致用][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环境烘托法本课成功地运用了环境烘托的写法。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人,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定义:指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创造出一种艺术境界的手法。作用:(1)交代故事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性格。2.写法指导(1)目的明确——写景不能游离于中心,要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2)具体生动——要给人身临其境之感。(3)抓住特征——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3.迁移运用以“考试失败后”为题,运用环境烘托手法,写出失败后的状态与心情,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 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地上,映得我的脸色发白。窗外,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窗内,依旧如故。考试的失败,让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突然,我看到了它——白杨。那白杨曾在一次次风雪袭击后,顽强地生存下来,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一阵冷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我打了一个冷战,脑子清醒了许多。一次考试失败并不意味着我是最终的失败者,我决不能退却,我要夺第一。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白居易是一位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他在《琵琶行(并序)》一诗中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这类弱者的同情,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弱者的关注。我们也应该像白居易一样,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要讨厌他,而应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他;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他。天下最高的学问是什么?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应用角度】 “关注弱者”、“同情”、“和谐”、“同舟共济”等。n2.精彩应用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他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夜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当时官场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佳作·领悟]琵琶行之父母有情[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是由爱情转为亲情的结点。于是,我的爸妈便将我视作上帝赐予他们的天使。在母亲的肚子宫殿里,我开始了家庭教育的第一课。听轻音乐,做有氧体操,嘿嘿,都是我的必修课。在温暖亲切的环境下,我快乐地成长着。[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望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里是两个互补的角色。厉声训斥我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细语的安慰。这便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学的东西扎实牢固,这是父亲的功劳,我的心灵善良而不娇气,这便是他的疼爱有加了。绝不做温室花朵,也绝不堕落消极。[间关莺语花底滑]上学后,爸妈便对我松了一点,不再成天限制我的活动。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爸妈喜欢在周末带我到郊外踏青。那段日子始终印在我的脑海,因为美好,因为不再重演。记得,花儿总是开着的,草儿总是绿油油的,风儿总是和煦的,鸟儿总是快活的,像我的心情。[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的叮咛和唠叨。喜欢上了奇装异服,喜欢上了顶嘴,家里的气氛有些凝重。回想起来,【亮点借鉴】1.悟标题文章题目别开生面,“父母情”是文章的主体内容,“琵琶行”是一条结构线索,如同主体内容的伴奏。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因这伴奏大大提高。2.悟结构本文六引《琵琶行》的诗句作为小标题,以之构建了全文。开篇引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胎教”之情;以“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出了美好的幼年;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出了入学之初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写出了“当叛逆之神降临时”的那一特殊阶段;以“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伤的感觉”;以“座中泣下谁最多”加上仿造的“掌上明珠双眸湿”写出了“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篇文章的结构真是别出心裁,令人称奇。3.悟真情实感n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路了。要多谢我的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他一步步地引导我,既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终于把我拉扯大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伤的感觉。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的白丝;爸妈笑了,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我心。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谢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文章表现出真挚的情感,以情动人。如“爸妈老了,我发现他们鬓上的白丝;……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我心。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朴素的真情,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4.悟手法文中几大段表现成长的内容,属司空见惯,但《琵琶行》的反复穿插却实在是绝无仅有。讲述“严父慈母”爱的“互补”,喻之以“大弦”、“小弦”的“嘈嘈切切”和“大珠小珠落玉盘”;讲述“郊外踏青”,喻之以“间关莺语花底滑”;讲述“叛逆之神降临”、父亲“和蔼和耐心”地引导“不再乖巧”的自己走出“黑色的日子”时,则用“冰泉冷涩”、“凝绝不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句子,把白居易对音乐旋律的描绘转化使用,设喻奇特,真令人叹为观止,堪称绝唱。[训练——落实提升]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银瓶乍破水浆迸 乍:炸②却坐促弦弦转急促:紧、迫③寻声暗问弹者谁暗:轻声④琵琶声停欲语迟迟:迟疑⑤转轴拨弦三两声拨:弹拨弦乐的工具⑥为君翻作《琵琶行》翻:按照旧曲谱制作新词A.②③⑤⑥      B.①③⑤C.②④⑥D.①②④⑤C [①中“乍”是“忽然,骤然”的意思;⑤中“拨”是“调,拨动”的意思。]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又闻此语重唧唧 ②满座重闻皆掩泣B.①凝绝不通声暂歇 ②如听仙乐耳暂明C.①琵琶声停欲语迟 ②今夜闻君琵琶语D.①添酒回灯重开宴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A [A项,都是“再”;B项,①暂时,②忽然;C项,①说,②曲调;D项,①重新,②看重。]3.下列各句中的修辞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B.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C.四弦一声如裂帛nD.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A [例句中的“丝竹”和A项中的“孤帆”都是借代修辞。B项和C项是比喻修辞,D项用了拟人的修辞。]4.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秋 ②今漂沦憔悴 ③因为长句 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⑦老大嫁作商人妇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⑨门前冷落鞍马稀 ⑩整顿衣裳起敛容A.①⑤⑧      B.⑦⑨⑩C.③④⑥D.②④⑨D [①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③古:于是创作;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⑤古:突然爆发出;今:鼓出来;使超过一般。⑥古:容貌;今: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⑦古:年纪大;今:排行第一的人。⑧古:以前,先前;今:指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⑩古:整理;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5.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联融议论于叙事之中,强烈倾诉了诗人不幸贬官、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以杜鹃啼血和哀猿悲叫两个意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人处境的悲凉。C.以苦酒独酌,呕哑嘲哳的山歌村笛极力渲染谪居浔阳的痛苦与不幸,同时也与歌女的琵琶仙乐作了强烈的对比。D.诗歌以泪湿青衫作结,别有深意。说“青衫”,意在表达自己的沦落身份,诗人再次为自己的不幸遭遇痛极而哭。D [诗人推己及人,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