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83 KB
  • 2022-04-13 发布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知识针对练第42练苏联改革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42练苏联改革1.苏联1954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只有500万公顷,这无法达到赫鲁晓夫要求的指标。赫鲁晓夫给各地官员下达了严令,各地官员派出各种执法队逼迫农民们改种玉米。1955年,苏联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万公顷。赫鲁晓夫的这一做法(  )A.增加了农民收入B.忽略自然因素C.赶上了美国农业D.扩大了垦荒面积2.1954年赫鲁晓夫在回答英国贝尔纳教授时说道:“我知道,国外有人说,农业方面的新措施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并没有放松对工业发展的注意,我们并没有因为农业而牺牲工业,工业部门将继续根据拟定的计划发展。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这表明赫鲁晓夫(  )A.仍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影响B.将改革的重心放在发展重工业上C.改变了为工业化而牺牲农业的思路D.找到了增加消费品生产的有效途径3.(2018·湖南永州三模,35)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1.4亿卢布,1960年为141.6亿卢布,即在产品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斯大林模式遭到了彻底否定B.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C.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D.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4.(2018·福建龙岩市二模,35)1963年8月,赫鲁晓夫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同声谴责南斯拉夫背离社会主义复辟资本主义之际,赴南访问并发表演说,指出“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赫鲁晓夫(  )A.决心摒弃斯大林体制发展资本主义B.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认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D.希望学习新的经验应对国内危机5.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这一措施(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B.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nC.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6.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试图(  )A.发展私营企业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C.放弃斯大林体制D.推行市场经济体制7.(2018·湖南怀化二模,34)以下是《20世纪60~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1960~1965年间苏美两国的经济实力基本相当B.1965~1970年间苏联继续注重发展军事重工业C.1970~1975年间美国因深陷越战经济出现滞胀D.1975~1980年间美国新经济出现促进经济增长8.(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33)1970年苏联著名学者萨哈洛夫公开发表呼吁书,认为“(我们)所处的困境的根源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于反民主的传统和在于斯大林时期已制定,至今仍未被废除的公共行为的准则。”由此可知,该学者(  )A.对斯大林持完全否定观点B.呼吁中央实行民主决策C.对困境根源没有清晰认识D.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制度9.(2018·安徽蚌埠一模,23)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结果,“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仍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B.经济转型滋生腐败现象C.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10.(2018·湖北武汉四月调研,34)苏联电影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和时代烙印,如某一时期n涌现出的《斯大林综合症》《1953年寒冷的夏天》《国际女郎》《摇滚式的悲剧》等电影。这些电影主要折射了(  )A.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B.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C.勃列日涅夫的军备竞赛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11.(2018·辽宁沈阳郊联体期末,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A.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C.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价D.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n答案精析1.B [材料中并未涉及增加农民收入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为执行赫鲁晓夫的命令,苏联盲目扩大种植玉米的面积,但是忽略了自然因素,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说明扩大种植面积的结果,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垦荒,故D项错误。]2.A [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与材料中“意味着苏联的整个经济政策有了根本的改变。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在将来,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重工业上”相符,故A项正确。]3.D [1960年苏联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故B项错误;种植业和畜牧业没有大力推进机械化,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了调整,促进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4.C [A项与材料“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符,故A项错误;试图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赫鲁晓夫肯定“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南斯拉夫是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赫鲁晓夫认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道路模式,说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多元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希望学习新的经验,故D项错误。]5.D [这一措施有利于扩大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故D项正确。]6.B [据材料“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可知,苏联政府试图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故B项正确。]7.B [从上图可知,仅1960~1965年间苏美两国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相当,故A项错误;1965~1970年间苏联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苏联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故B项正确;1970~1975年间美国因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出现滞胀现象,故C项错误;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8.B [对斯大林持完全否定观点是绝对化选项,故A项错误;据材料“(我们)所处的困境的根源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于反民主的传统和在于斯大林时期已制定,至今仍未被废除的公共行为的准则”得出该学者呼吁中央实行民主决策,故B项正确;该学者对困境根源的认识是清醒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9.B [材料中“股份公司”说明苏联让市场发挥作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国家官员……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推知苏联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故B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故C项错误;材料中不是强调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故D项错误。]n10.D [这些电影反映出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批判和突破,故A项错误;“秘密报告”主要针对斯大林个人,还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的军备竞赛还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突破了斯大林模式,揭露出苏联社会的阴暗面,故D项正确。]11.A [从材料所述来看,两段材料都涉及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判,但两段材料关联的史实不同,《全球通史》是与罗斯福新政比较,俄罗斯民众与后来的苏联解体联系。这是因为《全球通史》是从历史事件的角度比较分析,而俄罗斯民众却是从自身经历来看待。两者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所作的评价,故选A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