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48 KB
  • 2022-04-13 发布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用时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从早期外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到中国学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国政府的“注音字母”“汉字简化”等方案,中国汉字在变革中步履蹒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这是汉语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时期。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汉字也在改革中获得新生。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社会的汉语热随之升温。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汉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简化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一旦简单到无从认识或者误认,简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汉字结构的美、寓意的美。科技的进步,也曾让中国汉字遭遇考验。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是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也沉渣泛起。如果汉字进入不了电脑,在信息浪潮惊涛拍岸的今天,中国航船就无法驶入国际航道;如果放弃汉字,中国文化将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何况失去汉字的国家还是中国吗?别无选择,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1956年,终于诞生了第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随后30年,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1985年,中国科学家王选领衔研制的中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获成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古老的方块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出神奇的生命力。n中国的文化客厅容得下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让各种文明以礼相待,推杯问盏。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我们反对取之无度、用之过滥;我们不反对让流行的网言网语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文化自觉。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键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让我们患上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俚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呵护母语,就是留住民族文明的根。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述的“汉字变革”的一项是(3分)(   )A.公元1605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1625年,金尼阁借鉴利玛窦的注音方案写成《西儒耳目资》注音书。B.中考、高考中,语文学科成绩的比重在提高;语文测试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C.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等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D.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向全社会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简体字;还公布了《推行简体字办法》。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编码程序、智能终端、打印系统等难题的攻克,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成功,给汉字带来了神奇的生命力。B.我们有容纳各种文明的文化自信,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不能取之无度、用之过滥。C.简化汉字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然而,简化要考虑汉字自身的特点,注意不要伤害汉字结构之美、寓意之美等。D.改革开放后,为了促进汉字改革并让世界通过中国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应运而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汉字的简化对汉字的普及意义重大,它不仅使古老的汉字重新获得生机,而且让越来越多n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B.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汉语应该有接纳网络用语的胸怀,但是必须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允许它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C.当前,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人们与汉字的距离,使汉字面临着新的挑战。 D.汉语是中华文明的根,汉字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因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桥边的老人①【美国】海明威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你从哪儿来?”我问他。“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对我解释。“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我凝视着浮桥,眺望着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②三角洲地区,寻思着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什么动物?”我又问道。“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n“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在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③的岔路上有卡车。”“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巴塞罗那。”我告诉他。“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你这样想吗?”“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鸽茏没锁上吧?”我问道。“没有。”“那它们会飞出去的。”“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本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选自人民交于出版社《外国小说欣赏》)【注】①小说的背景是20世纪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②布罗河:西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③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4.下列对“桥边的老人”这一人物相关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中多次提到老人“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再也走不动了”,可以看出老人年迈体弱,非常疲惫。B.当“我”闻及老人“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时,老人回答“政治跟我不相干”,说明老n人不关心政治,对政治无动于衷。C.小说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他始终没有挪动,对家园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茫然是使老人不想动身的内在因素。D.小说末尾处老人“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实际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5.小说中的“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6.海明威曾提出“冰山理论”:“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八分之一’是读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虽然没有写出,却能为读者感受到。”试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2017年,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上海、浙江两地的首届高中毕业生迎来高考检阅。这一轮试点改革中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六/七选三”模式下的学科失衡问题。据初步调查,2016级高中生在2017年选定选考科目时,浙江省某中学近千人中只有7个学生选考物理;某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也只有不到50人选考物理;某县所有中学只有不到100人选考物理;某市2016级约一万名学生,只有不到900名学生选考物理。这些现象虽然仍在动态变化中,但是“惧选物理”的情绪由落后地域向发达地域、由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向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快速蔓延,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选自搜狐网《尴尬的物理:浙江新高考下的学科失衡与制度改进》,2017.9.14)材料二:“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不是选考,而是新高考为了平衡不同学科的难度和分值,对选考科目采取了赋分制。赋分制,即不以卷面实际分数为考生最后得分,而是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在全部成绩中的位置,给出一个相对分数。具体到本次高考,每门选考科目卷面成绩的前1%为100分,2%为97分,以此类推,以每3分为一个分差档设置21个得分档,直至最低分40分。“物理学科本身偏难,选考物理的一般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此导致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愿意成为分母。”杭州市一所普通高中副校长对《中国新闻周刊》举例说:比如短跑比赛,一组是10个速度较快的高手,另一组是10个跑得较慢的人,两组的竞技水平并不相同,但都按同样的规则赋分,最后在两组内排名相同的人,成绩就相同了。(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新高考改革引争论“物理遇冷”是无解之题?》,2017.10.27)材料三:n2017年在上海、浙江招生的1400多所高校中,有70%的高校对选考科目有要求。其中浙江高校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如下:(选自搜狐网《高考改革后物理到底有多重要?》,2017.7.13)材料四:怎样针对物理选科问题调整高考改革方案?其一,在目前选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物理科目的等级和赋分比例。这并不涉及学生选择学科的公平公正问题,如果各科等级比例在学生选择前就告诉学生,那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政策来选择学科,这对所有学生都是公平的。其二,改革选考科目设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3门以及3门以上选考科目,在完成选考之后,自主确定用哪3门分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如果6门(或者7门)选考科目都允许学生参加考试(考试次数限定为1次),要参加高考录取的学生,必须至少选3门,在考试完成后,再自行决定用哪3门的分数去报考大学,这会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也能避免功利选科的问题,还有助于实现教招考分离。其三,推进大学招生改革,调整大学专业招生的选科要求。大学必须专门开设高中学习中心,配合高考改革,引导中学生理性选科,需要大学规范专业选科要求。目前存在于高考选科中的问题,根源在于高考录取还是实行按总分录取模式,因此,学生选科主要关注的是等级、分数,而非自身的兴趣和长远的学业发展规划。在高考改革中,要真正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学业发展规划选择考试科目,还需要在科目改革基础上,推进录取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这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选自澎湃新闻《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怎么办》,2017.10.30,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新的高考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多积极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选考学科失衡的问题。nB.材料二认为“物理遇冷”的直接原因,是众多学生的畏难心理。再加上赋分制所存在的漏洞,最后导致了物理学科的尴尬境遇。C.材料三中的图表数据表明,在所有的选考科目中高校要求选考物理的比例最高,这体现了高校对物理学科的青睐和物理学科的重要性。D.材料四探讨了三种针对物理选科问题的改革方案,并指明选科问题的根源在于高考依旧实行按总分录取的模式。8.下列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赋分制让学生在选择选考科目时产生趋易避难的心理,增强了高考的博弈性。对选考科目的选择成为高考的重要环节。B.因为“惧选物理”的情绪由落后地域向发达地域、由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向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快速蔓延,所以“物理遇冷”成为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C.大多数高校在招生时毫不掩饰对物理学科的偏爱,这与学生对选考科目选择的实际情况有出入,说明这些高校并不配合高考改革。D.扩大学生的学科选择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兴趣等选择考试科目,就能推进高考录取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大学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9.根据材料,分析“物理遇冷”的原因,并找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方案。(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各题。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举进士,复第一。授修撰,累迁左庶子。弘治元年春,中官郭镛请豫选妃嫔备六宫。迁上言:“山陵未毕,礼当有待。祥禫①之期,岁亦不远。陛下富于春秋,请俟谅阴②既终,徐议未晚。”尚书周洪谟等如迁议,从之。帝居东宫时,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八年,诏同李东阳入内阁参与机务。迁时居忧,力辞,服除始拜命。进詹事兼官如故,皇太子出阁,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上疏劝太子亲贤远佞,勤学问,戒逸豫,帝嘉之。尚书马文升以大同边警,饷馈不足,请加南方两税折银。迁曰:“先朝以南方赋重,故折银以宽之。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尚书倪岳亦争之,议遂寝。孝宗晚年慨然欲厘弊政。而内府诸库及仓场、马坊中官作奸骫法,不可究诘。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禁军不隶兵部,率空名支饷,其弊尤甚。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n庶积蠹可去。”帝允之。世宗即位,遣使存问,迁乃遣子正入谢。劝帝勤学、法祖、纳谏,优旨答之。嘉靖二年复诏有司存问。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人赍诏书即家起之。迁年七十九矣,不得已拜命,居位数月,力求去。帝待迁愈厚,以天寒免朝参,除夕赐御制诗。及以病告,则遣医赐药饵,使者相望于道。迁竟以次年三月辞归。十年卒于家,年八十有三。赠太傅,谥文正。(《明史》列传七十二,有删改)【注】①祥禫(xiángdàn):丧祭名。②谅阴:居丧时所住的房子。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B.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C.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D.迁已为讲官/及是/与日讲务/积诚开帝意/前夕必正衣/冠习诵及进讲/敷词详切/帝数称善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在秋天举行,又叫“秋闱”。考后发布正、副榜,被正榜录取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B.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太子。因是国储所居,故又称“储宫”。C.服除,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守丧期满除去丧服。也称“服阙”。D.赠,是古代皇帝为在任或已故官员及其亲属赐予官爵或荣誉称号,以示恩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迁奉守礼法。因先皇陵墓尚未完工,居丧期限未满,他建议孝宗居丧期满后再商议选妃嫔充实六宫。B.谢迁关心百姓疾苦。大同发生战事,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遭谢迁和尚书倪岳反对而作罢。C.谢迁有政治才干。孝宗晚年想刷新朝政,治理弊政。谢迁向孝宗报告并提出治理弊端的n策略,得到皇帝同意,收效明显。D.谢迁晚年宠命优渥。天寒时不用上朝参见,除夕赐诗,生病派医送药,死后赠谥,可谓极尽荣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若复议加,恐民不堪命。且足国在节用,用度无节,虽加赋奚益?(2)六年,大学士费宏举迁自代。帝乃遣人赍诏书即家起之。(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15.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n(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2)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3)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近日,一个产品网售额占全国超两成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发广泛关注,在福建莆田鞋城,白天__________,夜晚却是卖假狂欢。不少厂商打着原单真标的旗子,装着耐克的盒子,但掩不住__________的里子。“山寨”并非新话题,但痼疾不愈,引人忧思。这些“山寨”产品,“假”得可恶却又“真”得可怜。与30年前温州“纸皮鞋”厂商__________的是,这些“代工2.0时代”的厂商,()。有时仿品质量甚至优于正品,却仍走老路“蹭名牌”,这正是令人痛心之处。近年来,政府部门与电商平台的打假力度一年胜过一年,被抓的造假者人数大幅增加,公开销毁假货的示范活动也明显增多,高仿生意的空间受到空前“挤压”。但一些地方制假售假__________,这暴露出商业伦理的集体滑坡。这其中固然有制假者贪赚快钱的原因,但也有当地政府和电商平台的默许纵容。源头打假不力,销售地和网上打假就会变成“打地鼠”,“监管发力”只会沦为一句空话,等到制假规模壮大之后,不仅连根拔起愈加困难,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只是以某个品牌,而且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为代价。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门庭冷落鱼龙混杂泾渭分明我行我素B.门庭冷落鱼目混珠大相径庭依然如故C.人迹罕至鱼目混珠泾渭分明我行我素D.人迹罕至鱼龙混杂大相径庭依然如故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有的具备真技术、好设备,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有的因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往往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B.有的因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往往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有的具备真技术、好设备,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C.有的制造出的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是因为具备真技术,好设备,有的往往掌握n了全套工艺流程,是因为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D.有的因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往往有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有的具备真技术、好设备,产品虽是仿冒却并不劣质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只是某个品牌,而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为代价。B.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C.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为代价。D.而且届时承担“差评”的不只是某个品牌,而且是整个地区乃至中国制造的整体声誉。20.下面是某公司行政部发布的通知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根据最新消息,超强台风“山竹”将于16日上午到中午从距离深圳150-250公里海面掠过,近距离袭击深圳,可能成为20年来影响深圳最强的台风。现严肃认真地提醒大家:周六下班后,请赶紧回家,切勿在外溜达。到家前,请在周边超市购足物资。周日尽量不要出去。周一早间出行,如若天气情况恶劣,导致出行不易,一切按照公司正式通知为准。遇到极端情况,我们会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及时告诉你,再次提醒小伙伴们,请勿掉以轻心,一定要安全出行。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材料:品行作风选择出淤泥而不染接孟氏之芳邻一步一个脚印谦谦君子放下身段孟母三迁光明磊落埋头苦干近朱者赤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于人于国均是如此。“新”字是十九大报告的字眼,“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词,十九大报告向世人宣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它是遍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n国家日新月异,真正的新时代,不一样的新气象!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启示或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n高二语文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B。该项内容体现为语文考试的改革,不涉及汉字本身的变革。2D。“为了促进汉字改革”错,根据原文第3段。孔子学院的建立应是适应“国际汉语热”和“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3A。根据原义第2段,“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的是“推出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汉字简化”是不恰当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B(3分)5.答案示例:①(情节上)“我”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人物,在“我”和老人的对话中,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表达效果上)“我”也是故事的见证人和叙事者,由“我”来叙事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③(人物形象上)通过“我”的所见以及同老人谈话,突出老人“热爱家园,纯朴善良”的形象:,揭示老人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内心伤痛。④(小说主题上)通过“我”的感触,表达小说的主旨:谴责战争,热爱和平。(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6.①采用了第一人称和有限的叙述视角。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故事,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充分发挥想象,丰富小说内容,挖掘小说内涵。②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小说仅仅描绘了一幅画面、一个场景,叙述了一段对话和一个老人的故事,选材微小,却表现了宏大的战争主题,使读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③独特的语言风格。小说语言简约朴素,不事渲染,但却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包蕴丰富的内容。(每答出一点给3分,答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答案】B【解析】“直接原因”应该是赋分制。8.【答案】A【解析】B项,“最重要的问题”,于文无据;C项,“高校不配合高考改革”,主观臆测;D项,强加因果。9.【参考答案】原因:赋分制的缺点;物理学科难度高;学生的畏难心理。方案:在目前选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适当调整物理科目的等级和赋分比例;改革选考科目设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3门以及3门以上选考科目,在完成选考之后,自主确定用哪3门分数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推进大学招生改革,调整大学专业招生的选科要求。(原因3分,解决方案3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n10.C根据句意断句。“务”的宾语是“日讲”而不是“日讲务”,“务”是“致力于”的意思,是下一句话的开始,所以要在“讲”后断句,排除AD;“衣冠”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选C项。这段话翻译为:谢迁已是讲官,到这时,参加日讲,致力于竭诚启发开导皇帝。日讲前天晚上,他必定衣冠整齐地练习背诵,到为皇帝讲解经史时,对词的讲解详细准确,获得孝宗多次称赞。11.D项表述有误,“赠”是针对已故的官员及其亲属而言,不包括在任的。12.C项“收效明显”表述有误,据原文“迁乘间言之,帝令拟旨禁约。迁曰:'虚言设禁无益,宜令曹司搜剔弊端,明白奏闻。然后严立条约,有犯必诛,庶积蠹可去”可知,没有说到收效明显,没有类似的表述。13.13①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能忍受。况且使国家富足的方式在于节省费用,花费无节制,即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堪”,承受、忍受;“足”,使动用法,使…富足;“虽”,即使;“奚”,代词,什么。句子翻译为: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能忍受。况且使国家富足的方式在于节省费用,花费无节制,即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②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人带着诏书到谢迁家去起用他。(“自代”,宾语前置,代替自己;“赍”,持,拿着;“即”,到;“起”,起用。句子翻译为: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人带着诏书到谢迁家去起用他。)参考译文:谢迁,字于乔,余姚人。成化十年(1474),乡试第一名。第二年考中进士,又是第一名。授修撰职,连续升迁至左庶子。弘治元年春,宦官郭镛提出预选妃嫔以充实六宫。谢迁上言道:“先帝陵墓未完工,理应等待。除服之期也不远了。陛下年轻,请等居丧期满后,再慢慢地商议也不晚。”尚书周洪谟等也同谢迁意见一致,孝宗同意了。孝宗为太子时,谢迁已是讲官,到这时,参加日讲,致力于竭诚启发开导皇帝。日讲前天晚上,他必定衣冠整齐地练习背诵,到为皇帝讲解经史时,对词的讲解详细准确,获得孝宗多次称赞。晋升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八年朝廷下诏书命谢迁同李东阳进入内阁参预机要事务。时逢谢迁居丧期间,他极力推辞,直到服满才接受任命。升任詹事兼任原来官职。皇太子前往封地,加封谢迁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他上疏鼓励太子亲贤远佞,勤于学习,力戒一味享乐,孝宗很赞赏。因为大同发生战事,满足不了供应,尚书马文升请求增加南方两税折合的银两。谢迁说:“先朝因为南方的赋税重,所以用折银的办法解决,假如又增加,恐怕百姓不堪忍受。况且富国在于节省费用,如果花费无节制,即使增加赋税又有什么用?”尚书倪岳也持反对n意见,此议于是搁置下来。孝宗晚年感慨地要治理弊政,而内府诸库及粮仓、马坊的宦官行奸枉法,不能深入追究。御马监、腾骧四卫勇士自以为禁军不隶属兵部,一律以空名领取粮饷,其弊尤为厉害。谢迁趁此机会向孝宗提出来,孝宗命令草拟旨文禁止。谢迁说:“虚言禁止无益,应该命官署收集弊端,详细地奏报朝廷。然后严格订立条约,违犯者必诛,那样积蠹可望除掉。”孝宗表示同意。世宗即位,遣使慰问谢迁。谢迁于是派儿子谢正入朝致谢鼓励皇帝勤学、师法祖先、纳谏。世宗用褒奖的语言做了回复。嘉靖二年(1523),又下诏命有关部门去慰问。六年,大学士费宏推举谢迁代替自己,世宗于是派遣官员带着自己亲手写的诏书到谢迁家起用它,命巡抚、按官敦促他上路。谢迁时年七十九岁了,不得已接受任命。谢迁任职数月后极力请求离去。世宗对待他更加优待,天寒免去上朝参拜,除夕日赐御制诗,有病时则派遣太医去为他治病,并赐药和食物,道路上尽是派往谢迁家慰问的使者。谢迁终究在第二年三月辞官回家。十年在家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正。(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C项“夏日景色”错误,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并非夏日。【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辨析。本题的C项对诗句中的景物分析有误,诗中花无赖,藤梢新,是典型的春景;“白发好禁春”意思是满头白发的自己正好消受春天的美景,可见诗歌写的是春天的美景,并非是“夏日”。15.“何时占丛竹”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向往,与前面对韦曲美景的赞赏一脉相承。“头戴小乌巾”运用典故,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题干中给出“小乌巾”的注解“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使我们知道诗人因为韦曲春景之美而心生归隐之意。而诗歌后面的注释表明了作诗背景“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说上几句归隐之语自然之极,这种情感很复杂,说是要归隐,未必真归隐,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均有可能,不过对自然美景的不舍倒是真实可感。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综合利用文本试题中的各种信息,甚至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诗人的情怀。(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6.(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B(门庭冷落: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形容地处偏僻。根据后文“夜晚却是卖假狂欢”可知,并不是因为地处偏僻而导致人少,应用“门庭冷落”。n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语境中说的是货物真假,应用“鱼目混珠”。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语境中说的是两种事物不一样,应用“大相径庭”。我行我素: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依然如故:仍旧和过去一样,形容没有变化。语境中说的是一些地方制假售假的局面没有得以改变,还是老样子。应用“依然如故”。)18.B(括号后面说“有时仿品质量甚至优于正品”,因此括号内语句也要用“质量”与之衔接。由此排除A、C两项;“给国际大牌代工的经历”和“掌握了全套工艺流程”的逻辑关系是先代工再掌握技术,由此应选B项。)19.D(句子整体结构是“不只是……,而且是……”,句中“以”的位置不当,且“是……为代价”句式杂揉。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A项句式杂糅的问题没有修改;B项修改后不存在语病,但改变了原意;C项不仅句式杂糅问题没有解决,而且改变了原意;D项修改正确。)20.(5分)①“赶紧”改为“及时”;②“溜达”改为“逗留”;③“出去”改为“外出”;④“告诉”改为“通知”;⑤“小伙伴们”改为“大家”。21.(6分)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们应该发扬的扎实作风;孟母三迁,近朱者赤,接孟氏之芳邻,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环境选择;谦谦君子,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好品行四,写作(60分)22.审题限制性1.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词就是一个“新”字,“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立意行文都必须要围绕“上述材料”来谈,从审题来说难度不大。2.从所给材料来看,“新”是有多重含义的,从个人到民族、国家,层层拓展,所以立意也应考虑这一点。还有一重含义,“‘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国家日新月异,真正的新时代,不一样的新气象!”考生忽略此限制可能造成偏跑。3.“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启示或感悟?”文体偏重议论文,“请联系现实”则要求行文不能空谈道理,必须以现实材料为基础。开放性1.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从正面谈“新”的意义,也可以从反面分析不“新”的弊端,还可以提出如何“新”的建议等。2.材料提示语要求联系现实,看似狭窄,其实给了考生无限开放的空间,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民族,无论科技、文化,还是道德精神风貌……只要是“新时代”的“新气象”,皆可下笔。解题这是一个带有任务驱动的材料作文。对“新”的认识是学生思考的重点,目的在于引导n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关注国家发展,树立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从实践角度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参考立意1.今日中国日新月异,今日时代气象万千。2.开拓,圆梦人生;创新,圆梦中国。3.新青年,新思想,开拓新领域。4.青年日新,则国日新。5.创新,让人生更多彩。6.新思想新理念,绘中国新蓝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