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1.33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核心素养目标 思维与审美:1.欣赏精彩的情节艺术。2.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与作用。3.把握林冲的性格特征,认识其转变原因及其意义。激趣导入清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这样评价《水浒传》:“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一百单八将,我们不可能在此一一研读、分析,那就让我们从林冲性格的塑造上,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感知中国古典小说的巨大艺术魅力吧!1.背景铺垫小说第1段中林冲对店小二说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林冲刺配沧州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请简要概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高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的妻子,多次调戏遭拒,于是高俅设计陷害林冲,让林冲手执利刃进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然后让开封府将林冲刺配沧州。林冲在鲁智深的保护下来到沧州。2.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形式,明线是林冲被逼上梁山,暗线是陆虞候设计陷害林冲。请采用章回小说的回目形式在横线处概括出相应的情节。答案 ①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②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③林教头杀敌奔梁山 ④陆虞候观火说真相微任务活动一 欣赏精彩的情节艺术n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在于其精彩的情节。请根据提示的角度,体会本文的情节艺术。(1)小说的情节,精彩在曲折:林冲买刀寻陆谦等人,“寻”而“不见”,再由“寻不见”而冥冥中“撞见”,情节安排错落有致,波澜起伏。(2)小说的情节,精彩在线索: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形式,较好地展现了“好人在明处,坏人在暗处”的合理性,使读者无时无刻不在担心林冲的命运;集中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3)小说的情节,精彩在悬念:小二妻的偷听未听尽固然是悬念,但从林冲的反应来看,小二妻的偷听至少是部分解了“疑”,只不过这个悬念的“核心疑问”——陆谦等人到底会采取何种手段、方式谋害林冲——并没有解开。小说十分巧妙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后,让读者得到了一个阅读心理的喘息空间,然后又被此悬念吸引至小说的最后,才全部“释悬”,从而让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4)小说的情节,精彩在伏笔:伏笔妙在一个“伏”字,潜伏得无影无踪,丝毫不露痕迹。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其实暗藏玄机。如文中第一段,李小二对林冲说“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营前”二字看似信笔拈来,实则有意设伏,初读以为闲笔,再读令人惊叹不已。写李小二在“营(林冲住地)前”开了茶酒店,暗示茶酒店离林冲住地很近,这为林冲与李小二密切来往埋下了伏笔。交往中双方情深意切,旧恩新知,无比亲热,这是李小二为林冲报信的原因;二则,茶酒店开在营前,准备加害林冲之人选取此处与营内之人接头,李小二能够得知阴谋,才不显突兀。这样写收到了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艺术效果。这样的伏笔在小说中有很多,如“火”“刀”“庙”等,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笔法:草蛇灰线,伏脉千里。(5)小说的情节,精彩在合理: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会“掇”块大石头“靠了门”,而正是这块只有一身好武艺的林冲“掇”得起的大石头,为下文陆谦等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使得林冲躲在庙内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用1.《水浒传》里集中写林冲的回目有: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目与其他回目有何不同?从语句对称的角度看,“风雪”活用为动词,请解释其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其他回目都是讲事件,唯有这一回目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风雪。n(2)“风雪”活用为动词,词义很丰富,可以理解为“躲避风雪”,也可以理解为“经历腥风血雪”,还可以理解为“内心刮起暴风雪”。2.“风雪”是本文主要的景物描写,请结合相关文字分析其描写技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善抓景物特征,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相结合。善抓特征,如形容雪花是“碎琼乱玉”,不仅写出了形色,似乎还写出了光影。林冲在草料场大厅,“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是定点观察;在买酒路上写雪景,是移步换景。(2)正侧结合。正面写风急、雪紧、雪大,侧面写草料场的草厅被风“摇振得动”,被雪“压倒了”,写林冲向火还是感到“身上寒冷”,到山神庙用巨石挡门。(3)巧用修辞,精选词语。写雪是“碎琼乱玉”,用“纷纷扬扬”“卷”来形容风猛雪大。3.小说中对“风雪”的直接描写主要有三处,请分别写出其作用。直接描写作 用第一处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第二处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第三处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答案 第一处:①为高潮的出现勾画了气象森寒的情景;②“卷”为下文写雪压倒房屋做了铺垫。第二处:不仅突出了风猛雪大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第三处: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浓烈的气氛,一场冲突即将拉开帷幕。4.“风雪”是怎样推动小说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请简要分析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林冲到草料场时正是风雪交加,想喝酒驱寒才会到市井沽酒,也因此得遇山神庙。(2)因为下雪,致使林冲住的草屋塌了,这使林冲想起离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3)正由于风大雪紧,为了挡风雪,林冲才用大石头靠住门,致使陆虞候等三人没能直闯进山神庙来。(4)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虞候一伙人放完火,才直奔庙里,紧贴庙门说出放火始末,使林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微任务活动三 把握林冲性格及其意义1.请结合文内文外内容,填写林冲档案。籍贯职务绰号兵器父亲、岳父职务犯罪原因n答案 籍贯职务绰号兵器父亲、岳父职务犯罪原因东京教头豹子头花枪提辖、教头被上司高俅陷害,无罪而刺配沧州2.林冲的性格在山神庙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之前是“忍”,之后是“狠”。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其表现及形成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忍”的表现及原因:①“忍”就是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林冲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与李小二说到此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到了官司。而后管营让他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做了长久打算。他看到草料场里的草屋四下里崩坏了时,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这说明在林冲的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薄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②原因:这固然有林冲性格懦弱的一面,更主要的是为了说明他对生活十分渴望,渴望与妻子一起过安稳、幸福的生活;对司法、对体制尚存一丝幻想,幻想未来刑满释放,与妻子团圆,重获生路。(2)“狠”的表现及原因:①“狠”表现在他杀三人的动作与语言中。②原因:忍无可忍,愤怒到极点才爆发。3.林冲的主要性格是“忍”与“狠”,他的其他性格也很丰富。如果再用两个字概括其性格中的两个侧面,该用哪两个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善”,极其善良。如对李小二的救助,为李小二考虑等。(2)“细”,极其谨慎细心。如他离开草料场,担心有“火炭延烧起来”,他的动作先是“搬”,再“探”,后“摸”,表现了他的细心。4.林冲是一个善良、循规蹈矩、有着光明前途的人,却在没有犯任何错误的情况下,最终被逼上梁山、家破人亡。这一巨大悲剧有何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社会黑暗,官逼民反。(2)在专制统治下,底层百姓诉求无门,要么做顺民,有时连顺民都无法做,只得变成暴民,变成打家劫舍的“好汉”。(3)启人深思:为什么那个社会让好人变坏,善人变黑。n微任务活动四 赏析精彩语言1.“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句中两个“闪”字有何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动词“闪”字用得极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不将两人合在一处写,而用反复的手法写为“一个人”“又一人”次第“闪”入,足见来人行动极欲掩人耳目,秘不可宣。这种诡秘的行动不能不引起旁观者的注意,使故事在平静中陡然掀起波澜,拨动了读者的心弦。2.“(林冲)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那雪正下得紧。”金圣叹评点加点句道:“人看至此句,虽极英灵者,只谓手冷故用枪挑耳,岂知顷间之用之?”这里的“英灵”是何意?“用之”应如何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英灵”是说这一动作显得极其“英灵”,一个魁伟的汉子用花枪挑一酒葫芦,在白皑皑的雪里行走,给人英武俊爽之感。(2)“用之”是就情节发展而言的,“花枪”与“酒葫芦”的出现为后文买酒御寒、躲过屋塌、血染古庙的情节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一说:林冲已充分意识到迫害将随时发生,不得不高度戒备……他知道,离开了花枪,只有挨打的份儿。)3.“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鲁迅赞美“紧”字用得极富神韵,请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紧”字意蕴丰富:①表明雪下得大而急促,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气势;②大雪铺天盖地的气势,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③“紧”字最易使人联想到陆谦等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暗中策划,形势越来越紧,林冲的命运到了紧要关头。《水浒传》是一部英雄传奇。有人认为,与武松、李逵相比,林冲才是真正的英雄;也有人认为,林冲算不上真正的英雄。结合文本,根据你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心得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林冲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悲剧英雄。他才能出众、骁勇过人,善良宽容、有情有义,却被黑暗的社会吞噬,被无情的命运捉弄。他从委曲求全、隐忍不发,到忍无可忍,晃动掌中银枪,刺向仇敌的心脏,从此亡命天涯,被逼上梁山。一杆令人闻风丧胆的蛇矛,使他成为梁山著名的英雄人物。n林冲在《水浒传》里的出场,是一声喝彩:“端的使得好!”就这一句喝彩,使林冲赢得了与鲁智深一生的友谊。《水浒传》里男人们的义气“泛滥成灾”,而林、鲁这般因发自内心的相互钦佩而产生的深挚友谊,极其难得。林冲在发配充军起程之前给妻子写休书的那段文字,读来令人泪垂。林冲和林娘子至死不渝的爱情在《水浒传》里,极其罕见。林冲磊落坦诚,重感情,知道此去沧州九死一生,不想连累妻子为其断送一生;而林娘子和她父亲张教头,也同样有情有义,不因林冲落魄蒙难而抛弃他。这一番生离死别,感人肺腑。林冲的宽容善良,还表现在搭救酒生儿李小二上。“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赔了些钱财。”此等行为,只有宽容善良的林冲才会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最显林冲英雄本色。林冲心头怒火万丈,被逼上绝路的“豹子头”这一回终于出手,他像雪豹一样迅猛利索,夜色中,雪地上,复仇的鲜血淋漓,如同草料场烈焰飞腾,燃起林冲一腔盖世英雄气。与武松、李逵滥杀无辜相比,林冲杀人有血性,也有理性;冷血,但不嗜血。他绝不滥杀无辜,懂得尊重生命。如果不尊重生命,就不配称为英雄。(观点二)林冲没有侠义品格,算不上英雄。用现代观念来审视《水浒传》,我们会发现:以《水浒传》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种影响深远而广泛的低级暴力崇拜情结。以粗暴为勇武,以虐杀为荣耀,以暴徒为英雄,以残忍为好汉——这种变态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林冲形象的塑造上也是有所体现的。就故事的表面取向而言,《水浒传》显然是要讴歌林冲,把他当成一个大英雄来塑造。如果林冲真的能够替天行道、诛杀贪官污吏、除暴安良、杀富济贫,为天下苍生打出一片新天地,那么他就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一个有伟大理想、有担当的大英雄。很遗憾的是,他没有做到这些。杀陆谦等三个坏人固然是理所应当,林冲却表现出极为残忍的一面。“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这样血淋淋的场面让读者无法直视。如果以恶制恶是无可奈何,那么他走上反抗道路以后的有些做法就让读者不得不质疑林冲的品格了。比如,一伙穷苦的庄客们烤火喝酒,好几个人只有那么一小瓮的酒驱寒。林冲突然闯进来,庄客们让他烤火已经够善良了,可是他却得寸进尺,非要买人家的酒吃!遭到拒绝后,“把手中枪看着块焰焰着的火柴头,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众庄客都跳将起来。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庄家们都动弹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这是除暴安良吗?再比如,要到梁山泊落草,他必须杀一个人,他也就不再去想该杀什么人,而是只要有人能杀他就杀。这种人也被当成英雄,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是出了问题?n这样看来,林冲转变的过程不是从一个曾经忍辱负重的军官,转变为一个有伟大思想品质的英雄的过程,而是转变为一个没有是非观念、凭借一身功夫横行霸道的武夫的过程。把林冲当作英雄,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一个令人痛心的迷失。助读材料1.施耐庵在逃亡途中完成《水浒传》施耐庵出生于元末明初时期苏州船家(打鱼人家),年轻时就有了写《水浒传》的愿望。29岁考中举人,30岁在会试中落第,经朋友推荐,到山东郓城任训导。其间,搜集了大量素材。35岁,他终于考中进士,被从郓城调任钱塘知县。只当了两年官,便辞职回苏州开始动笔写作。张士诚起义后,他投笔从戎,给张士诚做幕僚。因张士诚听不进他的建议,他又回到苏州潜心撰写《水浒传》。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搜捕其残余人员,于是施耐庵匆忙逃出苏州,找一隐秘之所继续写作。书稿传入民间,掀起了一股“梁山热”。朱元璋闻讯大怒,把他投入大牢,生命岌岌可危。这时,刘伯温因赏识他的才华,暗中帮他逃出牢狱,嘱咐他悄悄写,朱元璋在世时不可让《水浒传》面世,他的学生罗贯中把他接到了淮安,让他隐居起来,他才得以最终完成《水浒传》这部小说。2.了解文体——章回小说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时,说话人不可能把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所说的一回。在每次讲说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提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经过宋、元两代的长期孕育,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都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经说话和戏曲艺人补充内容,逐渐丰富,最后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的。它们比起“讲史”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人物和故事的核心虽是历史的,但更多内容是后人(包括作家)创造的。到了明中叶后,章回小说的发展更加成熟,出现了《西游记》《金瓶梅》等作品。由于社会生活日益丰富,这些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更趋复杂,描写也更为细腻,它们在内容上和“讲史”已没有一定联系,只是在体裁上保持着“讲史”的痕迹。章回小说在思想、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小说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名家评《水浒传》(1)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写108个人的性格,真是108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1000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2)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清代著名小说理论家金圣叹n(3)《水浒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了文学和演唱的范围。根据记载:历代强盗和造反者都喜欢借用《水浒传》中英雄好汉的绰号;近代20世纪的中国工农红军的游击战术也是从《水浒传》中得到启发的。这是令人吃惊的。——日本汉学家木村英雄(4)第一部影响我的书是《水浒传》。……直到我读到《水浒传》才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不愧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可以和庄、骚、史记、杜诗并列,我一读,再读,三读,不忍释手。——梁实秋《影响我的几本书》(5)在500年中,流行最广、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并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理性语录,乃是几部白话小说,《水浒传》就是其中的一部奇书,是我国文学的正宗。——胡适必备知识积累卡片1.字词知识(1)赍发(jī):资助。(2)迤逦(yǐlǐ):缓慢前行,这里有颠沛流离的意思。(3)央浼(měi):恳求,请托。(4)搠(shuò):扎,刺。(5)仓廒(áo):存放粮食的仓库。(6)逼上梁山:借指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2.文化常识(1)教头: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2)太尉:官名,宋徽宗时武官的高级官阶。(3)刺配: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一、“读林冲”诗歌自 咏林冲(施耐庵)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赏析 这是林冲在奔向梁山途中在朱贵酒店墙壁上写的诗。诗很质朴,披露了个人心声。叹林冲n施耐庵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赏析 此诗是《水浒传》第十回的开场诗(题目是编者所加)。诗歌集议论、抒情于一体,感叹林冲的遭遇,揭露奸邪之人的罪恶。诗的首句,说天理昭然,不可欺骗,是针对高俅等邪恶小人提出的警告;次句说不要对奸佞邪恶之人抱有幻想,是对林冲的劝告。三、四两句,概括火烧草料场一事,“若非”“定被”这些词的使用,表现了林冲处境的险恶,奸佞诡计的歹毒。五、六两句对仗工稳,慨叹神灵庇护,实写林冲九死一生的处境。诗歌的结尾,表露了作者对手刃仇敌、奋起反抗的林冲的赞美之情。宝剑记[明]李开先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赏析 这是林冲夜奔梁山的唱词,它展示了林冲的心理变化过程。前两句抒发了自己渴望报国立功,成就英名的理想和壮志;三、四两句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和感慨;五、六两句描绘了自己浪迹天涯的处境以及孤独无奈的心情;七、八两句直抒胸臆,唱出了心中无尽的伤感和痛苦。其中“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成为传诵至今的名句。二、“读林冲”散文林冲的位子鲍鹏山林冲被陷害,董超、薛霸押送他去沧州。天气酷热,林冲的棒伤复发了,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两位公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开始折磨林冲。晚间投宿村中客店,林冲不等公人开口,赶紧去包裹里取些碎银两,央求店小二买酒买肉,安排盘馔,请两个公人坐了吃。林冲总是很主动。要知道他请的这两个人,是一路上折磨他蹂践他,不把他当人的人!金圣叹在此句下批曰:可怜。他这样低声下气,一意讨好,讨来了什么呢?是董、薛二人设计烫伤了他的脚,并在野猪林里要取他的性命。好在被鲁智深救了。n自从被高太尉设计陷害,关进开封府大牢直至此时,一直被蹂践不当人的林冲,此后终于扬眉吐气做了一回人,而且还是人上人:先是鲁智深在前面走,两个公人“扶着林冲,又替他背了包裹”。后来,鲁智深更是讨了一辆车子,让林冲上车躺着走,坐着走,像个地主;鲁智深扛着禅杖,监押着两个公人跟着车子慢着走,紧着走,像押着两个狗腿子。鲁智深一路买酒买肉,将息林冲;两个公人打火做饭,小心侍候。此时,林冲很有地位。十七八日后,林冲身体已基本康复,离沧州也只有七十来里路程。鲁智深辞去。鲁智深这边一走,林冲和两个公人又上路。到了晌午,进了一家酒店,三个人进入里面来,林冲让两个公人上首座了——又很主动。《水浒传》接着写:“董、薛二人,半日方才得自在。”鲁智深走了,董、薛二人得自在,很正常。令人惆怅的是,鲁智深一走,林冲马上又不自在了——他又“主动”让两个公人上首座了,自己又坐到了下面,他又回到了受人欺凌的角色,又是一副巴结讨好的面孔了。对外在强权的依赖和服从,已成为林冲的深入骨髓的顽疾。鲁智深这一外在强权没有介入时,他一路任人宰割,九死一生亦不敢有怨言。当鲁智深从天而降,凭着一根铁禅杖给他撑腰时,他过了十七八天正常人的日子,并且养好了备受折磨的身体,连心情也是舒展的。但是,鲁智深一走,他马上又非常自觉地回到了自己原先的位置上。饭桌上的座位很有意味,它隐喻着林冲和两个公人,各自找回了原先的感觉,找回了原先的位置。不难想象,如果前面的路程还很远,而且再没有其他外力的介入,两位公人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林冲低声下气诺诺连声的情景马上又会出现。好在,这段苦难之旅已到终点,而且就是在这仅余的七十来里地里,又有了一个强势的外力介入——柴进的出现,使得林冲侥幸摆脱了再受奴役的命运。柴进巧遇林冲,当即携住林冲的手同行到庄上来,柴进再三谦让,柴进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董超、薛霸坐在林冲肩下——有了柴进这个外力的加入,林冲又有位子了。而两个公人,又只能陪坐了。林冲从误入白虎节堂开始,就成了阶下囚。现在,他成了座上宾了。可是,当林冲在柴进庄上接受柴进的款待与敬意,大家饮酒叙谈时,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谁呢?原来是柴进不久前聘任的私人枪棒教练洪教头。只见洪教头进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此人是大官人的师父,不能不特别恭敬。于是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走去上首便坐。柴进看了,又不喜欢。林冲只得肩下坐了。两个公人亦就座了。n可怜的林冲,位子又没了。回顾一下林冲在沧州道上的位子:鲁智深没来之前,没位子;鲁智深来了以后,有位子;鲁智深走了以后,又没了位子;柴进来了,又有了位子;刚有了位子,洪教头来了,又没了位子。没位子,是由于被强权欺负。有位子,是由于更大强权的保护。有没有位子,依赖有无外在强权保护。崇拜强权,崇拜强人的意识和传统,就这样代代相传。赏析 文章从林冲性格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林冲整个命运悲剧的挖掘,表现出其对外在强权的依赖和服从的本性。整个内容以一种口语化的方式,展示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四篇诗文在“读林冲”上侧重点有何不同?对林冲的情感态度有何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自咏》重点是展现林冲的自信;《叹林冲》重点是赞美林冲,揭示天理;《宝剑记》重点抒发林冲英雄失路的悲伤;《林冲的位子》则是深层次分析林冲的悲剧性格。(2)都表达了对林冲命运的同情。三首诗都表达了对林冲的赞美,而《林冲的位子》更多的是理性、冷静。你对林冲有怎样的认识与评价?请写出你的想法(字数不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金圣叹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林冲是个优秀的军事教官,不但业务水平出众,而且没有野心,不与官场的大多数人同流合污。尽管他精细过人,但还是着了高太尉的道。高太尉、陆虞候正是利用林冲忠于职守、同情弱者、热爱本职的“软肋”,才诱骗他进了白虎堂。火并王伦,林冲为了梁山的大业,甘愿被吴用利用;晁盖死后,梁山群龙无首,又是林冲出面力主宋江代理老大的位置,避免了梁山的分裂。梁山两次发展最关键的时刻,都是林冲立了大功,而且不为私利,功成身退,低调行事。当王伦要他杀一个无辜的路人来做“投名状”时,走投无路的林冲内心一定异常的悲痛,一个遵纪守法的朝廷军官,不得已上了梁山,还要滥杀无辜才能被土匪接纳,——必须在精神上自虐与自污方可为匪!对一个爱惜羽毛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后来他遇见了杨志,两人不分胜负,“投名状”到底没有拿来。这是施耐庵对这位真男子的爱护。林冲,即使落了草,至死他的品行都是高洁的。n林冲这样的真汉子,如果生逢其时,完全可以建功于朝廷,立千秋万世不朽之名;或者即使不能被重用,在一个正常的现代社会里,也能凭自己的本事、自己的品行赢得尊重,过着平常而幸福的生活。可惜他生活在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一个淘汰良民的社会,一个扼杀精英的社会,一个必须牺牲人性才能生存显达的社会。尤其像林冲,做一爱岗敬业的职业军官不可得,做一爱家护妻的好丈夫亦不可得。他要么像陆虞候、富安那样,牺牲自己的良心,污辱自己的品行,巴结权贵以求显达;要么就只能去当杀人放火的草寇。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让他选择。这是林冲的悲哀,也是大宋的悲哀。素材点击 林冲一心一意要保住那禁军教头的身份和美满的家庭。正因为如此,他对于来自高俅一伙的种种迫害,虽然十分愤慨,却总是采取一种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态度。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身于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随遇而安、忍辱妥协的性格。他的安分守己,却换来对手的得寸进尺;他的忍辱负重,却得到仇人的赶尽杀绝。“林冲之反”实在是源于统治者的一逼再逼,他终于忍无可忍,手刃仇人,坚定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完成了思想上和性格上的重大转变。角度运用精彩运用 行事沉稳,武艺高强,个性谨慎,充满侠义,这些都是林冲的过人之处,但还有一点,失之则林冲不复为林冲,那就是,他能忍。岳王庙里对准了高衙内的一拳就是打不下去,是忍;野猪林中对董超、薛霸委曲求全,阻止鲁智深杀他们二人,是再忍;柴进府上对洪教头作揖、下座,赔尽了笑脸,牢城营里,被差役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是忍而又忍。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怀绝世武艺,虽面颊刺字,总该虎瘦雄心在,面对柴进的五斗米却只惨淡地笑道:“只此十分够了。”在草料场对一个酒壶卑微的满足,都透露着他辛酸的忍耐。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必不可少的技法课文借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备受称道。文中有两处细节描写十分典型:(林冲)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n(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两处对“火盆”的描写,并不是作者信笔写来,而是独具匠心的安排,知微显著,以小见大。就情节而言,盖上火盆,火种浸灭,是说明草料场起火不是因火盆之故,而是陆谦等人蓄意放火。无此交代,读者会生疑问;经此轻轻点笔,就让人明了必是陆谦等人放火无疑。补此一节,情节便合情合理,严密周到,无懈可击。再就性格而言,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是说明他的细心、缜密。这一细节完全不会发生在李逵或鲁智深身上。林冲管理草料场,仍然是战战兢兢,不敢造次,事事留意,处处小心,他生怕由于自己不慎而酿成大祸,吃罪不小。长期的曲折遭遇,培养了他谨慎小心的性格特征。这里的两处“火盆”细节,就是出色的点染。运用点拨运用细节描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写好细节,认真仔细地观察是基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此每个人说话做事的方式都会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2.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力求使细节具有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我们在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3.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4.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所谓典型,是指描写的细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事物,反映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5.语言要精练。即时训练请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表现其性格特征。20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清晨6点,大山挂满了雾,父亲像往常一样送我到镇上车站。一路上,我紧紧地攥着母亲给的20块钱,似乎怕它再丢了。一路上,父亲没有讲一句话,我心中万分不安。终于,他止住了脚步,微微抬起右手,拿出一张手巾,层层打开:“孩子,这是40块钱,将来可别这么粗心……”真让我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呀?为了我读书,父亲连烟都戒了,平时千俭省,万俭省,还有积蓄?但是,父亲分明用颤抖的手把钱送到了我手里。顿时,我多么想放声大哭啊,但我还是抑制住了,只是觉得心里有一股暖流在涌动……nⅠ必备知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道德勇气是人类过道德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道德勇气要求人类具有维护和践行道德的坚强意志力。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道德勇气,( ),并且具有向善求善的道德情感,他也不可能勇敢地趋善避恶。缺乏道德勇气的人会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的时候保持沉默。一旦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他们就患上了道德失语症。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意德”是人类基于他们的坚强道德意志力而形成的一种德行。拥有意德的人善恶分明,________,勇于捍卫善的尊严,敢于贬抑恶的存在价值,他们身上有一股________。纵然是在善恶进行激烈博弈或尖锐斗争的情况下,他们依然能够________,大义凛然地挺善抑恶。如果全社会的人普遍缺乏道德勇气,挺善抑恶就难以________,善恶不分则必然成为一种常态。社会道德风尚也不可能令人满意。道德勇气不足是一些人在面对善恶选择问题上不愿意或不敢发表意见的根源,也是他们患道德失语症的根源。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B.纵然他知道辨别善恶的重要性C.虽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D.纵然他知道鉴别善恶的重要性答案 B解析 此题考查“虽然”和“纵然”、“辨别”和“鉴别”的区别。“虽然”常与“但是”连用,表转折关系;“纵然”表假设关系,常与“也”连用。“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鉴别”指分辨一些事物的真假好坏,多用于古物的鉴定。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表现。B.道德勇气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人类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C.道德勇气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D.道德勇气是衡量人类是否具有“意德”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类修炼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内容。答案 C解析 根据画线句后面的“‘意德’是……”,可知“意德”应该出现在句子的后半部分,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衡量”后用“是否具有”最为恰当,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nA.义无反顾 无私无畏 毛遂自荐 蔚然成风B.疾恶如仇 浩然正气 挺身而出 蔚然成风C.疾恶如仇 浩然正气 毛遂自荐 风靡一时D.义无反顾 无私无畏 挺身而出 风靡一时答案 B解析 疾恶如仇: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无私无畏:社会(人物)只有在无私的情况下,才能够(放开一切,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只能做谓语、定语,不能充当宾语。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毛遂自荐:自己推荐自己。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风靡一时:形容一个事物在一个时期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古典名著之一,无论从读者还是评者的角度说它是“奇书”“才子书”都不过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趋类于清末“谴责小说”或《儒林外史》等②对宗法社会和正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讽刺③但若从其文本内涵和精神趋向角度分析,我觉得它更近乎一本反讽小说④而且这“讽刺”是保持距离的侧面的“冷”讽刺,即“反讽”⑤只不过后者是本位讽刺,而《水浒传》是反讽⑥它通过对“造反”和“招安”的种种离奇描写,以及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雕塑式刻画A.③①④②⑤⑥B.③①⑤⑥②④ C.⑤①③②④⑥D.⑤⑥③①④②答案 B解析 观察选项,四个选项的首句只有③和⑤两种,所以先分析这两句。⑤中有“只不过后者是本位讽刺”,但前句并没有涉及“后者”,所以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两项,其中③①相同,接下来可以从讽刺的特点进行分析,也就是说①后面可以接⑤;然后分析《水浒传》如何反讽,接下来应该是⑥②,④最后总结。正确排序为③①⑤⑥②④。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又称墨刑,在犯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为罪犯的标志,擦洗不掉。B.宋徽宗,宋朝皇帝赵佶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皇帝、大臣等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C.太尉,一种官名,在宋徽宗时代是武官的高级官阶。D.《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长篇章回小说。答案 Bn解析 “宋徽宗”是庙号,不是谥号。6.关于林冲的结局,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水浒传》的结局,林冲跟随梁山泊一同接受招安,在凯旋途中得了风瘫,半年后病故。第二种是《荡寇志》的结局,梁山泊被官军剿灭,他在守护头关时被王进(曾和林冲同为教头)大骂,回营后羞愤交加,郁郁而终。第三种是央视电视剧《水浒传》的结局,得知宋江放走了被生擒的高俅后,他悔恨交加,被活活气死。比较这三种结局,你认为哪一种更切合林冲的命运?谈谈你的见解。(80个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水浒传》原书的结局是最好的。林冲应该还是会接受招安的。他终究不是李逵、刘唐、三阮那样的草莽汉子,梁山泊也终究不是他的归宿。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埋藏着对重回主流社会的渴望。(另外两种结局示例略)7.请从《红楼梦》《水浒传》两部古典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对出下联。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一)红楼梦,梦木石前盟,金陵还泪(示例二)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水泊聚义Ⅱ关键能力突破训练——分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追源课本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环境描写自然是小说的重要描写手法。小说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天气和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它们为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环境描写可以对自然环境做细致的描摹,又可以对社会环境做全面的介绍,还可以对具体的生活场景做细致详尽的描绘。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全面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和领悟小说的艺术之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次描写朔风大雪,虽然着墨不多,却很好地起到了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感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风雪”还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体现了善、恶两种力量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接高考对环境的考查,是高考小说阅读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设题方式有:(1)文中第×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小说中的村子(家庭)有何特点?(3)小说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有何作用?请简析。n答这类试题,须注意以下三点:(1)思考角度:4面14点。①环境方面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b.暗示社会环境,如习俗、背景、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c.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②人物方面a.烘托心情。b.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c.暗示命运。③情节方面a.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b.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c.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d.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e.引出下文内容。f.与开头或结尾相呼应,结构完整。④主题方面a.揭示主题。b.深化主旨。(2)关注位置。环境描写出现在文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是不同的。①如果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或者定下情感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②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③如果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那么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④如果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⑤如果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就是作为主背景出现的,就具有象征意义。(3)一定要结合具体文字分析,不可“贴标签”。即时对练[课内精读]1.本文题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下列景物描写的句子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加点的词语作简要分析。(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3)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描写了当时风雪交加的天气情况。“纷纷扬扬”写雪的情态,“卷”写朔风之烈,“一天”写雪下得时间长。②渲染了森寒的氛围,既是对林冲命运的一种暗示,又为后文写n“雪大压倒草厅”的情节做了铺垫。(2)“碎琼乱玉”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雪景之美。“背着北风”写出朔风之烈。“紧”耐人寻味,引人联想。渲染环境,雪下得猛;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林冲将陷入险境。(3)“越”字进一步表明天气恶劣。从“正下得紧”到“越下得紧”,环境越来越险恶,人物的命运越来越凶险,情节越趋向高潮,读者就越感到紧张。[课外迁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林冲见差拨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赔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若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2.节选部分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n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概括介绍牢营的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解析 犯人介绍的牢营情况,可以看作小说中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情节的推动或照应、对人物的刻画和对主题的揭示三个方面。就本文来看,在情节方面主要是设置了一个悬念,也为后文林冲先招骂后免打埋下伏笔,使故事更有波折;从人物刻画方面来看,主要是交代了林冲所处的环境,也间接刻画了管营、差拨的丑陋嘴脸;在主题方面,则反映了当时牢狱的黑暗,当然,这一点并非本选文的重心所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小哥儿俩凌叔华清明那天,不但大乖二乖上的小学校放一天假,连城外七叔叔教的大学堂也不用上课了。这一天早上的太阳也像特别同小孩子们表同情,不等闹钟催过,它就跳进房里来,暖和和地爬在靠窗挂的小棉袍上。前院子一片小孩子的尖脆的嚷声笑声,七叔叔带来了一只能说话的八哥。笼子放在一张八仙方桌子上,两个孩子跪在椅上张大着嘴望着那里头的鸟,欢喜得爬在桌上乱摇身子笑,他们的眼,一息间都不曾离开鸟笼子。二乖的嘴总没有闭上,他的小腮显得更加饱满,不用圆规,描不出那圆度了。吃饭的时候,大乖的眼总是望着窗外,他最爱吃的春卷也忘了怎样放馅,怎样卷起来吃。二乖因为还小,都是妈妈替他卷好的,不过他到底不耐烦坐在背着鸟笼子的地方,一吃了两包,他就跑开不吃了。饭后爸爸同叔叔要去听戏,因为昨天已经答应带孩子们一块去的,于是就雇了三辆人力车上戏园去了。两个孩子坐在车上还不断地谈起八哥。到了戏园,他们虽然零零碎碎地想起八哥的事来,但台上的锣鼓同花花袍子的戏子把他们的精神占住了。快天黑的时候散了戏,随着爸爸叔叔回到家里,大乖二乖正是很高兴地跳着跑,忽然想到心爱的八哥,赶紧跑到廊下挂鸟笼的地方,一望,只有个空笼子掷在地上,八哥不见了。“妈——八哥呢?”两个孩子一同高声急叫起来。“给野猫吃了!”妈的声音非常沉重迟缓。“给什么野猫吃的呀?”大乖圆睁了眼,气呼呼的却有些不相信。二乖愣眼望着哥哥。大乖哭出声来,二乖跟着哭得很伤心。他们也不听妈的话,也不听七叔叔的劝慰,爸爸早躲进书房去了。忽然大乖收了声,跳起来四面找棍子,口里嚷道:“打死那野猫,我要打死那野猫!”二乖爬在妈的膝头上,呜呜地抽咽。大乖忽然找到一根拦门的长棍子,提在手里,拉起二乖就跑。妈叫住他,他嚷道:“报仇去,不报仇不算好汉!”二乖也学着哥哥喊n道:“不报仇不算好看!”妈听了二乖的话倒有些好笑了。王厨子此时正走过,他说:“少爷们,那野猫黑夜不出来的,明儿早上它来了,我替你们狠狠地打它一顿吧。”“那野猫好像有了身子,不要太打狠了,吓吓它就算了。”妈低声吩咐厨子。第二天太阳还没出,大乖就醒了,想起了打猫的事,就喊弟弟:“快起,快起,二乖,起来打猫去。”二乖给哥哥着急的声调惊醒,急忙坐起来,拿手揉开眼。然后两个人都提了毛掸子,拉了袍子,嘴里喊着报仇,跳着出去。这是刚刚天亮了不久,后院地上的草还带着露珠儿,沾湿了这小英雄的鞋袜了。树枝上小麻雀三三五五地吵闹着飞上飞下地玩,近窗户的一棵丁香满满开了花,香得透鼻子,温和的日光铺在西边的白粉墙上。二乖跷高脚摘了一枝丁香花,插在右耳朵上,看见地上的小麻雀吱喳叫唤,跳跃着走,很是好玩的样子,他就学它们,嘴里也哼哼着歌唱,毛掸子也掷掉了。二乖一会儿就忘掉为什么事来后院的了。他溜达到有太阳的墙边,忽然看见装碎纸的破木箱里,有两个白色的小脑袋一高一低动着,接着咪噢咪噢地娇声叫唤,他就赶紧跑近前看去。原来箱里藏着一堆小猫儿,小得同过年时候妈妈捏的面老鼠一样,小脑袋也是面团一样滚圆得可爱,小红鼻子同叫唤时一张一闭的小扁嘴,太好玩了。二乖高兴得要叫起来。“哥哥,你快来看看,这小东西多好玩!”二乖忽然想起来叫道,一回头哥哥正跑进后院来了。哥哥赶紧过去同弟弟在木箱子前面看,同二乖一样用手摸那小猫,学它们叫唤,看大猫喂小猫奶吃,眼睛转也不转一下。……(有删改)3.小哥儿俩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经济状况良好:家有厨子和花园等。文化氛围浓厚:家有书房,经常看戏,注重教育等。人际关系和谐:尊重孩子,兄弟友爱,主仆融洽等。解析 “家庭环境”应该包括家里的经济状况、文化氛围、家庭成员的组成及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文中的家庭有花园,有厨子等,可见经济状况良好。家中有书房,父亲带孩子看戏,可见文化氛围浓厚。母亲给孩子卷春卷,尊重孩子做的决定;兄弟间有共同的爱好,而且彼此友好;主仆间的关系也很融洽,可见整个家庭的人际关系是融洽的。从这些方面可以归纳出答案。4.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做铺垫;“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解析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作用一般从营造氛围、对人物的影响、伏笔照应等n方面考虑。从画线部分的前文看,小哥儿俩是怒气冲冲地要去找野猫报仇的,但是丁香花、小麻雀引发了二乖的兴趣,才有了二乖溜达到墙边,看见破木箱,发现小猫以及小哥儿俩一起看小猫的情节,这时候他们已经高兴得忘了报仇的事了。可见,鸟语花香的景物描写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做了铺垫。作答时注意结合具体情节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