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61 KB
  • 2022-04-13 发布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宏观通法指导——主观题4步解题流程讲义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课 宏观通法指导——主观题4步解题流程  在满分为100分的高考政治试卷中,选择题(客观题)占48分,非选择题(主观题)占52分。但52分的主观题,大部分考生仅得20多分,只有少数考生能得30多分,能得35分以上的考生少之又少。因此,主观题多争分是广大考生高考政治考出高分的关键所在。高考政治主观试题特别凸显考查考生的能力这一命题原则,得分情况背后体现出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能力。尽管高考主观题命题的材料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灵活多样,但考查的课本理论知识是相对不变的,解题的方法规律是有章可循的,解题的技巧是可以掌握的,解题的能力是可以提高的。我们只要洞悉高考主观题命题特点和规律,切实掌握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策略、方法和技巧,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我们就会突破这一瓶颈,轻松取得高分。一般情况下,解答主观题有关键的四步下面结合典例示法就上述解答政治主观题的步骤及相关技巧进行分析和阐释。第一步·分点审设问(一)审清知识限定政治高考题的设问对知识的限定一般有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种知识限定。1.微观知识限定。这种情况下,对所要运用的知识要求非常具体,具体到某一个或两个理论知识点。如2017年全国卷Ⅱ40题第(1)问: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点拨] 该设问中对知识的要求非常具体,即“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所以,考生在组织答案时首先要依据设问阐明理论知识,即“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然后结合材料,围绕“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这一主题说明即可。[品答案]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n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2.中观知识限定。该种限定是对知识的要求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较小的范围,如一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如2017年全国卷Ⅲ39题第(1)问: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点拨] 解答本问要求运用的知识为“国际社会知识”指的是《政治生活》第四单元,即8、9两课的知识。3.宏观知识限定。该种限定是指设问中直接要求运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或《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问题。如2016年全国卷Ⅰ38题第(2)问: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在“中观知识限定”和“宏观知识限定”这两种情况下,由于设问对知识的要求不是很具体,到底应调用哪些具体理论知识解答问题,多数题目需要从背景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依据所要回答的问题来定,这一问题会在后面的解题步骤中阐释。(二)审清主体限定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设问中有显性主体和隐性主体两种,上述两种情况涉及的主体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1.显性主体。即设问中对主体的限定非常明确。如2016年全国卷Ⅱ38题第(1)问: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12分)[点拨] 本问对主体的限定只有一个,即“民主党派”,所以前后两小问都要运用课本中有关民主党派的知识回答。前一小问需要回答民主党派的职能,占6分,后一小问需要回答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优势,占6分。[品答案] 参与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积极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建言献策。(6分)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参政党地位决定的;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人才优势。(6分)再如2016年全国卷Ⅰ38题第(2)问: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和中国是双赢的选择。(14分)[点拨] 该设问对主体的要求则是两个,即“沿线国家”和“中国”,所以解答本问需要按照对主体的要求,分两层来作答。第一层要回答对“沿线国家”的积极影响和意义,占7分;第二层要回答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和意义,占7分。[品答案] 沿线国家:扩大产品供给;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7分)中国:扩大产品市场;促进优势产能“走出去”;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7分)n2.隐性主体。即设问对主体的限定不明确。如2018年全国卷Ⅲ39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点拨] 设问规定的知识是政治生活知识,根据材料信息“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可知,涉及的隐性主体为政府,由此可将知识定位于政治生活第二单元。其次审材料找主要信息。材料第一段说的是政府失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段说的是环保追责问责要坚持权责一致原则,强化主体责任,落实责任制;第三段说的是宪法规定了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最后,找到这些信息对应的知识点。政府失职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对失职进行追责问责,有利于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利益。追责问责,落实生态安全责任制,有利于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能。追责问责强调权责一致和政府的主体责任,有利于政府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提高公信力和树立政府威信。(三)审清问题限定问题限定即高考题的设问中要求考生回答几个问题,回答什么问题。所以,只有审清问题限定才可能不漏点,得高分。在比较复杂的高考主观题的设问中,要审清问题限定,对“问题”分层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2017年全国卷Ⅱ39题: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12分)[点拨] 从问题本身看有两问,一是“概括是什么”,设问涉及三者的关系,即要求我们分析出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概括出人大和政府怎样体现为人民的;二是“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可抓住主体是政府,结合材料,链接理论知识,概括相应的特点即可。从整体上看答案可分为两层,故12分可一分为二,各占6分。第二步·分层析材料近几年全国卷政治主观试题的背景材料选取的都是文字材料,设问一般都有对背景材料的要求:“结合材料”“根据材料”或“依据材料”等。因此,阅读理解材料至关重要,绝大多数主观题的答案要点都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提炼出来的。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主观题能否取得高分,而对背景材料进行科学分层是合理得分的关键。只有在科学分层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和把握每层的层意,提取出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才能为如何解答问题奠定科学的基础。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分层方法:(一)“标点”识别高考题的背景材料,字斟句酌,科学严密,每一个标点的运用都很讲究。挖掘标点功能,确定答题层次,可有效得分。[典例] (2017·全国卷Ⅲ·38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n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点拨] 材料共有5个句号,每句话表达的意思不同,所以可将材料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表达的意思是:中国铁路“走出去”了;第二层表达的意思是:中国铁路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第三层表达的意思是: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第四层表达的意思是:有利于提高中国制造的知名度;第五层表达的意思是:扩大中外人员交往,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品答案] 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二)“段落”识别即根据背景材料划分的段落进行分层。[典例] (2017·全国卷Ⅰ·39)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有关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16年10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立法会新当选议员的宣誓仪式上,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或在誓词中增加其他内容,蓄意宣扬“港独”主张。个别候任议员的闹剧引发其宣誓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应该重新安排宣誓的争议,并由此影响到立法会的正常运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就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如下解释:宣誓是该条所列公职人员就职的法定条件和必经程序;宣誓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宣誓人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该条所列相应公职的资格;宣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监誓人面前进行。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点拨] 本题给出了三段材料,自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由关键信息“拥护法律”,推导出要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由关键信息“效忠祖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导出要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第二层由关键信息“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蓄意宣扬‘港独’”,推导出应遏制“港独”,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的繁荣稳定。第三层由关键信息“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基本法的部分内容作出解n释”,推导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拥有立法权,可以制定、修改、废止和解释法律。[品答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2)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第三步·抓关键慎推导所谓“推导”,就是根据每一个层次中的“关键词(中心词)”推出相对应的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推导时,一是切忌无中生有,一定要坚持有据性原则,就是紧密依据“关键词(中心词)”;二是切忌剑走偏锋,一定要坚持指向性原则,就是直指“设问”。这是解题最关键的部分,这一步做好了,才能为答案的组织提供正确的理论支撑。[典例] (2015·安徽高考·38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点拨] 第一步:可将材料分为4层①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②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③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④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第二步:找出每层的关键词或中心词①消费引领制造。②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③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高品质产品受青睐。④消费水平提高,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第三步:推导(依据:关键词或中心词;指向:设问)n第四步·作答“术语+材料”组织答案的过程即把推出的理论与关键词(中心词)结合起来,也就是实现理论和材料相结合的过程。以上题为例,按流程形成的答案为:①消费引领制造,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②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③跟风式消费现象逐渐转变,高品质产品受青睐。说明消费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体现了消费者观念转变。④消费水平提高,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品答案] ①收入水平的提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体现了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②以往跟风式的消费现象逐渐转变,体现了消费者转变观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消费对中国制造业的挑战和引领,体现了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对生产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以上两个答案相比较,我们按前面四步得出的答案,完全可以得满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