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71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7观点阐释类开放性论述题1.(2018·广东湛江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 近代以来中外大事表(部分)序号关键词(句)序号关键词(句)1坚守诚信的荷兰人2不流血的革命3蒸汽动力4启蒙运动5艰难“联邦”路6鸦片战争7《海国图志》8福州船政局9《资本论》10爱迪生灯丝实验之旅11《天演论》12门户开放政策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中共一大15萨拉热窝的枪声16短暂的春天17列宁对话农民18国民革命19“炉边谈话”20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摘编自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范文澜《中国通史》等从表中提取四条以上关键词(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以来世界与中国”提炼出某一论点,并对该论点进行合理的阐述。(要求:论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2.(2018·河南郑州三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来东西方经济总量发展及预测表n如图所示,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提出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是以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相互赶超”为主线展开的。——摘编自[美]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围绕材料,结合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3.(2018·河北唐山三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针对有人将唯物史观歪曲为“技术经济史观”或社会宿命论的挑战,恩格斯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合力论”,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及其合力的结果,“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它表明历史进程就是物质条件与个人意志及其合力的统一,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但它不是唯一的因素,个人及其主体合力对历史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每个人都对社会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历史贡献。结合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围绕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4.(2018·山东潍坊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n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19世纪40年代之前西方工业国都在实行贸易保护措施;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以后到19世纪70年代各国主要实行自由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各国又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二战以后至60年代末,美国率先提出和实施自由贸易政策主导并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70年代以后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又被各国逐渐采用。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贸易政策的支撑点,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由于竞争的激烈会不断实施贸易保护。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5.(2018·山东淄博市部分学校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现代化的一个侧面是社会对变动的适应力。仅只有变动并不足以促成现代化,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才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变动可以改造社会,使它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它也可以摧毁社会,使之成为一堆废墟。“变”不一定是好事,只有对变动的迅速适应,才体现社会的生命力。因此,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变动的速度,也取决于社会对变动的适应能力。变动和适应间的平衡机制,是现代化过程顺利进行的条件之一。——摘编自钱乘旦《变动与适应》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6.(2018·山西太原市三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来,所有大国的胜利或衰败几乎都与军备或所进行的战争有关。即存的或崛起n中的大国,无论其多么爱好和平,也都必须拥有保卫自己的军事手段。不过,500年来的历史又证明,几个曾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国家,如17世纪时的荷兰,18、19世纪时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其领导者地位都不是通过战争获取的,主要还是由于先前的世界领导国自身衰落并最终退出才“禅让”给后来者的。典型的如英国霸权在20世纪初向美国转移。而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所有通过战争手段或扩军备战向世界领导国发起挑战的大国,几乎无一例外的失败了。如19世纪之初的法国,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日本以及后来的苏联,都曾是世界既有秩序的挑战者,但也都是失败者。事实证明,以上这些都不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巧合,而是有历史的逻辑。——摘编自肖德甫《大国之道》评论材料中关于“大国之道”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n答案精析1.示例:论点:东西方现代化之路的探索。阐述: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伴随着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19世纪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独立后的美国中央政府权力过小,内政不稳,外不能御敌;1787年制定了宪法,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实行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为掠夺原料和占领市场,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民族危机,从《海国图志》、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到学习制度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努力,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为中国找到了新的出路,带领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结论:综上所述,东西方国家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各不一样,选择的道路也各不相同,每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现代化发展模式。2.示例:论题:近代以来西方领先东方,东方积极融入,呈现赶超之势。阐述:14~17世纪,伴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和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东方逐步从属于西方,西方开始统治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起来,西方长期主宰世界。二战后,西方确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与此同时,西方世界也面临着制度和经济层面的危机,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上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之,近代以来西方凭借经济和制度的优势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并构建维护其自身利益的政治经济秩序,东方国家奋起直追,努力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呈现赶超之势。3.示例:论题: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阐述:伴随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完成,俄国开始逐步走上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是,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沙皇专制统治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同时俄国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903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政党诞生。1914年俄国参加一战更使其国内形势雪上加霜。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满足人民群众要求的和平、民主与面包的愿望,最终列宁领导发动了十月革命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n由此可见,十月革命是当时俄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与国际局势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论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对外贸易政策。阐述:工业革命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二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倡导成立关贸总协定,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综上所述,国家经济实力薄弱时,往往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保护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时,往往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利用竞争优势发展经济。(其他论题如:国际环境影响对外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等也可得分)5.示例:工业革命与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后,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机器取代手工,工厂取代工场,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但英国政治存在保守性,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以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他们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实力不相称,因此要求分享权力。壮大的工业无产阶级希望改变经济地位取得选举权。面对这些问题,英国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增加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后又经过多次议会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取得选举权,新的政治平衡随之产生。可见,变动与适应相结合,是英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其他论题亦可,如工业革命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经济工业化与政治民主化,社会结构的变动与议会改革、变动与适应是现代化成功的关键等。)6.示例:材料认为,近代以来所有试图通过战争手段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国家,几乎都失败了。赞成该观点。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一再打败反法联盟,在军事上取得辉煌战绩,盛极一时,控制了欧洲的广大领土。但是,帝国并没有停止战争的步伐,先后侵入西班牙、俄国,结果惨败而归。后来在莱比锡之战和滑铁卢战役中战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告终。苏联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的国家。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提出要与美国“平分天下”,积极扩军备战;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更是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的战争。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苏联无视民生,把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严重消耗和削弱了国力。1991年12月,苏联解体。由此可见,一个国家试图通过战争手段成为世界领导者几乎是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