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7 MB
  • 2022-04-13 发布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学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情景导入先思考———————山西煤炭资源查明储量266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资源储量的22.6%。山西省长期以煤炭开采及相关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造成了生态破坏、水和大气污染等非常严重的问题,也造成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失调。思考探究:结合图片,分析在煤炭开采、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提示:开采时,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煤炭在运输与存放过程中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破坏景观。煤炭在利用过程中放出能量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粉尘以及多种芳香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增温;释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基础知识要记牢———————一、化石燃料的分布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它们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衡。1.煤炭分布总特征北半球多于南半球世北半球煤炭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上,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这两个煤带的煤炭n界主要分布带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储量占全球的96%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个煤带南半球煤炭分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煤质较好中国集中分布在北方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64%,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2.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内容总特征在地理分布上的集中程度更大于煤炭世界油气主要分布带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其中以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中国的分布东部主要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二、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中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三、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1.开采时,破坏地表、占地、废渣自燃、水土环境污染等。2.运输与存放时,污染空气、水与土壤;占地,破坏景观,造成污染。3.利用时,产生大量的CO、粉尘以及多种芳烃化合物,污染空气;释放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进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危害农作物与森林生态系统。四、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2.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3.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重点难点掌握好———————n一、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1.煤炭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石油的开发与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外排的洗舱水会污染海洋,油船原油外泄会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石油在加工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石油在燃烧时向环境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导致酸雨的形成。二、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拓展提升] 应对我国石油危机的措施(1)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2)节约使用,提高效率。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约潜力很大。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3)加强勘探,挖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n(4)为了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我国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为浙江的宁波镇海和舟山岙山、青岛黄岛、大连新港。———————应用体验不可少———————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1~2题。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2.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1.C 2.A 第1题,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第2题,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3.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n(1)露天煤矿易于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2)露天矿区建设隔离护坝的原因是什么。(3)复垦区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解析:第(1)题,露天煤矿的开采主要造成地表植被、耕地土壤、地形特征、地表径流等方面的改变,进而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隔离护坝处于矿区与河流之间,对两者起到隔离作用,主要防治矿区矿渣污染河流、河流洪水不会淹没矿区。第(3)题,土地复垦区主要通过平整土地、填埋、绿化等方式恢复土地生产力,可以起到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的作用。答案:(1)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2)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3)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P40思考提示 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协调东西部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P41思考提示 1.会。因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生成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就其总量来说是用一点少一点,加之人类消耗石油等矿物燃料的量在快速增长,所以石油最终会耗竭。2.石油不仅是人类优质的能源,更是优质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资源耗竭会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进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3.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开发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发展新能源,日益减少石油单纯作为燃料的比重,延长人类使用石油的时间。P42思考提示 1.节约能源不仅仅是技术的问题,能源管理和人们的节能意识同样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通过发展科技,提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还要树立节约意识,自觉节约能源。2.可从照明、取暖、做饭、烧水等生活方面和节约日常工业用品如纸张等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能,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同样要消耗大量能源。n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情景导入先思考———————“十三五”期间,“风光大省”甘肃省计划增强新能源消费转化,促进风电、光电产业健康发展。到2020年,甘肃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5100万千瓦时,占到全省电力总装机规模的60%。思考探究:材料中提到哪些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可再生资源?提示: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二、太阳能的利用形式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三、风能利用风力发电,成本较低,而且不会产生空气污染。四、水能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水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五、潮汐能太阳与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的涨落,利用潮汐能发电。六、生物能目前,农村比较理想的生物能利用方式是沼气。七、地热能地球内部蕴藏的巨大热量,包括地下热岩和热液中所储存的能量。———————重点难点掌握好———————n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降水较少、光照充分的地区:西北、青藏高原风 能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不稳定,季节变化大,市场距离远,发送难风力发电风力较大的地区:青藏高原、西北、东部沿海地区水 能发电成本较低,无空气污染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潮汐能干净,无污染能源密度小,修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利用潮汐进行发电沿海地区生物能可再生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浪费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我国广大地区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如青藏高原———————应用体验不可少———————江苏省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200万千瓦,占我国风能资源的近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完成1~2题。1.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①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②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③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④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③④2n.江苏省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②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快 ③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④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1.C 2.B 第1题,注意题中说的是从生态角度分析风能的优势。风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可以减少由于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减轻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第2题,目前江苏的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缺乏,加之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是建设风电场和核电站的主要原因。3.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将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km2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1)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并结合两地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2)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解析:第(1)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第(2)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力发电场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命题,要注意开放性思维,多方位分析这一问题,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的解决和克服等。答案:(1)拉萨位于我国光照资源丰富带,更适宜发展太阳能。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强度大;重庆位于我国光照资源贫乏带,因为这里阴雨天多,多雾,日照时数少。(2)有利因素:地处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不利因素:成本高,施工难。nP44(上)思考提示 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而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辐射时间的长短又主要与纬度位置、气候类型、季节等密切相关。P44(下)思考提示 风力发电站的选址要求年平均风速高,而且比较稳定。P46思考提示 相似点:都是间接形式的太阳能,都是洁净、可再生的资源。不同点:生物燃料属于二次能源,风能、水能属于一次能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