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8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B.文化决定政治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2.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的是①语言②文字③艺术④自然科学⑤河流⑥价值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3.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能平等交往。这说明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B.文化影响社会生活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4.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值观 ④发展观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n这说明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映经济C.文化决定经济 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6.“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上述歌词表明A.文化具有绝对的稳定性B.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7.我们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8.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A、潜移默化的特点B、深远持久的特点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D、差异性的特点9.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的人掌握了电脑技术,却去充当电脑黑客,有的人掌握了高超的化学合成技术,却去制造毒品,这告诉我们A.知识文化修养比道德修养更重要B.思想道德修养是文化建设中的中心环节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D.既要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11.“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其意是说,圣人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这表明A.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B.科学理性和人文主义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特征C.中国古代文化充满了神学的神秘主义色彩D.文化源自于古代圣人的“先知先觉”12.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刷n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13.“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这句话所体现的道理是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14.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是黄金,但是,光继承,不改革创新,它将永远是旧市场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历史时空,与时俱进,展翼雄飞,是令人神往的。这段话主要说明A.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C.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就是要完全抛弃传统文化D.对于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5.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家。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这说明A.在实践中进行了文化创新,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中西画法混合就能画出名画C.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D.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16.下列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①对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功不可没②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③囊括了大量外域文化④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7.关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③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n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备受冷落,有识之士对此深表忧虑。热衷于过“洋节”、冷落本民族传统节日的现象A.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B.不利于继承弘扬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C.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结果D.反映了西方先进文化逐步代替中国落后文化的趋势19.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B.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C.在科技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D.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20.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A.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文化的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21.“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血战到底的坚实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支柱,而且在抗战的烽火中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升华。这是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继承和发扬。”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道理回答:(1)如何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12分)(2)为什么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12分)22.简述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8分)23.简述文化创新的途径?(8分)DCDCDDCAADnABCDACA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