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1 KB
  • 2022-04-13 发布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2.3练习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吏的任免、考选、调动等事务。B.祠亦称祠庙,一般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C.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D.致仕,古人也常称致事、休致、致政等,指的是古代官员退休,回乡安度晚年。[解析] “左迁”不是指授予官职,而是指贬官。课内《琵琶行并序》中有“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即白居易由京官“左赞善大夫”贬为地方官“司马”。[答案] C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解析] “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答案] B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阁、粤等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B.“察举征辟”,是中国古代(主要是两汉魏晋时期)选拔官吏的制度。“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吏举荐人选,被举荐者经过朝廷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由秀才参加的选拔人才的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解析] “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举行”。[答案] C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主要是各地民歌,自《周南》至《豳风》,共十五国风,160篇。B.“齐宣王”,春秋时齐国国君,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n霸”。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借指国家。[解析] “齐宣王”不是“春秋五霸”之一,而是战国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答案] B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的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解析] “总角”指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代。如《诗经·卫风·氓》中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诗句,就是指男女主人公在少年时代,经常在一起嬉戏玩耍。[答案] A6.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的“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如果死者之子为官,定要回乡为母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解析] 《论语》不属于“六经”。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这六部经典著作的全名依次为《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即《周易》)《乐经》《春秋》。[答案] D7.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n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D.乞骸骨,意为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解析] 朝廷不会给平民赠谥号。[答案] C8.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有“予出官二年”。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的主张。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解析] 国子监,既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主管机构。[答案] C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