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每课滚动检测(九)寻觅社会的真谛一、判断题(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点拨:T2.先进的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点拨:F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一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3.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点拨:F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点拨:F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5.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点拨:F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和面貌。6.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点拨:T二、选择题7.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重点从税收、支出和金融三方面政策协调发力,通过打出政策“组合拳”布局小微企业长远发展。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人的创新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③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把握事物的性质④着力解决主要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重点从税收、支出和金融三方面政策协调发力,体现了要解决主要矛盾;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出台新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④说法正确,①③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n8.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必将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说明( )A.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发展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指导作用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解析:选A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材料中“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必将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发展,故选A。B不体现。C、D均为认识论观点。该题选A。9.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于2017年7月17日开播,首次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权威报道。现阶段,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 )A.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B.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改变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解析:选B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均没有解释为什么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A、D两项不选;我国基本矛盾的解决之所以可以通过改革来实现,是因为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B项正确;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发生变化,C项错误。10.“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发向。这种观点( )A.说明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B.是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C.否定了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是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正确反映解析:选B 题干观点夸大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选B项,排除A项。C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11.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说明了(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C.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n解析:选C 手推磨和蒸汽磨都是从生产力角度来说的,材料表明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制度的更替,所以选择C;其他选项材料不体现。12.下图漫画《只流泪,不干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坚持对立统一观点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 材料中地方官员看到农民工的苦难生活,只流泪,不干事,说明没有从农民工的实际出发,官员没有真正给他们解决难题,也体现出他们没有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故选A项。1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刻把握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我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①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③有助于建立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④是通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方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D 户籍制度改革属于上层建筑,应当遵循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②正确③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利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④正确;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因此③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群众,①不符合题意。该题选D。14.党和国家加快民生建设,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③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①②B.③④nC.②③D.①③解析:选D 党和国家加快民生建设,客观原因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观原因是因为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③符合题目要求。②观点错误;④中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错误的,应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故不选。所以本题选D。15.漫画《关注民生》反映了两会代表( )①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力量②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③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两会代表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提出议案,这是两会代表关注民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③④说法正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①说法错误;②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16.当前农村出现农业劳动力减少、城镇化后的农村土地权属不清、土地抛荒、农业规模经营程度较低等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这表明( )A.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B.社会存在的发展推动社会意识的同步发展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解析:选D 由于当前农村出现了新问题,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国务院出台新意见,表明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对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理解有错误。题干并没有反映国务院的意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C项与题意不符。该题选D。n17.漫画《统一武器》(作者:张吉亮)讽刺了( )①形式主义,工作只重形式不管内容②平均主义,追求无差别的利益分配③本位主义,只顾本单位不顾大局和整体④官僚主义,作决策漠视群众的意愿和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C 由漫画可以看出,唐僧为了追求团队的整齐,要求他的徒弟们使用统一的武器——耙子,这讽刺了某些领导在工作中搞形式主义,只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内容,是官僚主义的做法,故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分配问题,故排除②;材料中的做法不是本位主义,故③与题意不符。18.安徽省政府提出要适应新发展趋势,用群众能听懂看懂的方式做好服务,公开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这要求各级地方政府( )A.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规律,创新为民服务方式B.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C.以群众的意见为政府决策的唯一来源D.在决策时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析:选B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但不能建立规律,A是错误的;政府决策要听取群众意见,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C是错误的;决策时应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是错误的;政府用群众能听懂看懂的方式做好服务,公开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B符合题意。三、综合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n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们不可能主观选择;但对其判断必须及时准确,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成熟定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说明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一判断的合理性。解析:本题知识范围明确,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正确判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正确判断,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变化及时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正确判断。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正确判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某校高二(1)班学生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们经过多方走访采访到的信息,请你参与探究。请根据上面采访到的内容,探究下列问题:(1)请描述你心目中的“美丽中国”。(2)请结合材料分析人大代表的话中蕴含的哲学道理。解析:第(1)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注意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五个角度去阐述,言之有理即可。第(2)问,人大代表的话蕴含发展的观点和人民群众的观点,从这两方面进行详述。答案:(1)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民主政治不断健全,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n(2)①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