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42 KB
  • 2022-04-13 发布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2018·湖北黄冈调研]下图为汉代推行的一项政策“推恩令”示意图,此图比较形象地说明了汉代初年的政治变化。关于此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七国之乱的教训是促使“推恩令”出台的根源B.“推恩令”以一种中央与地方相互妥协的方式解决了王国问题C.“推恩令”下的政治改革与“独尊儒术”的思想改革的目的具有背离性D.“推恩令”体现出汉武帝及其统治集团的政治智慧2.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衣食,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3.《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  )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4.元代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由此可见(  )A.元代行省长官权力独大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5.阅读下面的图示,其中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n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6.[2018·河南洛阳统考]唐太宗时期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后来,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说明唐代(  )A.监察体系日益完备B.三省制名存实亡C.官员众多,效率低下D.皇权进一步加强7.[2018·山东枣庄检测]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  )A.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8.[2018·山西太原检测]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  )秦朝 三公九卿制西汉汉武帝 中(尚书令、侍中等)外(三公九卿)朝制隋唐 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宋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元 中书省一省制A.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B.体现了制度的传承性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9.东汉光武帝之时,察举制实施中有了“授试以职”的正式规定,即郡国长官应先对秀才与孝廉委以一定职务,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可举至中央。这一规定(  )A.打破了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B.体现了对官员吏治才能的重视C.彰显了公开竞争的选官原则D.意在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率10.钱穆先生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C.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n11.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其中“策”一项,对其内容明确界定:“凡对策,须参详题意,明白对答。如问钱粮,即言钱粮;如问水利,即言水利。孰得孰失,务在典实,不许敷衍繁文。”据此可知,明代的科举考试(  )A.形式僵化,限制严格B.考核内容注重“经世致用”之学C.不再重视儒家经典D.要求考生所学的知识全面务实12.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得为官;宋代允许“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动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这种变化表明(  )A.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B.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C.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加强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二、非选择题13.[2018·山东德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进农业发展。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后来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由三公九卿为代表的外朝官和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材料二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其他官员以“参预朝政”等名号也可为宰相,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初期制度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制度建设的意义。14.[2018·山东聊城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n材料 “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课时作业(三)1.D [解析]“推恩令”是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加强了中央集权,显示出一种政治智慧,故选D。“推恩令”推行的根源在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错误;“推恩令”削弱地方实力,并非“相互妥协的方式”,B项错误;“独尊儒术”是以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统一,而“推恩令”是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即维护政治统一,所以两者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C项错误。2.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由注重京师军事部署,到注重加强边防,最终导致地方节度使权力过重,引发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故选C。材料中军事部署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直接的关联,A项错误;材料中军事部署与土地制度的发展也不存在直接的关联,B项错误;募兵戍边一定程度上有加强边防实力的作用,但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募兵制最关键的一点是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巨大隐患,D项错误。3.A [解析]根据“州郡最要之任”“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刺举以闻”等信息可知,宋代赋予通判较大的权力,反映出宋代政府重视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故选A。通判负责监察,并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项错误;在地方设通判进行监察,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错误;藩镇割据是由于地方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据材料,仅从行政上削弱地方权力,无法起到避免藩镇割据的作用,D项错误。4.B [解析]元朝通过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帝,并非三权分立,D项错误。5.B [解析]汉武帝时期逐渐以中朝为决策机构,以架空丞相,以最高行政长官丞相为统领的外朝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外朝的九卿有事直接向中朝上奏,说明行政权力越来越受制于皇权,故选B。皇帝集国家元首与最高行政长官于一身是明太祖以后,与材料汉朝中外朝制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相权的反抗,C项言过其实,错误;中国古代的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合而为一,D项错误。6.D [解析]根据材料“往往给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名号,让他们参加政事堂会议,执行相职”得出宰相人数增多,分割相权,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皇权的进一步加强,故选D。材料与监察体系无关,A项错误;根据所学,唐朝时期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B项不符合史实,错误;材料仅仅阐述了唐朝中枢机构人员设置的变迁,没有阐述这种设置与行政效率的关系,C项错误。7.D [解析]依据材料中“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兼任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防止权力集中”与“兼任”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的“兼任”并不是集体决策,与维护中央权威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的“兼任”并不是“崇文抑武”,C项错误。n8.B [解析]汉武帝时期实行中外朝制,表明汉承秦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对汉武帝时期中朝官职设置的传承,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则是传承了隋唐时期分割相权的原则,元朝的中书省则是对隋唐和宋代中书省这一官制的传承,故选B。材料与监督皇权无关,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这些制度演变某种程度上与皇帝的喜好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皇权,D项错误。9.B [解析]“授试以职”体现了官员被举荐到中央前需要有一定的历练,故选B。西汉时期,察举制已打破贵族世代为官的陈规,材料说的是东汉,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公开竞争”的原则,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地方向中央举荐官员,D项错误。10.A [解析]据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可知,钱穆先生认为九品中正制的施行,是受到当时动乱的社会形势的影响,说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故选A。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博弈,B项错误;C项与材料“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无关,错误;材料“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不能反映其对人才选拔有何积极作用,并且九品中正制推行到后期实际上不利于国家广泛地选拔优秀人才,D项错误。11.D [解析]“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考核内容全面,故选D,排除A。“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表明考核内容全面,不是注重“经世致用”,B项错误;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仍是儒家经典,C项错误。12.C [解析]根据“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动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商人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表明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故选C。材料主要反映商人与官僚阶层在科举制中的变化,统治基础的扩大不足以完整说明此变化,A项错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的变化显示,不仅商人可参与科举,还有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这种变化不能体现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B项错误;此变化意在说明社会阶层的流动而非社会公平,D项错误。13.(1)特点: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重视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2)意义: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与施政错误;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西汉……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材料二“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可得出汉、唐均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根据材料一“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进农业发展”、材料二“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可得出汉、唐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根据材料一“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材料二“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可得出汉、唐都对前朝制度加以继承,并有所发展;根据材料一“汉武帝时形成中外朝制度”、材料二“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可得出汉、唐都注重对权力的制约,强化皇权。第(2)问,从社会秩序、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发展与完善等方面分析。14.论题一:“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论述:政治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国策的实施,使其很快铲除了藩镇割据势力,清除了分裂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参政热情高涨。经济上,社会稳定,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以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文化上,宋代的文史哲和各种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名著和名作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的全面繁荣。论题二:“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论述:军事上,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的频繁调动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使武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n争中屡战屡败。外交上,由于“重文轻武”国策的实施,再加上统治阶级“强干弱枝”的思想,对外没有积极加强防御,而是一直采取屈辱忍让、纳币求和的方式。政治上,为了削弱武将的势力,设置大量文职官员,导致官僚机构日渐臃肿庞大,遇到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时意见不一,很难作出有效的决策。社会风气上,“重文轻武”政策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尚武精神遭到削弱。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最终使宋朝陷于积弱的局面。[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一个论题。本题可确定宋朝“重文轻武”国策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和“重文轻武”国策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两个主题。其次,根据论题,从所学中搜寻历史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例证论题。最后,表述成文并总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