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0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四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安徽安庆二模]在古希腊早期文学作品中,国王和神明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般人和国王之间的关系一样。下对上只有遵命,而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利。神与国王一样,有合理宽大的一面,也有褊狭、愚昧的一面。这主要反映出古代希腊( )A.社会伦理中的性恶论思想B.宗教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思想C.世俗文化中的反宗教情节D.宗教文化中的人文主义色彩2.[2018·湖北黄冈调研]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曾经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普罗泰格拉阐述的核心思想是( )A.阐释了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B.客观评价了法律对城邦的重要作用C.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D.强调了城邦是人和法律的有机结合3.下图为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局部),这一油画的创作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有罪后,他的学生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然而,苏格拉底却选择了慷慨赴死。《苏格拉底之死》的法理意义和人文价值是( )A.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捍卫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B.屈从错判行为就是纵容罪恶,人是万物的尺度C.凡是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去做,美德即知识D.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主权在民、人生而自由4.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男女通用的“多利亚”服饰,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使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希腊( )nA.平等自由理念B.崇尚理性之美C.开放包容精神D.注重功利实用5.[2018·山西晋城一模]乔托(1266—1337年),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下面是他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过。这表明乔托( )A.追求平等和民主B.具有人文主义精神C.反对教会的统治D.擅用浪漫主义手法6.[2018·河南洛阳一模]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B.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了严重打击C.经济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严重D.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7.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C.打击了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D.使个人获得了与教皇同等的宗教地位8.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 )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要形式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D.有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n9.“这种哲学使天使折翼,以法则与线条征服神秘……拆解彩虹,就像是片刻前才创造的。”“这类学科固然扩大人类宰制外在世界的领域……却连带地也钳制了内在世界的发展,人以自然为奴,他自身却仍受束缚。”材料针对的是( )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C.人文主义D.社会主义10.伏尔泰称赞“牛顿把他的工作推到人类思想从未达到的最大胆的真理”,并出版了两部介绍牛顿学说的通俗读本《牛顿哲学原理》和《哲学通信》。伏尔泰此举的目的是( )A.借牛顿之名宣扬理性学说B.将法国启蒙运动推向高潮C.强调启蒙思想是科学产物D.扩大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11.[2018·山东滨州模拟]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B.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C.背离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D.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12.“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运动(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禁锢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D.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2018·山东烟台模拟](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 夫天理者,理欲也。理欲者,自然之分也;既以自然之分,则人人皆平也,无谓贵贱之分。——戴震n材料二 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都有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特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与此同时,他还将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他嘲笑经院神学家只是一些总想了解“深奥的上帝秘密,漠视人性和人欲的傻瓜”。——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儒家人文观的异同》材料三 启蒙运动以后,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发展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反君权倾向的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进步性。(8分)(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产生的社会效果差异的根源。(8分)(3)结合相关史实,阐述材料三的观点。(16分)n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分)单元小卷(十四)1.D [解析]据材料“神与国王一样,有合理宽大的一面,也有褊狭、愚昧的一面”可知,古希腊的神具备人一样的性格,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故选D。据材料“有合理宽大的一面”说明不是性恶论思想,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理性是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的能力,据材料“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利”可知B项错误;材料“下对上只有遵命,而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利”体现了神的地位,C项错误。2.C [解析]由材料“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得出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故选C。根据材料“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材料并没有阐述制定法律的原则,A项错误;材料中,法律对人有好处时才存在,所以不是客观评价,B项错误;材料突出人的地位,法律与人并未有机结合,D项错误。3.A [解析]苏格拉底没有逃走而是遵守法律,体现了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而苏格拉底慷慨赴死则表现了他以死来捍卫思想自由和尊严,故选A。即使被错判为有罪,苏格拉底也选择遵从判决,B项错误;“凡是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去做”强调人的理性,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天赋人权,D项错误。4.B [解析]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突出人体比例的安排,是其理性思考的结果,反映出当时希腊崇尚理性之美,故选B。材料强调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突出人体比例的安排,与政治平等自由理念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对其他不同设计的包容,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突出比例安排的现实功效,D项错误。5.B [解析]题干材料与图片说明,绘画中突出人的情感,具有人文主义精神,故选B。17—18世纪启蒙运动追求平等和民主,A项错误;材料强调绘画的特点而非反对教会统治,C项错误;浪漫主义绘画兴起于19世纪,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D项错误。6.D [解析]文艺复兴中过于泛滥的人文主义带来意大利人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弊端的出现,故选D。材料中,当时意大利人除了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还存在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天主教会地位的变化,B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是文艺复兴导致的,与经济发展无关,C项错误。7.B [解析]马丁·路德的主张不仅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还发展了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故选B。An项没有体现出其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与问题不符,错误;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没有针对专制王权,C项错误;马丁·路德的主张虽然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宗教信仰的自主权,但使个人获得了与教皇同等的宗教地位不符合实际,D项错误。8.D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小册子通俗易懂,有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故选D。小册子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要形式不合题意,A项错误;摧毁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不合题意,B项错误;适应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不合题意,C项错误。9.A [解析]“这类学科固然扩大人类宰制外在世界的领域……却连带地也钳制了内在世界的发展,人以自然为奴,他自身却仍受束缚”反映的是理性主义使人类从上帝的宰制、自然的宰制中解放出来,故选A。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创作风格,与材料体现的理性主义无关,B项错误;人文主义与材料体现的主旨无关,C项错误;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统治和公有制经济形态,与材料体现的理性主义无关,D项错误。10.A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伏尔泰称赞牛顿以及出版了两部介绍牛顿学说的通俗读本,这反映了伏尔泰是希望借助科学的力量来宣传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故选A。伏尔泰并未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B项错误;伏尔泰只是出版介绍牛顿学说的读本,并不意味着启蒙思想就来源于此,C项错误;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他出版牛顿通俗读本的目的是宣传启蒙思想,而不是扩大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D项错误。11.B [解析]材料中说的是,强调过分的理性会导致灵魂腐败和道德问题,因此材料体现了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故选B。材料讲的是,卢梭认为过分强调理性会导致道德败坏等问题,这与当时学术界普遍强调的理性主义是背离的,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卢梭反对过分强调理性,实际上是对理性主义的补充,并未背离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C项错误;材料只强调了理性会把人用另外的罪恶装饰起来,并未针对资产阶级,D项错误。12.D [解析]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结合材料中“走出……‘黑暗时期’”“用理性之光……把人们引向光明”,故选D。材料中“理性之光”意在强调启蒙运动,复兴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是文艺复兴,A项错误;打破天主教会精神禁锢的是宗教改革,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推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C项错误。13.(1)思想主张:肯定私欲;要求平等。时代进步性:通过肯定私欲的合理性来宣扬个人自由,蕴含着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要求平等,反对特权,具有民主启蒙色彩。(2)共同之处:反传统;反权威;重人性。根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极其微弱,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成长迅速。(3)观点:启蒙运动以后,人文主义向自由主义、浪漫主义演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阐述:启蒙运动以后的人文主义,主要表现为经济、政治上的自由主义,文化上的浪漫主义。经济上,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顺应了工业革命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自由主义性质的改革,如英国的议会改革,适应了当时经济政治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上,浪漫主义流派的文学、美术和音乐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文学艺术进入一个新阶段。[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夫私者,人之心也”“既以自然之分,则人人皆平也,无谓贵贱之分”得出;第二小问,从人文思想、民主精神两方面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思想主张分析;第二小问,从当时中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入手进行分析。第(3)问,先点明观点,然后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论述。n14.示例一: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示例二:17—18世纪才是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只有到17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兴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总之,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剧变,工业文明到来。[解析]本题为开放性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分别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角度切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