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44 KB
  • 2022-04-13 发布

2020版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6课《骆驼祥子》高妈学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6课 《骆驼祥子》高妈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老舍的名言名句。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3.练:学习运用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4.写:写一个片段,表达你对本文主人公的看法。一、诵记名言警句老舍名言名句1.真正美丽的人是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2.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个好作家了。3.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4.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会生锈。5.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个小石卵,虽然小,而极结实。结实才能诚实。6.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离世。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n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2.相关链接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写于1936年,它真实描写了北洋军阀时代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通过祥子“希望、奋斗、幻灭”三部曲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吃人的旧社会的强烈憎恨,否定了个人奋斗的道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它还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破产的农民如何市民化,又如何被社会抛入流氓无产者行列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精神毁灭的悲剧。祥子在杨宅拉包月,由于不堪忍受杨家两位太太牲口似的使唤,特别是对他人格上的侮辱,仅四天,祥子就辞职了。辞职后的祥子在夜晚十一点多又回到人和车厂,正赶上刘四爷给姐姐做寿去了,家里只剩下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在虎妞的引诱下,祥子同虎妞同居了一夜。事后,祥子追悔莫及,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坏人。这时祥子以前的老主顾曹先生遇到了祥子并邀请他到自己家去拉包月,祥子为了躲避虎妞,住到了曹家。曹先生在大学教书,思想进步,夫妻二人都很和气。祥子打算长期住下去,但虎妞的事时时缠绕着他,让他闷得透不过气来,以致在拉曹先生回家的路上摔伤了曹先生。尽管曹先生没有怪罪他的意思,祥子却因自己的失职,主动请辞,并且提出不要工钱。后来在高妈的劝说下,他不再提辞工的事了。课文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其后,祥子渐渐和曹宅的人熟稔了,也维持着虽然不多但很固定的工钱,一点一点地积攒着买车的钱。年节近了,祥子惦记着自己放在人和车厂的三十多块钱,准备着买点礼物去探望刘四爷。没有想到虎妞却找上门来,一句“我有了”,便把祥子吓蒙了,没了主意的祥子只能由着虎妞的安排。委屈憋闷的祥子在深夜里辗转反侧,便又破了酒戒。此后三天,一个偶然的机会,祥子在茶馆里遇着了老马祖孙俩。祖孙俩的悲惨遭遇,让祥子“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马的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开始怀疑自己拉洋车的理想来了。曹先生遭到学生阮明的陷害,被侦探们盯了梢,祥子也被捉了进去,积攒的钱全被孙侦探敲诈抢走了。惊魂未定、一贫如洗的祥子不得不再次回到人和车厂,去面对那黑塔似的虎妞:“我来了,瞧着办吧!怎办都好,我没了法。”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1)单音字①嘟囔(dū)   ②放饷(xiǎnɡ)   ③瑞蚨祥(fú)n④宽绰(chuò)⑤搁着(ɡē)⑥凑(còu)(2)多音字①当     ②挨③号④似⑤处(3)辨形组词①②③④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放饷:旧时指军警发薪金。②海里摸锅:心中无底而乱放债。③鼓逗:捣鼓,反复调弄。④自拉自唱:事情全部由自己来解决。⑤周瑜打黄盖:比喻双方都愿意的事情。(2)近义词辨析①修养·休养辨析 二者虽然音同,但含义区别明显。“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休养”指休息调养。例句 a.年轻人想在小说创作中有所突破,必须加强个人的文学修养。b.今年暑假,学校决定到北戴河休养。②报复·抱负辨析 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抱负:远大的志向。例句 汉武帝是一位胸有雄才抱负的皇帝,初期在他祖母的粗暴干预下,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掌权后,便对祖母实行报复,罢黜所有她安排的大臣,换上自己的人马。四、速读感知课文1.高妈和方太太给祥子提供了哪些攒钱的方法?答:答案 ①“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放个小型的高利贷;②“一块钱就可以立折子,你怎么不立一个呢”——储蓄;③“起上一只会”——搞小型集资互助。2.针对高妈和方太太的建议,祥子是怎样想的?又是如何做的?答:n答案 ①尽管“很佩服高妈的话”,却“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虽然“钱不会下钱;可是丢不了也是真的”。他爱钱,喜欢实实在在地攥着,白亮、厚实、起眼,还能时不时地数数,让人觉得踏实。②“把钱交进去,人家又在折子上画了几个字,打上了个小印。他觉得这不是骗局,也得是骗局;白花花的现洋放进去,凭人家三画五画就算完事,祥子不上这个当”“折子上的钱只是几个字”“城里有许多许多的事他不明白”“他不愿再去听,也不愿去多想”“自己拿着自己的钱好了,不用管别的。”③“上哪里找这么二十位人去呢?即使能凑上,这是个面子事”“好汉不求人。”一、重点突破1.祥子为什么一直想买一辆自己的车?答:答案 祥子来自乡间,来自日益凋敝的农村,一个农民的本性使他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造新的生活,他来到城市后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的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式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所以他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因此他一直把“买车”作为他的愿望。2.小说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高妈,但整部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是祥子。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答案 小说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在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几乎只有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作者有意借她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老舍并不强迫祥子开口,而是根据其性格特点,集中笔墨刻画其心理活动——高妈在说,祥子却在心里盘算,前者的爽快厉害,后者的拙直憨厚,同时跃然纸上。3.结合本课节选内容,简要分析高妈和祥子的性格特征。人物文段内容性格特征高妈祥子答案人物文段内容性格特征n高妈“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车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利,又是体面事,准得对你的心路!”精明、有头脑“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泼辣、有手段苦口婆心传授放债经验热心、周到、善于雄辩祥子祥子没有高妈那样的头脑,既不会放债,也不愿起会呆板、拙直祥子认为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小心、谨慎高妈喋喋不休反衬祥子木讷木讷、口拙、不善言辞二、疑点探究4.如何评价祥子对生活道路的选择?答:答案 祥子从农村来到了城市,环境变了,谋生的手段也变了,但他那种貌似诚实却狭隘的小农意识却一点也不愿去改变。就是他的理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也不过是把洋车看作“土地”,认为是唯一可靠的东西,甚至天真地认为靠自己强壮的身体,靠诚实苦干,靠一点一点地积攒就能实现自己买车的愿望,有了自己的车子,就可以独立了,自由了。因而,他认为自己和别的车夫不一样,也从来不曾考虑过寻求别人的支持和援助,这种自身的局限加大了他与其他人之间的隔膜。这是一种典型的个人奋斗的道路。三、美点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5.高妈这一人物形象的语言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点,试举例说明。答:答案 “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表明了高妈精明、有头脑;“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这些语言表明了高妈的泼辣、有手段。四、随堂写练6.从文中我们了解了祥子的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以偿。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但他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请写一个片段,谈谈你对祥子的看法。400字左右。答:答案 (示例)祥n子,本来善良纯朴、正直诚实,对生活有着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周围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而祥子却不安于现状,他为了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他不断地追求,追求成功,追求幸福。然而即使是这样,也终究没有改变他最后的悲惨结局。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最终却不一定能够真正获得成功。我佩服祥子从前的坚强,从前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或多或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的发展,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祥子与人和车厂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人和厂有地方住,拉他的车的光棍儿,都可以白住——可是得交上车份儿,交不上账而和他苦腻(注:软磨硬缠)的,他扣下铺盖,把人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门外。大家若是有个急事急病,只须告诉他一声,他不含糊,水里火里他都热心地帮忙,这叫作“字号”。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他自居老虎,可惜没有儿子,只有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就必也知道虎妞。她也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没人敢娶她作太太。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在买上自己的车以前,祥子拉过人和厂的车。他的积蓄就交给刘四爷给存着,把钱凑够了数,他要过来,买上了那辆新车。“刘四爷,看看我的车!”祥子把新车拉到人和厂去。老头子看了车一眼,点了点头:“不离!”n“我可还得在这儿住,多咱我拉上包月,才去住宅门!”祥子颇自傲地说。“行!”刘四爷又点了点头。不拉刘四爷的车,而能住在人和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因此,甚至有人猜测,祥子必和刘老头子是亲戚;更有人说,刘老头子大概是看上了祥子,想弄个上门女婿。这种猜想里虽然怀着点妒羡,可是万一要真是这么回事呢,将来刘四爷一死,人和厂就一定归了祥子。这个,教他们只敢胡猜,而不敢在祥子面前说什么不受听的。其实呢,刘老头子的优待祥子是另有笔账儿。祥子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新的环境里还能保持着旧的习惯。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侮人。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他去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用不着谁支使,他自己愿意干,干得高高兴兴,仿佛是一种极好的娱乐。厂子里平常总住着二十来个车夫;收了车,大家不是坐着闲谈,便是蒙头大睡;祥子,只有祥子的手不闲着。初上来,大家认为他是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刘老头子没有夸奖过他一句,没有格外多看他一眼;老头子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当祥子去拉包月的时候,刘家父女都仿佛失去一个朋友。赶到他一回来,连老头子骂人也似乎更痛快而慈善一些。(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第四章,有删改)点评 在这一章里,祥子病倒在海甸一家小店里,迷迷糊糊地过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从此他便有了“骆驼祥子”的绰号。祥子强打精神,回到人和车厂。他将卖骆驼所得除掉路上花费剩余的三十元寄存在刘四爷那里,希望继续积攒,再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生活中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可能步向成功的路。祥子生活在一个腐朽的社会,他不断经历挫折,但又每次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如果他生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一定会有所作为。正是祥子心中的希望和不懈努力支撑着他走过了很多的路。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打碎了花瓶,你为他做替罪羊,纯属周瑜打黄盖。B.有些人贪图眼前的利益,将钱高息贷给一些不明底细的人,真是海里摸锅。nC.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领导也不能“自拉自唱”,应该发挥集体的智慧。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答案 D解析 D项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应用“不绝于耳”。A项周瑜打黄盖:比喻双方都愿意的事情。B项海里摸锅:心中无底而乱放债。C项自拉自唱:事情全部由自己来解决。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堕落的故事,无情地批判了那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B.对于大家关注的房产问题,有人提议对住宅在保有环节开征“物业税”,也有人坚持在住宅销售环节开征“消费税”,这种建议一经提出即受到公众的广泛热评。C.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育已非简单地通过金牌数目的增加来提振国民的士气,更应在提升国民素质和提升公民意识方面为国家民族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D.《骆驼祥子》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刻画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堪称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小说里充斥着的悲凉,发人深省,故事离奇感人。答案 D解析 A项缺少主语,在句首加上“小说”或“《骆驼祥子》”。B项“这种建议”指代不明。C项搭配不当,“提升”和“意识”不搭配。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的多民族是一个优势,这一点①体现在文化上,②体现在多民族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等多方面的优势上,③我们要珍惜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保护这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遇到民族问题、文化差异问题时,⑤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在世界范围也没可资借鉴的所谓“成功经验”,⑥有不少从否认到承认的普遍实证。①②③④⑤⑥A不是而是因此从而妄图然而B不仅还所以从而意图还C不只是而且因为进而试图相反D不仅仅而且所以进而企图反而答案 Dn解析 ①②为递进关系,排除A项。③为因果关系,排除C项。④前后的“珍惜”与“保护”是递进关系,“进而”侧重表递进关系,而“从而”侧重表因果关系;⑤“企图”为贬义词,较之“意图”更好,排除B项。故选D。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有出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其中一位说:“看这群孩子多凄楚,个个面如菜色!”(1)老舍先生认为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得更通俗些:(2)老舍先生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因此可以改为:答案 (1)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注意语言要通俗)(2)看看孩子们的脸!(注意语言不但要通俗,而且要引人联想)5.欣赏漫画《城市罐头》,按要求完成题目。(1)结合漫画标题,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个字。答:(2)漫画所反映的现实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字。答:答案 (1)大量城市人口居住空间逼仄,犹如生活在罐头之中;城市生活与自然远离,犹如罐头中的食品与氧气隔绝。(2)(示例)城市的天空被高楼瓜分得越来越窄,而我们是一群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无奈的飞鸟,呼吸着浑浊的空气,用几缕瘦弱的阳光,抚平烦躁的日子,在夜深人静时回忆曾经自由飞翔在森林中的自己。二、阅读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敌与友老 舍不要说张村与李村的狗不能见面而无伤亡,就是张村与李村的猫,据说,都绝对不能同在一条房脊上走来走去。张村与李村的人们,用不着说,当然比他们的猫狗会有更多的成见与仇怨。n大概自有史以来,张村与李村之间就没有过和平。为表示抵抗,两村人是不惜牺牲了真理的。张村的太阳若是东边出来,那就一定可以断定李村的朝阳是在西边。两村的村长是最激烈的,不然也就没法作村长。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张荣已在军队生活过了三年,还没回来过一次。这很使张村长伤心,怨他的儿子只顾吃饷,而忘了攻击李村的神圣责任。慢慢的村长想出了主意,时常对村众声明:“我的二小子,是大排长。李村里出去那么多坏蛋,可有一个当排长的?我真愿意李村的坏蛋们都在我的二小子手下当差,每天不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每人二十军棍!”不久这套话便被全村的人记熟:“打他二十”渐渐成为挑战时的口号。李村的确没有一个作排长的。最难过的自然是村长。为这个,李村村长打发自己的小儿子李全去投军:“小子,你去当兵!限你半年,就得升了排长!不,升到营长!”李全入了伍。可是半年过去了,又等了半年,排长的资格始终没有往他身上落。真正的战争来到了,两村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关切。说真的,要不是几个学生来讲演过两次,他们就连中日战争这回事也不晓得。由学生口中,他们知道了这个战事中日本军人如何残暴。他们很恨日本鬼子,也不怕去为打日本鬼子而丧了命。可是,这得有个先决的问题:张村的民意以为在打日本鬼子以前,须先灭了李村;李村的民意以为须先杀尽了张村的仇敌,而后再去抗日。战事越来越近了,两村还没感到什么不安。他们只盼望日本打到,而把对岸的村子打平。世界上确是有奇事的。侦探回来报告张村长:张荣回来了。可是,他搀着李全,走得很慢!李村长也得到同样的报告。两村长最初想到的是把两个认敌为友的坏蛋,一齐打死。可是这太不上算。第二次报告来到:他们俩坐在了张村外的大杨树下面。两村长的心中像刀剜着一样。那株杨树是神圣的,在树的五十步以内谁也不准打架用武。第三次报告:李全躺在树下,似乎是昏迷不醒了;张荣还坐着,脸上身上都是血。两村长撑不住了,对大家声明要去看看那俩坏蛋是咋回事,绝对不是去认儿子,他们情愿没有这样的儿子。他们不愿走到杨树底下去,也不召集村人来保护他们,虽然明知只身前去是危险的。两个老头子不约而同来到杨树附近,谁也没有看谁,以免污了眼睛,对不起祖先。张荣看见父亲,不晓得怎好地叫了一声“爹”,而后迟疑了一会儿用同样的声音叫了声“李大叔”!李村长没答声。张村长的胡子嘴动了动,眼里冒出火来,他觉得这声“李大叔”极刺耳。n张荣看着父亲,毫不羞愧地说:“李全救了我的命,我又救了他的命。我把李全拖了回来,他的性命也许……反正我愿把他交到家里来。在他昏过去以前,他嘱咐我:咱们两村子得把仇恨解开,现在我们两村子的,全省的,全国的仇人是日本。在前线,他和我成了顶好的朋友。我们还有许多朋友,从广东来的,四川来的,……都是朋友。凡是打日本人的就是朋友。爹!李大叔!你们说句话吧!咱们彼此那点仇,一句话就可以了结。为私仇而不去打日本,咱们的祖坟就都保不住了!”二位村长低下了头去。李全睁开了眼,看明是父亲,他的嘴唇张了几张:“我完了!你们,去打吧!打……!”张村长豆大的泪珠落在李全的脸上。而后拍了拍李村长的肩:“咱们是朋友了!”(一九三八年七月《抗战文艺》第一卷第十二期,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交代了张村李村的狗猫水火不容,形象地点明两村的敌对关系,语言幽默,引出下文。B.张村村长的儿子当了排长,而李村没有一个参军的,李村村长的儿子也没有一官半职,这使得李村在与张村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下风。C.两村的村民不关心中日战争,甚至盼望日本人能为自己消灭对方,但他们在心里也恨日本人,这为小说结尾两村的人化敌为友做了铺垫。D.小说结尾借张荣和李全的话点明了作品的主旨,意在表明两村的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应该摒弃前嫌,一致对外。答案 B解析 “李村没有一个参军的”错;“一直处于下风”于文无据。7.张村和李村的敌对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化解的?请简要概括。答:答案 (1)几个学生的演讲使两村人都恨日本人;(2)张荣和李全相互搀扶归来打破了两村世代的仇恨壁垒;(3)他们在战争中成了生死之交,两位村长受到感召;(4)张荣的讲述让两位村长都认识到民族的仇恨、家族的危机;(5)李全的死让双方彻底放弃了仇恨。8.小说标题“敌与友”有什么寓意?以此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答案 (1)寓意:①“敌”既指张、李两村世代为敌,又指日本侵略者;“友”既指两村村长的儿子成为朋友,又指张、李两村化敌为友。②“敌与友”蕴含作品主题: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国人应舍私仇而赴国难,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应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主旨。(2)好处:①构成矛盾冲突,吸引读者阅读。②题目暗示情节,小说是围绕张、李两村敌和友关系的转化来展开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