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80 KB
  • 2022-04-13 发布

2020版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6课《红楼梦》情真意切释猜嫌学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6课 《红楼梦》情真意切释猜嫌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红楼梦》中的名言警句。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3.练:学习将感情蕴含在平凡语言中的方法。4.写: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段文字。一、诵记名言警句《红楼梦》中的名言警句1.见怪不怪,其怪自败。2.月满则亏,水满则溢。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4.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5.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6.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7.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8.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9.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1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11.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12.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1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便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n牗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有着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了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和反省。这就为他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打下了良好基础。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一百一十回,前八十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三十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补成了现行的一百二十回本。2.相关链接《红楼梦》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单纯地去描写爱情悲剧,而是以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出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灭亡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本文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的后半部分,完整的回目名应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这一回是两个主要人物薛宝钗和林黛玉关系的转折点。凤姐生日闹事已平息多时,今昔和事之后,探春、李纨等借监社一层作陪衬,夹带叙入替平儿打抱不平的话,向凤姐讨钱,三人经过一番戏谈之后,二人目的达到。同时借赖嬷嬷口训说宝玉一番,暗补宁、荣二府昔日家教之严,以形今日之放纵。补写周瑞之子于凤姐生日醉酒无礼一层,这是闹事余波,从这些可看出凤姐生辰内外上下俱不安宁。宝钗因见黛玉旧疾又犯,比往常又重,终日不出门,心情烦闷,就来探望黛玉,于是便有了节选内容的精彩片段。宝钗走后,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看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有《秋闺怨》《别离怨》等词,黛玉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代别离》一首,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秋窗风雨夕”。吟罢方要就寝,宝玉又冒雨来访,一番话语之后,送走宝玉,宝钗遣送燕窝的婆子又来。黛玉自在枕上感念宝钗,又羡她有母有兄;一会儿又想宝玉虽素习和睦,终有嫌疑。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幔,不觉又滴下泪来,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地睡了。总之,在这一回中,我们看到黛玉并不孤独寂寞,并不缺乏友谊,甚至爱情。宝钗来了,和她像金兰姐妹般的推心置腹长谈;宝钗走了,宝玉又来了,对她嘘寒问暖;宝玉正走,宝钗打发送燕窝的人又到了。前前后后忙得走马灯似的,可就在这样的人脉关系中,黛玉感到的却是孤寒,彻骨的孤独与寒冷。n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1)单音字①嗽疾(sòu)  ②多嫌(xián)  ③咒骂(zhòu)④宝钗(chāi)⑤黛玉(dài)⑥姊妹(zǐ)⑦剖(pōu)⑧病症(zhènɡ)⑨苛责(kē)(2)多音字①强    ②参(3)辨形组词①②③④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天翻地覆:形容变化极大。也形容闹得很凶。②言三语四:随意评论,乱加议论。今天多写作“说三道四”。③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④同病相怜:泛指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⑤惊师动众: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⑥冷嘲热讽:尖刻地嘲笑和讥讽。⑦司马牛之叹:感叹自己没有兄弟。(2)近义词辨析①责难·责备辨析 责难:语义比“责备”重,着重指“指摘非难”,或过分地责备。责备:批评指摘。“责备”语义比“责难”轻,只是指一般的批评。例句 a.荆向丽有着女法官固有的柔情和爱心,但面对有些当事人,她不惧责难,拍案而起,针锋相对。b.孩子做错事时,父母总觉得责备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②作客·做客辨析 a.从目的来看,“作客”通常是因为求学、谋生、创业等原因而寄居在他乡,现实功利性比较强;“做客”则是因为接受别人的邀请或主动探访别人,目的是沟通感情、交流思想等。b.从时间来看,“作客”时间长,“做客”时间短。c.从处所来看,“作客”之处一般是地方、区域,“做客”之处一般是单位、家庭。d.从参照对象来看,“作客”者是相对于当地人而言,“做客”者是相对于主人而言。例句 a.昨天,几位知名教授做客n我省电视台,就今年高考政策接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咨询。b.小华的爷爷作客海外四十多年,直到前几天才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四、速读感知课文1.标题中的“猜嫌”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贾府上下的人普遍赞许薛宝钗的为人,而黛玉总有那么一点尖酸刻薄,贾府上上下下对其颇有微词。因为宝钗身上有一个金锁,这正与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相配,构成“金玉良缘”。这些让深爱宝玉的黛玉不由生出猜疑。2.为了释“猜嫌”,宝钗是怎么做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宝钗满怀真切情意对待黛玉:①望候体谅,从不苛责;②谈论病症,提出建议;③推心置腹,排遣烦闷;④赠送燕窝,解决烦难;⑤离开之时,答应再来。3.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猜嫌”已“释”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黛玉自责并表扬宝钗。“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②宝钗开玩笑。“宝钗笑道:‘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宝钗情真意切的关怀让黛玉心中的猜嫌涣然冰释。这番玩笑的话语正是二人心心相印、情同姐妹的反映。③黛玉的情态变化:叹——笑——忙笑。④黛玉对宝钗的态度变化:感激——道歉——倾诉——高兴。一、重点突破1.薛宝钗被喻为“群芳之冠”的牡丹花,“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贾府上下一致称赞。试结合本文分析她灵巧的处世艺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做人低调。在对话中,当黛玉自叹身世飘零时,她就极低调地说她也是和黛玉一样的,虽然有个哥哥,却不如没有,只是比她多了一个母亲“略强些”。这样,就拉近了同黛玉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融洽气氛。尽管这种“同病相怜”显得生硬牵强,却情真意切,很能打动人心。②体贴宽容。她在最后说:“只怕你烦了,我且去了。”照应前文“及至宝钗n等来望候他,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既表现出宝钗深谙黛玉的性格,又体现出她对人的体贴入微与宽容大度。③真心实意。宝钗对黛玉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并不只是说好听的话语。她认为药疗不如食补,就劝黛玉每天早晨吃燕窝粥,并承诺给她送燕窝来。通过行动关怀,给黛玉莫大的安慰。2.文中的林黛玉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黛玉在《红楼梦》中一向是以孤高傲世、盛气凌人的面貌出现的,而文中却向别人诉说肺腑,实在难能可贵。①率直天真。黛玉对宝钗的关心体贴深为感动,竟至向她忏悔,说“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并诉说自己孤苦无依之状,又提及宝钗前日对她的“教导”,从内心深处表示感谢。这是一种毫不掩饰的真。②敏感谨慎。她谈及家世的衰微,只身的孤苦,不是“正经主子”的感觉和谨慎心态,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情,宽谅她素日的“禁不得一些委屈”。这是她对事极为敏感的最大原因。总之,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真实,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3.本文节选部分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红楼梦》在对封建伦理道德、矛盾重重的家庭关系作了深刻揭露批判的同时,也有突现人与人之间关怀与友谊的内容。节选部分通过写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与薛宝钗真诚的谈话中,感受到了宝钗的体贴与关怀而猜嫌尽释,赞颂了人世间情真意切的友情的真挚与崇高。二、疑点探究4.如何理解林黛玉美的内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敏感表现出来就是“小心眼儿”。而这些“小心眼儿”恰恰体现了林黛玉的自善和自爱。她处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官宦家庭,在外人看来是笙歌阵阵、花团锦簇、歌舞升平的繁华之所,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黑暗之地。黛玉谨记母训:“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而在贾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正因为寄居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中,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作为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另一方面,一个兰心蕙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黛玉又是善良的。在她与宝钗相处的日子里,尽管二人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摩擦,但后来待宝钗n“竟更比他人好十倍”。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是“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三、美点赏析——平凡的语言,以小见大的手法5.体会本文在平凡的语言中饱含真挚情谊的写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情有儿女私情,也有真挚的青春友情,“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已道出了宝钗和黛玉真诚倾吐后心中猜嫌尽释,情同姐妹的结局,因为平凡的语言中饱含体贴与关怀。“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真诚的建议已抛开了二人在爱情上的矛盾,而只是出于对一个病人的关怀与同情。“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至此黛玉已消除敌对心理,敞开了自己的心扉。“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再次流露出了黛玉寄人篱下,多愁善感之情,宝钗立刻接话“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好一个“同病相怜”,更拉近了二人的距离。“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至此二人已心心相印,情真意切。平凡的语言,以小见大,表现了二人的真挚情谊。四、随堂写练6.《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又兼寄人篱下,更是处处敏感,时时忧愁。你心目中的林黛玉是什么样子的?请就此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我所崇拜的她,柔弱而忧郁;我所喜欢的她,脆弱而尖锐;我所热爱的她,憔悴而有才。这样的她,几乎美得令我睁不开眼。或许她没有薛宝钗那么端庄贤淑,也未必拥有秦可卿那令人惊叹的美,有的只是孤傲的神情和刻薄的言语,可是她深深的悲伤中总有着让人为之动容、屏息的美。她一定是一位单薄的女子,她瘦弱的身躯承载着最最纯洁的忧伤。n一曲红楼 万声叹息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梦》的可贵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金陵十二钗》唱出了封建社会末期女性的觉醒。”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样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黑暗的形成根源既是阶级的不平等、人性的不纯真,更是性别地位的不公正。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这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那样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有感动世间的美丽,有字字珠玑的清好词工,却只能在那个被成年男子控制之下的凄冷社会里唱出一曲又一曲的悲歌:被折磨至死的是迎春,青春守寡的是李纨,远嫁的是探春,孤守青灯泥佛的是惜春,含冤而死的是可卿,跳井而死的是金钏儿……这样的红楼,这万般叹息,是为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而潸然泪下的感慨,是对这个人情冷暖世间的无情地鞭笞。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里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铿锵之词。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这“温柔富贵乡”里有勾心斗角,有凶残强暴,有尊卑之分;在这样“烈火烹油”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清新的形象,不为世俗所染,用高洁的姿态冷眼旁观。而林黛玉便是这些鲜活形象的最好代表,这个世外仙姝在寂寞林——大观园里既是主又是客,这特殊的地位使她清醒地看到了世间的各样清寂,大观园“游丝软系飘香榭”的热闹在她眼里只是“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惊寒。所以她会认识到自身的可贵,会为自己贞洁的爱情而努力,所以她会听到曲中唱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时候仿佛置身凡尘之外,为女性的尊贵而动容。这样的红楼,这样的万般叹息,将世间生灵的觉醒寄寓于一园之中,却让人们看到燎原星火带来的欣喜。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曹雪芹用尽沧桑的双眼,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集积所有情思,感叹了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点评 从文章写法来说,本文仅仅是根据《红楼梦》这个个案,分析了女性在当时社会所遭受的不公,“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用这个句子扣住话题,这样的文章显得构思相当简单,立意也不出众。文章之所以备受青睐,是作者巧妙调动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对于作品中描写林黛玉的词句,作者能够自由而灵活地信手拈来,旧瓶装新酒,老话题就显出新意来了。而“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的复沓,使文章余韵绵绵,令人从《红楼梦》这个个案中延伸出无穷思绪,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n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②《西游记》英译为《猴》,《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结果韵味全失,这种译法简直不可理喻。③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的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④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⑤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他们能够正确预测事情的发展状况,或是发现某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⑥《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A.③④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⑥答案 B解析 ①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正确。②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使用错误。③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④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使用错误。⑤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使用错误。⑥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形容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新《红楼梦》电视剧的登台,让我发现很多人看“红楼”,忽略了一个几乎可以奠定全书基础的东西——规矩。B.从距离上看,林黛玉先见到宁国府,此后往西行不远到荣国府。这说明宁国府和荣国府相隔不远,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C.王熙凤虽然精明能干,但是随着贾府的没落,自己的地位也一点点开始受到威胁直到最后被完全剥夺,结局也十分悲惨。D.宝玉的言行举止,从当时的主流观点来看,是荒唐的、怪诞的、不合时宜的,与他的家族对他的希望背道而驰。答案 Bn解析 A项滥用介词,淹没主语,“随着”和“让”删除一处。C项语序不当,“一点点开始”应为“开始一点点”。D项搭配不当,“言行举止”不能“背道而驰”。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书中诗的悲凉意味。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⑤今天,编者如果学着曹雪芹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A.④①⑤③②B.③①②⑤④C.①③⑤④②D.④①③⑤②答案 A解析 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议论的话题是《红楼梦》中的两句诗④。承前亮出诗句,不能把诗句选错了。从诗句说开来,先谈读过《红楼梦》的人对此的体会①,然后由这两句诗联系今天,引出最想说的话⑤。写出今天对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③和对作者与读者的一路同行的看法②。4.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个字。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的璀璨与绚丽吧!解析 开场白要写得简明,得体,有文采,目的明确,同时要注意题干的显性和隐性要求。n二、阅读拓展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刘姥姥初进荣国府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只见那凤姐儿家常戴着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n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汗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节)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因为她一见面就张口求人,情有所难。C.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D.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家的奢华,自鸣钟、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子客饭,都写出了荣府的豪富奢华。答案 C解析 “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错,与主题不符。7.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为故事发展做铺垫;②从刘姥姥的视角进行描写,烘托了刘姥姥初入贾府的心情;③渲染了贾府的环境氛围,由此可见贾府之盛极一时。8.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①“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傲慢;②“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③“嗔着周瑞家的”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①“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②“忙欲起身”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③多处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