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6.42 K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3课 杜甫诗五首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思想。2.认识其诗抒写个人情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浑厚,意境开阔的特点,即“诗史”的特点。3.初步体会诗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绝 句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意解读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本诗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景象。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中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中两个动词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名句识记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考点演示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快的心情。n一、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今属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安史之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因上书救房瑁,被贬,弃官后奔蜀投严武,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此称其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大历五年(770)冬死于赴岳州舟中。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歌还提供了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称“李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写作背景《月夜》天宝十五年(756)六月,诗人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喜上心头,马上安置妻子儿女于鄜州的羌村,只身上路,匆匆投奔君王。不巧,途中遭遇叛军,为叛军所获,被掳到长安。诗人身陷敌营,失去了自由,一方面心念君王,另一方面心悬妻孥。在八月的一个夜晚,一轮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夜凉如水,对远在鄜州的妻儿的思念之情就在他的内心汹涌起来了。于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月夜》就流传于世了。《哀江头》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诗人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为叛军抓获,带到沦陷的长安。第二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春日潜行曲江曲”),触景伤怀,哀恸欲绝(“少陵野老吞声哭”),写下了《哀江头》这首“哀”诗。这一背景是我们理解本诗思想内容不可或缺的一把钥匙。《蜀相》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浣花溪畔。生活暂时得到了安定。在这期间杜甫仍怀有“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但当时安史之乱还未曾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的现状,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杜甫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倍加敬重。定居后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n《又呈吴郎》上元元年(760),得西川节度使严武之助,杜甫定居成都浣花溪畔,营草堂。上元二年(761),即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说:“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65年,严武病卒成都后,杜甫失去依靠,遂带家眷乘船东下,于大历元年(766)到达夔州,住了两年。大历二年(767),杜甫漂泊到夔州的第二年,曾居住于瀼西的草堂。杜甫在草堂前种有枣树,当时邻居有一寡妇常到堂前扑枣充饥。后来杜甫搬家了,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住。姓吴的为了防止寡妇扑枣,用篱笆把枣树围起来。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劝告这位亲戚。《登岳阳楼》自“安史之乱”后,诗人流离失所,长期漂泊于西南一带。自大历三年(768)正月,诗人从夔州出峡,漂泊江湘一带,至此邂逅心仪已久的岳阳楼。登楼眺望,触景生情,忧从中来。于是,这首有着宏阔气象的借景抒情“登楼”诗于该年冬诞生了。了解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读懂领悟本诗的思想感情。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虚幌(huǎnɡ) (2)嚼啮(jiáoniè)(3)明眸皓齿(móu)(4)柏森森(bǎi)(5)戎马(rónɡ)(6)天寒地坼(chè)2.填空。(1)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被人们誉为“诗史”。(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3)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哀江头》)(4)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5)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任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又呈吴郎》)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n(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怜:怜惜(2)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清辉:月光(3)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戎马:代指战争(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分裂(5)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顾:拜访一、结构图示 《哀江头》今昔对比《蜀相》《又呈吴郎》二、要点赏析1.阅读《月夜》,回答下列问题:n(1)首联为什么写“独看”?是从谁的角度来写的?表达了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人远离家门,只留妻子在家中独自望月,思念自己。是从妻子的角度来写的。诗人月夜想象家中妻子望月思念自己,表达了夫妻的相互思念之情。(2)试对颈联中的“湿”字和“寒”字作鉴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湿”字和“寒”字写出了妻子望月时间之久,感情至深,哀婉至切。2.阅读《哀江头》,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是如何体现“哀”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还是哀。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以昔日之乐,反衬今日之哀。再转入叙述贵妃升天,玄宗逃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哀至极矣。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2)这首诗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到回忆,又从回忆到现实。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李、杨极度逸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3.阅读《蜀相》,回答下列问题:(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松柏茂盛、伟岸不凡的气象;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2)颔联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不能。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出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的意境。“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3)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n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4.阅读《又呈吴郎》,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2)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先批评那个寡妇,说她无端猜疑,实属“多事”;再说寡妇对吴郎在堂前围起篱笆产生了误解,但骨子里却是批判吴郎未免太小气了些,太不会体谅穷人。5.阅读《登岳阳楼》,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的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置个人处境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三、疑难探究6.阅读下面这首诗,比较其与杜甫《月夜》一诗的异同。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n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相同点)内容:两诗情感相同,都怀念家乡,怀念亲人,期望团圆。写法:都借助意象来抒情,都采用了虚写(想象)的表现手法。(不同点)《月夜》不说自己望月而思念妻子,偏说妻子望月而思念自己、彻夜难眠的情景;不说自己望月而想念儿女,偏说儿女随母望月,想象儿女幼小,尚不解望月而思念身陷长安的慈父,以此表现对家人的怀念。《夜雨寄北》前两句一问一答,以对话的形式写诗人目前的凄凉景况;后两句是诗人想象与爱人相聚时的情形。前后对比,表达出对爱人的无限思念。7.《蜀相》一诗,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在叙事中抒情,写得情真意切,非常感人。一、基础巩固1.下列对《蜀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自问自答,记祠堂所在,描写了丞相祠堂环境的静谧、肃穆。B.颔联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祠内的美好春光,含蓄地赞美了诸葛亮的高风亮节。C.颈联赞美了诸葛亮的匡世雄略、报国苦衷,感情沉挚而悲壮。D.尾联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未能成就更大功业的惋惜,慨叹千古壮志未酬的英雄们的悲愤心情。答案 B 解析 “柏森森”形容树木茂盛繁密,阴森岑寂;“自春色”、“空好音”是写没有人欣赏,表现了冷落、凄清的特点。作者写锦官城外高大茂盛古柏掩映中的武侯祠,尽管有“映阶碧草”、“好音黄鹂”,但也是枉添春色,着重渲染了今日祠堂冷落、荒凉、无人视听,表达了对诸葛亮身后寂寞的慨叹。2.根据具体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随便翻阅杜诗,都可以读出大把大把的泪水来:杜甫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哭,“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为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而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国家烽烟四起、兵革不断而哭,“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n”;为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壮士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哭,“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他的泪水是滔滔雄波滚滚岩浆,一滴滴都是沥血大爱,一声声都是冲霄大恨,不哭则已,一哭,往往成为虎吼龙吟,感天动地的绝唱!杜甫哭父老乡亲艰难苦恨,哭山河破碎,国家分裂,哭英雄志士抱负成空……惟独不哭自己,他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他忘记了个人的生死安危。杜甫是一个大英雄,巨笔写信史,铁肩担道义,壮哉杜诗!3.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正确顺序:答案 ①③②④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我们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禀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二、拓展提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野人送朱樱杜 甫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①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②,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③。注 ①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②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③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诗人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B.“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诗人所经历的时空变化。C.“万颗匀圆讶许同”一句中,“万”字写出了樱桃的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nD.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摹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美好回忆,衬托了诗人在西蜀异乡收到“野人”相赠樱桃时的感激之情。答案 D解析 D项“以昔衬今”错。5.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答:答案 (1)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2)“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此日”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3)“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若理解成洒脱之情也可)。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泊岳阳楼下杜 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檠;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C.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D.诗人在尾联进行了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答案 D解析 “情感的突转,从颔联的慷慨豪迈转为尾联的漂泊愁苦”错。7.本诗与《登岳阳楼》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 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的内容,《泊岳阳楼下》仅用“留滞”与“艰危”二词分别略作点染;《登岳阳楼》则以年老病弱、亲故凋零、漂泊异乡具体写境遇之困顿,又以关山之北兵戎未息写时局之动荡,从而表达对艰危时局的深深忧虑。异:《泊岳阳楼下》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料,但诗人临危弥坚,报国豪情高涨,仍期待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登岳阳楼》虽在自身境遇困顿不堪中仍不减忧国忧民之热肠,但诗中无论是“昔闻”“今上”之感慨,还是年老漂泊之感伤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都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故只能凭轩远望,涕泗横流。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题桃树①n杜 甫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②打慈鸦。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③。注 ①此诗作于杜甫自阆州归成都草堂时。“安史之乱”中,诗人流落四川,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初平,蜀乱已平。②信:任意。③车书正一家:谓天下一统。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正面写桃树在秋天向人们奉献果实,春天盛开满树桃花,呼应上句“亦从遮”(放任桃树生长)。B.颈联写卷起门帘让乳燕通行,叮嘱儿童勿任意打慈鸦,对仗工稳,“每宜”“莫信”等词,语浅情真。C.尾联递进一层,将昔日寡妇激增、强盗横行与上文桃花有情的景象作对比,从中可见诗人的褒贬之意。D.诗人因桃树而念及贫人,因贫人而兼及鸦燕,因鸦燕而顺及寡妻群盗,相连而下,以小见大,寓意深远。答案 C解析 “将昔日寡妇激增、强盗横行与上文桃花有情的景象作对比”表述不当,应是“将昔日寡妇激增、强盗横行与如今天下一统的景象作对比”。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答:答案 ①对桃树及其他动物的爱护(仁爱)。②对曾经连年动乱、群盗杀人的社会现实的痛恨。③对战乱平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平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