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61 KB
  • 2022-04-13 发布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第7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1讲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1.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又有酒、鬯(音同畅,香酒)等字,有“祭鬯至百卣(音同有,酒器)”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家庭手工业的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农业生产有所发展2.[2018·河北沧州质检]《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材料反映了(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3.[2018·河南安阳一模]下图为在陕西绥德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据下图可知(  )A.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C.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D.小农经济已经形成4.《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D.在当时的江南地区广泛使用5.下图是中国古代某农耕技术示意图,该技术的使用(  )A.推动灌溉技术的发展B.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C.促成小农经济的形成D.反映播种技术的进步6.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每年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材料主要说明(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n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C.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D.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7.《甲子语溪闵雨四首》(其二)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  )A.利用水力资源,提高冶铁质量B.使铁犁牛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C.克服地势限制,增强灌溉效果D.使农田灌溉摆脱了对人力的依赖8.据统计,在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漕运交通为21项,防治水害为33项,居民用水为14项。这说明,唐朝时期(  )A.政府执行重农抑商政策B.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C.民生问题被长期忽视D.财政支出的主体是水利工程9.[2018·安徽合肥质检]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注重精耕细作B.结构日趋合理C.分工日益细化D.技术领先世界10.下表是汉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汉书·杨恽传》 “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后汉书·逸民传》 “立春东耕,为土象人,男女各二人”[东汉]王充《论衡》A.汉代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C.家庭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11.“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  )A.稳定性强B.生命力顽强C.基础脆弱D.生产工具简单12.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B.农业是主要的财政来源C.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二、非选择题n13.中国古代是以农为本的国家,然而自宋代开始,农业中出现了“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农夫五口之家……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 秋成之时,百逋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宋]王柏《鲁斋集》材料三 一般说来,兼业的农户能比纯农业户向市场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商品,也能比纯农业户更多地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大量兼业的农民还成为工商业经营的主体队伍中的成员。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民兼业从一开始就是与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小农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实现收支平衡,不仅减少了对纺织品、农具等一般手工业品的市场需求,而且生产出大量同类手工业品,对专业化生产构成了顽强的抵制。——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晁错认为农民“勤苦如此”的原因是什么。政府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的对策是什么?(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出现了何种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负贩佣工”可以谋“朝夕之赢”的有利条件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两面性”含义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农民兼业的现象?14.[2018·山东枣庄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春秋战国 公元前338年,苏秦对秦惠王说:“(秦国)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饶多……此所谓天府(关中平原)”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秦汉时期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在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关中和巴蜀并称“天府之国”,这是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唐宋时期 唐初曾转东南之粟以供京师;安史之乱后,关中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南宋学者说:漕运之利,今称江淮,关河无闻;盐池之利,今称海盐;陆海之利,今称江浙甲天下,关陕无闻;灌溉之利,今称浙江、太湖甲于天下,河渭无闻n明清时期 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反映了东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林文勋《历史上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及其原因》等整理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课时作业(二十一)1.D [解析]“甲骨文中有田、畴、禾、穑、麦等字”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故选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封建社会时期,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在材料中未体现,B项错误;神权与王权结合是指通过宗教仪式等来强化王权,与材料里甲骨文中的文字信息不符,C项错误。2.A [解析]“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故选A。当政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中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不符,B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C项错误;小农经济西周时期尚未正式形成,D项错误。3.B [解析]根据题意得出,此时的农业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此耕作方式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故选B。铁犁牛耕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是在战国时期,汉代特别是在东汉时期推广到了珠江流域,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4.D [解析]据材料“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可知说的是曲辕犁,该犁能够控制耕土深浅,又名江东犁,在江南地区广泛使用,故选D。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并非西域传入,A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B项错误;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不可能出现于东汉,C项错误。5.B [解析]材料说的是代田法,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在沟里,出苗后,逐渐把垄上的草和土培到苗根上,第二年在原来的垄上,再如此法开沟栽种,是一种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的栽培方法,故选B。图中体现的是耕作方法,而非灌溉技术,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C项错误;材料中“沟”“垄”反映的是代田法,没有涉及播种技术进步,D项错误。6.C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农业发展,并不是强调关东地区发展滞后,故A项错误;重农政策在唐朝一直被贯彻,故B项错误;唐朝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地区农业发展,粮食产量大幅提高,故C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7.C [解析]高转筒车有利于克服地势限制,增强灌溉农田的效果,故选C。材料中反映的是灌溉工具高转筒车,A项错误;材料说的不是牛耕技术,B项错误;材料“青裙箬笠倚车卧”表明这种工具的操作需要人力,D项错误。8.B [解析]根据题目中“唐代323项水利工程中,农田灌溉工程为255项”得出用于农业发展的工程比例最大,说明小农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故选B。题目中并未出现“抑商”,An项错误;C项属于明显的主观臆断,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国家总的财政支出的比例,D项错误。9.A [解析]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料“开垦、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相符,故选A。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而不是农业结构合理,B项错误;分工日益细化与材料“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不相符,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未涉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D项错误。10.C [解析]材料“率妻子,戮力耕桑”“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男女各二人”反映了男女二人共同进行家庭农业生产,故选C。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错误;材料未涉及精耕细作,B项错误;材料中“妻子耘于前”等主要反映了耕作,没有涉及“女织”,D项错误。11.B [解析]材料中呈现的是简单生产工具“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这恰恰是小农经济生命力顽强的一种体现,故选B。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体现在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并以家庭为单位等方面,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小农经济的基础是相对稳固的而非脆弱,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尽管具有简单化的特点,但这很明显并不是材料“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所强调的重点,D项错误。12.D [解析]材料中没有抑制商业的信息,且A项本身说法不对,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农户纳税,但是不能反映农业是主要的财政来源,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使用机器的内容,故C项错误;“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表明小农经济跟市场有联系,故D项正确。13.(1)原因:生产艰辛,赋税徭役沉重;自然灾害;债务盘剥。对策: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重农抑商)。(2)现象:农民兼业(农民利用农闲经营农业之外的产业)。条件: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政府放松对市场的管制;农民经营观念的转变。(3)含义:一方面,可以增加商品流通,扩大消费,提供充足劳动力,促进工商业经济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专业化生产。看待:是一种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依旧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不能促进社会变革与转型。[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生产状况、政府政策、自然灾害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从政府实行“农本”政策方面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回答;第二小问从商品经济发展、政府管理、农民观念等角度分析。第(3)问的第一小问,从工商业发展、劳动力方面回答积极性,从市场、专业化生产方面回答消极性;第二小问从正反两方面回答。14.示例一:古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不断变动)。春秋战国至秦汉,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铁器和牛耕的应用,以及水利工程大规模的兴修,使西部地区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隋朝大运河开凿,政治统一,海上丝绸之路发达,东部经济获得较快发展。唐代关中的粮食供给,主要靠江淮及江南地区。宋代,江浙地区经济发达,关陕没落,表明东部经济发展很快,西部经济渐趋衰落。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东西差距进一步拉大,江浙成为最富庶的地区。这些都是全国经济发展总体格局变动的表现。示例二: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春秋战国时期,关中等西部地区开发早,土地肥沃,铁器和牛耕的应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关中地区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秦汉时期,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治中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沟通中西,长安、洛阳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西部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相反,江南地区较为贫瘠。因此,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在西部。[解析]首先拟定论题,根据表格可知,不同时期中国古代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并不n断发生变化。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关中及巴蜀地区开发较早,农耕经济处于领先地位,而到了唐宋及明清时期,中国东部及东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远远超过西部,而西部却渐渐衰落。所以围绕中国古代东西部经济发展的这些变化提出相关论题,并进行阐述,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