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2-04-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粒沙里见世界[单元导读]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郁达夫谈中国现代散文时作的一个比喻性的总结,这话的确道出了现代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以小见大。这不仅道出多数散文篇幅短小而内涵丰富的实情,而且有助于我们领悟散文的特性。《都江堰》通过作者对都江堰的深情赞美,由此引发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吻火》通过对徐志摩惊奇的眼神和吻火的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隔江观火”的人生态度的否定和对“吻着人生之火”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合欢树》通过合欢树来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都江堰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2.背景探寻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n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相关知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寻中遴选、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余秋雨的散文叙述风格宏大。这种叙述风格包括:宽泛的题材(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厚的内容(知识的、文化的、审美的、学术的),精巧的结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感伤)和一种贵族气质(自信、理性、从容、智慧)。它以游记的方式,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进行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李冰和都江堰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约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两千二百多年来都江堰在川西平原效益卓著。都江堰水利工程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融合以及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科学内涵,在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名言警句余秋雨经典语录1.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山居笔记》2.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文化苦旅》3.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文化苦旅》4.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借我一生》5.人生,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还有无限的可能。——《霜冷长河》6.面对诬陷,不要反驳,不要申诉。不要企图与诬陷者对话,不要企图让旁观者怜悯。没有n阴影的高楼,一定还未曾建造;没有藤缠的大树,一定还气节未到。——《北大授课》语言灵动,不拘一格——《都江堰》语言赏析《都江堰》在语言运用方面颇具魅力。这主要表现在余秋雨先生语言运用不拘一格,充满灵动之气。一、出色地使用了成对的反义词。譬如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道:“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澈的人类学的思考。”“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在这种词义极大的落差之间,制造出意义的新颖与意蕴的丰厚,显示出词语间无限的张力。同时,这样的语言运用充满灵性和智慧,充盈着精神的美感,表达既丰富厚重又酣畅淋漓,显示出余秋雨先生超乎寻常的言语把握能力。二、在很多地方运用了拟人手法。譬如第二部分描写都江堰水的魅力,大段运用拟人手法:“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这一段描写既洒脱奔放又收放自如,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水跃动的生命力,更写出筑坝者高超的大智慧。在第三部分中还有这样的句子:“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这一拟人句可谓意味深长,李冰那把挖土的铁锹在与皇权、与武力的反复较量中,究竟谁更有力量?大众苍生的心里自有答案。从全文来看,作者的每一处拟人运用都不落俗套,别致新颖,使得表达更具鲜活的生命力,读来耳目一新。三、多处运用了叠字。所谓叠字,谭永祥在他的《汉语修辞美学》中认为是“将音、形、义完全相同的两个字紧密相连地用在一起,造成形式上的整齐、语感上的和谐或加强形象的摹拟,这种修辞手法叫‘叠字’。”叠字是汉语特有的构词形态和表现形式。《都江堰》中运用的叠字的重叠形式n有AA式,如:“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AAB式,如:“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ABB式,如:“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详。”AABB式,如:“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这些叠字的运用,像一粒粒的明珠散落文中,增加了散文语言的音韵美,使得表达更为别致精到,散文的意境更具诗化特色。四、用看似平实的散文语言,传达深厚的思想和意蕴。譬如,散文开篇就这样写道:“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作者用毫无修饰的语言颠覆了十几亿人的传统思维,同时为下文设置了一个大大的悬念。作者依然平实地写下去:“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它,就是都江堰。”在此,作者用了看似极为平淡的语言,实则站在整个中华民族进程的高度考量这两个工程,于平淡中充溢着精神,尽显着深刻的历史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容,同时应和着开篇对都江堰情有独钟的青睐,堪称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精彩之笔。余秋雨先生用灵动的语言、独到的思想视角和别具一格的艺术手法,造就了《都江堰》独有的艺术魅力,读来余味无穷。山水人文看华夏浙江考生千年万载,华夏一直在吟啸着,那吟啸声便回荡在千般丘壑,万斤巨澜,亿万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古老苍劲的民族啊,历经多少个春露秋霜,那啸声已是那么沧桑。现在,我要撷取你残留的袅袅余音,来窥得你的全部……n在那荒无人烟的西北边塞,阳关一直静默着,那是一种无言的哀悼,或许它脚下的万千坟茔中的枯骨也在静默吧,他们没有乌纱封妻的奢望,只是一介布衣养家糊口的企盼。然而他们走到了这里,在中原慈母的白发中,在江南春闺的遥望中,在湖湘稚儿的夜哭中,走到了这里!为的就是一个完整的疆场,为的就是一方子孙们的净土,为的就是一个昂然挺立的民族!他们甘愿终身抗夷,甘愿暴骨沙砾。在这里,我看到了华夏你的惨烈决绝与刚强。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的,长江一直在流淌着,如此之长,横亘在中原。然而,在时间上,它似乎更长,贯穿着整个历史。在长江的上游,有刘备白帝托孤的眼泪,也有李白扬帆荡桨的身影。或许,刘备与李白完全是两类人,一位是争逐天下的君主,一位则是周游天下的诗人。帝王将相自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诗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长江以它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刘备疲惫的马蹄。在这里军事与文辞交融,征服与解脱交融!在这里,我看到了华夏你的宽容与博大。最后,我漫步在江南的古镇,莼鲈之思和那个桃花流水的童话,或许已成为每个华夏儿女的情结,在这里,有人选择了隐逸。“大隐隐于市”,于是,就把自己完全消融于锅碗叮当声中,把自己完全消融于杂货俗物叫卖声中,而这里温柔的小桥流水,温柔的炊烟老屋,这里淳朴的乡亲邻里,也都欣然接受你的到来。然而,古镇,也有难以捉摸的一面,便如白发苏州的那个复社,以及那篇脍炙人口的《五人墓碑记》。在这里,我看到了华夏你最深处的温柔忍让与爆发!华夏大地山川秀美,人文醇美,在这小小的一山一川、一人情一风俗间便倒映着华夏的全貌,让我们透过山水人文,去窥得华夏母亲的容颜。赏析 本文向我们展示了宏大的文明时空,从“荒无人烟的西北边塞”,到“江南的古镇”,中间穿插“中原、湖湘”之地;从“多少个春露秋霜”,到当代“杂货俗物叫卖声”;从刘备、李白,到《五人墓碑记》,视接千载,思通万里,作者写出了一曲“山川秀美,人文醇美”的中华颂歌:惨烈决绝与刚强、宽容与博大、温柔忍让与爆发。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华夏母亲的最佳“容颜”。以小见大,本文堪称典范。点击素材李冰治水李冰到成都上任以后,安排了一下公务,便不辞辛劳,四处调查。他走了很多地方,访问了许多人,不久就把发生灾害的原因弄清楚了。他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提出“分洪以减n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决定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这就是都江堰工程。天旱时,打开水门,清水自动流入田间,浸润禾苗;下雨时,关上水门,多余的水顺渠流走。蜀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没有荒年,从此称为“天府之国”。运用示例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执政者应该以民为先,以民为重,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首位,敢做人民的“公仆”,绝不能当百姓的“老爷”。战国时李冰被贬成都后,下车伊始,便不辞辛劳,四处调查。走访百姓,弄清了水灾的原因。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提出“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的治水方针,在岷江上修建一座防洪、灌溉、航运兼用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都江堰。使蜀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没有荒年,成为了“天府之国”。李冰父子的神像也被供奉在都江堰二王庙中,供后人瞻仰。——《得民心者得天下》KissingtheFire(吻火)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梁遇春(1904—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入北京大学英文系,1928年毕业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大学期间开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有译作二十余种,其中《英国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尤为当时青年读者所喜爱。2.背景探寻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学者,“新月派”的代表人物。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飞机在济南郊外党家庄附近的开山失事。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众多作家都发表过悼念文章或哀辞挽联,以不同方式纪念这位“新月派”的灵魂人物。胡适的《悼念志摩》、凌叔n华的《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都是其中颇具影响的代表性文章。从相关资料来看,梁遇春和徐志摩似乎并无非常密切的交往,他的悼念文章却另辟蹊径,别具一格,从数量极为可观的“悼徐”文章中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这与作者独特的角度选择、高超的艺术功力是分不开的。名言警句梁遇春经典语录1.每回看到人们的流泪,不管是失恋的刺痛,或者丧亲的悲哀,我总觉得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泪与笑》2.青春之所以可爱也就在它给少年以希望,赠老年以惆怅。——《春醪集》3.“最难风雨故人来”,阴森森的天气使我们更感到人世温情的可爱,替从苦雨凄风中来的朋友倒上一杯热茶的时候,我们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心境。“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人类真是只有从悲哀里滚出来才能得到解脱,千锤百炼,腰间才有这一把明晃晃的钢刀,“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春雨》4.我们从摇篮到坟墓也不过是一条道路,当我们正寝以前,我们可说是老在途中。途中自然有许多的苦辛,然而四围的风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极有趣的,值得我们跋涉这程路来细细鉴赏,除开这条悠长的道路外,我们并没有别的目的地,走完了这段征程,我们也走出了这个世界,重回到起点的地方了。——《途中》n早夭才子的神奇写照——现代散文家梁遇春《吻火》鉴赏“志摩和我”,这是纪念诗人徐志摩的热门话题,在千百篇回忆文章中,《吻火》真可算是一篇神秀奇采、花树独放的美文,它如一首诗、一首绝唱,一尊带火的希腊雕像,使人如浴光起飞于斑斓的意境和摄人的诗魂之中,禁不住咨磋而长叹:“离形得似,庶几斯人!”(司空图《诗品》)是的,所谓“离形得似”,则是中国艺术传神写照的绝技,离开外观环境的完全工整和几何型直线结构,大片虚白,“舍形而悦影”,结果以曲线点染得到最真实、最微妙、最富动感的生命写照。《吻火》所“悦”的“影”,正是别人不曾留意的徐志摩生活中的微妙细末,“不似而似”的情态形容。尽管文中没有编年史的记述交代,但深悉了徐志摩的灵魂堂奥,复活了他那诗趣横溢、奕奕映人的形象,写照出了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寥寥五百多字,直抵一部传记来读!回想起志摩先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双银灰色的眸子。其实他的眸子当然不是银灰色的,可是我每次看见他那种惊奇的眼神,好像正在猜人生的谜,又好像正在一叶一叶揭开宇宙的神秘,我就觉得他的眼睛真带了一些银灰色。他的眼睛又有点像希腊雕像那两片光滑的,仿佛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我所说银灰色的感觉也就是这个意思吧。“当然不是”而又“好像”,就在这种写影神法中,作者匠心独运地为我们显现了徐志摩的初步轮廓。不正是那双“惊奇”“猜人生的谜”“揭开宇宙的神秘”“含有无穷情调的眼睛”吗?“师事过梁启超,求教过罗素,景仰过列宁,佩服过罗兰,结识过泰戈尔,等等”。(《徐志摩选集》卞之琳序)天真时,“作别西天的云彩”,“想飞”,酷爱“雪花的快乐”;激扬时,“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为了寻一颗明星”;迷惘时,“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一边埋怨“思想被主义奸污得苦”,一边却又沸血颂扬“那红色是一个伟大的象征,代表人类史里最伟大的一个时期;不仅表示俄国民族流血的成绩,那也是为人类立下了一个勇敢尝试的榜样”。是的,他眼睛“是银灰色”的,是天真多情但又是矛盾迷惑的,但这一切都不藏着任何机心和丝毫阴暗绝望情绪,恰恰相反,徐志摩心底始终是朝向光明希望的,他讲演呼喊青年:“永远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人生!”他谢世之作《猛虎集序》最后也宣告:“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花刺,口里不住的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花不n住口,他的痛苦与欢乐是浑成的一片。”这不仅注释了他的一生,也可作悼他的梁遇春及所有善良艺术家的一生的注释。《吻火》正是把握了徐志摩精神中这条大动脉来予以写意的:他好像时时刻刻都在惊奇着。……天天都是那么有兴致,就是说出悲哀的话时候,也不是垂头丧气,厌倦于一切了,却是发现了一朵“恶之花”,在那儿惊奇着。说得多么漂亮而精确!多么富有徐志摩又洋气又淳厚的味道,而这些尚只是精采也是核心的写影所作的底色呢!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拿着一根纸烟向一位朋友点燃的纸烟取火,他说道“Kissingthefire(吻火)”,这句话真可以代表他对于人生的态度。文眼被作者当火候熊熊地挑出来,就像武功身手不凡时将单传的绝招劈拉一声使出来,使人矍然吃惊之下,为之瞠目,为之喝采!古今中外一切大师传神写照,也不过就这么一种“壁龙腾飞”的点睛神力了,一个点火的刹那小动作,一句英语“吻火”的闲徐道白,在这一束光中,不仅徐志摩的履历身份、性格风度等和盘托出,煦息可触,就是他一生处世态度及向往追求,都在这光影里得到淋漓尽致的烘托概括与再现,这一笔真是神工鬼斧!且慢的是,看作者他乘奔御风、魔法无边,还要将这一笔腾挪升华到中国哲学禅境般莲花灿烂的极地去呢!人生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结果上了个大当。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是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出人生的神奇。在这段邃密精湛的哲理中,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人生浓缩,感悟到了一种最为灵秀的文采和心源造化,“火光一照”,无论是旧世界的“腐臭”,还是志摩身上所沾染的斑点,都化为乌有继为神奇,开满了爱与牺牲的春花。那双“希腊雕像似的眼睛”在这里得到了漫天霞辉似的彻底解答,我们从那双“银灰色的眸子里”,仿佛瞻望见了雅典神庙前世界初创时期,那种“宗教的、爱情的、爱国的、牺牲的或者欲望的整个热情”,“都从精神倾泻出来而化为身体,与宇宙的节奏和谐一致,完美无瑕”(《邓肯自传》)。徐志摩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人类祖先这种精神与诗的永恒。梁遇春写到这里,“横空出世”“刹那含永劫”般地一笔带住他的文章:这一回在半空中他对于人世的火焰作最后的一吻了。n一九三一年底徐志摩乘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焚化,他的热情生涯至此一响而尽,这被作者形容为“对人世火焰作最后的一吻”,这可说是最为勾魂摄魄、形神具现的一种辉煌想象和妙悟。他的余音是歌德不朽之作《浮士德》里的诗句:“一切消逝者,只是一象征。”是中国道家美学的“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石涛题画诗)。无论是被悼的志摩还是悼人的梁遇春以及读者,于此都升缅到一种人生的火浴与艺术晶莹真境的感动之中。老托尔斯泰在日记中曾说:“真正的诗人不由自主地、痛楚地燃烧起来,并且引燃别人的心灵。而这便是全部文学事业之所在”。(《论创作》)应该说,徐志摩短暂的一生是尚没有真正彻底投身到民族革命解放的烈火中去“痛楚地燃烧”的,他至多做出了一种同情革命、爱的“吻火”表示而已,但仅这种“吻火”的举止也是充满了焦灼的危险与痛苦的。生活于“平淡温饱生活里”“年少翩翩颇有富贵气象”“口含烟斗的白面教授(其实只是一个助教而已)”(《泪与笑》序跋)的梁遇春,虽然礼赞、向往于“火”,但就连颇多相似的徐志摩“吻火”这一步,他也是没有做到的,他最多就做到一种“观火”的地步,而观火毕竟是有着一段距离,是不能有效地在身上引起燃点的,故而正如他在有名的《观火》一文中所优柔寡断的叹息的那样:“可惜我们心里的火都太小了,有时甚至于使我们心灵感到寒战,怎么好呢?”可惜他还来不及像三十年代大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那样从个人忧怨哀痛的“画梦录”中摆脱出来走向革命,使其才华得到饱和地挥发,就眼见他脆弱的生命和热情的余火被旧社会与无常这只屠手生生地掐灭了。以至他留给后人的,也就只能是对他才华的激赏之余,仰空伤逝,作惋惜的一叹了。(有删改)翡冷翠①山居闲话徐志摩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比如去一果子园,那边每株树上都是满挂着诗情最秀逸的果实,假如你单是站着看还不满意时,只要你一伸手就可以采取,可以恣尝鲜味,足够你性灵的迷醉。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他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汽,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单纯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n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扮一个牧童,扮一个渔翁,装一个农夫,装一个走江湖的桀卜闪②,装一个猎户;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领结,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条艳色的长巾包在你的头上,学一个太平军的头目,或是拜伦那埃及装的姿态;但最要紧的是穿上你最旧的旧鞋,别管他模样不佳,他们是顶可爱的好友,他们承着你的体重却不叫你记起你还有一双脚在你的底下。这样的玩顶好是不要约伴,我竟想严格的取缔,只许你独身;因为有了伴多少总得叫你分心,尤其是年轻的女伴,那是最危险最专制不过的旅伴,你应得躲避她像你躲避青草里一条美丽的花蛇!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尝味,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里在沙堆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所以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我们浑朴的天真是像含羞草似的娇柔,一经同伴的抵触,他就卷了起来,但在澄静的日光下,和风中,他的姿态是自然的,他的生活是无阻碍的。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你就会在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有时打滚,因为草的和暖的颜色自然的唤起你童稚的活泼;在静僻的道上你就会不自主的狂舞,看着你自己的身影幻出种种诡异的变相,因为道旁树木的阴影在他们纡徐的婆娑里暗示你舞蹈的快乐;你也会得信口的歌唱,偶尔记起断片的音调,与你自己随口的小曲,因为树林中的莺燕告诉你春光是应得赞美的;更不必说你的胸襟自然会跟着漫长的山径开拓,你的心地会看着澄蓝的天空静定,你的思想和着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并且你不但不须应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书是理想的伴侣,但你应得带书,是在火车上,在你住处的客室里,不是在你独身漫步的时候。什么伟大的深沉的鼓舞的清明的优美的思想的根源不是可以在风籁中,云彩里,山势与地形的起伏里,花草的颜色与香息里寻得?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葛德说,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n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来因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心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十四年七月注 ①翡冷翠,通译佛罗伦萨,意大利中部城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②桀卜闪,通译吉卜赛人,以过游荡生活为特点的一个民族。原居印度西北部,公元十世纪前后开始到处流浪,几乎遍布全球。赏析 崇拜自然,浪迹自然,寄情自然,是徐志摩散文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篇《翡冷翠山居闲话》就是描述作者在意大利文化名城翡冷翠山居时的心境的,作者用飘逸、秀美、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不加雕饰、不受拘束、没有羁绊的自然纯美的世界。这篇散文特色有三:一、层进构思,浓情渲染。作者层层递进地描写了自然、纯真、质朴的美,并歌颂了这种纯、真、朴的美,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崇尚自由,挥洒性灵的心声。二、诗情画意,交相辉映。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作诗讲究“三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他的散文也有诗的意境、诗的格调、诗的旋律、诗的语言。这篇散文,就是用诗的语言、诗的旋律反复咏叹,创造了一个浑朴纯真、自然纯美的意境。三、语言灵动,修辞巧妙。徐志摩的散文,在行文上不务雕饰,不流于板滞,既不过分雕琢辞藻,又不流于朴拙拘泥。文风秀美,自然灵动,读来如行云流水,似一气呵成,在自然流畅的语言中又浸透着俊俏秀丽。点击素材“人世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是敬鬼神而远之。”“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过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的光辉,数十年的光阴就在计算怎么样才会不上当里面消逝去了。”n“他却肯亲自吻着这团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运用示例潭水是深沉的,河流是汹涌的,溪水说我不愿意重复它们。我没有深沉,却有欢快;我没有汹涌,却有灵动:我要有自己的人生。与其在暗淡没有光辉的生活里虚度光阴,浑浑噩噩;不如去亲自吻生龙活虎般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臭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不要担心,自己是小鸟飞得不高;不要担心,自己是小草没有芳香。只要做回你自己,小鸟可以拥有叫翠柳的诗意,小草可以拥有绿遍大地的壮观。而盲从只会让自己不伦不类,既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也丢失了做人的尊严。——《做自己的主人》合欢树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转回北京,1971—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10年12月31日病逝。代表作有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2.背景探寻n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爱,特别是母爱,对于史铁生来说,就是这样的一份沉甸甸的记忆卵石,它无时无刻不在,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的生活,他对人生的感悟,乃至他人生的独特航程……这篇散文就相当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名言警句史铁生经典语录1.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病隙碎笔》2.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病隙碎笔》3.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4.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命若琴弦》母爱,一份沉甸甸的记忆——史铁生《合欢树》赏读史铁生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合欢树》正体现了这一点。全文思绪飞溅,笔致灵动,以“合欢树”为中心意象却并不拘泥,以“母亲”为用力点却又时时荡漾开去,构思平朴自然又不落俗套,充分体现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n全文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母亲生前与母亲逝世之后。在抒写母亲生前场景的时候,作者以十年为一个分界线,描述了大量母子相伴的生活细节:十岁时候的“我”是一个聪明而调皮的小男孩,作文写得好,年轻的母亲居然不服气——盎然情趣由此跃然纸上;二十岁时,“我”双腿残废了,已经不年轻的母亲用尽一切心思与命运抗争,然而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相掺杂的现实将母子俩捆绑在一起;三十岁时,“我”终于走出了命运的低谷,然而母亲已乘鹤西去……三个场景,三种情形,三种心绪,“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能够把握自己生活的铮铮汉子,母亲的潜移默化之功不可忽视;母亲历尽沧桑,默默地将命运对于儿子的沉重打击转移到自己身上,母爱日趋博大深沉。正当儿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母亲对儿子的爱达到成熟之际,一切却因母亲的逝世而戛然而止。“合欢树”由此进入作者的关注视野,在他对母亲之死的逃避中,在他无限的忧伤中——原来它正是出现在“我”回城之后,伴随着作者独特的忧患体悟一起成长起来的。它也曾弱不禁风,气息奄奄,宛然是作者现实生活的投影;它也曾如作者一样,承受着母亲的关爱,寄寓着母亲对现实生活中的儿子不便言明的希望……在母亲与儿子全心全意共同与病魔作抗争的时候,“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它被撇在了母子世界之外;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的时候,它才作为某种替代品出现在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中。无疑,在作者看来,浸润着母亲手泽的合欢树是上天对他的一种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正因为这样,在面对合欢树的时候,作者才流露出一种类似于“近乡情更怯”的情绪,他既渴望与合欢树亲近,重温昔日母子世界相亲相爱的一幕;却又清醒地意识到母亲毕竟已经离去,合欢树永远无法真正替代母亲,一切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在结尾处,对于母亲复杂的怀念情愫得到了一种升华。作者将某种希望寄寓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这个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这个孩子无疑是健全的,是幸福的,至少他被簇拥在母亲与合欢树的双重温暖怀抱中,至少他很可能不会再遭遇到作者那样残废与丧母的双重悲剧。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作者明显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苍凉感,一种渴望时间倒流的幻想。在这里,“合欢树”的象征内涵再一次凸现出来,它不仅仅作为不在场的母亲的象征,而且也成为作者与往昔岁月相扭结的一个通道,是作者越来越成熟的人生感悟的最好见证者。被赋予了如此多的意蕴之后,“合欢树”也终于成功地浮现出它作为文章题眼的功能。它的意义不再仅仅局限于第二部分,也延伸到了前半部分,尽管树的形象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作为一个潜在的观察者的立场,以及其对整篇文章情绪脉络的梳理与导引作用。n故乡的胡同史铁生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以为简单,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是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四十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儿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奶奶带我走出那条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嚎啕之际,奶奶买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它用。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n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十八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涂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吧?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爱过我几年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看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 赏析 自从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眼里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心灵化。本文的胡同应具有的地域特性和民俗特征被大大淡化了,读者徜徉其间的不过是作者一个人的胡同。文章依次叙写了“我”在胡同中经历的悲欢离合,从出生、幼年、少年一直到成年,跨度较大,几乎涵盖了史铁生风华正茂的前半生。但作者并没有将人生经历年谱化,而是巧妙地借用感性的画面和典型的细节来描述人生中的每一个阶段,令人可感可触。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叙述成年前后的经历时,用了两种不同的笔调。成年前虽无大灾大难,但调子却是灰淡伤感的;成年后,“我”遭受了双腿残废、母亲离世和恋人离开等不幸,作者的用笔反而简约了,调子也明朗起来。这种对照充分表现了史铁生从痛苦的窄缝里突围后,对命运的悟解和对生命的悦纳。可以说,史铁生笔下的胡同与其说是一种实物,不如说是一种象征,正如文章末段作者借鸟儿俯看蜿蜒的胡同所悬揣的:“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叉叉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单此一句,就把胡同与命运同构在了一起,表现了史铁生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之神的迷惘、追索与敬畏之情。n点击素材史铁生1972年不幸瘫痪,后来身患尿毒症,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命运对史铁生不能不用残酷来形容。每周3次的透析,1000次针刺,让他的血管变成了蚯蚓状。2010年12月31日凌晨因病去世。青年时期因病瘫痪的史铁生坚强乐观,曾以《我与地坛》等作品打动千千万万读者。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运用示例王羲之《兰亭集序》里有一句话:“死生亦大矣。”的确,生死是人生大事,有两个成语“虽死犹生”和“行尸走肉”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历程。生命犹如过往云烟,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生命不是苦中醇蜜,烦中取乐;生命不能雾中看花,游戏生命;生命是由铁到钢的锻造过程,生命是走向人生辉煌的风帆;生命需要道路如高天,智者如流云。史铁生拖住病残的躯体,用顽强意志向命运挑战,用乐观的态度演奏出生命的最强音。《我与地坛》让无数读者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在你留意生命、珍惜生命的旅程中,你会发现: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时,往往会展现出一些从容之美——临乱世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高考作文《感悟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