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2 KB
  • 2022-04-12 发布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课时作业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7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18·安徽合肥质检]“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这里的“它”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光荣革命”的胜利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议会制度的改革2.[2018·山东济宁期末]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没有继承人,议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A.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存在B.责任制内阁十分优越C.国王已丧失了政治权力D.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3.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4.[2018·河南郑州一模]19世纪晚期的英国,首相和内阁是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和领导核心。除非多数党自身发生分裂,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即使通过了不信任票,内阁还可以“诉诸选民公断”,提请英王解散下院。在新议会选举中,内阁因处于执政党的有利地位,获胜也不成问题。这反映了英国(  )A.责任制内阁开始得到确立B.议会已不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C.立法权对行政权制衡削弱D.内阁权力的膨胀摧毁了宪政制度5.1841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  )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B.责任制内阁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D.责任制内阁影响英国政治生活6.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56个腐败选区被废除,30个较小的选区失掉一个席位。在伦敦和其他新兴城市,新设了40多个选区。这反映出英国(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B.长期的腐败问题得以解决C.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D.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变革7.[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英国工党成立后于1918年颁布了以公有制条款为标志的党章,鲜明地区别于其他政党。1945年大选胜利后,开始了国有化实践。在党内部分人士的长期推动下,1995年修改党章,用“公共服务”代替了公有制条款。1997年,布莱尔领导工党在大选中获胜,随后10年三次当选英国首相。这反映了(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B.资产阶级政党的务实和局限C.政府提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D.两极格局瓦解产生重大影响二、非选择题8.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n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的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材料二 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被“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课时作业(七)1.B [解析]据材料“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国王,故选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在1640年,期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与材料“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不符,A项错误;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在“光荣革命”之后,主要是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内阁,C项错误;议会制度的改革是指1832年的议会改革,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2.D [解析]材料中议会作出决定,将王位传给乔治一世,体现了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之下,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故选D。1714年的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体制,材料中英国王位是和平过渡的,说明这中间并未出现封建复辟势力,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1714年英国王位的和平过渡,并未体现首相行使行政权的责任制内阁,B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1714年英国王位的和平过渡,不能反映国王是否丧失政治权力,C项错误。3.A [解析]材料反映责任制内阁发展,内阁权力增大,故选A。内阁权力扩大,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B项错误;材料体现内阁始终受议会的约束,C项错误;内阁行政权扩大与议会办事效率提高无关,D项错误。4.C [解析]英国内阁掌握行政权,对下院负责,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制约内阁,一旦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内阁要么宣布集体辞职,要么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合所学,根据题干材料可n知,不信任案作为议会制衡内阁的手段,其实际作用有限,故选C。材料所给定时间为19世纪晚期,根据所学,责任制内阁确立时间为1721年,与题目时间不符,A项错误;根据材料“议会几乎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得出议会很少而不是不投不信任票,B项错误;根据材料仅能得出英国内阁权力提升,这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内部的发展完善,英国的民主制度和君主立宪政体并没有出现变化,D项错误。5.D [解析]题干中“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体现了内阁由议会选举胜利的多数党组阁,题干中“皮尔要求各部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体现了首相掌握行政权,故选D。题干未提及首相与国家其他政权机构的权力大小问题,A项错误;题干未反映责任制内阁决策方式左右英国政府决策,B项错误;英王此时虽已经是虚君,但不是材料重点,C项错误。6.D [解析]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从而推动了议会改革,故选D。议会改革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进入政权提供了机会,但不能说明其已经掌权,A项错误;“腐败选区”是指人口减少,不是政治腐败,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没有使工人阶级获得议会选举权,C项错误。7.B [解析]英国工党颁布以公有制条款为标志的党章,执政后进行国有化实践,这表明国家加强对整个社会的控制,这是资产阶级政党务实的表现;用“公共服务”取代公有制条款,表明英国工党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的是它的局限性。故选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A项错误;政府提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与材料中政府的国有化实践相矛盾,C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是在1991年,D项错误。8.(1)问题: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方式腐败。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制内阁。(2)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成效: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3)启示: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掌握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的现象……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得出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选举方式腐败。第二小问,结合材料时间可得出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制内阁。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工业革命的推动;人民的斗争;统治者的让步与妥协。第二小问,从材料二“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结合所学可得,扩大了工业无产阶级的选举权;有利于其他阶级参与政权;推动代议制发展。第(3)问,结合材料可得,注重制度创新;改革应适时、适度;掌握妥协的智慧;和平渐进的政治制度变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