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00 KB
  • 2022-04-12 发布

〖西南大学〗2019年[0042]《认知心理学》大作业(资料)内附答案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南大学】[0042]《认知心理学》试卷总分:100得分:100第1题,【单项选择题】下列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合适用以考察涉及较快信息加工的是:A.减法反应时B.相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出声思维正确答案:D第2题,【单项选择题】归纳心理旋转得到的表象理论是:A.相互作用论B.结构理论C.命题理论D.功能理论正确答案:D第3题,【单项选择题】一个概念的成员包括了一些与其他成员相似的特征,但成员之间科恩那个并没有直接的共同特征,这叫做:A.原型B.家族相似性C.典型性效应D.模仿E.遗传正确答案:B第4题,【单项选择题】保守性聚焦的特点是:A.记忆负担大,信息量大B.记忆负担小,信息量大C.风险大,速度快D.记忆负担小,时间长正确答案:C第5题,【单项选择题】在Bruner等的人工概念形成实验中,已知单边框为正确维度,形成假设,问“单边框的单个红色圆形”是否正确,答案为否,这是什么策略?A.保守性聚焦B.博弈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正确答案:D第6题,【单项选择题】Saul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模型是基于以下哪个研究技术原理:nA.减法反应时B.相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出声思维正确答案:第7题,【单项选择题】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为主。A.视觉码B.语义码C.表象码D.听觉码正确答案:C第8题,【单项选择题】特征整合理论的实验支持来自于()实验。A.视觉搜索B.双耳分听C.Stroop效应D.错觉性结合正确答案:D第9题,【单项选择题】认知心理学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的第___次革命。A.1B.2C.3D.4正确答案:第10题,【单项选择题】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解题策略是()A.逆向搜索B.手段-目的分析C.计划D.锚定法正确答案:A第11题,【单项选择题】以字母、字词或句子为材料的大量实验表明,人类短时记忆编码的主要方式是()A.视觉码B.听觉码C.语义码D.表象码正确答案:n第12题,【单项选择题】研究表明,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个单位。A.6B.7C.7±2D.8正确答案:C第13题,【单项选择题】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冒险性聚焦(也叫博弈性聚集)的特点是:A.记忆负担大,信息量大B.记忆负担小,信息量大C.风险大,速度快D.记忆负担小,时间长,不经济正确答案:第14题,【单项选择题】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又称为()A.系统论B.人工智能C.信息加工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正确答案:C第15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哪个模型不是注意的认知模型()A.双重模型B.反应选择模型C.衰减模型D.过滤器模型正确答案:A第16题,【多项选择题】Levine等通过对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研究,确定了假设检验的策略包括:A.假设检验B.维量检验C.总体聚焦D.同时扫描E.保守性聚焦正确答案:ABE第17题,【多项选择题】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查看原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A.自上而下加工B.自下而上加工nC.概念驱动加工D.数据驱动加工E.局部加工正确答案:第18题,【多项选择题】所有的问题都含有的基本成分:A.给定B.目标C.障碍D.转换E.策略正确答案:ABC第19题,【多项选择题】可以支持结构理论的表象实验包括:A.心理扫描大小效应实验B.空白实验C.锐敏度实验D.视觉定位实验E.心理扫描距离效应实验正确答案:第20题,【多项选择题】对认知心理学产生有着重要作用的心理学理论包括()A.冯特的实验心理学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格式塔主义正确答案:AB第21题,【多项选择题】Anderson提出言语产出的阶段不包括:A.匹配阶段B.构造阶段C.认知操作阶段D.转换阶段E.执行阶段正确答案:AC第22题,【多项选择题】Kosslyn提出的表象的计算理论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主要涉及的过程包括:A.匹配过程B.图示过程C.发现过程D.表象过程nE.放置过程正确答案:第23题,【多项选择题】人类短时记忆编码的方式包括()A.视觉码B.听觉码C.语义码D.表象码正确答案:ABC第24题,【多项选择题】根据记忆的加工水平说,相对而言属于深度加工的是()A.对语音的加工B.对语义的加工C.对形状的加工D.对自我的加工正确答案:第25题,【多项选择题】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相加因素法B.开窗法C.相减因素法D.出声思维E.计算机模拟正确答案:第26题,【多项选择题】以下属于Broadbent的过滤器模型的包括()A.单通道模型B.过滤器位于初级分析和高级意义分析之间C.信息进入的方式是“全或无”D.可以解释鸡尾酒会效应E.所有信息都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正确答案:第27题,【多项选择题】证明了感觉记忆存在的实验包括()A.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B.三耳人实验C.四耳人实验D.Averbach等的逆向掩蔽实验E.Wickens等的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正确答案:ABCDn第28题,【多项选择题】概率推理中常用的几种启发式策略包括()A.调整性启发式B.代表性启发式C.可得性启发式D.前提气氛E.精简策略正确答案:ABC第29题,【填空题】197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Tulving在其和Donaldson共同主编的《记忆的组织》一书中,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种:()和()。正确答案:第30题,【填空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最重要的外部指标,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正确答案:反应时第31题,【填空题】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经验性原则、分解性原则和_______。正确答案:过程性原则第32题,【填空题】Sperling证明感觉登记的实验运用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即______正确答案:部分报告法第33题,【填空题】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出版于——年。正确答案:1967第34题,【填空题】逆向学习曲线揭示了概念掌握的方式是的。正确答案:第35题,【填空题】心理学上的三次革命分别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正确答案:第36题,【填空题】_____n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最重要的外部指标,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正确答案:第37题,【填空题】特征表说认为,概念形成过程包括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和()。正确答案:第38题,【填空题】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和()。正确答案:表象系统;言语系统第39题,【论述题】比较长时记忆的网络模型和特征模型的特点。正确答案:(1)层次网络模型基本观点: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概念(结点)之间有带箭头的连线,形成具有层次的网络;每一级概念水平上,只贮存每一个概念独有的特征,共同的特征贮存在上一级概念上;这是一种预存模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层次网络的连线搜索来提取概念信息,理解句子。(3分)实验分析:“句子验证”作业。(1分)评价:语义记忆的第一个模型;不能解释熟悉度效应、典型性效应和否定判断。(2分)(2)激活扩散模型基本观点:概念用结点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连线表示;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的长短取决于使用频率的高低。当一个概念被激活,就能向四周结点扩散,四周的结点又向下一级结点扩散。越向下扩散,强度越弱,直至最后无反应。(3分)实验分析:启动效应。(1分)评价: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使模型更加灵活,更具有人性,带上了学习的色彩。能够较好地解释范畴大小效应、熟悉度效应、典型性效应、否定判断现象等。(2分)(3)集理论模型基本观点:语义单元仍为概念,每一个概念是由一集信息来表征的,包括样例集和属性集。语义记忆由无数的信息集构成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不是由连线决定的,而是由共有的一些样例和属性决定的。重叠程度越多,联系越紧密。(3分)实验分析:谓语交叉证明“所有句”平均反应时长于“一些句”。(1分)评价:预存模型的思想,体现了较强的推理能力;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能够较好地解释否定判断现象;全称命题RT长的原因不一定是两级加工;无法解释熟悉度效应和典型性效应等。(2分)(4)特征比较模型基本观点:每个概念都由一集属性来表示,这些属性可以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属性;信息加工包括两级加工过程。(3分)实验分析:“多维量表法”n验证语义空间。(1分)评价:能够解释范畴大小效应、典型性效应和熟悉度效应;但是概念的储存是否全是特征,不包括例子值得怀疑。(2分)(5)总的评价:以上的模型都是以概念为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主要说明概念是如何提取和贮存的。针对人类语义记忆的复杂性,知识不仅局限于概念一种形式,还应该涉及规则、定律等。另外,由于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区分的相对性,在分别研究的同时还应该综合研究。(2分)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又称网络模型。(1分)网络模型的特点是语义信息的高度组织化。每一个概念都与其他概念有一定联系,处于网络中的一定位置,语义记忆有着严紧的结构。(1分)由此,一些知识也事先得到贮存,这类模型即为预存模型,并且搜索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加工过程。(1分)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则属于特征模型范畴。(1分)这类模型与网络模型有显著的差别。它们的特点是语义信息没有严紧的结构,不具网络形式,而是松散的。(1分)概念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这种联系无法靠搜索既有连线,而要靠计算才能得到。这类模型称为计算模型。(1分)第40题,【论述题】6.比较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贮。这种过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的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这种过滤器的作用体现出注意的功能,即存在通道瓶颈,按照"全或无"的方式选择,依据物理属性(新异刺激、强刺激)在高级分析之前进行选择,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作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双耳分听技术为过滤器模型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区分了非追随耳和追随耳的实验对这个模型提出了挑战。根据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可以得到高级分析的实验结果,Treisman(1960,1964)对上述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AttenuationModel)。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这两个模型有着基本的共同点。第一,这两个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过滤器予以调节;第二,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在这两个模型中是相同的,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第三,这种过滤器的作用又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因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把两个名称联合起来,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一衰减模型,并且将它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Deutsch和Deutsch认为,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他们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出反应。如果更重要的刺激出现,则又会挤掉原来重要的东西,改变原来的重要性标准,作出另外的反应。显然,这种重要性的安排还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这个理论认为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因而它被称作反应选择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也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如。Hardwick(1969)给被试的双耳分听分别反应的实验。反应选择模型不同于知觉选择模型。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第41题,【论述题】简述空白试验法(BlankTrialProcedure)的基本思想,并简要说明Levine(1966)的空白试验。正确答案: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对这些刺激作出系统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Levine的实验是先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刺激,这两个刺激在大小、颜色和位置上有区别,即是说4个维度,每个维度上有两种可能,每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维度,这样就形成了8个假设,主试不给被试任何反馈,而通过被试对刺激连续反应的模式就可以推知被试的假设。被试在第1、6、11和16次实验时能得到反馈,16次实验中被试如果一直进行最优加工,那么他就可以逐渐排除错误的假设得到最后唯一的正确答案。无论被试是否最优加工,都可以通过实验了解被试的假设检验过程。第42题,【论述题】沃森的选择任务(Wasonselectiontask)是彼得·n沃森于1966年设计一种推理任务。桌上有四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例如你可以看见四张卡片上是E、K、4、7。如果要你检验以下命题的真假,你必须翻看哪几张卡片?待检验的命题为“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以成人为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率非常低,近50%的被试选择了“E”和“4”两张卡片,约35%的被试甚至认为只须翻看卡片“E”。对于实验结果你可以怎样解释?在进行各种解释的时候给出必要的进一步的证据。正确答案:Wason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错误的卡片E和4,主要是由于顽固的证真倾向,即被试在选择作业中极力去搜索可以证实规则为真的卡片,而较少尝试寻找可以证实规则为伪的卡片。即使在指示语中明确要求被试选择卡片以证实规则为伪,这也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行动;甚至引进一种“治疗程序”来强调证伪收效也不大。(3分)其他理论解释及实验证据包括:(1)意义效应:困难与实验作业的抽象的、非现实的性质有关,所采用的字母和数字的卡片问题不具体,没有什么意义,远离人们的生活和经验。这种解释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如将四张卡片换成“利兹、曼城、火车、小汽车”,待检验命题为“我每次去曼城都乘坐火车”,结果多数被试能正确选择卡片。(3分)(2)换位效应:被试错误地解释了命题或规则的意义,将一个单向的条件命题错误地看作双向的、双重的条件命题了。即认为待检验命题意味着“卡片一面为偶数,另一面为元音”(3分)(3)匹配倾向:Evans等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待检验命题中提及的E和4,即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如两种规则“若字母是T,则数字是4”和“若字母不是T,则数字是4”下被试都倾向于选择“T”和“4”。(3分)(学生正确、清楚地组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3分)第43题,【论述题】简述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和原型说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1.特征表说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这种看法与共同因素说的联系是明显的,但特征表说吸收了许多语义记忆和人工概念的研究成果,因而得以超出共同因素说。(1分)长时记忆几个有影响的语义记忆模型都认为词或概念是由一些语义特征来表征的。特征比较模型进一步将这些语义特征分作两类,一类是可以界说概念的重要特征,称作定义性特征;另一类为次要的特征,它们也有一定的描述功能,即所谓的特异性特征。这些语义记忆模型强调的特征或定义性特征与假设检验说的共同的有关属性,实际上是一回事。(1分)  在这些研究的影响下,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人(1)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即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有关属性;(2)诸定义性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这两个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特征表。(3分)特征表说的观点显得简单明了。它的优点是可以很好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并且与当前的一些语义记忆模型相一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特征表说就是在这两方面的影响下提出来的。(1分)但是,特征表说的弱点也是明显的。目前它只涉及一些逻辑概念和取自命题演算的概念规则,还难以解释各种类型的自然概念或现实概念。(1分)特征表说寄希望于深入研究规则学习的规律,进而发现更适合于解释现实概念的更有效的概念规则系统。(1分)2.  原型说的主要代表Rosch认为,概念主要是以原型(Prototype)即它的最佳实例表征出来的,我们主要是从能最好地说明一个概念的实例来理解该概念的。(1分)例如,当我们在思维活动中涉及鸟的概念时,我们常会想到鸽子,而不大会想到企鹅或驼鸟。这说明鸽子和企鹅等不能在同等程度上表征鸟的概念。但是企鹅无疑也属于鸟类。所以,人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不仅包含着原型,而且也包含维量。(2分)Rosch将这个维量称作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它表明同类个体的容许的变异性,也即其他个体偏离原型的容许距离。(1分)Rosch认为概念就是由这两个因素构成的:(l)原型或最佳实例;(2)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原型起着核心的作用。照Rosch看来,这种概念结构可以解释全部自然概念,包括我们日常应用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应当指出,在具体确定一个概念的原型时,不同地区、民族、时期乃至文化背景和群体构成等方面的特点会造成一定的差别,但一个概念总会有它的原型的。(3分)n第44题,【论述题】模板匹配理论的基本思想: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正确答案:优点:(1)知识知识经验的作用,因为模板的实质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2)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模板说最早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条形码识别机、阅卷机。(3)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Phillips的实验:两种不同条件的棋局,包括重叠和位移,让被试识别。结果为较短延时下重叠比位移的识别率高,表明在视觉贮存的时间内,两个模式的空间重叠有利于识别。(3分)缺点:(1)严格的匹配思想,1:1,不能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即使有数百万个模板也不能胜任。而且,模板数量越多,模式识别时工作记忆负担越重,匹配效率越低。(2)不能说明模板时如何表征的。外部的刺激模式在大脑中是形象的,模板也是形象的表征吗?这与假设(袖珍复本)相悖。(3)未说明匹配的过程,是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平行加工或是系列加工。(4)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对自上而下加工重视不够。(3分)改进:Lindsay&Norman(1977)提出,在模式识别之前有一个预加工(Preprocessing)阶段,将刺激加以调整,使之标准化。预加工也包含自上而下加工的影响,由上下文来确定怎样标准化。总之,模板匹配理论是一个有用的、简单化的模式识别理论。即使经过预加工,模板数量也大得惊人。(2分)第45题,【论述题】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编码、容量、保持时间、信息提取和遗忘等方面的差异正确答案:感觉登记:以刺激的物理或感觉特征进行编码(1分);最大存储12-20个项目(1分);持续时间约250ms-4s(1分);有适当线索情况下可完全提取记忆的信息(1分);掩蔽或衰退导致回忆失败(1分)短时记忆: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码、视觉码和语义码(1分);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1分);持续时间约12s,如果进行复述可以保持更长时间(1分);信息可完全提取,速率约35ms(1分);回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替换、干扰和衰退(1分)长时记忆:编码方式以语义码为主,还有表象码和其他视觉形式的编码(1分);记忆容量非常大,实质是无限的(1分);持续时间不确定,可为几分钟至一辈子(1分);在有适当线索的情况下,特定的或一般信息都可以提取(1分);导致回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干扰、器质性机能障碍以及不适当的回忆线索等(1分)第46题,【论述题】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和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的成像原理与特点有何不同?正确答案:因为随着神经细胞被激活,对应的血流量增加。fMRI通过扫瞄脑部血流的变化,探测到激活区域血管的氧消耗会增加,浓度短期内降低,从而检测出认知加工的机能和结构。(4分)fMRI扫瞄具有空间上的优势。(1分)PET扫瞄需要事先注射放射性物质,该物质有一定的半衰期,通过检测激活区域血管的放射性物质量会增加,从而探明认知加工的机能和结构。(4分)PET扫瞄具有空间上的优势。(1分)第47题,【论述题】请比较记忆的加工水平说和三种记忆说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n第48题,【论述题】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正确答案: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2)。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的角度,将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类来研究认知的心理学。(1)第49题,【论述题】请列举实验证据说明几种结构优势效应,并用理论解释。正确答案:第50题,【论述题】认知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正确答案: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部分:外部条件:1.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基本理念有着重要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比作“通讯通道”。(1分)2.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的影响:(1分)3、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常把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类比,认为人的认知系统也可视为“符号运用系统”。(1分)4、语言学的影响:(1分)内部因素:1、早期实验心理学:Wundt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独立出来,开始了早期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受到早期实验心理学中心理分析的研究取向影响(1分)。2、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受到了行为主义,特别是新行为主义方法上的影响,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实证的心理学研究。如Tolman强调S—O—R。行为主义大约盛行了40年,它的影响至今仍在。由于它的极端性,孕育了新兴学派的诞生(1分)。3、格式塔学派:要研究意识,试图揭露有别于生理机制的心理过程,对知觉、思维等研究的贡献最大。提出“完形”的整体观。反对把人看成被动的刺激反应器,强调人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主动性,这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1分)。4、二战后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脑中的认知过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1分)。1956年,几项重要的研究代表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现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架(1分)。最终,1967年Neisser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认知心理学自此诞生。(1分)认知心理学迅速发展,其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相比的。第51题,【论述题】全程扫瞄与自中断扫瞄概念正确答案:第52题,【论述题】简述短时记忆提取的双重模型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第53题,【论述题】请辨析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三个概念。n正确答案:它们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1分)“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1分)。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1分)。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是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2分)第54题,【论述题】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正确答案:自下而上(材料驱动、数据驱动)加工:识别是由刺激模式开始,先分析小的知觉单元,再到大的知觉单元,最后形成对刺激的解释。(2分)自上而下(理论驱动、概念驱动)加工:加工由知觉者对整体的假设开始,导致知觉辨认和随后的模式识别。(2分)二者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加工,相互结合而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1分)第55题,【论述题】名词解释:编码正确答案:第56题,【论述题】什么是出声思考,这种方法有些什么特点?正确答案:出声思考(口语报告),即让被试采取出声思维的方法完成实验作业,然后由实验者对其详细记录并仔细分析,从而推断被试大脑活动的过程。(2分)该方法需要事先训练,否则出声思维会对正常的思维过程造成干扰。(1分)口语报告区别于内省报告,前者主要指被试当时的所注意到的、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思维活动,不需要内省(1分);后者主要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将自己体验到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1分)。二者都依靠研究者的分析。出声思考的优点是能很明确的了解被试的认知过程。缺点是影响被试的反应速度,因为以内部语言为基础的思维要快于外部语言(2分)。第57题,【论述题】名词解释:加工水平正确答案:加工水平可以理解为对刺激的加工深度。(1分)加工水平理论是记忆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浅表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1分)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而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加工的深度愈深,则有愈多的认知加工和语义加工。(1分)一个刺激的加工深度依赖于刺激性质等一些因素。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参与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浅表分析的信息则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2分)它从信息加工的操作出发,用不同的加工水平来取代不同的记忆结构,提出了与多存贮说相对立的观点。第58题,【论述题】名词解释:知觉和感觉n正确答案:第59题,【论述题】1.试论述语义记忆的网络模型的产生和发展。正确答案://实例化编辑器//建议使用工厂方法getEditor创建和引用编辑器实例,如果在某个闭包下引用该编辑器,直接调用UE.getEditor('editor')就能拿到相关的实例varue=UE.getEditor('editor4695834');//,{//toolbars:[[//'fullscreen',//'bold','italic','underline','|','fontsize','insertorderedlist',//'insertunorderedlist','|','kityformula','simpleupload',//'insertimage','kityformula','preview','attachment'//]]//});//vareditor=UE.getEditor('editor4695834');第60题,【论述题】请简述Chomsky的转换语法生成说。正确答案:第61题,【单项选择题】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这是()A.锚定效应B.定势C.启动效应D.负迁移正确答案:C第62题,【单项选择题】一个概念的成员包括了一些与其他成员相似的特征,但成员之间科恩那个并没有直接的共同特征,这叫做()A.原型B.家族相似性C.典型性效应D.模仿E.遗传正确答案:B第63题,【单项选择题】短时记忆存在的有力证据来自()A.锐敏度实验nB.心理旋转实验C.四耳人实验D.自由回忆实验正确答案:D第64题,【单项选择题】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叫做()A.模式B.组块C.知觉D.记忆正确答案:A第65题,【多项选择题】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比较几片形状不一样的拼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A.自上而下加工B.自下而上加工C.概念驱动过程D.数据驱动过程E.整体加工正确答案:BD第66题,【多项选择题】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开窗法B.出声思维C.计算机模拟D.减法法E.相加因素法正确答案:ABCDE第67题,【填空题】197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Tulving在其和Donaldson共同主编的《记忆的组织》一书中,依照所贮存的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种:——和——。正确答案: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第68题,【填空题】心理学上的三次革命分别是第一次________,第二次_______,第三次________。正确答案: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第69题,【论述题】请用实验说明感觉记忆存在的证据及其特点。n正确答案:一切输入记忆系统的信息,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产生感觉知觉。当引起感觉知觉的刺激物不再继续呈现时,其作用仍能继续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这种短暂的保持就是感觉记忆。由于它就像登记一样把输入的信息记录下来,故又称感觉登记。(2分)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下来,其特点是:①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②作用时间短。视感觉记忆约为0.25~1秒;听感觉记忆虽可超过1秒,但也不长于4秒。③一般认为感觉记忆的容量为9~20个字母或物体,有时更多些。④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只有受到特别注意的材料,才转入短时记忆,否则就会很快消失。(4分)【证据一】美国心理学家G.斯珀林1960年首先创用了部分报告。(1分)用速示器向被试呈现一张有12个字母的卡片(见图)。字母分上、中、下3行,每行4个,呈现时间50毫秒。呈现完毕,立即将高、中、低3种声音按随机顺序给被试其中的一种。要求被试听到高音信号,就立刻报告上面一行字母;听到中音或低音,就报告中间或下边一行字母。(2分)结果表明:若声音恰在刺激卡片刚刚消失时呈现,被试能报告出所指定的任何一行字母的76%。既然任何一行字母被试都能报告出来,就可以推算出他瞬间保持的应为12×76%=9.12个字母。这与前人关于瞬间只能辨认4、5个物体的结论有很大差异。斯珀林据此提出,人的记忆系统中还存在一个独立的感觉记忆阶段。(1分)【证据二】1965年Moray等进行了关于声象记忆方面的实验。他们模仿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设计了一个"四耳人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报告法的回忆优于全部报告法。(1分)这和视觉的实验结果相同,证实听觉系统中存在感觉记忆。Drawin等做过更接近Sperling的听觉实验。他们给被试的双耳带上立体声耳机,通过每只耳机双声道,同时给双耳分别呈现两个刺激,例如,给左耳呈现"B”和"8”,与此同时给右耳呈现"F”和"8”,这时双耳有共同的刺激"8”。这样被式从左耳听到"B”和"8”,从右耳听到"F”和"8”,他们主观体验是从左耳听到B,从右耳听到F,从而显得处于左右耳中间位置的数字8似科来自头脑内部。这样就出现"三耳人”,极像Sperling的3行字母。实验采用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2分)这个实验结果显示声象记忆有两个不同于图象记忆。其一,声象记忆的容量小于图象记忆。其二,声象记忆的作用时间可达4s,比图象记忆的,几百毫秒要长得多。(1分)第70题,【论述题】请比较知觉加工中模式识别的3个理论。正确答案:所谓模式,是只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一、模板匹配理论基本思想: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如,字母A的识别过程要求刺激与大脑中的模板完全匹配才能被识别。(3分)优点:(1)知识知识经验的作用,因为模板的实质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2)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模板说最早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条形码识别机、阅卷机。(3)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如,Phillips的实验。(2分,说出两点即得分)缺点:(1)严格的匹配思想,1:1,不能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即使有数百万个模板也不能胜任。而且,模板数量越多,模式识别时工作记忆负担越重,匹配效率越低。(2)不能说明模板时如何表征的。外部的刺激模式在大脑中是形象的,模板也是形象的表征吗?这与假设(袖珍复本)相悖。(3)未说明匹配的过程,是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平行加工或是系列加工。(4)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对自上而下加工重视不够。(2分)二、原型匹配理论基本思想:原型(Prototype)是一类客体的内部的概括表征。是外部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该刺激纳入此原型代表的类别,从而得到识别。(3分)优点:这一理论能够说明人类知觉的灵活性、经济性、适应性。n(1分)三、特征分析理论基本思想:人在识别一个模式时,将这个模式分解为许多基本特征,再将它们与储存于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然后根据特征的组合来进行模式的分类。如,字母的识别。最有名的是Selfridge的鬼城模型,他将模式识别分为4个层次:映像鬼负责对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像;特征鬼负责对映像进行分析,分解各种特征;认知鬼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特征越大的叫得越大;决策鬼根据认知鬼的喊叫,选择喊叫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要识别的模式。(3分)缺点:未包括自上而下加工;未涉及整体到局部的加工。(1分)第71题,【论述题】请辨析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三个概念正确答案:它们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1分)“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1分)。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1分)。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是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2分)第72题,【论述题】比较控制加工/自动加工和资源限制性加工/材料限制性加工正确答案:从这个两种加工的理论来看,注意可以成功地在几个输入或作业中间进行分配,如果这时应用的是自动加工的话;或者也可以说,假如在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中,至少有一个作业包含自动加工,那么两个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因为自动加工无须应用注意。但是,两个控制性加工的作业则难以顺利地同时进行,因为两者都需要应用资源或注意。另一方面,当需要将注意集中于某些信息输入时,控制性加工还需排除另一些信息输入,这时自动加工过程对不需要的信息作出的反应会给作业带来干扰,降低作业水平,所以控制性加工的作业水平还会受到自动加工的影响。Schneider和Shiffrin的这些看法对具体说明能量分配和注意机制是有积极作用的。前面已经提到,Norman和Bobrow(1975)将加工过程区分为资源限制性的和材料限制性的两类,这种区分与Schneider和Shiffrin的加工过程的分类似乎有某种联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资源限制过程无疑是控制性加工过程,或者主要包含控制性加工,而材料限制过程可能较多地涉及自动加工,因为它即使得到更多的资源也是无法改善其作业水平。第73题,【论述题】名词解释:组块(chunk)正确答案:Miller(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组块(Chunk)概念。(1分)所谓的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的单位(2分),这一过程被称作"组块化"。(1分)举例子(2分)第74题,【论述题】请简述SaulSternberg的相加因素法反应时经典实验正确答案:相加因素法是对相减因素法的一种延伸,试图在相减因素法之前证实各加工阶段的存在。(2分)理论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3分)Sternberg(1969)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证明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存在。思路:A、假设一个加工系列的各阶段;B、设计若干个二因素实验操作;C、统计实验结果,检验有无显著的交互作用;D、得出结论,确定阶段(可能修正理论)。(3分)程序:先识记1——n6个数字(测试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探测词),判断是否识记过。结果得到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和相对频率4个独立的因素,从而证明了测试项目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和反应组织四个阶段的存在。(5分)(4)优点:通过严密地推理,可以间接地确定一个系列加工各阶段的存在。问题:系列加工假设的合理性;仍然是一种间接测量,有待检验。(2分)第75题,【论述题】简述短时记忆提取的双重模型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双重模型的提出,试图统合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1分)该模型假设,输入的每个字词可按其知觉维量来编码,称为知觉代码;字词还有意义,即有概念代码。知觉代码和概念代码共同构成一个概念结。(2分)每个概念给有不同的激活水平(ActivityLevel)或熟悉值(FamiliarityValue),其强度或大小依赖于该概念结是否经常受到激活和新近是否受到激活。经常和新近受到激活的则有高激活水平或熟悉值,否则有低激活水平或熟悉值。(2分)人在内部有两个判定标准:一个是“高标准”(C1),如果某一探测词的熟悉值达到或高于这个标准,人便可迅速地作出“是”反应;另一个是低标准(C0),如果某一探测词的熟悉值达到或低于这个标准,人就可迅速地作出“否”反应。这两个判定标准是可变的,它们决定于人在当时所接受的速度-正确率权衡。(2分)根据标准来直接进行反应,这是一个直通过程。(1分)但是,对于具有一个中等熟悉值的探测词,即其熟悉值低于“高标准”而高于“低标准”的探测词,则要进行系列搜索,才能作出反应,需时也较多。(1分)双重模型将扫描或搜索和直通都包括进来,显得比单一的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更加灵活。(1分)第76题,【论述题】名词解释:信息加工理论正确答案:信息加工理论即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有关人如何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怎样表征,从而转变为人头脑中的知识;知识怎样贮存,又是怎样用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等的理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记忆和学习、思维、表象、语言和情绪等。第77题,【论述题】认知正确答案:广义的“认知”是指认识和知识,包含一种动态性加工过程(认识)及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主要指个体呈动态或静态的各种认识能力的。狭义的认知具体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认知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问题解决等。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即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中,认为认知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输出。定义1:现代“认知心理学之父”Neisse瑟认为,认知是指感觉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认知通常被简单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定义2:赵艳芳在“认知的发展与隐喻”一文中给认知下的定义为“认知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与感情、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理智思维过程,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进行信息处理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定义3:认知是指对态度对象所产生的感知觉、理解、判断、评价、信念。定义4:认知是关于人如何获取信息,并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定义5:所谓认知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联系的反映,其对象是有关问题、资料等具体的信息,其过程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提取、应用等具体操作。第78题,【论述题】知觉和感觉的概念。n正确答案: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1分)感觉是某一感官对刺激物的特异反应,如视觉。(1分)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理解的过程,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系列连续选择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壮大的和富有选择的构造过程,这个过程既受主观因素(如知识、态度、价值、需要)的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如背景、上下文)的影响。(3分)第79题,【论述题】什么是编码?正确答案:所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Encocting),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第80题,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这是()A.锚定效应B.定势C.启动效应D.负迁移正确答案:C第81题,下列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合适用以考察涉及较快信息加工的是:A.减法反应时B.相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出声思维正确答案:D第82题,长时记忆中的信息编码方式以()为主。A.视觉码B.听觉码C.语义码D.表象码正确答案:C第83题,特征整合理论的实验支持来自于()实验。A.视觉搜索B.双耳分听C.Stroop效应D.错觉性结合正确答案:D第84题,归纳心理旋转得到的表象理论是:nA.结构理论B.命题理论C.相互作用论D.功能理论正确答案:D第85题,一个概念的成员包括了一些与其他成员相似的特征,但成员之间科恩那个并没有直接的共同特征,这叫做:A.原型B.家族相似性C.典型性效应D.模仿E.遗传正确答案:B第86题,保守性聚焦的特点是:A.记忆负担大,信息量大B.记忆负担小,信息量大C.风险大,速度快D.记忆负担小,时间长正确答案:C第87题,在Bruner等的人工概念形成实验中,已知单边框为正确维度,形成假设,问“单边框的单个红色圆形”是否正确,答案为否,这是什么策略?A.保守性聚焦B.博弈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正确答案:D第88题,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解题策略是()A.手段-目的分析B.逆向搜索C.计划D.锚定法正确答案:A第89题,一个概念的成员包括了一些与其他成员相似的特征,但成员之间科恩那个并没有直接的共同特征,这叫做()A.原型B.家族相似性C.典型性效应nD.模仿E.遗传正确答案:B第90题,研究表明,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个单位。A.6B.7C.7±2D.8正确答案:C第91题,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又称为()A.系统论B.人工智能C.信息加工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正确答案:C第92题,短时记忆存在的有力证据来自()A.锐敏度实验B.心理旋转实验C.四耳人实验D.自由回忆实验正确答案:D第93题,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叫做()A.模式B.组块C.知觉D.记忆正确答案:A第94题,下列哪个模型不是注意的认知模型()A.E.过滤器模型B.F.衰减模型C.双重模型D.反应选择模型正确答案:C第95题,所有的问题都含有的基本成分:A.给定nB.目标C.障碍D.转换E.策略正确答案:A&B&C&第96题,Levine等通过对成人和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研究,确定了假设检验的策略包括:A.假设检验B.维量检验C.总体聚焦D.同时扫描E.保守性聚焦正确答案:A&B&C&第97题,把拼图的过程比作知觉的假设检验过程,通过比较几片形状不一样的拼图从而知道某一片拼图是什么,这是:A.自上而下加工B.自下而上加工C.概念驱动过程D.数据驱动过程E.整体加工正确答案:B&D&第98题,人类短时记忆编码的方式包括()A.视觉码B.听觉码C.语义码D.表象码正确答案:A&B&C&第99题,对认知心理学产生有着重要作用的心理学理论包括()A.冯特的实验心理学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格式塔主义正确答案:A&B&第100题,Anderson提出言语产出的阶段不包括:brA.匹配阶段B.构造阶段C.认知操作阶段D.转换阶段nE.执行阶段正确答案:A&C&第101题,证明了感觉记忆存在的实验包括()A.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B.三耳人实验C.四耳人实验D.Averbach等的逆向掩蔽实验E.Wickens等的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正确答案:A&B&C&D&第102题,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开窗法B.出声思维C.计算机模拟D.减法法E.相加因素法正确答案:A&B&C&D&E&第103题,概率推理中常用的几种启发式策略包括()A.代表性启发式B.可得性启发式C.前提气氛D.调整性启发式E.精简策略正确答案:A&B&D&第104题,()是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最重要的外部指标,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正确答案:

反应时


第105题,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经验性原则、分解性原则和_______。正确答案:

过程性原则


第106题,Sperling证明感觉登记的实验运用了一种崭新的方法,即______正确答案:

部分报告法


n第107题,心理学上的三次革命分别是第一次________,第二次_______,第三次________。正确答案:
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
第108题,Paivio(1975)从信息编码的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两个系统,即()和()。正确答案:

表象系统;言语系统


第109题,比较长时记忆的网络模型和特征模型的特点。正确答案:
(1)层次网络模型
基本观点: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概念(结点)之间有带箭头的连线,形成具有层次的网络;每一级概念水平上,只贮存每一个概念独有的特征,共同的特征贮存在上一级概念上;这是一种预存模型,有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层次网络的连线搜索来提取概念信息,理解句子。(3分)
实验分析:“句子验证”作业。(1分)
评价:语义记忆的第一个模型;不能解释熟悉度效应、典型性效应和否定判断。(2分)
(2)激活扩散模型
基本观点:概念用结点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连线表示;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的长短取决于使用频率的高低。当一个概念被激活,就能向四周结点扩散,四周的结点又向下一级结点扩散。越向下扩散,强度越弱,直至最后无反应。(3分)
实验分析:启动效应。(1分)
评价: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使模型更加灵活,更具有人性,带上了学习的色彩。能够较好地解释范畴大小效应、熟悉度效应、典型性效应、否定判断现象等。(2分)
(3)集理论模型
基本观点:语义单元仍为概念,每一个概念是由一集信息来表征的,包括样例集和属性集。语义记忆由无数的信息集构成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不是由连线决定的,而是由共有的一些样例和属性决定的。重叠程度越多,联系越紧密。(3分)
实验分析:谓语交叉证明“所有句”平均反应时长于“一些句”。(1分)
评价:预存模型的思想,体现了较强的推理能力;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能够较好地解释否定判断现象;全称命题RT长的原因不一定是两级加工;无法解释熟悉度效应和典型性效应等。(2分)
(4)特征比较模型
基本观点:每个概念都由一集属性来表示,这些属性可以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属性;信息加工包括两级加工过程。(3分)
实验分析:“多维量表法”验证语义空间。(1分)
评价:能够解释范畴大小效应、典型性效应和熟悉度效应;但是概念的储存是否全是特征,不包括例子值得怀疑。(2分)
(5)总的评价:以上的模型都是以概念为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主要说明概念是如何提取和贮存的。针对人类语义记忆的复杂性,知识不仅局限于概念一种形式,还应该涉及规则、定律等。另外,由于语义记忆与情景记忆区分的相对性,在分别研究的同时还应该综合研究。(2分)
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又称网络模型。(1分)网络模型的特点是语义信息的高度组织化。每一个概念都与其他概念有一定联系,处于网络中的一定位置,语义记忆有着严紧的结构。(1分)由此,一些知识也事先得到贮存,这类模型即为预存模型,并且搜索成为其必不可少的加工过程。(1分)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则属于特征模型范畴。(1分)这类模型与网络模型有显著的差别。它们的特点是语义信息没有严紧的结构,不具网络形式,而是松散的。(1分)概念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这种联系无法靠搜索既有连线,而要靠计算才能得到。这类模型称为计算模型。(1分)

n第110题,6.比较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
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贮。这种过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的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这种过滤器的作用体现出注意的功能,即存在通道瓶颈,按照"全或无"的方式选择,依据物理属性(新异刺激、强刺激)在高级分析之前进行选择,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作注意的过滤器模型。双耳分听技术为过滤器模型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区分了非追随耳和追随耳的实验对这个模型提出了挑战。    
根据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可以得到高级分析的实验结果,Treisman(1960,1964)对上述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AttenuationModel)。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追随耳)的信息通过,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只是非追随耳的信号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但一些信息仍可得到高级加工。                     
这两个模型有着基本的共同点。第一,这两个模型的根本出发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高级分析水平的容量有限或通道容量有限,必须过滤器予以调节;第二,这种过滤器的位置在这两个模型中是相同的,都处于初级分析和高级的意义分析之间;第三,这种过滤器的作用又都是选择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的知觉分析水平,使之得到识别,注意选择都是知觉性质的。因此,在当前的认知心理学中,多倾向于将这两个模型合并,把两个名称联合起来,称之为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一衰减模型,并且将它看作注意的知觉选择模型。           
Deutsch和Deutsch认为,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他们设想中枢的分析结构可以识别一切输入,但输出是按其重要性来安排的,对重要的刺激才会作出反应,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作出反应。如果更重要的刺激出现,则又会挤掉原来重要的东西,改变原来的重要性标准,作出另外的反应。显然,这种重要性的安排还依赖于长期的倾向、上下文和指示语等。这个理论认为注意是对反应的选择,因而它被称作反应选择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也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如。Hardwick(1969)给被试的双耳分听分别反应的实验。反应选择模型不同于知觉选择模型。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

第111题,沃森的选择任务(Wasonselectiontask)是彼得·沃森于1966年设计一种推理任务。桌上有四张卡片,每一张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例如你可以看见四张卡片上是E、K、4、7。如果要你检验以下命题的真假,你必须翻看哪几张卡片?待检验的命题为“若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以成人为被试的实验结果表明正确率非常低,近50%的被试选择了“E”和“4”两张卡片,约35%的被试甚至认为只须翻看卡片“E”。对于实验结果你可以怎样解释?在进行各种解释的时候给出必要的进一步的证据。正确答案:

Wason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错误的卡片E和4,主要是由于顽固的证真倾向,即被试在选择作业中极力去搜索可以证实规则为真的卡片,而较少尝试寻找可以证实规则为伪的卡片。即使在指示语中明确要求被试选择卡片以证实规则为伪,这也不能有效地改善他们的行动;甚至引进一种“治疗程序”来强调证伪收效也不大。(3分)

其他理论解释及实验证据包括:(1)意义效应:困难与实验作业的抽象的、非现实的性质有关,所采用的字母和数字的卡片问题不具体,没有什么意义,远离人们的生活和经验。这种解释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如将四张卡片换成“利兹、曼城、火车、小汽车”,待检验命题为“我每次去曼城都乘坐火车”n,结果多数被试能正确选择卡片。(3分)(2)换位效应:被试错误地解释了命题或规则的意义,将一个单向的条件命题错误地看作双向的、双重的条件命题了。即认为待检验命题意味着“卡片一面为偶数,另一面为元音”(3分)(3)匹配倾向:Evans等认为多数被试选择了待检验命题中提及的E和4,即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这个看法也得到了实验的支持,如两种规则“若字母是T,则数字是4”和“若字母不是T,则数字是4”下被试都倾向于选择“T”和“4”。(3分)(学生正确、清楚地组织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3分)


第112题,请辨析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三个概念正确答案:

它们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1分)“思维”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1分)。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1分)。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是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2分)


第113题,模板匹配理论的基本思想:模板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外部模式(图式)的袖珍复本,当一个外部刺激的编码和某一个模板有最佳匹配时,这个刺激就被确认为和这个模板属于同一类型,于是得到了识别。正确答案:
优点:(1)知识知识经验的作用,因为模板的实质是长时记忆中储存的、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2)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模板说最早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条形码识别机、阅卷机。(3)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Phillips的实验:两种不同条件的棋局,包括重叠和位移,让被试识别。结果为较短延时下重叠比位移的识别率高,表明在视觉贮存的时间内,两个模式的空间重叠有利于识别。(3分)
缺点:(1)严格的匹配思想,1:1,不能适应环境的千变万化,即使有数百万个模板也不能胜任。而且,模板数量越多,模式识别时工作记忆负担越重,匹配效率越低。(2)不能说明模板时如何表征的。外部的刺激模式在大脑中是形象的,模板也是形象的表征吗?这与假设(袖珍复本)相悖。(3)未说明匹配的过程,是整体优先还是局部优先,平行加工或是系列加工。(4)主要是自下而上加工,对自上而下加工重视不够。(3分)
改进:Lindsay&Norman(1977)提出,在模式识别之前有一个预加工(Preprocessing)阶段,将刺激加以调整,使之标准化。预加工也包含自上而下加工的影响,由上下文来确定怎样标准化。总之,模板匹配理论是一个有用的、简单化的模式识别理论。即使经过预加工,模板数量也大得惊人。(2分)


第114题,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在编码、容量、保持时间、信息提取和遗忘等方面的差异正确答案:
感觉登记:以刺激的物理或感觉特征进行编码(1分);最大存储12-20个项目(1分);持续时间约250ms-4s(1分);有适当线索情况下可完全提取记忆的信息(1分);掩蔽或衰退导致回忆失败(1分)

短时记忆:编码方式包括听觉码、视觉码和语义码(1分);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1分);持续时间约12s,如果进行复述可以保持更长时间(1分);信息可完全提取,速率约35ms(1分);回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替换、干扰和衰退(1分)

长时记忆:编码方式以语义码为主,还有表象码和其他视觉形式的编码(1分);记忆容量非常大,实质是无限的(1分);持续时间不确定,可为几分钟至一辈子(1分);在有适当线索的情况下,特定的或一般信息都可以提取(1分);导致回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干扰、器质性机能障碍以及不适当的回忆线索等(1分)


第115题,比较控制加工/自动加工和资源限制性加工/材料限制性加工正确答案:
从这个两种加工的理论来看,注意可以成功地在几个输入或作业中间进行分配,如果这时应用的是自动加工的话;或者也可以说,假如在两个同时进行的作业中,至少有一个作业包含自动加工,那么两个作业就能顺利地进行,因为自动加工无须应用注意。但是,两个控制性加工的作业则难以顺利地同时进行,因为两者都需要应用资源或注意。另一方面,当需要将注意集中于某些信息输入时,控制性加工还需排除另一些信息输入,这时自动加工过程对不需要的信息作出的反应会给作业带来干扰,降低作业水平,所以控制性加工的作业水平还会受到自动加工的影响。Schneider和Shiffrin的这些看法对具体说明能量分配和注意机制是有积极作用的。前面已经提到,Norman和Bobrow(1975)将加工过程区分为资源限制性的和材料限制性的两类,这种区分与Schneider和Shiffrin的加工过程的分类似乎有某种联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资源限制过程无疑是控制性加工过程,或者主要包含控制性加工,而材料限制过程可能较多地涉及自动加工,因为它即使得到更多的资源也是无法改善其作业水平。
第116题,名词解释:组块(chunk)正确答案:
Miller(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组块(Chunk)概念。(1分)所谓的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的单位(2分),这一过程被称作"组块化"。(1分)举例子(2分)
第117题,请简述SaulSternberg的相加因素法反应时经典实验正确答案:
相加因素法是对相减因素法的一种延伸,试图在相减因素法之前证实各加工阶段的存在。(2分)
理论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3分)
Sternberg(1969)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证明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各阶段的存在。
思路:A、假设一个加工系列的各阶段;B、设计若干个二因素实验操作;C、统计实验结果,检验有无显著的交互作用;D、得出结论,确定阶段(可能修正理论)。(3分)程序:先识记1——6个数字(测试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探测词),判断是否识记过。结果得到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和相对频率4个独立的因素,从而证明了测试项目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和反应组织四个阶段的存在。(5分)
(4)优点:通过严密地推理,可以间接地确定一个系列加工各阶段的存在。问题:系列加工假设的合理性;仍然是一种间接测量,有待检验。(2分)
第118题,简述短时记忆提取的双重模型的主要内容n正确答案:
双重模型的提出,试图统合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1分)该模型假设,输入的每个字词可按其知觉维量来编码,称为知觉代码;字词还有意义,即有概念代码。知觉代码和概念代码共同构成一个概念结。(2分)每个概念给有不同的激活水平(Activity Level)或熟悉值(Familiarity Value),其强度或大小依赖于该概念结是否经常受到激活和新近是否受到激活。经常和新近受到激活的则有高激活水平或熟悉值,否则有低激活水平或熟悉值。(2分)人在内部有两个判定标准:一个是“高标准”(C1),如果某一探测词的熟悉值达到或高于这个标准,人便可迅速地作出“是”反应;另一个是低标准(C0),如果某一探测词的熟悉值达到或低于这个标准,人就可迅速地作出“否”反应。这两个判定标准是可变的,它们决定于人在当时所接受的速度-正确率权衡。(2分)根据标准来直接进行反应,这是一个直通过程。(1分)但是,对于具有一个中等熟悉值的探测词,即其熟悉值低于“高标准”而高于“低标准”的探测词,则要进行系列搜索,才能作出反应,需时也较多。(1分)双重模型将扫描或搜索和直通都包括进来,显得比单一的搜索模型和直通模型更加灵活。(1分)
第119题,名词解释:信息加工理论正确答案:
信息加工理论即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有关人如何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怎样表征,从而转变为人头脑中的知识;知识怎样贮存,又是怎样用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等的理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记忆和学习、思维、表象、语言和情绪等。
第120题,名词解释:认知心理学正确答案: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2)。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的角度,将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类来研究认知的心理学。(1)
第121题,认知正确答案:

广义的“认知”是指认识和知识,包含一种动态性加工过程(认识)及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主要指个体呈动态或静态的各种认识能力的。狭义的认知具体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认知包括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问题解决等。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即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中,认为认知包括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输出。

定义1:现代“认知心理学之父”Neisse瑟认为,认知是指感觉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认知通常被简单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

定义2:赵艳芳在“认知的发展与隐喻”一文中给认知下的定义为“认知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与感情、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理智思维过程,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及其关系进行信息处理从而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过程”。 

定义3:认知是指对态度对象所产生的感知觉、理解、判断、评价、信念。

定义4:认知是关于人如何获取信息,并在信息加工基础上如何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定义5:所谓认知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及事物间联系的反映,其对象是有关问题、资料等具体的信息,其过程是对这些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提取、应用等具体操作。


n第122题,认知心理学是怎样产生的正确答案: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部分:
外部条件:1.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认知心理学的许多基本理念有着重要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人的信息加工系统比作“通讯通道”。(1分)2.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的影响:(1分)3、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常把人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类比,认为人的认知系统也可视为“符号运用系统”。(1分)4、语言学的影响:(1分)
内部因素:1、早期实验心理学:Wundt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独立出来,开始了早期的实验心理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受到早期实验心理学中心理分析的研究取向影响(1分)。2、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受到了行为主义,特别是新行为主义方法上的影响,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实证的心理学研究。如Tolman强调S—O—R。行为主义大约盛行了40年,它的影响至今仍在。由于它的极端性,孕育了新兴学派的诞生(1分)。3、格式塔学派:要研究意识,试图揭露有别于生理机制的心理过程,对知觉、思维等研究的贡献最大。提出“完形”的整体观。反对把人看成被动的刺激反应器,强调人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主动性,这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1分)。4、二战后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心理学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脑中的认知过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1分)。
1956年,几项重要的研究代表了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这些观点构成了现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基架(1分)。最终,1967年Neisser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认知心理学自此诞生。(1分)认知心理学迅速发展,其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心理学思潮或流派都无法相比的。


第123题,简述空白试验法(BlankTrialProcedure)的基本思想,并简要说明Levine(1966)的空白试验。正确答案:

这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对这些刺激作出系统反应,那么就可能确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Levine的实验是先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刺激,这两个刺激在大小、颜色和位置上有区别,即是说4个维度,每个维度上有两种可能,每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维度,这样就形成了8个假设,主试不给被试任何反馈,而通过被试对刺激连续反应的模式就可以推知被试的假设。被试在第1、6、11和16次实验时能得到反馈,16次实验中被试如果一直进行最优加工,那么他就可以逐渐排除错误的假设得到最后唯一的正确答案。无论被试是否最优加工,都可以通过实验了解被试的假设检验过程。


第124题,知觉和感觉的概念。正确答案: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1分)感觉是某一感官对刺激物的特异反应,如视觉。(1分)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理解的过程,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系列连续选择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壮大的和富有选择的构造过程,这个过程既受主观因素(如知识、态度、价值、需要)的影响,也受客观因素(如背景、上下文)的影响。(3分)


第125题,请辨析智力(intelligence)、思维(thinking)、认知(cognition)三个概念。正确答案:

它们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事物和现象并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和,它包括所有的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1分)“思维”n是人运用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智力的最高级和核心的部分(1分)。智力包含思维,思维是智力中的灵魂(1分)。从广义的角度使用“认知”这个概念时,其含义与“智力”的含义等同,是描述个体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当从狭义的角度使用时,其含义与“思维”更接近。(2分)


第126题,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正确答案:

自下而上(材料驱动、数据驱动)加工:识别是由刺激模式开始,先分析小的知觉单元,再到大的知觉单元,最后形成对刺激的解释。(2分)自上而下(理论驱动、概念驱动)加工:加工由知觉者对整体的假设开始,导致知觉辨认和随后的模式识别。(2分)二者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加工,相互结合而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1分)


第127题,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和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的成像原理与特点有何不同?正确答案:

因为随着神经细胞被激活,对应的血流量增加。fMRI通过扫瞄脑部血流的变化,探测到激活区域血管的氧消耗会增加,浓度短期内降低,从而检测出认知加工的机能和结构。(4分)fMRI扫瞄具有空间上的优势。(1分)PET扫瞄需要事先注射放射性物质,该物质有一定的半衰期,通过检测激活区域血管的放射性物质量会增加,从而探明认知加工的机能和结构。(4分)PET扫瞄具有空间上的优势。(1分)


第128题,什么是编码?正确答案:
所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Encocting),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
第129题,什么是出声思考,这种方法有些什么特点?正确答案:

出声思考(口语报告),即让被试采取出声思维的方法完成实验作业,然后由实验者对其详细记录并仔细分析,从而推断被试大脑活动的过程。(2分)该方法需要事先训练,否则出声思维会对正常的思维过程造成干扰。(1分)
口语报告区别于内省报告,前者主要指被试当时的所注意到的、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思维活动,不需要内省(1分);后者主要是通过内心的体验,将自己体验到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1分)。二者都依靠研究者的分析。                     出声思考的优点是能很明确的了解被试的认知过程。缺点是影响被试的反应速度,因为以内部语言为基础的思维要快于外部语言(2分)。                        


第130题,名词解释:加工水平n正确答案:

加工水平可以理解为对刺激的加工深度。(1分)加工水平理论是记忆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认为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浅表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1分)感觉分析涉及刺激的物理特性,而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加工的深度愈深,则有愈多的认知加工和语义加工。(1分)一个刺激的加工深度依赖于刺激性质等一些因素。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的函数。那些受到深入分析、参与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并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浅表分析的信息则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2分)它从信息加工的操作出发,用不同的加工水平来取代不同的记忆结构,提出了与多存贮说相对立的观点。


第131题,1.试论述语义记忆的网络模型的产生和发展。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