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26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和《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试题标准题汇编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208)考试说明:本人根据学员的需求汇总了历年来所有的期末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选择题、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一、选择题1.()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A.布坎南2.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A.宽容B.不要期望过高C.自立D.多元化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B.合作C.伙伴关系D.协商4.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nD.阶级分析方法5.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C.奖酬方式6.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体现了法治原则。A.司法独立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7.一般来讲,()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A.社会监督8.()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A.美国B.法国9.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A.权威B.平等D.自治10.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D.儒家11.()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C.现实主义12.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A.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B.民族关系nC.文化传统D.历史状况13.()提供了全球化的物质基础。D.技术革命14.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理论的诞生。A.社会契约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自由主义15.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A.君主政体C.民主政体D.寡头政体16.()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C.法国17.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D.葛兰西18.()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D.亨廷顿19.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A.托马斯·阿奎那20.作为萌芽形态的选举制度产生于()社会。nA.奴隶制21.早在古希腊的时候,()就指出法律与秩序的联系:“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的法律(和礼俗)的习惯”。D.亚里士多德22.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C.政治D.道德23.“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A.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D.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24.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B.选举25.马克思主义分析(),为我们确定政治发展的含义提供了指南。A.国家类型历史演变的方法论C.社会发展26.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A.哈耶克27.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的观点最具代表性。D.哈贝马斯28.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nA.经济的集中体现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9.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申诉和控告权C.监督权D.批评和建议权30.在现代社会中,()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B.选举31.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的。D.重叠共识32.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A.撤销决定B.制止行为C.否决议案D.选举权利33.美国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B.戴维•伊斯顿34.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D.实用主义n35.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D.普选权36.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B.君主立宪政体3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了如下原则要求()。A.权力制约原则B.法治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3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参政党3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A.汉密尔顿40.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是()。A.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D.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1.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政治哲学研究B.政治科学研究42.民主的限度包括()。n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43.()是天生的民主派。B.中产阶级44.()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A.自由主义45.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C.精英主义46.()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A.自由主义47.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隐性价值问题B.价值中立问题D.数据问题48.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平等选举原则B.直接选举原则C.间接选举原则D.普遍选举原则49.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平等原则nB.宽容和理性精神C.自由原则D.秩序原则50.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B.20世纪51.()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B.利益52.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B.组织政府的手段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53.人们把古希腊()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A.柏拉图54.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复决权B.罢免权C.创制权D.选举权55.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A.专制君主制56.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福利改革B.经济干预n57.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B.政府的执行危机C.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D.利益冲突加剧58.社会主义将()确定为其宪政规则。D.议行合一59.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A.技术革命B.各国的制度变革D.跨国公司60.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B.儒家61.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自由经济D.强国家62.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官本位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权力本位63.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D.利益n64.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A.司法监督B.行政监督C.立法监督D.政党监督65.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国家66.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马克斯·韦伯67.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权力研究途径68.()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D.压力方式69.()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A.选举70.生态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兴起的()的意识形态。A.倡导保护生态平衡B.相信自然界为有机整体C.倡导保护环境D.提倡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对待环境危机71.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B.罗西瑙7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佣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D.儒家n73.()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A.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理论与策略74.“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A.经验主义B.实证主义C.科学主义75.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政治改革76.()方案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C.理想主义77.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78.()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A.法国D.意大利79.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A.地理条件B.经济条件C平等和福利D.设施条件80.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nA.代议制B.自由81.宪政的核心是()。D.民主政治82.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民主权C.平等权D.自由权83.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B.韩非84.当今世界,()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A.法国B.中国D.日本85.两党制以()最为典型。D.美国86.根据()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D.亚里士多德87.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B.自愿88.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柏拉图89.1949年-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D.民众主义n9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A.公共权力D.人性91.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效率精神C.契约观念92.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B.法自然9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和()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B.社会主义94.()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A.理想主义95.()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B.利益96.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D.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97.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的理解。C.政治合作二、填空1.英国革命确立了议会政治的民主模式。n2.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3.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潜意识和有意识两个方面。4.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5.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6.韩非指出,政治就是用权,“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7.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9.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10.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法西斯主义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11.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和理性精神。12.目前,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模式被制度化为联邦制和单一制。13.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14.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政治斗争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15.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16.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17.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18.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19.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20.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21.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n来源和归属的问题。2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23.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24.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2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26.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27.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28.19世纪,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29.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30.现代民主宪政包括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面的内容。31.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32.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33.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34.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35.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36.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的意识形态。37.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38.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39.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40.现代民主宪政包含人民的统治和对人民的保护两方面的内容。n4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42.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43.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44.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4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46.顺从型放治文化律律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47.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48.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49.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50.与古代社会的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普选制。51.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52.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5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54.中国古代的大同世界、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等等都是人们所设想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良好社会。55.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56.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57.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58.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59.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60.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61.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n62.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三、名词解释1.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2.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3.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4.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5.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6.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7.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8.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n9.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10.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11.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12.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13.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的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和信念等等。14.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以情感卷入。15.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16.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17.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18.政治共识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n19.寡头铁律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20.重叠共识是持不同世界观、社会观和宗教观的人们在根据其各自的学说,在政治基本问题上给予各自的支持,并形成一个重叠的基本相同的政治秩序观念。21.比例代表制是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制度。22.宪政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23.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24.法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25.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26.政治态度是指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它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环节。四、简答题1.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答: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n(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2.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意义?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3.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答:(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2)学校。学校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3)大众传播工具;(4)社会政治组织;(5)政治符号;(6)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4.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答:(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2)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第二,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第三,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n5.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统治模式具有哪些特征?)答:(1)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6.民主的价值是什么?答:(1)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因而,民主政府是“最能使社会繁荣的政府”;(2)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3)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7.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8.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答:(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9.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问题?答:(1)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n(2)它也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3)财产也是人的个性的外化,人们总是用其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4)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10.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秩序原则;(2)自由原则;(3)平等原则;(4)宽容和理性精神。11.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12.历史上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答:(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神权政治,认为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3)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4)管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5)决策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13.政治参与具有哪些特征?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n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14.西方发达国家政治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答:(1)游说;(2)决策咨询;(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导舆论;(6)非常规方式包括合法的方式如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以及非法的方式如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示威抗议等。15.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内容主要是什么?答:(1)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政策;(2)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市场,引导社会经济发展;(3)通过经济立法执法等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4)扩大政府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5)优化政府本身的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的法制化和高效化。16.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答:(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2)全球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17.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答:(1)暴力方式(武力);(2)压力方式(操纵);(3)命令方式(权威);n(4)规范方式(契约);(5)说服方式(灌输);(6)奖酬方式(激励);(7)处罚方式(遏制)。18.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答:(1)它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2)它提供未来理想的模式;(3)它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该如何改变现实。19.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由“人民统治”转化为“精英统治”;(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的”或“极端的”民主;(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20.政治自由主义坚持哪些基本原则?答:(1)个人主义原则;(2)自由原则;(3)理性原则;(4)平等原则;(5)宽容原则;(6)同意原则;(7)宪政主义原则。21.法治原则包括哪些内容?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n(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5)司法独立。22.政治改革具有哪些特征?答:(1)政治改革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来实现政治改革进程;(2)政治改革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3)政治改革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4)政治改革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23.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答:(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5)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24.政治选举的意义是什么?答:(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25.政党具有哪些特征?n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26.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1)经济市场化;(2)文化世俗化;(3)政治文明化;(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内容。答:(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2.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n(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3.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4.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答:“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n(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5.试述国家构建的法治原则的内容。答: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其核心内容是:依法组织和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纵观各国的宪法,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要求国家平等对待社会组织; (3)国家制定的法和公民个人,同时任何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自己,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规定的惩罚;法律必须是良法,也即保护公民权利的法律,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和自由; (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国家机关的构建、改组和解散,都必须依照有关法律的规范和程序,否则,不具有合法性。同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国家机关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运作均应依照明确的法律规定, (5)司法独立,要求国家司法机关在整个国家政权体系中保持相对独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为对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6.试述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答:(1)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这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这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n(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定的组织团体、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7.试述国家构建的人民主权原则的内容。答:(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主权得到法律保障。8.试述政府具有哪些特性?答:政府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阶级性。政府的阶级性是其赖以建立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所规定的,是国家的阶级性在政府基本特性方面的体现。政府的阶级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府活动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于社会进行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作为政府的本质特征,政府的阶级性对于政府及其活动具有主导性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政府的机构构成、制度设置、政策制定、价值倡导和各种实际活动中。就此而言,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统治阶级的性格构成了政府的基本性格;(2)公共性。国家本质上是一种阶级的统治,但是,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统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得不以形式上的中立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者的面貌出现,而政府就是实现这种表面上公共性的基本形式;n(3)权威性。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一方面,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这是国家权力强制性在政府机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合法赋予。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得到多数社会成员的认同,只有这样,政府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社会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这是国家权力的政治合法性在政府特性方面的延伸。国家权力特性在政府构成和运行中的这种体现,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政府的特有的权威性,即政府权力与其所统治和管理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政府的职能才能得到实现;(4)有机组织性。尽管现代政府都形成了严格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划分,但是就政府机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言,则构成了严密的有机整体。各政府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结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系统,共同运行和协调发生作用,以保证统治阶级意志的完整统一的贯彻实行。同时,政府都是以组织的形式而存在和运行的,这些组织由特定的人员、物质和财力等要素按照特定的原则和规则构成,政府的权力依托这些组织机构而得以行使,按照这些组织的原则、规则和程序得以实施;(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从总体上来看,政府执行着国家的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基本职能,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各个不同的国家的政府的职能在其范围、内容和行使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政府内部的不同机构和部门来看,其职能分工又有其特定的规定性,这些机构和部门按照政府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职能分工、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构成了政府的总的职能。9.试述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答: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10.试述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与联系。答:1.国家与政府的联系体现在:n(1)政府是国家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政府,国家也就不复存在;(2)国家以政府为组织标志,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的组织手段;(3)政府是国家的主权代表和具体形态;2.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政府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而非国家的全部;(2)政府权力受之于国家主权,但并不等于国家主权;(3)政府的功能是国家功能的体现,但是,政府的功能并不同于国家功能;(4)就其组织构成来看,国家是由统治阶级成员和非统治阶级成员共同构成的,而政府不包含非政府的其他社会成员。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96)考试说明:本人根据学员的需求汇总了历年来所有的期末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及应用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离散变量3.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nC.互斥性4.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中所有个体之间的()。D.异质性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以()为主。B.检索工具查找法6.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A.总加量表7.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机器记录8.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C.人们的感觉器官9.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社会环境10.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离中量数11.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C.李景汉12.以下不属于社会调查研究类型的是()。D.探索性研究13.现代社会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就是()。A.文献法14.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直线相关n15.查找文献应尽可能主要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16.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后面17.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结构式访谈18.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19.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定量分析20.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针对性21.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B.实证主义22.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同方向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A.正相关23.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B.外在效度24.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25.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A.总加量表26.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A.定性研究n27.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离中量数28.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29.近代社会调查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后的()。A.西欧30.社会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其中层次最高的是()。C.定比测量31.在文献之中,属于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B.一次文献32.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C.问卷法33.常用于个人生活史及有关个人行为、动机、态度等的访谈是()。C.深度访谈34.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35.从整个社会看,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EXCEL36.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盖洛普37.社会调查研究的四种测量层次中最高的是()。C.定比测量38.在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中,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方法是()。D.文献法n39.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A.美国40.个案调查是一种()。A.定性研究方法41.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D.异质性42.问卷法适用于()。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4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个别访谈44.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真实性原则45.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D.实验法46.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古希腊人47.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定类变量48.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二)多项选择题1.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家庭D.村落nE.非正式组织2.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3.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4.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控制性强D.可重复运用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5.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标题B.署名C.前言D.主体F.结尾6.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查阅文献D.咨询nF.实地考察7.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判断抽样D.定额抽样E.偶遇抽样F.滚雪球抽样8.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9.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检验D.分组E.汇总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10.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专门性B.系统性C.客观性D.针对性E.实证性11.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n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C.调查的目的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12.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A.确定课题阶段D.调查阶段E.分析阶段F.总结阶段13.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A.标题C.栏目D.数字F.表注14.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C.精选素材D.拟订提纲E.起草报告F.修改定稿15.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界定总体B.设计抽样方案C.制定抽样框nD.决定抽样方法E.实际抽取样本F.评估样本16.文献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A.语义强度分析法B.空间分析法D.概念组分析法F.计词法17.在运用观察法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客观性原则B.全方位原则C.求真务本原则F.法律和道德伦理原则18.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A.朴实C.准确D.简明E.庄重F.修辞19.非随机抽样的方式主要有()。B.判断抽样D.定额抽样E.偶遇抽样F.滚雪球抽样n20.实验法的基本要素主要有()。A.实验主体B.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D.实验激发E.实验检测21.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22.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背景性问题B.客观性问题C.主观性问题E.检验性问题23.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A.选取可靠的资料B.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C.选取有力的资料D.选取新鲜的资料F.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24.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个人文献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nF.官方文献25.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文献搜集D.摘录信息F.文献分析二、填空题1.社会调查研究面对的就是现实社会。构成现实社会的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它们是各个社会调查研究项目可选择的具体调查对象和调查(分析)单位。2.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案说明总体性质的调查方式,并赋予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3.自变量是指能够影响其他变量,而又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4.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即准确性、完整性和互斥性。5.统计学中通常以30个单位为界,把样本分为大样本和小样本。但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样本规模至少不能少于100个单位。6.目前,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7.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8.观察的内容及其结论究竟如何,除了取决于观察对象的客观状况和观察者感觉器官的感知能力外,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认识能力。9.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结果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10.资料整理中的计算机汇总的主要方法是资料编码和资料录入。11.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首先是社会的基本要素,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具体调查单位。12.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准备。13.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长期使用着一种通过个别说明一般的调查方式,并赋予n它一个特殊称谓,即典型调查。14.抽样误差是用统计值去估计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15.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两种。16.根据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则分为自填式和代填式两种。17.实地观察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18.实验法对实验过程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19.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还更多地采用了图表和数字等非纯文字表达形式。20.普查一般分为一次性普查和常规性普查两类。21.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它一是指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22.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1-2小时为宜。23.问卷设计好以后,一定要进行试调查,具体方法有二:一是客观检验法,二是主观评价法。24.对于非参与,观察来说,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25.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文献源,一是实地源,其整理方法略有不同。26.一般认为资料分析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27.结尾也叫结语,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它没有固定的格式。从内容上看,大致有总结性结尾、建议性结尾和预测性结尾三种。28.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人口对社会的影响,主要是看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9.依据调查的性质,社会调查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类型。30.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选择。31.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直接抽样法、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32.问卷中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具体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任意填写的问答类型是开放型问答。33.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控制和访谈的效率要求更高。n34.实验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实验主体,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验调查的实验者。35.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36.近代社会调查发展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37.变量反映了概念的可变性,表现变量的数值即变量值。38.文献法具有间接性和无反应性的特点,所以不会因调查对象不配合而对收集资料产生影响。39.集体访谈中讨论式的访谈的代表类型是反向头脑风暴法(质疑头脑风暴法)。40.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41.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具体由概念和变量、命题和假设等理论要素联系而成。42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说明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43.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检索法、计算机检索法、参考文献查找法和综合找法。44.多组实验设计,一般是各设置两个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各组检测结果的交叉比较,得出实验结论。45.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和SAS软件。46.修改调查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常用检查法有诵读法、冷却法和请教法。47.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48.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逻辑分析、经验判断和试调查三种。49.按照简明的文献分类方法,零次文献和一次文献称作原始文献、直接文献或第一手文献。50.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告别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51.在实验法中,两组前后测设计也叫经典实验设计。52.调查报告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署名、导语(前言)、正文和结尾。53.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看社会的诸多方面对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的影响。54.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测量方法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度。55.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定性和定量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n56.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和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57.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无关变量的控制。58.近代以来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哲学理论基础先后有人本主义和实证主义。59.可信且有效的测量是优秀的测量,是社会调查研究所追求的境界。60.当场记录是观察法最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它需要注意的最关键一点是不能破坏观察现场的自然状态。61.实验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明确实验对象和实验激发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62.一般认为,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三、简答题1.问卷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2.什么是抽样?抽样常用的基本术语有哪些?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个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n抽样的常用基本术语有:(1)总体。(2)样本。(3)抽样元素。(4)抽样单位。(5)抽样框。(6)参数值。(7)统计值。(8)抽样误差。3.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构建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基础有二,即哲学原理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原理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对社会调查研究予以指导,决定着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向。国外17世纪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曾先后出现了以人本主义、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两种类型。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主要即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调查研究在充分吸收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强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哲学理论基础。具体科学原理是指逻辑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科学原理。社会调查研究常用的大量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则和公式等,都来自这些学科,它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突出地表现在方法和技术层面。4.问卷中问答有哪些形式?请各举一例。答: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开放式是指提出的问题,不限定答案,由被试自由回答。例如,“你心目中理想的教师的形象如何?”“你在学校学习中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等;封闭型问答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填空式,两项式、顺序式、等级式、矩阵式、表格式;混合型问答是指封闭型问答与开放型问答的结合,它实质上是半封闭、半开放的问答类型。这种问答方式,综合了开放型问答和封闭型问答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5.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答:由于调查对象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6.撰写调查报告有哪些步骤?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n(2)精选素材。(3)拟订提纲。(4)起草报告。(5)修改定稿。7.简述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如何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理论需要指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实际需要是指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8.调查研究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9.简述调查报告撰写的步骤。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1)确定主题、形成观点。(2)精选素材。(3)拟订提纲。n(4)起草报告。(5)修改定稿。10.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什么类型?请释其含义。答: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或详细提纲所进行的访谈。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11.什么是对照组实验?在实验中为何要设置对照组?答: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同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在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在对照组实验中,要同时对两个观察客体(试点客体和控制客体)做前测与后测,并比较其结果以检验理论假设。由于对照组虽然不接受自变量激发,但受其他外部因素影响,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变化都与实验者的因果关系假设毫不相干,因此只有从测量结果中排除这些成分,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设置对照组的意义就在于此。12.简述探索性研究。答:它是一种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进行探索性研究是为了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查阅文献、咨询和实地考察。探索性研究是社会调奇研究的基础。只有做这项工作,才能保证社会调查研究的质量。13.实验法的原理是什么?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14.简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答: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n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15.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对观察法的类型做简要说明。答: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观察法分为非参与观察与参与观察两大类。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它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16.查找文献资料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答: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即检索文献的方法。总的来说,我们可以将文献分为未公开发表和公开发表两大类进行检索。未公开发表的文献相对数量较少,查找的办法也比较单一,我们只能根据已知的线索或主观判断按图索骥,向个人咨询或到有关单位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所有的各种类型的正式出版物和仅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数量十分巨大,我们就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图书情报资料和网络资源,到专门的图书情报机构(图书馆、情报所等)或互联网去查找,其检索方法也相对复杂,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文献检索工具。迄今为止,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借助两类工具,即有关机构编制出版的文献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编制的目录。后者是更为常用的检索工具。n目前,计算机检索也很流行。我国多数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可在计算机上阅读的机读检索工具(磁带式目录)。更重要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文献检索。在互联网上查找文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登录专门网站检索。二是利用大型门户网站的搜索引擎查找。还有一种简便的参考文献查找法,也称追溯查找法,即根据作者在文章、专著中所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或在文章、专著中所引用的文献名目,追踪查找有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另外,还有综合查找法,是把上述几种方法综合运用。17.简述访谈法的类型。答: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结构式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非结构式访谈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个别访谈是指对访谈对象进行单独访谈,是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它既可以采取结构式,也可以采取非结构式;既可以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也可以是电话或网络的间接调查。集体访谈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18.什么是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完成它们的关键是什么?答: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完成非参与观察的关键是不能惊扰观察对象。完成参与观察的关键是与观察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四、论述题及应用题1.什么是文献法?为什么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25分)答: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的问题。之所以说它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n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人手,以使调查目的更为明确和有意义,使调查内容更为系统、全面和新颖。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这是它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诸如问卷法、测量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资料,对它们搜集到的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则是用一些通用的专门方法来完成的。文献法却不然,它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2.就你了解的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简要地设计一个调查研究总体方案。答:(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3.自定题目、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答:定性研究方案:一、课题:《关于小学生假期送培训班能否提高学习成绩的研究》二、研究目的:通过对假期里小学生普遍被送往各种学习培训班的观察和访问建立-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理论。这一过程对于人们认识是否假期一定要将孩子送往培训班学习这种行为有普遍的理论意义。三、研究设计类型:描述性研究、追踪研究、个案调查四、研究方法:实地研究,通过无结构访问和长期观察来收集资料,运用列举归纳和理解法来整理和分析资料。五、分析单位:某小学三年级(1)班30名学生n六、研究内容:学生送培训班学习的时间、参加培训班的个数、参加培训班前后的学习成绩变化等。七、抽样方案:非概率抽样中的定额抽样,按照男女生比例1:1,各抽男女生5人,一共调查10人。八、访问提纲:结构式访谈,做详细的访谈记录。九、调查计划:(1)时间、场所计划:在第一.次访谈只后间隔半年再进行访问,共访问二到三次。调查时间约为一年半。由被调查者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接受访问。(2)人员计划:课题组共2人,一人负责访问调查,另一人负责记录整理。十、研究经费和物质手段:(略)4.从观察者扮演角色的角度,说明观察以下社会现象时最适于采用的类型及其理由:(1)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2)考场纪律。(3)城管执法。(4)社区建设。(5)服务态度。答:(1)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状况。农民工的生产适合采用不完全参与观察方式。观察者有时候参加农民工的生产、适合采用不完全参与观察方式。观察者有时候参加农民工的生产、生活之中,和他们共同劳动生活,建立良好的关系,生活之中,和他们共同劳动生活,建立良好的关系,亲身体验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情况,有时候又作为旁观者来观察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劳动和生活情况,有时候又作为旁观者来观察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们的生产生活情况(2)考场纪律。考场纪律适合采用非参与观察。隐蔽的方式进入考场,适合采用非参与观察。隐蔽的方式进入考场,考生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被观察,观察者才能收集到考风考纪的真实情况。正在被观察,观察者才能收集到考风考纪的真实情况。(3)警民关系。警民关系适合采用完全参与观察。观察者完全深入到居民的群体中,适合采用完全参与观察。观察者完全深入到居民的群体中,参与他们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警民们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他们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警民们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保证观察资料的真实性。料的真实性。(4)社区建设。社区建设适合采用非参与观察。隐蔽的方式进入社区,适合采用非参与观察。隐蔽的方式进入社区,观察社区环境和各方面的建设情况。方面的建设情况。(5)服务态度。服务态度适合采用完全参与观察。适合采用完全参与观察。观察者以一个服务对象的身份深入到社会群体中,会群体中,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观察对方的真实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质量。5.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和分类抽样?举例说明它们之间在适用性方面的最主要区别。n答: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简单易行,是概率抽样的理想类型。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同质性较高时。当总体所含个体数目太多时,采用这种抽样方式则有困难。6.如果让你对某城市居民小区的治安状况做一调查,你将如何进行?答:(1)调查对象应包括上级部门(起码有派出所、街道委员会等)、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有关人员、小区居民等。(2)调查类型是个案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3)调查方法应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既可以以问卷法为主,也可以以访谈法为主。(4)具体实施过程大致为:先做前期准备(制定方案、设计问卷、其他准备等),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小区概况和有关小区环境卫生管理的资料(如小区介绍、有关管理文件、有关统计等);采用问卷法则要抽样、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观察法实地观察现状(最好以普通居民身份在小区住一段时间);采用访谈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对上级部门(起码有派出所、街道委员会等)、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有关人员、小区居民等进行访谈;对所搜集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7.任选内容设计一份简单问卷。答:尊敬的家长:您好!孩子的进步,与您平时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加强和学生家庭间的交流,改进教育工作,请您配合我们的问卷调查,认真回答下面的问题,可以是单选,也可以是多选。1、您的孩子在读什么?()A幼儿园B小学C初中D高中2、您一年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费用是多少?()生活费用是多少?()3、您的家庭收入主要靠什么得来?()年收入大概有多少?()4、您的学历各是什么?()A未读过书B小学C初中D高中E大学5、您夫人的学历是什么?()nA未读过书B小学C初中D高中E大学6、您认为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读书是为了挣钱B读书是为了完成九年义务教育C读书是为了学得一技之长D读书是为了学知识、明道理7、你觉得男孩子和女孩子读书谁更重要?()A儿子B女儿C一样重要8、您认为下面哪些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A抽烟B喝酒C赌博D迷信9、您在假期会给孩子请辅导吗?如果辅导,主要辅导什么内容?()A会B不会C文化课D技能(音乐、舞蹈、电脑、绘画等)10、在您的家里承担教育孩子主要工作是谁?()A父亲B母亲C父母D其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11、您对小孩买书是如何看的?()A浪费金钱,没有必要B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全力支持C会亲自帮他挑选,指导阅读12、孩子成绩不理想或不听话,你会采取什么手段教育他?()A责骂B打罚C谈心D找老师13、孩子在家时你是如何要他支配时间的?()A看书做作业B干家务C看电视D随他自由14、你认为孩子哪些方面最重要?()A成绩好B爱劳动C思想好D有技能15、您会花一些时间听听小孩子声音,陪陪孩子做功课、玩游戏吗?()A经常B偶然会C没空16、您对孩子当班干部是怎么看的?A会影响学习B可以培养能力C无所谓n17、“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的观点()A完全同意B有一定道理C不同意18、“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的观点()A完全同意B有一定道理C不同意8.什么是概念的操作化?它有何用处?请任选一个概念对其操作化。答:(1)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2)之所以要进行这项工作,是因为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一般都很抽象,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操作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3)具体操作化显示:内容不限,但必须逐步分解,起码达到三个层次10个具体指标。9.任选内容,拟定一个调查提纲,并写出完整的导语。答:一、调查主题:关于网络发展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二、调查对象: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时间:2011年暑假期间四、调查方法:1、以问卷调查为主,通过设计好的问卷,在学校随机选取调查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2、以访谈为辅助调查,通过先前准备好访谈问题,在访谈过程中慢慢引导被调查大学生,获取真实信息。3、通过网上或资料查询获取统计资料,查找具有权威性的调查结果,尽最大的努力获取相对确切的结果。五、调查目的:在我国网络科技迅速发展之际,网络为大学生道德,心理健康,学业及与人交往等等。有利于学校或家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制度的更正和改善,使网络成为我们生活学习的有利工具。六、调查背景:n网络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网络的使用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身份。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学籍管理资料也显示,心理障碍和网络成瘾是大学生休、退学的二大主要原因。网上聊天使一部分学生陷入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使美好的心灵扭曲,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七、调查组织:我们跟学校相关老师联系,取得老师的支持,利用课后时间,给被调查者说明调查意图,取得大家的支持,……,发放调查表格,……收集调查表格,……发放XX问卷,回收XX问卷……八、数据处理:分析并整理问卷调查结果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得出结论。九、调查结论:总结此次调查,并报告结果十、导语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的发展将大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网络环境的复杂,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他们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的鉴别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消除其负面因素,使网络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有利工具。10.列举2种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指出哪种适用于参与观察,哪种适用于非参与观察,并简要说明理由。答:(一)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1)社会现象如有些社会学家长期生活在某工厂之中,完全以本厂普通工人的身份参加活动并进行观察;2)他们适用于可在任何可能的情形下,参加该城镇的生活,交朋友,建立社会关系,就像住在城镇的居民一样尽他们的义务。3)理由如下:完全参与观察可以获得许多深入的、真实的资料,但是总让人感到有“欺骗他人”之嫌,所以有人批评它违背社会伦理道德。2、不完全参与观察n1)社会现象如很多人以调查者的身份去农村,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进行实进观察;2)他们适用于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3)理由是:这种方法会使被观察者时时感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从而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观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观察结论易带观感情成分。(二)非参与观察如下几种社会现象:(1)如组织考察团到国外参观考察;(2)某电台新闻频道针对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作弊、泄题等问题调查;它们适用于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3)理由如下:方法的突出特点就是要使被观察者意识不到他们正在被观察,保证他们在极其自然的,不受观察者任何干扰的环境中行动,以避免被观察者感到不自在而影响到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般来说,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允。但不够深入,看到的多是一些表面的,甚至偶然的社会现象,所获得的也多是感性知识,它比较适用于对某些公共场所或某些公众活动中人们行为和表现的观察。11.如果让你对某城市居民小区的物业管理状况做一调查,你将如何进行?答:(1)调查对象应包括上级部门(起码有街道委员会等)、小区物业管理部门、居委会、小区居民等。(2)调查类型是个案调查,也可以是抽样调查。(3)调查方法应综合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以问卷法为主,个案调查以访谈法、观察法为主。(4)具体实施过程大致为:先采用文献法搜集关于小区概况和有关小区物业管理的资料(如小区介绍、物业管理文件、有关统计等);进行探索性研究,设计调查方案,做好准备工作;采用问卷法须设计问卷、抽样、发放和回收问卷;采用观察法实地观察现状(最好以普通居民身份在小区住一段时间);采用访谈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对有关部门、小区居民等进行访谈;对所搜集各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资料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12.以下是两个抽样调查案例。(1)某普通高校二年级有学生2000人,拟从中抽取100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2)某城市有居民10万户,拟从中抽取5000户进行生活水平调查。请问:应分别选用何种抽样方法最为简便适用?理由是什么?n答:对案例(1),最好选用系统抽样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同质性较强、规模较大的调查总体,而案例(1)恰恰具有这种特点。当然,也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但较费事。对案例(2),则必须用分类抽样,因为这种方法适用于异质性较强、规模较大的调查总体,而案例(2)恰恰具有这种特点。13.举例说明应当怎样选择社会调查研究课题?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热门课题、空白课题、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启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