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7 MB
  • 2022-04-12 发布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学习目标]    1.识记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和影响。3.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比较二者的异同。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条件: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各自独立,并实行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出现:十四五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工商业城市。3.影响(1)阶级关系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和教会失去了昔日权威。(2)意识形态变化: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与教会祈求来世幸福相冲突。二、文艺复兴1.原因(1)社会条件: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形成。(2)历史条件: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3)现实原因: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欣赏古典文化中充满着的人性的美,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2.性质:是一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1)主张以人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3)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4.成就n(1)文学领域代表人物作品及思想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禁欲思想但丁《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彼特拉克《歌集》,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2)美术领域:达·芬奇等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5.影响(1)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硕果累累。(2)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三、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使人们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2)16世纪,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3)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赎罪券。2.兴起(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2)主张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获得拯救。②每一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扩展(1)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2)主张:新教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4.影响: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思考1]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材料所说“纱幕”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提示:“纱幕”:天主教的蒙昧主义(基督教的神学束缚)。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出现。[点拨]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n[思考2]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据材料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提示: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思考3] 马丁·路德说:“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材料反映出马丁·路德的什么思想主张?提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就可以拯救,不必盲目听从教会、教皇的说教。[小结] 马丁·路德仅是主张改革宗教,而不是废除宗教,他仍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故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罗马教会统治的政治运动。主题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实质、特点及影响[核心必记]1.实质: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2.特点(1)以人为中心,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2)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类对现世生活的追求。(3)重视科学实验,反对经验论。(4)提倡新的文学艺术及其表现形式,要表达人的真实情感。(5)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3.影响(1)积极: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生活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运动的兴起打下了基础。政治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2)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n[史料印证]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一体现出莎士比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世界以人为中心,反对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材料二达·芬奇 《蒙娜丽莎》拉斐尔 《花园中的圣母》材料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虽然往往采用宗教题材,但排除了宗教画的气息,充满人情味,表现出艺术家对人的赞美和对人性觉醒的歌颂,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材料三 (十四五世纪)在意大利……此时此刻的现世生活成为决定做事和思考的关键因素。贪婪的本能反应增强了,没有人认为追求财富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世界文明史》思考:据材料三,十四五世纪意大利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提示:变化:否定来世观念,追求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影响:有力地冲击了教会的说教,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但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题二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及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异同[核心必记]1.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1)“因信得救”否定了教会的权威,肯定了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具有鲜明的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色彩。(2)以《圣经》和个人内在信仰的权威否定教会特权和等级制度,确立了个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权利。n(3)马丁·路德要求建立独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会,把人文主义关于民族自由的理想进一步推向政治现实。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项目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不同点斗争形式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进行借助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把斗争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范围首先从意大利开始,主要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展和进行首先从德国开始,它是一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运动作用把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在思想和社会领域扫荡了封建势力,新教思想还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相同点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历史年代②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③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④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史料印证]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史·近代史编》解读: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借用了古典文化来宣扬人文主义,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材料二 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他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虔诚的信仰而得救,《圣经》为人们信仰的惟一权威和依据,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往才是正道。这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主张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靠繁缛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天堂是根本相反的,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思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张如何体现了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相比,有何本质相同点?n提示:体现:宗教改革实际上否定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相同点:都体现了人文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1.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这里面“独特社会”的含义是(  )A.工商业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B.罗马天主教会势力日渐衰落C.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纷纷兴起D.人们热衷于追求理性、民主、自由解析:选A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独特社会”的含义就是指资本主义的发展。2.“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我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等言论出现的共同背景是(  )A.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B.英国工业革命兴起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D.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解析:选A 材料信息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该思想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的产物。故选A项。题组二 文艺复兴3.“文艺复兴不是民众性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受到一些慷慨的文艺奖励,特别受到美第奇家族和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该观点(  )A.全面分析了文艺复兴发生的原因B.正确解读了文艺复兴的运动性质C.认为文艺复兴的成就具有偶然性D.没有看到群众性运动的真正力量n解析:选C “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可见其认为文艺复兴成功具有偶然性,故C项正确。4.15世纪欧洲学者曼内蒂认为:“人来到世界,并非是为了经受苦难,而是为了享受快乐,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世界形成之后的一切,则是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这句话集中包含的思想是(  )A.民主主义      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浪漫主义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5世纪”和材料信息“享受快乐”“人类自己努力的结果”可知是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5.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贫穷不会磨灭人的高贵品质”,穷人家往往出现圣贤,反而是“高贵叫人丧失了志气”。这反映出《十日谈》(  )A.极力抨击僧侣的虚伪和奸诈B.极力倡导贫富平等C.蕴含着浓郁的人文主义思想D.宣扬人类一切向善解析:选C 根据材料“贫穷不会磨灭人的高贵品质”“高贵叫人丧失了志气”,可知人的高贵品质与贫富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这突出的体现出了关注“人”的一面,故C项正确。题组三 宗教改革6.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露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对上帝的信仰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解析:选D “教徒自读《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体现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思想,旨在否定和挑战教会的权威,故选D项。7.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路德在此所说的“第三者”指的是(  )A.教皇教士     B.资产阶级C.广大民众D.封建领主解析:选A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因此“第三者”指的教皇教士。故答案为A项。8.王阳明与马丁·路德生活在同一时期,但二者所起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这里的“历史作用”主要指(  )nA.促进思想解放B.破除既定权威C.强化主体意识D.推动社会转型解析:选D 马丁·路德生活在欧洲资本主义崛起的时代,他提出新教理论,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转型,王阳明的心学实质上仍然是维护封建道统,没有推动社会转型,故D项符合题意。[课下能力提升六](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A.人文主义B.反对宗教信仰C.抨击封建制度D.复古主义解析:选A “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表明重视人的价值,这是人性的复苏,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故A项正确。2.历史学界普遍把出生于十四世纪初的彼特拉克视为“人文主义之父”。有一位学者描述了有关彼特拉克生平的四件事情。下述哪两件事可作为“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之父”这个论题的说明(  )(甲)他最初学习法律,后因经济问题改投神职。(乙)他拉丁文造诣高,并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丙)其著作常叙述自己,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丁)他曾攀登法国南部高山,为了居高临下欣赏美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解析:选B 甲属于出身,丁属于正常活动,均没有体现人文主义的内涵。“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体现出具有人文主义的内涵,故B项符合题意。3.文艺复兴时期,彼特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这句话的实质意义是(  )A.鼓励个人的奋斗B.反对封建的等级特权C.否定上帝的存在D.打破天主教精神枷锁n解析:选B “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说明在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才干、手段和金钱代替了出身门第,成为任何出身的人向上进行社会流动的阶梯,实质是反对封建的等级特权,故B项正确。4.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剧院、剧作家和从事商业演出的专业剧团,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据此可知当时(  )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B.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C.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D.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解析:选A 材料说的是英国在文艺戏剧领域的发展,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故A项正确。B项中说启蒙运动不正确;C项中“议会民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中“都”这种说法太绝对。5.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对此,马丁·路德疾呼(  )A.废除神学信仰B.加强宗教仪式C.信仰即可得救D.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解析:选C 题干反映了天主教会“因行称义”的思想,强调教权至上,针对此行为,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即可得救,宣传通过自身信仰即可得救,不用通过教会,强调的是人的作用,故C项正确。6.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选C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故选C项。7.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n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解析:选B 题干强调因信称义的意义是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故B项正确。8.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解析:选D 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加强王权的要求。“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是指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材料二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材料三 “……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选集》(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6分)(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6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有何更深层次的意义?(6分)解析:第(1)问,结合对材料中普罗泰格拉观点的理解,回答智者学派思想的积极意义。第(2)问,主要以材料二中的时间“1506年1月4日”为突破口并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进行回答。第(3)问,要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来回答宗教改革的思想影响。答案:(1)这种观点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2)人文主义。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n(3)宗教改革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己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