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M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章末检测试卷(四)(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下图,回答1~3题。1.一般情况下,一年中河流R( )A.有两个汛期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秋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2.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不利条件是( )A.粮食总产量低B.复种指数低C.交通不便D.机械化程度低3.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的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已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C.粮食商品率较低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答案 1.A 2.B 3.C解析 第1题,河流R(松花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流经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春季,由于积雪融水的作用,形成春汛;夏季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形成夏汛。所以一般情况下,松花江有两次汛期。故选A。第2题,图示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东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因此作物一年一熟,复种指数较低。故选B。第3题,由n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该地区主要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粮食生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故选C。下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4~6题。4.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湿地B.林地、耕地、湿地C.林地、湿地、耕地D.湿地、耕地、林地5.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B.土地石漠化加剧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6.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D.有计划地退耕还湿地答案 4.B 5.A 6.D解析 第4题,图示三江平原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丙类土地为主,可判断丙类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为湿地;但2000年丙类土地大面积减少,而乙类土地利用类型大面积扩大,可判断乙类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说明该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长期开垦湿地;而甲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于山地,判断为林地。第5题,由于湿地的大面积减少,导致湿地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减弱,故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导致旱涝灾害增加。第6题,针对该地区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过度开垦湿地,可知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湿地。双塔灌区,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盆地。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读“2010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7~8题。作物类型用水定额/(m3/hm2)单方水净产值/(元/m3)单位面积净产值/(元/hm2)作物种植面积/hm2小麦87000.1311641414n棉花87003.62314935390蔬菜123001.81223135393瓜类45005.30238616047.双塔灌区所产农产品品质优良,其主导因素是( )A.昼夜温差大B.土壤肥沃C.水源充足D.地形平坦8.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双塔灌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是( )A.棉花B.蔬菜C.瓜类D.小麦答案 7.A 8.C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较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利于作物的有机质积累,故品质优良。答案选A项。第8题,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图中数据可知,目前,瓜类种植面积较小,单位面积净产值较高,用水定额小,单方水净产值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大力发展耗水少、单方水净产值大的瓜类作物。答案选C项。(2018·河南省新乡市期末)林下经济是以林地和森林环境为依托、以循环发展为目的的“立体复合种养”模式。预计2020年我国林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1.5万亿元。读“林下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9~11题。9.图示产业链中的生态旅游属于( )A.森林景观利用B.林下养殖C.林产品采集加工D.林下种植10.我国发展林下经济突出的自然优势是( )A.森林面积广,土壤肥沃B.气候复杂,森林多样nC.动物数量多,水源充足D.疆域辽阔,以山地为主11.我国倡导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意义是( )①改善林区的生态环境 ②解决林区的能源资源短缺 ③增加林业资源的附加值 ④优化林区产业结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9.A 10.B 11.C解析 第9题,产业链中的生态旅游是利用森林特色景观发展旅游业,属于森林景观利用;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产品采集加工是农业和工业,不是旅游业。第10题,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森林多样,发展林下经济种类多,有明显优势;我国疆域虽广,但森林覆盖率低;是利用森林发展特色经济,而不是利用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选B正确。第11题,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所以发展林下经济利于改善林区的生态环境,多种经营模式增加林业资源的附加值;发展林下经济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不能解决林区的能源资源短缺问题。读表,回答12~13题。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表1995年2006年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粮食种植为主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文化生活单调“渔村一日游”十分火爆外出打工者多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1000元12.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条件的改变 ②产业结构的调整 ③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 ④环境的综合整治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3.该地区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 )n①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②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 ③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 ④根据环境的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 12.B 13.C解析 第12题,与1995年相比,2006年该乡“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发展淡水养殖及加工、发展旅游和乡镇企业”,说明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的综合整治。故选B。第13题,根据该乡目前的发展现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根据环境的承载力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工业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鼓励农民外出打工,不利于该乡自身区域经济发展。故选C。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完成14~15题。14.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B.阶段Ⅰ工业化进程速度比城市化快C.该国可能属于发展中国家D.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发展15.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技术密集型产业B.能源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答案 14.D 15.An解析 第14题,从图中可知工业化与城市化增长不同步,A错;阶段Ⅰ工业化进程速度慢于城市化,B错;该地区已发展到第Ⅲ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C错,D对。第15题,第Ⅲ阶段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主要产业部门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A对;能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低水平的地区或国家。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回答16~17题。 年份指标 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62.731.611.351.371.29|0.5-I/U|4.782.862.231.110.850.870.7916.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发展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17.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答案 16.A 17.B解析 第1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I/U的比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远大于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发展。第17题,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非农村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非农业活动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会限制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n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8~20题。18.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19.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20.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答案 18.A 19.D 20.A解析 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该省的工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并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二、综合题(共50分)21.(2018·河北省张家口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n波兰位于欧洲中部,所产苹果红黄相间,口感甘甜,松脆多汁,以鲜食为主,在国际水果市场,波兰苹果向来以品质优良、种植技术先进、质量管控严谨而闻名,所产苹果2/3出口,其中格鲁耶茨为主产区;当地农户苹果种植面积少则几十亩,多则上百亩,大多采用矮化密植的方式,并运用先进的滴灌技术,从种植、施肥、修剪到采摘、包装、运输等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使苹果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下图示意波兰地形。(1)分析波兰苹果种植园采用滴灌技术的主要原因。(2)请对波兰苹果“以鲜食为主”这一现象做出合理解释。(3)说出波兰苹果的种植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答案 (1)波兰位于欧洲中部降水较少,滴灌技术可精确灌溉,节约水资源;滴灌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深层渗透;减少杂草生长;精准施肥,保证苹果稳产、高产。(2)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苹果糖分较高,口感较好;有严格的质量管控,水果品质好;交通便利,有较好的保鲜技术。(3)引进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实施严格的质量标准;提高机械化水平;培育优良品种。22.(2018·河南六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始于1947年,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n(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写下表。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旱涝灾害频繁(2)丁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的粮食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说明箭头A、B、C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积极意义。(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答案 (1)商品粮基地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乙水资源不足丙光、热、水充足(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布 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障,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4)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大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解析 (1)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不足;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旱涝灾害频繁。(2)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人为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故需要从东、中部地区运进粮食。(4)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n23.(2018·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2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图文字所示)(1)图中★所示内容是京、津、冀的产业发展定位,请分别列举三地实现各自产业发展定位最具优势的一项区位条件。为实现天津市“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天津港将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分别转移到周边其他港口(秦皇岛港、黄骅港和唐山港)。(2)这对天津港和周边其他港口分别有何好处?河北省为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定位,因地制宜采取了相应措施。(3)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答案 (1)京: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集中)。津:现代工业基础好(制造业技术水平较高)。冀:传统工业基础好(与京、津两市相邻;劳动力丰富;土地资源丰富)。(2)天津港: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港口设备更新;减少港区污染)。周边其他港口: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3)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n解析 第(1)题,在长期的区域发展过程中,北京知名的高校和研究院所越来越多,科技人才优势比较突出;天津现代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河北传统工业基础好,虽然经济实力稍微落后,但是有距离北京和天津较近的良好区位,且有劳动力价格低、土地数量丰富的优势,京津冀区域优势差异明显,互补性强。第(2)题,天津市为实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定位,必然将天津港原有的煤炭、石油、矿石运输业务进行转移,便于将资金、技术和管理调配到新的定位目标上,实现港口的顺利升级;而周边其他港口可以顺利实现业务承接,增加吞吐量,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专业化运输功能。第(3)题,在农业方面,由于山区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故扩大林业比例、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重点方向;平原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由于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应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保护湿地,而且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要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减少污染危害。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2017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4042.0亿澳门元,实际增长9.1%,人此GDP约7.76万美元,出口总额同比上升12.3%,为112.8亿澳门元。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与澳门图。(1)2017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人均GDP居亚洲前列。分析澳门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2)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近几年来,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开始向长江三角洲一带转移的现象。试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 (1)①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交通便利;②地处珠江入海口的西岸,毗邻广东省和香港,在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圈中,粤港澳进行了有效合作;③澳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环境优越;④旅游资源丰富;⑤优惠的政策(中国实施“一国两制”和改革开放政策)。(2)问题: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对策: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3)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价格上升,原来的发展优势逐步丧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n解析 第(1)题,主要从澳门的地理区位、国家政策、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主要从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城市间的恶性竞争等方面分析面临的问题,并依据问题分析对策。第(3)题,主要分析长三角的竞争优势及珠三角的劣势。考点题点细目表考点题点题目序号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农业发展1~11,21~222.区域工业与城市发展12~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