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2-04-12 发布

2019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同步精练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1.[2017·徐州]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2018·长沙]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4.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n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5.如图所示,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10cm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1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可燃物B.缺乏O2C.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化学知识常常可以用来解释历史问题:《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个条件回答:曹军的木船是____________;“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_______,使火烧得更旺。7.[2017·枣庄]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的着火点8.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D.火柴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9.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解析】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A错误;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二氧化碳密度大、不可燃、不助燃,能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故B、C、D正确。2.D【解析】由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着火点高,实验现象为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而红磷不燃烧。故B、C错误,D正确。无法根据该实验判断燃烧是否需要氧气,A错误。n3.B【解析】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属于隔绝氧气灭火,A正确;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B错误;水汽化吸热能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C正确;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上时,能使酒精和氧气隔绝,实现灭火,D正确。4.A5.D【解析】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空气瞬间从纸盒内冲出,带走蜡烛周围的热量,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6.可燃物提供热量,使木船温度达到着火点充足的氧气7.D【解析】布手帕是可燃物,A错误;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的,空气充足,B错误;物质的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不能改变,C错误;要使布手帕在空气中燃烧,温度必需达到布手帕的着火点,由于白酒中的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燃烧的最低温度,所以布手帕不能燃烧,D正确。8.A【解析】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A错误;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正确;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水蒸气是为了与充足的氧气接触,从而燃烧,故C正确;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9.(1)4P+5O22P2O5(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解析】(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立即改通O2,a中由于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无明显现象,b中由于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3)步骤①中b通N2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O2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