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 M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发展的阶段性特点。2.探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得与失,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过渡时期(1)措施: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2)方针: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3)成就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2.表现(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3)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3.影响(1)“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2)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三、教育的复兴1.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2.措施n20世纪70年代末①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②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20世纪80年代①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②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④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①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②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③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④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⑤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3.成就(1)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2)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辨析] 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制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不是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决策,为创建社会主义教育拉开了序幕。[点拨] 1949~1966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党和政府的重视;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教育方针政策;建立起各类学校,培养人才。[思考] 改革教育……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材料中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革命的结果如何?提示: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结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点拨](1)“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础。n(2)“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基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主题一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核心必记]1.从世界历史看: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民族前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的迅速崛起与重视人才和教育是分不开的。2.从世界形势看: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过程中,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3.从中国国内形势看(1)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劳动力的素质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重视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质量的提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2)培养中华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加快我国迈入世界强国行列的进程。[史料印证]材料一 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我们要全面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大的提高。——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一中,邓小平强调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础;一定要优先发展教育,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材料二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材料二中,江泽民强调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且能够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n——1999年6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科教兴国,是指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促进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就,发展了社会生产生力,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主题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核心必记]1.拨乱反正,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2.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明确了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3.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4.改革开放的推进,这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和物质保障。5.制定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史料印证]材料一 邓小平同志在教育领域提出一系列极具开拓性的改革思想,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并培养“四有新人”。这主要是基于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态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的。材料二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不断向深层推进,教育事业得到新的发展。1995年5月,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思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教育这一“百年大计”,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提示:恢复高考,提出“三个面向”,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等。n[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 人民教育的奠基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并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对旧知识分子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同时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这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教育( )A.朝着人民教育方向发展B.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C.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解析:选A 材料“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强调妇女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利”,体现出建国初期教育的人民性,故A项正确。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际上采取的是“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这一状况( )A.与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B.体现了追求城乡公平的教育政策C.是“左”倾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D.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育解析:选A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城市教育靠国家、农村教育靠集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状况相适应,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C、D两项与史实不符。3.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A.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C.“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已实施D.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基本普及解析:选B 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才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与材料时n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信息“1957年”“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知,这一“方针”提出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之后,成为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故B项正确;“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1995年邓小平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题组二 动乱中的教育4.1969年以后几年里,我国许多地方的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中学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农业基础、工业基础、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这种做法( )A.促进了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B.锻炼了学生能力,值得继承C.是对文革时期文化专制的抵制D.造成中小学生文化水平的下降解析:选D 学生劳动和参加政治活动占用大量时间,文化课学习所占用时间不足60%,可以得出这种做法造成中小学生文化水平的下降,故D项正确。5.1970年6月,中央提出恢复“文化大革命”后业已停止的高等学校招生,招生对象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战士,招生办法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种做法( )A.实际上恢复了高考制度B.导致教育质量大幅下降C.贯彻了新中国教育方针D.体现了拨乱反正的要求解析:选B 1977年恢复高考,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招生对象文化基础素质不高,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体现了阶级斗争的特点,故C项错误;材料中教育执行“左”倾思想,故D项错误。题组三 教育的复兴6.新中国高考制度从“文革”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发展到1977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自愿录取”。这一变化(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C.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D.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解析:选C 材料“群众推荐,学校审核”体现出人为因素,“严格考试,自愿录取”体现出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7.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A.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彻底否定B.践行了“三个面向”的方针nC.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解析:选B 1985年国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明确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践行了1983年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方针,故B项正确。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表现在( )A.开展识字教育B.恢复高考制度C.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解析:选D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A项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B项发生于1977年,C项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排除A、B、C三项;D项符合史实,故正确。[课下能力提升二十一](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 )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解析:选B 据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困难,所以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家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所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故B项正确。2.从1950年至1967年,《人民教育》杂志社在其所出版的77期刊物中刊登有关苏联教育的文章多达170篇。此时,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在中国出版了29万册。这有助于( )A.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B.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C.促进人才培养的多元化D.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解析:选D 我们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这有助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故D项正确。n3.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析:选D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留苏学生选择专业的情况,不涉及国内的文化教育改革,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由于一五计划的开展,为了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留苏学生选择工科专业的占绝大多数,故D项正确。4.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举措是( )A.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D.落实“三个面向”方针解析:选A 1957年到1966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也逐步建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A项正确。5.读《1957~1960年各级各类学校增长情况(单位:所)》。从表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高校高中初中小学1957229218489125473001958791414424787776800195984141441669173740019601289469017115726500A.“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的客观要求B.“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教育怪象C.违背教育规律不符合当时国情的举措D.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养的强烈要求解析:选C 根据图表,1958年,从小学到高校数量都有迅猛增长,这是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影响,教育界开展大革命,违背了教育规律,故C项正确。6.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表中高考录取率的变化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n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76.028.724.65772.3A.在短时期内已经实现了普及B.已经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是在曲折中发展起来的D.录取率是与经济发展一致的解析:选B 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从不足百分之五增长到百分之七十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故选B项。7.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 )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理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开基创业,此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二、非选择题(22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有11位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材料二变调材料三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的81%、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51%、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的72%,均有留学经历,都可以称为“海归”人士。(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钱学森之问”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n(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高公民素质的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6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利弊的概括与分析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钱学森之问”入手,考查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对教材内容的深化和反思。第(2)问,依据教材列举新中国教育的成就即可。第(3)问,从材料入手总结比较,概括出留学教育的意义。答案:(1)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我国教育取得许多成就,但教育体制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应试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扫盲运动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通过义务教育普及了青少年教育;通过“希望工程”解决了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问题;通过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了公民的素质。(3)留学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