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4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必清·线索导引]线索: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学造器物→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促进中国人民思想不断解放。这个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鸦片战争以后,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向西方学习停留在器物阶段。2.19世纪末,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代表,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和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引发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从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表明资产阶级激进派向西方学习已深入到“思想”阶段。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前期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必记·精要盘点]一、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1.各有侧重点(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走君主立宪道路。(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国的方案。(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2.各自的实践方式和结果(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但君主立宪问题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且由于未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2)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能真正实践,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二、多角度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1)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的本能,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2)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国防和军队、教育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4)“中体西用”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n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三、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新领导前期领导者为资产阶级激进派,后期为马克思主义者新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经济基础新思想前期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与科学为突破口,以提倡新文学、新道德为手段,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四、孔子及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态度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据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与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的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评价康有为把孔子当做中国改革的先师,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这也是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源在当时尊孔复古的逆流下“打倒孔家店”是必要的、必须的。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又是不妥当的,它忽略了儒家思想存在的合理成分,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单元质量检测五](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 )A.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D.华夷观念被打破解析:选B 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仍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但魏源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2.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n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解析:选B 据材料“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这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即“中体西用”思潮兴起,故B项正确。3.郭嵩焘在晚年曾说:“洋人淳朴,有古风,然窥伺中国实未尝一日忘之,如有内乱及水火盗贼之变,恐各国将来乘机裂我土地,事当在二十年内云。”这说明郭嵩焘( )A.并未放松对西方列强的警惕B.认为中国的颓势已显C.西方国家将干涉中国内政D.意识到洋人的武器先进解析:选A 据材料“洋人淳朴,有古风,然窥伺中国实未尝一日忘之,如有内乱及水火盗贼之变,恐各国将来乘机裂我土地,事当在二十年内云”可以得出郭嵩焘并未放松对西方列强的警惕,故A项正确。4.清末《筹洋刍议》一书否认传统的封建观念,认为“人人欲济其私”,这直接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的主张。与此书作者思想最接近的是( )A.林则徐、魏源B.曾国藩、李鸿章C.王韬、郑观应D.康有为、梁启超解析:选C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人人欲济其私”最接近,故C项正确。5.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选A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故A项正确。6.“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C.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n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解析:选B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借孔子权威宣传维新思想。材料中的“反叛精神”就是指要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近代民主政治,故选B。7.20世纪20年代前后是近代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科技期刊就是在这个时期创办的,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非自然科学期刊也大量刊登自然科学文章。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B.维新变法对封建思想的冲击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的发展D.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文化的倡导解析:选D 1916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积极传播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故而出现了题干所述现象,故D项正确。8.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版了《易卜生专号》,这部剧主要讲述主人公娜拉从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最后离家出走的自我觉醒过程。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提倡新道德C.提倡新文学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选B 材料中娜拉的觉醒过程是与封建伦理道德斗争的过程,与新文化运动中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相关,故B项正确。9.“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C.使民主、科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D.为反对袁世凯复辟提供了有力武器解析:选A 注意关键信息“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而儒家传统文化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因此其功绩主要是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A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干主旨。10.2018年是胡适诞辰127周年,他家乡的适之中学将举办一次纪念活动,校方为办好这次活动收集了下列一批资料。其中能够入选的是( )A.制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方针nB.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立新文学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写作D.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思想解析:选C 制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治校方针的是蔡元培,A项排除;B、D两项所述是陈独秀所为。胡适在1917年率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C项符合题意。1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C.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 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说明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故选C。12.1920年之前,十月革命在中国被提及的次数很少,1920年下半年才开始重新被注意,尤其在1921年后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现象表明( )A.十月革命的道路适合中国的国情B.苏俄对华平等外交赢得国人好感C.苏俄在国共合作时起了重要作用D.苏俄新社会模式引起知识界关注解析:选D 1920年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加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所以出现题干所述现象,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他们接过林则徐、魏源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材料二 n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谈西学不再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名教罪人”,而是“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的。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刘长生、郑征成《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有何新发展和局限。(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维新派的“中体西用”的新发展主要是在政体方面,即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利用西方的宪政改造中国旧政体;第二小问局限,主要是思想方面没有清算“中体”旧思想,政治方面仍然以维护君主制为中心。答案:(1)原因: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的影响;维护清朝统治的需要。影响:给传统经学注入新的内容;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增强了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2)发展: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利用西方的宪政改造中国旧政体。局限:没有从思想上清算“中体”旧思想;仍然以维护君主制为中心。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三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策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变政’;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材料一、三分别代表哪个派别?他们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5分)(2)材料二属于哪一派别?与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5分)(3)以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为核心内容开展的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6分)(4)综合以上材料,请指出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的发展历程。(6分)n解析:第(1)问,应依据两则材料中的人物和观点来做出判断。第(2)问,先依据材料确定属于哪一派别,再归纳相似点。第(3)问,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这场运动是新文化运动,进而结合所学回答其影响。第(4)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特点来回答历程。答案:(1)派别:洋务派、维新派。共同之处: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2)派别: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相似之处: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3)影响: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4)发展历程: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