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9.02 KB
  • 2022-04-12 发布

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检测(含解析)中图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据此完成第1~2题。1原始社会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2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A.原始社会时期开始B.农业社会时期开始C.工业社会开始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解析第1题,原始社会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采集和狩猎,会对某些生物资源造成破坏。第2题,工业社会开始环境污染演变为社会公害,成为全球性问题。答案1.C 2.C3下列做法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加快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B.全面停止对各种生物资源的利用C.对森林资源实行采伐与抚育相结合的利用方针D.降低世界居民的消费水平,以节约自然资源解析A项所述可能造成资源枯竭,不符合持续性原则,B、D两项会限制经济的发展,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C在第16届国际花园城市总决赛中,晋城市从全球30个国家60多个城市和9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膺国际花园城市综合金奖,白马寺山森林公园获自然类单项金奖,同时晋城市还被大赛组委会评为国际花园城市景观改善类特别金奖,成为本届大赛唯一同时荣获三项金奖的城市。据此完成第4~6题。4晋城市从参选城市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说明(  )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关系B.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后保护环境C.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是密切相关的D.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5“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有着“绿色奥斯卡”的美誉,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相当重视这个评选。那么,在争创“国际花园城市”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在下列可供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植树种草,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②优化道路设计,保持道路通畅 ③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④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控制噪音 ⑤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 ⑥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⑦整治城区河流,减少污水排放 ⑧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A.①③⑥B.②③④C.③④⑤⑦D.①②③⑤⑧6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所以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几条思路,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和保护之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之路nC.环境效益突现,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发展经济的地位之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的自我调节能力,任其发展,顺其自然解析第4题,人类既是环境的创造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第5题,控制噪音,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污水排放不属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措施。第6题,发展经济,必须先保护环境,杜绝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之路。答案4.C 5.D 6.A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7~8题。7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8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解析第7题,结合图中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特点,可以判断出①阶段为采集、狩猎文明时期,②阶段为工业文明时期,③阶段为现代文明时期,④阶段为农业文明时期。由此可确定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第8题,②阶段(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征服自然,把环境单纯地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答案7.A 8.D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B.依赖C.征服D.友好10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②③①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①时期,人类大肆开发环境,试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第10题,图②时期,人类社会受环境的制约,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发展的第一阶段;图③时期,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发展的第三阶段。答案9.C 10.Bn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完成第11~12题。11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1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解析第1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引起干湿状况的变化,北半球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加剧而使气候变干;使水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中国自然带北移。全球气候变暖对洋流的影响不大,动物栖息地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第12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采用节水措施、多种水稻不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生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矿物燃料为主,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答案11.B 12.A13对下列各地区环境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土壤酸化B.西北草原退化C.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D.南方丘陵水土流失解析东北平原的土壤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黑土养分的流失。答案A据报道,近些年来,日本一些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物都能被利用起来,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此完成第14~15题。14日本政府认为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应该是(  )A.完全不排放废弃物B.不开采自然资源C.最佳生产、最少消费D.适量消费、最少废弃15下列行为符合“零排放”概念的是(  )A.秸秆燃烧后还田B.推广使用干电池C.采富矿弃贫矿D.用牛粪培育蘑菇解析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完全不排放废弃物是不可能的,不开采自然资源经济就不会发展。第15题,秸秆燃烧过程中会污染大气,使用干电池也会造成废弃电池的污染。答案14.D 15.D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6~18题。n16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17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18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该流域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该地3—6月降水量增加,而径流量并未同步增加,说明该地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径流量与降水量并不同步增减;该河输沙量大的时段出现在7—8月份的河流流量大的丰水期。第17题,由于该流域河流输沙量较大,因而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18题,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输沙量大,到下游水流缓慢,导致大量泥沙淤积在河湖库区。答案16.A 17.B 18.C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19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0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解析第19题,据图中等值线数值的特征可知,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与历史时期相比,艾丁湖湖区范围在缩小,所以艾丁湖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故选A项。第20题,艾丁湖1万多年来的变迁,n主要表现为湖区萎缩,湖面缩小。如此变迁有人为原因,但主要还是自然原因所致,气候变干是主要的自然原因,故选D项。答案19.A 20.D二、综合题(共50分)21(12分)下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针对图中A、B两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正确选项填在代表A、B两地人地关系的关联图中。(4分)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④轮荒、开矿等破坏植被(2)以B地区为例说明人口增长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4分)(3)图中山东省的生态脆弱区多沿黄河分布,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解析由图可知,A地处我国内蒙古高原东部的农牧过渡地带,其生态问题表现为土地荒漠化,除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是主要原因;B位于黄土高原,由于轮荒、开矿等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例,因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加之生产力水平低,耕作方式落后,导致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山东黄河段属“地上河”,易决堤改道,加之人口众多,农业生产活动不合理导致旱涝、风沙、盐碱化加剧。答案(1)自左向右:A:① B:② A:③ B:④(2)B地区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承载力有限。由于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加之采取轮荒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的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3)自然原因:位于黄河下游“地上河”段,易泛滥成灾。社会经济原因:人口众多,农业生产不合理导致旱涝、风沙、盐碱化加剧。22(12分)读“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图(图1)”和“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图1n图2(1)结合上面两图,完成下列填空。若图2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中的A处,则①表示      ,②表示      ;若图2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中的C处,则①表示      ,②表示          。(4分) (2)分析图1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3分)(3)分析导致图1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5分)解析第(1)题,A处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该地区气候湿润、地势起伏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C处位于我国畜牧业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上,过度农垦和过度放牧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发生。第(2)题,B处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原貌。第(3)题,D处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均较差,当地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答案(1)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土地退化(荒漠化) 过度垦荒和过度放牧(2)气温低,植被稀少,生态脆弱。(3)地理位置偏僻;生态脆弱;交通通信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落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23(10分)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2分) (2)该生产模式最适宜在我国的    、    等省区推广。(2分) (3)简述该生产模式对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2分)(4)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4分)解析本题以循环经济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循环经济的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第(1)题,该生产模式的特点可以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分析。第(2)题,该生产模式中有甘蔗,适合在南方地区推广。第(3)题,图中生产模式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第(4)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小,目前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答案(1)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2)广东 广西 台湾 海南 云南 福建(任答两省即可)(3)使工业园内资源达到最佳配置和利用;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4)有利于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克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利于保护环境;利于粗放型经济模式的转型和调整。24(16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n图2(1)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    ,影响因素主要有    和    因素,其中    因素起主导作用。(4分)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区域性,其中,中纬度地区      ,低纬度地区       。(2分) (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4分)解析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从自然方面来看,全球的气候总体状况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而当今全球气候正处在温暖的间冰期中。从人为方面来看,科学家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如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等。同时森林的破坏,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易导致温室效应。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沿海地区面临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等灾害。针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要从调整产业结构、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加以改进。答案(1)暖 自然 人为 人为(2)明显变暖 变暖不明显(3)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渍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4)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主要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