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 MB
  • 2022-04-12 发布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和区域差异课时2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讲义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2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课程标准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南、北方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上的差异,学会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区域差异和区域特征。2.了解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一、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气候地形水文北方温带季风气候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冬季河湖结冰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南方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平原、低山和丘陵为主冬季河湖一般不结冰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农业生产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产品小麦、棉花、杂粮稻谷、茶叶、蚕丝主要水果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温带水果柑橘、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民居多平顶屋,节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晒农作物的场地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排泄交通以陆路交通为主内河运输很普遍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以面食为主;说话直率,方言较少以米食为主;说话婉转,方言繁杂工业结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常规能源缺乏,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思考 我国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缓或为平顶,而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原因是什么?n答案 主要是南北方降水有差异,北方降水较少,屋顶坡度较缓或为平顶,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兼作晾晒农作物的场地;南方降水较多,屋顶坡度大,利于雨水的排泄。二、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1.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2)范围三个经济地带范围东部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中部黑、吉、内蒙古、晋、豫、皖、赣、鄂、湘西部陕、甘、宁、青、新、川、渝、贵、云、藏注:暂不包括港、澳、台2.经济发展的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地带最高,西部经济地带最低,东、中、西呈梯度排列,差距在逐渐扩大。(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3.区域位置差异(1)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便利的海运优势,地势平坦,区内及区际联系比较便捷。(2)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4.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1)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东移趋势。(2)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判断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 )2.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 × )3.从历史上看,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有东移趋势。( √ )n探究点一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读“东部季风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东部季风区南、北方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答案 纬度。2.东部季风区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它还是哪些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线?答案 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还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3.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古代“南船北马”的交通方式?答案 降水、地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自然差异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北方地区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具有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温带季风气候,冬长夏短,气候寒冷湿润山地植被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分布有肥沃的黑土河流结冰期长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自西向东降低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广泛分布棕壤和黄土河流有结冰期,结冰期短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或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华中华南亚热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无结冰期n南方地区带湿润地区地貌结构复杂,以山地、丘陵和盆地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夏季炎热多雨红壤,淋溶作用强,肥力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多低山、丘陵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水汽充沛常年青绿,季节变化不明显(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土壤淋溶作用强,形成砖红壤河流无结冰期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半湿润地区和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也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该线以北属于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既有冬小麦,也有春小麦,东北地区的典型植被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草甸草原为特色,华北地区为落叶阔叶林。该线以南属亚热带、热带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华中地区的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华南地区为热带季雨林。第2题,造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探究点二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较。n材料二 不同年份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东部地区93.8687.6987.7787.83中部地区3.879.259.389.17西部地区2.273.062.853.00注:暂不包括港、澳和台湾省的数据。1.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2005年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答案 都呈快速增长趋势。2.由材料一中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可以看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有什么差异?答案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中部经济地带次之,西部经济地带最低。从经济发展速度看,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速度快,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3.材料二反映出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在哪一地区?原因是什么?答案 东部地区。原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势低平,气候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基础设施完善;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文化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经济腹地广;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4.为什么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都高于中、西部经济地带?答案 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海运优势,再加上地形平坦,地域联系便捷;而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较为不便。历史上,中国文化、经济、政治中心东移;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率先在东部兴起,东部与中、西部相比具有深厚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东部经济地带首先吸引外资,外向型经济发展时间早、发展速度快。n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地带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经济地带主要的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水平高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灾害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中部经济地带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农林牧产品的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机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商品粮、农林牧基地,东西交通建设西部经济地带有漫长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利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记忆三个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牢(辽)记(冀)京津鲁,输(苏)了沪浙闽,外加粤桂琼。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进(晋)入(豫)鄂湘碗(皖),干(赣)了。西部经济地带:西北陕甘宁青新,西南川滇黔渝藏。[拓展延伸]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及历史背景(1)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地带经济差异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最发达较发达较落后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2013年)最多较多较少人均GDP最多较多较少(2)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有东移趋势东部地区西部内陆地区n①文化、经济和政治基础深厚,西方先进技术首先传入,资本主义工业、商业首先兴起;②首先进行改革开放①文化、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商品经济发展缓慢;②开放时间较晚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属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辽宁 吉林 黑龙江B.内蒙古 陕西 山西C.湖北 江西 湖南D.重庆 四川 广西4.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中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最好D.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缩小答案 3.C 4.A解析 第3题,辽宁位于东部经济地带;陕西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广西位于东部经济地带,重庆、四川位于西部经济地带。第4题,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最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扩大。图表特征:区域地图是地理要素的载体,地理试题往往以区域地图辅以文字或表格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区域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区域发展差异、区际联系等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n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分布特点自然原因甲乙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根据图名、图例、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地理事物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上图,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甲地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乙地为我国青藏高原。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特征。①自然地理特征:可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②人文地理特征:可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根据设问,本题只需要分析与种植业地域分布有关的自然环境特征。甲地:塔里木盆地因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乙地: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n分布特点自然原因甲盆地周围山麓地带气候干旱,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是水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乙河谷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是热量,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结合图表,回答下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表(%)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地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n答案 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解析 从图中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有铁路、机场并临海,说明海陆空交通便利。从图中城市分布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从表中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土地少,因而适合发展占地少、污染小的新兴服务业。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油菜成熟期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油菜成熟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起伏D.植被状况2.图中P地油菜成熟期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早,其原因是(  )A.北部大巴山阻挡,春季气温较同纬度高B.位于汉水谷地,地势比同纬度的东部平原低C.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气候温暖D.北部秦岭阻挡,春季受寒潮影响小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我国东部季风区油菜成熟期早晚主要是由热量条件造成的,即纬度因素。第2题,P地位于汉水谷地,受北部秦岭阻挡,春季受寒潮影响小,油菜成熟期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早。n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自然条件,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数量为东部12个,中部9个,西部10个。据此完成3~4题。3.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矿产和能源资源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开放程度①②③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4.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存在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B.资源配置不同C.劳动力素质不同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答案 3.D 4.D解析 第3题,东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资源相对较少,但经济基础好,发展水平高,开放程度高,对应②;西部经济地带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弱,发展水平较低,开放程度低,对应①;中部经济地带介于二者之间,对应③。第4题,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5.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1)和“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n(1)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图2中的A、B、C分别表示哪一个经济地带?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2)试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资源状况、开放程度等方面比较图1中甲、乙两省(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的原因。答案 (1)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2)地理位置:甲在内陆,乙在沿海。自然环境:甲为山地、盆地地形,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乙为平原、低山丘陵,气候湿润,植被茂密。资源状况:甲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水源缺乏;乙地矿产资源缺乏,水资源丰富。开放程度:甲地开放晚,主要发展边境贸易;乙地是我国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与外界联系广泛密切。解析 第(1)题,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越低,第二、三产业比重越高,因此图2中A、B、C依次为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第(2)题,从其位置可知,甲为新疆,深居内陆;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但水资源缺乏;该地对外开放晚,主要发展边境贸易。乙为广东省,该地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矿产资源缺乏,但水资源丰富;该地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与外界联系广泛密切。读“沿106.5°E经线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完成1~3题。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nC.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2.下列有关①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3.下列有关②地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C.土壤主要为紫色土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答案 1.B 2.C 3.C解析 第1题,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1月0℃等温线经过地区、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第2题,①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第3题,②地(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①地为旱地,②地为水田;②地土壤为特有的紫色土;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太阳辐射量少。读“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4~5题。4.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5.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A.河流和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n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答案 4.C 5.B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我国北方水资源占19.5%,南方占80.5%;北方人口占45.3%,南方占54.7%;北方耕地占64.1%,南方占35.9%,可判断我国人口重心在南方,耕地面积南方小于北方,北方地多水少,水土资源搭配欠佳。第5题,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年降水量南多北少。新疆某中学学生暑假去旅游,这是该学生旅游日记中的一段话: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读下图,完成6~7题。6.该学生去旅游的地区是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7.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气候差异B.南北物产差异C.饮食习惯不同D.食用盐种类不同答案 6.C 7.A解析 第6题,“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说明旅游地河网密布,应是我国的江南水乡。第7题,南方水热条件充足,一年四季可种蔬菜;北方冬季寒冷,土地冻结,冬季不产蔬菜,腌制菜品利于储存。“南肉北素”主要是南北方气候差异产生的,而物产的差异、饮食习惯的不同都是气候差异的结果,与食用盐种类无关。读下面两图,回答8~9题。n8.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D.地形不同9.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④⑦⑧答案 8.B 9.B解析 第8题,由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农作物熟制及两地经纬度位置,可推知甲为我国东北地区,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两地纬度差异大,因此造成两地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不同。第9题,①②⑦⑧是甲图所示区域特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某年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n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11.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答案 10.D 11.B解析 第10题,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中,西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面积最大;东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城市化水平最高。第11题,读图可知,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下列措施中,可使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答案 12.C 13.B解析 第12题,图示反映的有科技人员(人才)、运输线路(交通)、外资三个指标。我国西部地区人才缺乏、交通不便、外商投资少,经济水平低,但资源丰富。第13题,优惠的政策能够快速有效地吸引外资,铁路、资源、人才方面吸引外资见效时间相对较慢。读“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14~15题。n14.图中将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  )A.原料依托型B.劳动力依托型C.市场依托型D.动力依托型15.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的工业部门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14.C 15.D解析 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将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是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水能资源、信息、品牌、科教、人才等因素,因此F代表的是市场依托型。第15题,结合将来影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因素,可知其发展方向为第三产业或特色工、农业,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着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图乙)。n(1)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2)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喀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特色农业基塘农业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3)试比较说明喀什和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答案 (1)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不同点: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2)喀什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特色农业绿洲农业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水资源不足人均耕地少(耕地不足)(3)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枢纽位置。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是我国著名侨乡,且劳动力丰富。考点题点细目表考点题点题目序号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和区域差异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