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2.40 KB
  • 2022-04-12 发布

2019高中地理刷题首选卷阶段水平检测(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解析)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阶段水平检测(二)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荒漠化1、2、3、4、5、6、9、10、11、14、15、26(3)水土流失7、8、12、13、16、17、26(1)(2)森林的开发与保护23、24、25、27、29湿地的开发与保护18、19、20、21、22、28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不同省区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面积图,回答1~2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为(  )A.沙漠化B.红漠化C.森林锐减D.石漠化答案 A解析 从图中可知,新疆和内蒙古该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可以判断出该生态环境问题为沙漠化。2.内蒙古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B.盐碱化C.冻融作用D.风力侵蚀答案 D解析 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多发生在气候湿润的地区;冻融作用一般在高寒区常见;盐碱化多分布于华北和西北灌溉面积大、蒸发较旺盛的地区。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引黄灌溉率为60%以上,经过近20年来的土地开发,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读图回答3~4题。n3.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水土流失B.盐碱化、水土流失C.沙漠化、盐碱化D.水源短缺、植被破坏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乌兰布和地区位于内蒙古黄河沿岸,由于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若大规模开垦土地易引起土地荒漠化;大量引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会使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从而引起土地盐碱化。4.欲对此地区近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地分析和测评,所需最佳的材料或技术手段为(  )A.卫星遥感图像、GISB.地形图、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C.乌兰布和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D.GPS、GIS答案 A解析 最佳的途径是把不同时期的卫星遥感图像信息录入GIS中进行对比分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表现范畴C.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西北地区D.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答案 D解析 荒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都有发生,表现为沙漠化、次生盐渍化、石漠化等,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6.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n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答案 C解析 本区生态环境脆弱是由其自然环境特征的单一性决定的——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重庆市城口县地处大巴山南麓,境内河流多注入汉水、嘉陵江等河流。该县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故加强该县水土保持工作,推进其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据此回答7~8题。7.导致城口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  )①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岩石破碎 ②山高坡陡,沟深谷窄,地形复杂 ③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④山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B解析 该地并非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农民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使植被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该地地形复杂,山高谷深,坡面物质不稳定,易发生水土流失。8.该地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有(  )①破坏水资源平衡,加剧洪涝灾害 ②利于泥沙沉积,增加土壤肥力 ③降低河流落差,利于航运 ④淤塞河、湖、渠道,降低工程效益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 C解析 水土流失会使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从而破坏水资源平衡,导致洪涝灾害多发。大量表土流失,致使土壤肥力下降,而流失的泥沙在河道淤积,使河床升高,不利于航运。泥沙淤塞河、湖、渠道,会缩短水利工程寿命,降低工程效益。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9~11题。n                9.此治沙防沙的方法也可适用于(  )A.新疆B.海南C.福建D.河南答案 A解析 采用草方格可以增加地面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首先减轻沙丘面风沙侵蚀;其次有利于保持水分,利于植被成活。10.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水土流失C.土壤酸化D.地面沉降答案 A解析 此治沙防沙的方法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处绿洲附近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因干旱地区蒸发旺盛而出现土地盐碱化。11.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答案 D解析 沙漠景观、草方格景观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读黄土高原某地貌景观图,完成12~13题。12.图示地貌特征形成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采矿产nB.黄土质地疏松C.夏季暴雨集中D.地表植被破坏严重答案 D解析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形成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地表植被破坏严重。13.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沟壑洼地B.封坡育林育草C.修建大型水库D.修筑水平梯田答案 B解析 图中陡坡处植树种草,有利于保持水土,故B项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南向北递减B.由东南向西北递减C.由东向西递增D.由东北向西南递增答案 B解析 图中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由此可判断出图中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5.图示区域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湿地萎缩C.石质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答案 D解析 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大部分在400mm以下,气候干旱,过度放牧和农垦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16~17题。n16.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 B解析 乙地坡度大且无植被覆盖,故乙地是四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17.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中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答案 C解析 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南方农村,如果大力发展种植业,会加剧水土流失;而南方水热条件较好,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黄河之肾”玛曲湿地位于甘肃甘南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黄河流经此处形成天下著名的“黄河首曲”,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近年来,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政府和人们的注意。据此回答18~20题。18.下列有关玛曲湿地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下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地处高纬地区,蒸发微弱 ④河曲发育,湖泊众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D解析 当地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且地下有冻土发育,水分不易下渗。同时当地地势低平,河曲发育,排水不畅,故形成湿地。玛曲湿地位于中纬度地区,③叙述错误。19.下列现象的发生与玛曲湿地萎缩有关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上升B.流动沙丘转变为固定沙丘C.地下水水位上升D.过度放牧答案 D解析 当地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覆盖率降低,流动沙丘增多以及过度放牧,会导致玛曲湿地面积萎缩。20.为加强当地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nA.减少当地水稻的种植面积B.加大资金投入,发展生态旅游C.在黄河源头大力植树造林D.修筑大坝,打造人工湿地答案 B解析 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不宜种植水稻。黄河源头主要植被为草甸,不宜大力植树造林。当地地势低平,修筑大坝的可行性不大。发展生态旅游可缓解过度放牧问题,有利于湿地的保护,故B项正确。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21~22题。21.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A.防风固沙B.维持生物多样性C.调蓄洪水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答案 B解析 沿海湿地为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内陆的森林起防风固沙作用;河流沿岸湿地起调蓄洪水的作用;该沿海湿地没有体现出增加海洋渔业资源的价值。22.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保护区B.实施退田还湖C.排水开垦D.发展滩涂养殖答案 A解析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沿海湿地;实施退田还湖是保护湖泊不是沿海滩涂;排水开垦只会破坏湿地;发展滩涂养殖会污染沿海水质,破坏湿地。我国云南省某地区为大力种植橡胶,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很差,为保证橡胶产量,需要扩大间距,控制单位面积植株数。下图为原生态林和橡胶林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n23.该地的原生态林最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热带季雨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 C解析 该地区位于云南省,能种植天然橡胶,说明该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原生态林最可能是热带季雨林。24.橡胶林替代原生态林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①蒸发量增多 ②地表径流量增多 ③下渗量减少④降水量增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原生态林变成橡胶林后,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多,地表径流量增多,故下渗量减少。25.关于橡胶林与原生态林相比涵养水源能力变差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橡胶林植被稀疏,生物多样性减少B.原生态林根系发达C.土质变得疏松D.降水量增大答案 A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原生态林变成橡胶林后,植被变得稀疏,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故与原生态林相比橡胶林涵养水源能力变差。第Ⅱ卷 (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红色荒漠”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红土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这些地区地形以丘陵及山区为主,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材料二 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的结构示意图。n(1)完成“红色荒漠”形成的结构示意图。(4分)图中字母表示水土流失、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请写出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南方地区“红色沙漠”主要发生在________丘陵地区,它的形成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4分)(3)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地区。简要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的不同措施。(5分)答案 (1)人口增加 高温多雨 滥伐森林 水土流失(2)江南 表层土壤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当地地表变得崎岖不平;泥沙在下游易淤积河道和湖泊。(3)干旱和半干旱北方:植树造林,退耕还牧,防止过度放牧等。南方: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积极开发新型能源,退耕还林等。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内容,结合南方丘陵地区情况分析得出结论。第(2)题,从“红色荒漠”发生的机理可知,它应该发生在江南丘陵,它的形成对生产和地理环境都有影响,主要为表层土壤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下游湖泊、河道淤积。第(3)题,我国北方的荒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南北方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不同,其防治措施也不同。北方地区乱垦滥伐使得土地沙漠化,因此要退耕还林、还草。南方地区人口密度大,能源、资源缺乏,而导致植被的滥伐,因此要开发新能源,同时还林、控制人口数量。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 建设历时34年的“三北”防护林体系经过四期工程,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其中,营造防风固沙林282.4万公顷,各类经济林369万公顷,薪炭林107万公顷,营造灌木饲料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97年的5.05%提高到12.4%。“三北”工程取得了生态环境改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显著成就。材料二 我国生态工程森林分布示意图。(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台湾、福建、江n西等省的山区。(2分)(2)图中字母D表示的是我国的“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试根据材料总结其作用。(4分)(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3分)(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径流量有什么影响?(2分)答案 (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横断山区(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牧场;满足当地对能源的需求;创造经济效益。(3)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4)使径流量的变化趋于平缓。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第(2)题,“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创造经济效益等。第(3)题,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第(4)题,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可以使长江径流量季节变化趋向平缓。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6分)(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3分)(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5分)答案 (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2)夏季;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n解析 第(1)题,可从盐分增加、水分减少角度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回答。第(2)题,湖泊面积大小取决于水量多少,可从湖泊补给水源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提及位于天山北坡,有多条河流注入,则水源来自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冰川融水量取决于气温,故夏季水量最大、湖泊面积最大。第(3)题,可从对气候、水质、生物、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回答。29.下面为世界两大雨林分布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该地大气圈和水圈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2)刚果盆地原始森林茂密,林木蓄积量大,但是伐木业极不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答案 (1)径流量变率增大(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增多,河流含沙量增大;温差变大,降水量(或空气湿度)减小;大气碳氧平衡失调。(2)四周地形崎岖(或盆地周围多山地),陆地交通不便;河流下游流速快(或海岸线平直),沿海无大型港口,水运交通不便;本地经济落后,市场狭窄(或木材需求量小)。解析 (1)该地雨林遭到破坏,对大气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空气温度、湿度和成分变化上,对水圈的影响主要是地表径流量的变化。(2)伐木业除与原料丰富程度有关外,还与交通便捷程度、市场需求量等有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