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31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寻觅社会的真谛1、40年前,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生死状”,让安徽凤阳小岗村尝到了久违的丰收味道,更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时代大幕。材料蕴含的历史观道理有()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8年5月13日闭幕的广东省党代会的报告中,通篇未提GDP增长目标。然而,在其他众多地区党代会报告中,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目标依然作为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数据之一。这反映出尽管倡导科学发展已有多年,但仍有不少地方没有摆脱对GDP的盲目崇拜。这说明()①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生产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这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2018年年度网络热门用语( )①是社会生活变迁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生动折射②伴随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伴随时间转换而消亡③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④具有培育文明风尚以及推动时代进步的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游客数量猛增。然而,许多人在旅游中的文明意识比较滞后,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节拍,旅游中不尊重当地风俗、乱扔垃圾、随处“盖章”等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亟待扭转。这说明了( )①意识总是滯后于物质的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n④人的道德意识是不会自然而然的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子女养老、居家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养老模式。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投入的增加以及子女养老压力的加大,社区养老、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逐渐受到了老年群体的欢迎,缓解了子女和家庭养老的压力。养老模式的变化表明()①社会条件的变化引发养老思维的转变②养老模式的选择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③养老模式的转变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④对事物的接受过程是一个主观臆断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学者认为,“乡愁”其实是从乡间走到城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还因找不到融入感而愁城;乡愁因愁城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这表明A.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B.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事物的辩证否定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7、“照骗”、“皮皮虾我们走”、“厉害了我的国”……各种网络流行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增添了不少乐趣。每一个流行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故事。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离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④意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更是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②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的特性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有媒体报道,某地出现了房屋土地证到期影响买卖的问题,引发热议和关注。对此《人民n日报》评论指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类似“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怎么办”的问题还将出现,解答宜早不宜迟。“解答宜早不宜迟”是因为()①经济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②社会发展是在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③经济基础必须适合上层建筑的状况 ④生产关系的改革有时能够决定生产力的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些改革方案出台是基于()①上层建筑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②认识事物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③全面深化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1、中国桥梁建设史上历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港珠澳大桥,从动工建设到海中桥隧主体贯通,桥梁建设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和施工难关,终于登顶桥梁的“珠穆朗玛峰”。材料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助于破解客观条件束缚③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人为事物联系④人们改变事物具体联系是实现质变的必要前提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体验群众疾苦中萌生人民情怀,在地方治理实践中增进人民情怀在革命家风传承中升华人民情怀,在担当崇高使命中彰显人民情怀。人民情怀,只有植根少民的沃土才是真诚而醇厚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n①为民担当是检验人民情怀的试金石②要始终心系人民,践行群众路线③只有人民吞众才能真正评判我们的工作④人民情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要俯下身子听民意,心有敬畏,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满意”是制定方针、执行政策的初衷,偏离了这一点,执行力度越强,可能越有违“初心”。上述论断说明()①制定和执行方针政策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的规律③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人民中蕴藏着无穷智慧④我们要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目前我国共有2.6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但长期以来“户籍差别”所造成的“身份差别”,让他们感到城乡间的“高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定居已刻不容缓。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材料告诉我们,实行大包干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故①可选;我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故④可选。材料没有涉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故②不选;材料也没有涉及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精神财富,故③不选。n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故③说法错误。故选D。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网络热门用语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变迁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生动折射,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在主观世界中的反映,①③正确;网络热门用语作为社会意识,有它的相对独立性,尽管社会存在改变了,但不一定会马上消亡,②排除;网络热门用语作为社会意识,有它的两面性,④夸大了它的作用,排除。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①符合题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条件的变化催生了养老思维的转变;养老模式确实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但材料没有涉及“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排除②;“缓解了子女和家庭家养的压力”表明养老模式的变化促进了社会关系的调整,③符合题意;对事物的接受过程是一个“主观不断适应客观”的过程,而不是“主观臆断的过程”,排除④。故正确答案为B。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7答案及解析:答案:Bn解析: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体现了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②正确。民法典“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体现了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①正确,④不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要正确反映时代要求,③观点错误。9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为进一步推动改革,需要加快解决类似“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怎么办”的问题,这体现了通过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推动社会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③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④错误。10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1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1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n14答案及解析:答案: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根源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同时也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此项改革适应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③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此改革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需要。④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此项改革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