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7 MB
  • 2022-04-12 发布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三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掌握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3.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4.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n题组练通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北市东北沿海,这一带地层由砂岩堆积而成,海滩上奇岩怪石种类繁多,是世界级的地质公园。下图示意野柳地质公园局部景观。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的奇岩怪石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岩浆活动       B.海水沉积C.海水侵蚀D.风力侵蚀2.野柳地质公园内的砂岩按成因属于(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玄武岩解析:1.C 2.B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海水侵蚀作用,形成奇岩怪石景观。第2题,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3~5题。3.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A.海南岛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准噶尔盆地4.下列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稀少D.冬季温暖湿润5.该类地貌景观形成于(  )A.流水侵蚀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波浪侵蚀解析:3.D 4.C 5.C 第3题,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n西北地区,故D正确。第4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稀少。故C正确。第5题,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图中地貌为风蚀蘑菇。故C正确。掌握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发展阶段河谷形态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地貌类型地区分布形成原因甲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流出山口处地势突然趋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乙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的堆积体,随着其面积的不断扩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丙三角洲、冲积岛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沉积题组练通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n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1~2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2.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解析:1.C 2.B 第1题,内蒙古草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水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河道弯曲。第2题,内蒙古高原的海拔在1000~2000m之间,A、C项错误;图中河流剖面①处是凹岸,是侵蚀岸,②处是凸岸,是沉积岸,有沉积物,故B正确,D错误。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4.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B.沿海地壳下沉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D.该区植树造林解析:3.C 4.C 第3题,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n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第4题,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河流泥沙的不断堆积,由于黄河中、上游植被保护使水土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重难点一 如何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典题示例]———————————————————(2016·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析] 第(1)题,贝壳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堤,根据贝壳堤的位置可确定古海岸的位置,根据新老贝壳堤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海岸线演变过程与动态。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排列,反映了自古至今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但本题考查的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状况,因为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的,假如海岸线不稳定而是反复进退,就不会形成任何一条贝壳堤,故在任一n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位置稳定。第(2)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会使得贝壳堤外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因而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3)题,由于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也说明了河流带来的泥沙多,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大,导致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多次变动。[答案] (1)C (2)B (3)D—————————————[师说技法]——————————————————(一)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二)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及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多流水侵蚀地貌及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和高纬地区多以冰川侵蚀作用和冰川堆积作用为主。高山上部多以侵蚀作用为主,山下多堆积冰碛丘陵及形成冰碛湖等。温差主要影响物理风化。(4)滨海地区同时受河流和海浪双重影响。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方面的影响:(1)石灰岩地区: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溶蚀和沉积作用,如喀斯特地貌。(2)地势较高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3)地势较低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4)地势差异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5)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湾侵蚀地貌和沙滩等海浪堆积地貌。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覆盖率高者生物风化显著。n(三)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1)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集训过关]————————————————————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A.③④       B.②③C.①③D.①④n2.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3.与②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D.山东丘陵解析:1.A 2.D 3.C 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岛屿,是地壳运动形成的,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④为黄河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由于流水侵蚀,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二者具有因果关系。第3题,风蚀城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故选C。(2013·福建高考)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4~5题。4.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5.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4.D 5.C 第4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洪积平原,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第5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C项。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回答6~7题。n6.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②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③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解析:6.D 7.B 第6题,依据材料中扇三角洲概念可知,“稳定水体”可能是湖水,也可能是海水,故不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①说法不准确,D项正确。第7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道较浅。辫状河流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重难点二 怎样准确把握河流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典题示例]———————————————————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自南向北流淌,橘子洲正位于其江心,该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某中学兴趣小组夏季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完成(1)~(2)题。(1)在考察过程中,有关橘子洲成因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水流平缓、泥沙堆积  B.河床宽阔、激流回旋C.洞庭湖水汛期顶托D.河水冲刷下切而成(2)在测江洲东西两侧的水流速度时,他们用两条皮筏沿直线在东西两侧自然漂移,同时每隔2分钟在相同的地图上记下它们的位置。有关他们实验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①东侧先到洲尾 ②西侧先到洲尾 ③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东侧密 ④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西侧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n[解析] 第(1)题,橘子洲为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形成,并非河流冲刷下切所致,即D项说法错误、A项说法正确。河床宽阔为冲积沙洲的形成创造了空间,激流回旋为泥沙的堆积创造了条件,即B项说法正确。顶托是指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壅水现象,受洞庭湖水汛期顶托作用影响,湘江水流变缓,泥沙沉积,为形成冲积沙洲创造条件,即C项说法正确。第(2)题,湘江自南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岸为侵蚀岸,水流速度快,西岸为堆积岸,水流速度慢,所以东侧的皮筏先到洲尾,而西侧在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较密集。依据题意选B。[答案] (1)D (2)B—————————————[师说技法]————————————————1.图解河流凹凸岸2.河流流向判定(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总是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所以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n(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5)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定河流流向(6)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河流流向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7)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定河流流向时令河即季节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由雨季时雨水汇流而成,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向虚线流。3.图解河流地貌分布规律n—————————————[集训过关]————————————————————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型洼地。如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1.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A.③④①②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2.河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侵蚀—搬运D.搬运—侵蚀—沉积解析:1.D 2.A 第1题,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出“V”型;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U”型。根据四图可以看出②位置最浅,发育最早,接着为下切形成的“V”型,对应的为①;④下切最深,之后河水向河谷两侧侵蚀,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最后是河谷继续变宽,形成“U”型河谷,对应的为③。故由早到晚的顺序为②①④③。第2题,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如图示意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读图完成3~5题。3.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  )A.入海口       B.出山口C.发源地D.中下游n4.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D.自南向北5.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农业用地B.港口用地C.生态用地D.住宅用地解析:3.D 4.A 5.C 第3题,该图为河漫滩的河床剖面图。河漫滩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因此D选项正确。第4题,河道在弯曲处不断向凹岸方向移动,结合图示可知河流东侧为凹岸,因此河流不断自西向东横向迁移。因此A选项正确。第5题,甲地为河漫滩,汛期时河水能够漫过河漫滩,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A错;河漫滩易出现航道淤积,不利于港口的建设,B错;河漫滩细沙黏土层分布且汛期易被淹没的特点适合作为生态用地以起到保持水土、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C对;河漫滩土层松软,修建房屋易造成地基沉降,易遭洪水灾害,故不适宜住宅用地,D错。下图为古镇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⑤相对于河岸a、b和c,河岸d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选B 从图上可以看出,古镇位于河流凸岸处,取水方便,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因此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挟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这主要是受弯道环流的影响,主要受河水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河岸d位于下游地区,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和c更易决堤。n地貌景观图的类型及其判读—————————————[典题感悟]———————————————下龙湾是位于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因岛屿众多、风光秀丽迷人而被称为“海上桂林”。读图完成(1)~(2)题。(1)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D.片麻岩(2)下龙湾的岛屿属于(  )A.大陆岛B.火山岛C.珊瑚岛D.冲积岛[解析] 第(1)题,根据“海上桂林”判断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石灰岩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根据所处的位置判断图示岛屿为大陆的一部分,后来因地壳运动,与大陆分开,为大陆岛,A正确;火山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以岩浆岩为主,而下龙湾的岛屿以石灰岩为主,B错;珊瑚岛是珊瑚虫遗骸堆积形成的,一般面积较小,分布在热带海洋中,C错;冲积岛一般是泥沙沉积形成的,多分布在河道之中,D错。[答案] (1)C (2)A —————————————[技法指导]—————————————————1.常见地貌景观图的形成作用地质作用景观内力作用火山、大断崖等外力作用侵蚀地貌高山峡谷、瀑布、石林、溶洞、风蚀蘑菇、角峰、“U”型谷、海蚀柱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沙丘等2.景观图的判读步骤n第一步:判读景观图表示的地貌类型(1)根据地貌所在地区进行判断,如材料或图名中提及该地貌位于新疆地区,那么该地貌极有可能为风力作用形成的侵蚀或堆积地貌。(2)根据地貌形态判断,如地貌显示为扇形,应为冲积扇。第二步: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1)根据地貌形态明确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还是内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地表形态变化大的地貌类型以内力作用为主,地表形态变化小的地貌类型以外力作用为主。例如,形成高山地貌的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的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2)观察景观的特殊之处,分析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例如,景观造型奇特或有岩石碎屑说明发生过风化或侵蚀作用,有层状形态说明发生过沉积作用。(3)根据地貌所在地区的气候等特征判断具体的外力作用类型。例如,同样发生了侵蚀作用,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迁移应用]——————————————马蹄湾是美国科罗拉多河一截“U”型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马蹄湾”,也有人称其为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下图示意马蹄湾景观。据此完成1~2题。1.马蹄湾形成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不断上升运动B.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C.岩石深度变质,硬度大D.岩层陡立,重力作用显著2.图示河流沿岸,易形成的地貌是(  )A.河口三角洲B.冲积扇C.河漫滩D.河心岛解析:1.A 2.C 第1题,较深的河流谷地的形成都与流水的侵蚀和地壳的上升有关,其中地壳的上升属于内力作用。第2题,马蹄湾地区河流弯曲度大,河水在凸岸堆积,容易形成河漫滩。美国羚羊峡谷(36°51′28″N,111°22′20″W)是著名的狭缝型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千米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地质构造是红砂岩。峡谷位于印第安人保护区,自然的奇幻美景是游客们的“地下天堂”,但“天堂”需要印第安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这不仅是自然和人文保护的需要,更是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就算是峡谷上方阳光灿烂,但是如果一场暴雨突然降临,这狭窄的“天堂”瞬间就可能变成一处急流奔腾、绝无逃生可能的n“地狱”。根据材料,回答3~4题。3.该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板块张裂作用D.板块挤压作用4.该地岩石呈现红色的原因可能是(  )A.当地沙漠为红色B.植物根系染色作用C.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氧化物D.洪水染色作用解析:3.B 4.C 第3题,风力侵蚀主要形成戈壁、风蚀蘑菇等地貌,不会形成峡谷,A错误。读图可知,谷壁上坚硬光滑、有着如同流水般的边缘,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由于暴增的水量流速相当快,加上狭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此垂直侵蚀力也相对变大,B正确。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C错误。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海沟等,D错误。第4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峡谷因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地质构造是红砂岩,砂岩含有大量氧化铁,呈红色。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m,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材料二 大窝凼地貌图及其所在地局部区域图。(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并分析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n(2)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3)图示地区除石灰岩外,花岗岩、大理岩等也分布广泛。推测该地花岗岩、大理岩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解析:第(1)题,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经地壳抬升至地表,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被流水溶蚀塌陷而形成天坑。喀斯特地貌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对水文、土壤、地形地势等角度分析。第(2)题,从地形分析工程量小,从地貌分析不易积水,对设备腐蚀较小,从人烟稀少等分析无线电环境好。第(3)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可分析其形成过程。答案:(1)地质过程:地壳隆升(或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或侵蚀),地面塌陷。特征: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势起伏较大。(2)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人口稀少(地处偏僻),无线电磁的干扰小(干扰信息小);位于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清洁或大气透明度高);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障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3)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的岩浆岩(花岗岩)。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受岩浆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发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