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92 KB
- 2022-04-1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组层级快练(六)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2.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而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C.无固定空间位置D.主要由气体组成答案 1.B 2.A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蒸腾箭头的指向,可以判断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与大气圈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故丁为生物圈,甲为大气圈。根据下渗箭头的指向,可以判断为地表水下渗到地下,即进入岩石圈。第2题,根据上题判断乙为水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是连续而又不规则的。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区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回答3、4题。n3.图示地区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答案 3.C 4.C解析 第3题,据图分析,地壳等厚度线数值东小西大,说明地壳厚度由东向西渐厚。第4题,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可知,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地壳厚度是面向地表方向度量的。5.(2018·湛江模拟)地质专家认为,某群岛是由板块经过一个固定不动的热点,导致一系列的火山喷发而成。热点喷发的物质发源于地球圈层中的( )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答案 B解析 火山喷发物质来自软流层,而软流层属于地幔。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完成6、7题。6.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7.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答案 6.A 7.B解析 第6题,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的现象,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相逢于对流层。第7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2018·浙江6月学考真题)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读图完成8、9题。n8.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壳B.②—岩石圈C.③—地幔D.④—软流层9.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答案 8.A 9.C解析 第8题,①在地球表层0米以下,为地壳;2900千米附近为古登堡面,②在2900千米以上,应为地幔;③④为地核,其中③为外核,④为内核。第9题,据图可知横波传播速度最大的地方应是2900千米以上的地方,不是地壳,A项错误;②是地幔,物质内部组成不均匀,B项错误;③为外核,横波不能穿过,故可判断为液态或熔融状态,C项正确;地幔的组成主要以硅酸盐矿物为主,故D项错误。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0、11题。10.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n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11.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图中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答案 10.B 11.D解析 第10题,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而右图中的①~④分别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第11题,结合五大连池的形成过程知,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12.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C.S波、P波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答案 A解析 在莫霍面下,P波、S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面,P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读地球外部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回答13、14题。13.图中甲圈层( )A.是由地球表层上所有生物组成的圈层B.从大气圈底部直至岩石圈底部C.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乙、丙、丁圈层D.从古至今厚度一直没有发生变化14.下列关于乙、丙、丁三个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地点厚度一般不相同B.丙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nC.丁圈层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D.流动性最强的是乙圈层答案 13.C 14.A解析 第13题,甲圈层与其他三个圈层均有联系,应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地表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其主要分布在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部;该圈层随着生物进化和环境改变,厚度会有所变化;生物圈不断影响和改变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第14题,乙、丙、丁分别为水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三大圈层在不同地点厚度一般不相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流动性最强的圈层是大气圈;大气圈中只有部分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下图示意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16.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干旱地区地下水位下降D.北京冬季燃煤导致河流污染n答案 15.D 16.A解析 第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④表示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圈中排放二氧化碳,这也是目前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最主要途径,因此控制该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第16题,人工增雨是对降水进行影响,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就是指降水的分布,所以人工降雨通过改变降水的时空分布,从而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地球内部的结果,无法直接观察。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地震波的研究。下面左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的部分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若左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A.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C.外核、内核、地核D.地壳、地幔、地核18.右图中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面以下( )A.5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400千米答案 17.A 18.A解析 第17题,上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主要由固体的岩石所组成,称为岩石圈,因此符合上述关系的a、b、c可分别表示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第18题,莫霍面向下,地震波波速明显加快,从图中看,地震波波速明显加快的地方大约位于地面以下5千米处,该处即莫霍面的位置。